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媒体创新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一、运用新媒体创新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1、新媒体成为党员干部提升素质的“必修课”

2、新媒体为党建宣传搭建传播平台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各种思想、舆论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利用新媒体,积极搭建平台,创新党建宣传工作。比如,建立党建网站,打造教育宣传的主阵地;开办网上党务工作论坛,解答思想疑惑;构建网络工作队伍,化解舆情危机。广大党员也紧跟新媒体的发展步伐,借用新媒体这一手段,有效地开展工作。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260.2万名,其中党员网民达6000万人,占党员总数的72.6%。2012年6月30日,由中央组织部主办的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电视栏目、共产党员手机报开通上线,这是利用新媒体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信息化的创新实践。许多基层党组织建立了“e支部”、“党务通”平台,把党建阵地拓宽到网络上,把组织活动开展到网络上。

3、新媒体搭建起党与群众的桥梁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网络上各级领导的留言板、各部门的电子政务、电子信箱,可以使意见直接反映到有关决策机构。2010年9月8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网友点击进入留言板首页就可以给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河北党建网、四川共产党员人、安徽先锋网等网站的建立,搭起了组织部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新平台。越来越多的官员上网,表明领导干部更愿意听真话、查实情,执政风格越来越亲民、自信和开放。

4、新媒体为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提供了新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社会身份处在变动之中,人们游走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传统的依据地域或单位组织党员活动的方式受到了很大限制。在新形势下,新媒体给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领导班子建设、干部考核等工作在方式上的创新提供了新渠道。比如,远程教育进农家、网上“晒干部家底”、手机短信讲党课,等等。

5、新媒体弥补了党内监督的体制性弱点

网络监督以其匿名、迅速、易于造势,从而引起有关部门注意的特点,吸引了更多的网民参与。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已建立了举报网站,近60%的地方和30%的区县纪检监察机关开通了网络举报渠道。一些假恶丑事、腐败交易,借助网络监督收到,正义得到弘扬。2012年8月26日,发生包茂高速公路特大交通事故,36人遇难的惨剧令人心悸。但一张官员在现场微笑的照片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这就是在后来被“人肉搜索”锁定的原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被网友称为“微笑局长”、“表哥”。正是在网络监督的强势下,当地纪委及迅速介入调查作出处置认真。“微笑局长”的落马,即是网络“正能量”的展示。

二、运用新媒体创新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运用新媒体创新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新媒体缺乏科学认识,运用新媒体加强党建工作的主动性不够。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重要的占22%、比较重要的占25%、不重要的占53%;二是领导机构和队伍建设不健全。一些单位没有成立利用新媒体加强党建工作领导机构,组建独立的新媒体宣传党建科(室)较少,人员配备也不到位,有的科室只是“单兵匹马”;三是工作机制、制度不健全。一些单位还没有建立健全利用新媒体加强党建工作、舆情应对和处置预案等机制和配套的制度,对制度的落实没有形成常态化。遇到网上突发性舆情,只好“临时抱佛脚”;四是工作经费不足。在座谈中,不少同志反映目前尚未对党员教育经费保障作出刚性规定,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农村用于远程教育设备更新的资金压力比较大。

2、运用新媒体创新党建工作的力量偏弱

3、运用新媒体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力度不够

4、党员干部自觉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有待提高

一些党员干部的应对能力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不适应,难以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来解决问题,引导舆论。调查对象对新闻传播知识的掌握有较明显欠缺,仅9.6%的党员干部学过有关新闻传播知识的课程或书籍,35.7%的党员干部参加过网络知识、舆情应对处置的培训。有的干部把网络仅仅看做是传声筒,不注重研究网络给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建设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干部对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不能及时充分地回应,导致群众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甚至是偏激情绪;有的干部不能正确引导舆情,对待网络信息简单地删、封、堵,特别是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不能及时公布事实真相,不能与网络民意形成良性互动,导致个别问题扩大化、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给党和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党建工作,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党建工作方式

1、运用新媒体推进党建工作向现代方式转变

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工作平台,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网络党支部”、“短信党课”教育平台,开设官方微博、手机报等,开展网络党建工作。在“网下”,进行集中学习和党内事务讨论;在“网上”,开展网络互动,推动党员干部的自学和交流,形成统一的信息化党建管理网络,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2、运用新媒体创新学习形式

3、运用新媒体创新联系群众方式

利用新媒体搭建起党与人民群众之间交流的平台,传递党的声音,通达社情民意,把党的声音和群众的声音统一起来,形成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4、利用新媒体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通过开设门户网站或开办专题网页、开通电子信箱,拓展党务公开渠道。及时发布需要党务信息,澄清涉及党的工作的各种误解和疑虑,消除不实或歪曲报道的影响。

5、运用新媒体开拓舆论监督及反腐倡廉新领域

发挥新媒体在弘扬正义、鞭挞腐败、威慑犯罪、曝光丑闻等方面起到的独特作用,充分利用广大网民的信息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反腐倡廉资源,及时公布反腐倡廉舆情动态,不断扩大反腐倡廉的影响,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二)探索研究新闻传播规律,打造党建宣传的品牌

1、利用新媒体突出党的声音

2、利用新媒体满足党员群众学习需求

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E·卡茨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他指出:大众传播的效果依赖于受众的需求和动机,受众总是积极主动的、有选择的使用大众传媒,以满足个人需求,只要大众传媒能满足受众的需要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概括起来就是,以“受众”为中心,利用媒体开展信息传播、宣传报道。为此,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从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优势,围绕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知识的学习、信息的了解、技能的提高和文化娱乐的需求,办好党建网站、党课短信平台、党建手机报,开通远程教育、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官方微博,等等,使宣传形式灵活多样、宣传内容喜闻乐见,增强新媒体宣传党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3、发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服务党建工作的双重作用

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是当今的媒介产物,是对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创新发展,但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是新媒体是不可替代的。为此,要切忌顾此失彼,只强调新媒体的优势,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切忌“赶时髦、追风、作秀”,在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服务于服务党建工作的同时,要注意运用传统媒体开展党的宣传、服务党建工作,形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融互补、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的工作格局。

(三)提高党员干部媒介素养,当好“网民”

在新媒体时代,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增强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当好“网民”。首先,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党员干部要认识到培养媒介素养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媒介素养,了解掌握新媒体语言、新媒体技术,懂得新媒体再现现实的特性,分析新媒体组织和传播影响及效果,努力把网络运用转化为一种工作方式、生活习惯和修养途径。其次,培养与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党员干部要注重培养与新媒体打交道的四种能力,即利用网络搜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利用网络与各方面互动的能力;对于网络的明鉴力、包容力和引导力;接受网络监督自觉性、主动性的能力。比如,如何研判网络信息?党员干部准确判断信息价值,需要在大量收集有关信息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对舆情信息进行归纳、提炼,去伪存真、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建立长效机制,为新媒体服务党建工作提供保障

1、在组织保障方面。上级主管部门应对各地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的领导机构、职能、人员配备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纪检、宣传、党校等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选拔政治理论水平高、媒体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充实到新闻宣传队伍中,努力建设一支适应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和熟悉党务工作业务的新媒体宣传骨干队伍。

2、在制度保障方面。探索建立网络宣传骨干培训考核、党建网站管理、舆情应对处置预案等制度。比如,建立党员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党员的教育管理,实时监控、科学评估党员教育工作开展和党员干部参加学习情况。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党的建设带来机遇和挑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善待新媒体、掌握新媒体、运用新媒体,积极把新媒体与党的建设高度对接、深度融入,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实现“新媒体发展与党的建设”同频共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这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需要不断地探索,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创新党的理论。

THE END
1.2022公共管理学考研公共关系知识点: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和弱点...对于考研专业而言,管理学一定算的上是热门专业之一,也就表示管理学专业考研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想要更好的复习准备管理学,对于知识点的练习是日常复习不可少的。中公考研小编整理“2022公共管理学考研公共关系知识点: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和弱点”内容,一起来看。 https://wap.kaoyan365.cn/guanlixue/265997.html
2.公共关系学2.双向交流,可做到“有的放矢”。 3.能释放人的情绪能量,起某种心理平衡作用。 弱点: 1.传播距离短,覆盖范围窄; 2.口头语言消失迅速,难以直接保存;3.口语信息容易失真。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印刷媒介:报纸 与杂志333 1.报纸传播的优点和缺点(论述题) ...https://dazi.kukuw.com/art_show_9773614.html
3.媒体的概述(讲义).pdf(一)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和弱点 1.报纸的优势 ?传播面广。报纸发行量大,触及面广,遍及城市、乡村、机关、厂矿、企 业、家庭,有些报纸甚至发行至海外。 ?传播迅速。报纸一般都有自己的发行网和发行对象,因而投递迅速准确。 ?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报纸能较充分地处理信息资料,使报道的内容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320/6152132114010103.shtm
4.下列,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主要有()。下列,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主要有()。 A.传播面广、传播迅速 B.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 C.时效长、针对性强 D.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多项选择题 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传播媒介有()两大类。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9039949.html
5.中国媒体大变局产经动态财经纵横报纸的弱点和弊病凸显出来 报纸在新的媒体结构中渐成弱势,也是由自身的弱点和弊病决定的。以往我们专注于报纸与报纸的单一竞争,有些问题并不显得那么突出。现在,当我们把报纸放在多媒体竞争的大环境,放在新媒体冲击的大浪潮面前,换一种视角观察问题,报纸的弱点和弊病就凸显出来了。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51212/14412191186.shtml
6.全网粉丝5000万,丁香医生有哪些可复制的爆款内容方法论?为什么这里用了一个乘号?因为对于丁香医生所在的领域来讲,可信度和价值感任何一个为0,传播就是0。你不可信,不会有传播,没有价值,用户也不会传播。 所以这一块,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内容为用户提供价值,只有我们的内容有利用价值,才可能影响用户做下一步动作,也就是传播的动作。 https://www.mtedu.com/article/306/
7.全网粉丝5000万,丁香医生有哪些可复制的爆款内容方法论?为什么这里用了一个乘号?因为对于丁香医生所在的领域来讲,可信度和价值感任何一个为0,传播就是0。你不可信,不会有传播,没有价值,用户也不会传播。 所以这一块,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内容为用户提供价值,只有我们的内容有利用价值,才可能影响用户做下一步动作,也就是传播的动作。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30070-1.html
1.报纸最新要闻,传递信息塑造世界网站首页报纸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致力于报道最新新闻,传递各种动态信息,塑造和影响世界。通过新闻报道,人们可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小情,掌握时事动态。报纸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交流、提高公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https://m.xaddcdc.com/post/343.html
2.传统媒体与社会化传播相比其最大弊端是()。传统媒体与社会化传播相比其最大弊端是()。 试题: 在当今信息传播迅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与社会化传播(如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各有其特点和优势。以下关于传统媒体与社会化传播比较的论述中,哪一项最能体现传统媒体的最大弊端? A.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较慢,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快节奏的信息需求。 http://app.vip0797.com/post/743.html
3.学术研究探索今日新闻早报中的信息传播机制与社会影响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今日新闻早报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不仅承担着提供最新事件资讯的职能,还对公众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今日新闻早报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分析,探讨其如何运作,以及它如何塑造并反映社会文化。 二、今日新闻早报概述 今日新闻早报是指针对当天最新事件和发展趋势所进行编排的一系列报道。这种类...https://www.1mbms2v0.cn/zi-sha-ming-jia/436199.html
4.与国际同行相比国内大众传媒杂誌有什么独特之点或不足之点当我们谈到“国内比较有名”的雜迷时,我们通常指的是那些能够代表某一时代精神、某一社会风貌或者某一行业特色的出版物。而这些雜迷,即使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也正因为它们所承载的情感价值以及对传播真理、推广科教知识所做出的贡献,它们依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部分力量。https://www.jtofnfktyu.cn/xing-jia-shi-jiao/177618.html
5.日常新闻观察与分析剖析当代媒体早报的信息传播机制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每日新闻早报成为了人们获取最新动态和重要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这种传统形式的新闻报道是否仍然有效?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保持其核心价值并适应新的传播环境,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1. 每日新闻早报:历史与功能 ...https://www.8oi1gic5.cn/yi-shu-jiao-yu/431834.html
6.媒体技术倾向性对新闻传播的负面影响南方+传媒技术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不断变化。传媒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带有倾向性,既有积极影响,也有问题和挑战,技术倾向性可能导致信息过滤泡沫、观点局限性、虚假信息以及广告操纵等问题。当下政府加强监管、行业自律、引入人工智能(AI)等用以防范。此外,要对传媒技术追溯及加强审核机制,提高用户信息素养、算法多样性和客观性,...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11/12/c10247199.html
7.《公共关系学》课程内容介绍价值观与公众行为文字传播媒介的特征:1.记录性;2.扩散性;3.渗透性;4.准确性。 1.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和弱点 (1)报纸传播的优势:传播面广;传播迅速;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文字表现力强;便于保存和查找;传播费用较低。 (2)报纸传播的弱点:时效性短;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理解能力受限;色泽较差,缺乏动感。 https://blog.csdn.net/pr2005/article/details/1472046
8.全国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自考23.下列公众属于组织内部公众的有 A.管理人员 B.技术人员 C.生产人员 D.销售人员 E.社区居民 24.展览会的特点有 A.传播媒介的多样性 B.传播媒介的一元性 C.传播方式的直观性 D.双向沟通的直接性 E.传播过程的高效性 25.报纸传播的弱点有 A.时效性差 ...https://zikao.cwjedu.com/lnzt/9479
9.论报纸转型突围的两个方向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四、都市类报纸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 传播方式发生的巨大变革几乎要了纸媒的命,最先衰退的是都市类报纸,原因是都市类报纸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就是其商业模式的缺陷。后天的繁荣一时掩盖了这一缺陷,互联网导致资讯阅读市场和广告市场的分化,使这一缺陷变得无法弥补。这是“中国都市报之父”席文举先生创立都市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107054
10.美国新闻传播事业重点部分三、政党报纸时期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 独立战争后,杰斐逊在同联邦派的斗争中,捍卫《独立宣言》规定的人民民主权利,就出版自由和汉密尔顿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杰斐逊的观点是: ⑴、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 杰斐逊认为:世界上每个政府都有人类的弱点和腐化堕落的胚芽,为了防止政府的蜕化,必须由人民来监督。为了防...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51295950/
11.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大全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有哪些呢?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关心国家大事,就要关注国家新闻热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欢迎阅读!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1 一、报纸方向 1.报纸新闻的语言要求 2.新闻标题 3.晚报“早”出现象 4.都市类报纸的娱乐化倾向 https://m.yjbys.com/bylw/lunwenxiezuo/56273.html
12.要查阅当日报纸,要到()。【单选题】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是()。 A. 京报 B. 小报 C. 邸报 D. 手抄报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记者考试题目 【多选题】报纸传播的弱点有 A. 时效性差 B. 读者的受局限性 C. 现场感差 D. 形象感差 E. 费用较高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报纸:新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51182fa8847c44abb33f3dbfb8096915.html?fm=bd816c9b0d65a91800c34f1644377cd4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