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新时代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远程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牢把握创新驱动促进远程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义
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发展动力呈现出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新特征。远程金融服务要自觉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牢记“国之大者”,主动融入构建金融业新发展格局,激发创新驱动的强大动能。
创新驱动是加快远程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充分证明创新驱动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只有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远程金融服务要锚定科技前沿,顺应发展趋势,下好智能化客服运营、数字化客群经营两招“先手棋”,持续推动服务与体验创新、交互与渠道创新、运营与管理创新、组织与流程创新,构建现代远程金融服务体系。
创新驱动是推动远程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与现实反映。远程金融服务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心怀“国之大者”,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聚焦主责主业、守正创新,以创新驱动促进自我革新,推动远程金融服务实现更广覆盖、更快触达、更优体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创新驱动是实现远程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二十大报告确立了扩大内需,协调区域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应对老龄化,实施全面节约,坚持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战略决策,是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远程金融服务必须坚持国家战略导向,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举措,充分利用跨时空集约化运营优势,加强线上、线下全渠道协同经营,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乡村振兴、适老化等主题深化融合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发展思路、拓展发展空间、寻求发展方向。
创新驱动助力远程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金融科技的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创新技术的应用,远程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业务质效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远程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远程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远程金融服务依托数字化转型,凭借精细化服务、场景化经营和数字化运营,实现对庞大潜力客群的远程深度经营,必将成为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以远程金融服务为代表的开放金融服务体系和数字银行体系又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疫情影响深远广泛;客户金融需求趋于多元化,金融同业竞争更加激烈;金融监管坚持偏紧、趋严基调,对远程金融服务规范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从严监管导向持续强化。内外部环境变化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对创新驱动的规律性认识,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注入强大动力。
加强人才储备,推进远程金融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复合型人才队伍。培养金融科技、AI运营、大数据分析及远程经营等方面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适应远程金融服务业务类型不断综合化、业务模式更加数智化、运营管理不断精细化的发展趋势。二是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方式。对接高校、头部互联网公司,优化复合型人才需求目录和引进模式,健全人才引进和评价体系,切实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在内部建立鼓励创新、包容试错的文化氛围和激励机制,确保复合型人才紧跟行业发展前沿。三是优化人才使用和管理。建立人才能力画像体系,打通阻碍人才发展的堵点、痛点,清晰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及预期;以产品及项目为核心,建立“业、技、数”融合创新团队,实施敏捷研发机制,促进人才合作及交流;加快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制定有效的后备人才甄选计划,合理地挖掘、培养人才队伍,提供可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