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街道中心幼儿园融创分园宁偲璠妈妈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不断修正,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一边用家庭中的经验教育,一边探索学习新的教育知识。
常听不少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很不象话,好好地同他讲道理,他却不以为然,道理比你还多,有时还把我们父母的话看成是没有意义的唠叨,总之一个字—烦!父母为孩子烦,孩子嫌父母烦。这样,父母和孩子能坐下来交流才怪!
沟通其实是讲究技巧的。尊重和信任是沟通的前提,交流只能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和完成。这一基础意味着沟通双方是平等的,代表着彼此是可以相互接纳的。如果不能与孩子好好沟通,也许孩子不是一点问题没有,但更多的问题可能出在父母身上。父母内心的担忧语气的急促,使谈话变得不讲究方法和效果而只有情绪的宣泄,如此,便容易使听者产生排斥、逆反心理,沟通被迫受阻。孩子不会说话时我盼着她与我交流,孩子渐渐长大后,从牙牙学语到有自己的主见开始自己行动,小叛逆后,我也会失去耐心。后来我就开始学习沟通,让我理解她的想法,也让孩子听进去,慢慢地,我发现有效果。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沟通环境
二、学会倾听,且允许孩子发脾气
学会倾听,这是沟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我们要允许她发脾气。我们不妨先坐好,安静地等待孩子,安静地看着孩子,不去打断她的话,全神贯注地倾听,不左顾右盼,停下手边的工作,这等于告诉孩子:你是被我们在意的,我们在认真地听在注意你所说的感觉或问题。
三、真诚地作出反应,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真诚地作出反应,而不是敷衍,真实地表达父母的感受,而非得只有训导。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语调暗含着一种态度,它同谈话的内容同样重要,从接受者的角度看甚至还比内容更重要。想一想我们是用怎样的语调来同自己的朋友交谈的,我们对孩子又是怎样说话的,是否居高临下了,生气时是否对孩子叫喊了,渐渐地那叫喊的音量是否变成了你说话时的“正常声音”了另外“身体语言”不可忽视,你坚定又温柔的眼神,你的拥抱,都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四、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有冲突时也要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
如果在孩子入睡前我们能一起愉快地清理一天的“垃圾”,不让忧愁过夜,这是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呢我们从小班的时候就养成了一个睡前谈心的习惯,每天睡觉之前我们躺在床上互相讲讲今天发生的事情和感受,她讲讲她在幼儿园里跟同学老师之间的事情,我讲讲在单位里的趣事或者烦心事,我们就像朋友一样聊天,我了解了小朋友的世界,她也知道了大人工作的不容易,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五、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现在的孩子都是小大人,有些问题可以让小朋友参与,发表意见。在培养兴趣、爱好方面,我尊重她的意见,在很多的选项里,她会挑出自己最喜欢的项目,因此在校外辅导中也很有效果。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在她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她会好奇地问我们十万个为什么,我们要及时且耐心地解答她。我们给出的指导要越具体越好,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兴许就化解掉了。通过讨论方向会更明确,问题本身也会显得清晰、明朗,这都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对一时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先以微笑将其保留。
六、身教重于言教
孩子像花朵,他们的一生一定会绽放,别催他们,静待花开。静待花开,是一种心态,需要我们在付出努力之后,依然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不急不躁,温柔相伴,需要我们家长学会满怀爱心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