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人社区前,社会工作者要做如下准备:了解自己所任职的机构,了解机构工作分工和自己的工作内容,认识同事。
2.进入社区的方式
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社区重要活动,主办社区活动,积极介入社区事务,经常出现在社区居民之中,报道社区活动。
二、认识社区
1.社区基本情况分析
(1)社区的地理环境主要包括位置与边界、环境与土地、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商业服务和经济情况等。
(2)社区内的人口状况主要包括社区内的总人口数、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居住群体的特征(包括少数民族情况、流动人口情况)。
(3)社区内的资源主要包括社区的公共设施、教育机构、医疗单位、社区组织、金融机构、商业场所等。
(4)社区内的权力结构。社会工作者要访谈社区居民、拜访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参与社区内的重要会议和活动,了解社区内权力结构的渠道。
(5)社区的文化特色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区重视的文化价值、传统或信念及其对社区不同群体的影响;二是社区居民普遍重视的习俗或活动。
2.社区问题分析
(1)描述问题:社会工作者要认识问题的起点,弄清楚问题的表现或问题的症状。
(2)界定问题:社会工作者要明确问题的性质,为解决问题提供方向。
(3)明确问题的范围:社会工作者要判断问题影响范围的大小和严重程度。
(4)问题的起源和动力:社会工作者要找出导致社区问题产生、蔓延和加剧的原因,并进而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的动力因素。
3.社区需要分析
(1)规范性需要: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的规定或规范,指出在特定情况下所需的标准。
(2)感觉性需要:当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并作出回应时,其反应就是感觉性需要。
(3)表达性需要:当个人把自身的感觉性需要通过行动表达和展现出来时,该需要为表达性需要。
(4)比较性需要:比较性需要的产生是基于与某种事物所作的比较。如一些居民获得了服务,但另一些相似的人却没有得到同样的服务,后者知道了这些情况便会产生新的需要。这种与其他个人和社区比较而产生的需要是比较性需要。
三、培育社区
1.建立社区组织
(1)招收成员;(2)订立组织规则;(3)推选领导者;(4)建立工作小组;(5)筹措经费。
2.管理社区组织
(1)服务规划包括长期的组织策略规划和短期的服务方案设计。
(2)行销管理包括服务产品行销、社会行销、观念行销和组织行销。
(3)财务管理包括经费筹措、制订预算、总务与会计。
(4)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专职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招募、聘用、工作分配、培训、报酬、激励和奖惩。
(5)研究与发展包括对服务方案的评估、新服务方案的开发、对组织的评估、适应和引领组织变迁等。
3.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社会组织成立之初,社会工作者可能亲自承担较多的管理工作。在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注重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的内部规章制度,发现和培养社会组织的领导者。社会工作者最终不再直接担负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只在必要时为社会组织提供咨询服务,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
四、制订社区工作计划
1.明确目标
(1)目标的构成:在制订计划时,既要订立社区工作的整体目标,还要根据每一阶段的具体任务制订阶段性目标。
2.制订策略
策略指的是达到社区工作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行动方针,社会工作者在制订行动策略时也应与社区成员共同讨论,可以邀请社区代表参加策略规划小组。
(1)提出策略:采取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小组成员提出各种策略。
(2)评估策略:运用符合性、可接受性、可行性三个指标去评估上一阶段提出的每个策略。
(3)筛选策略:就保留下来的策略,运用SWOT分析法逐一分析该策略实践的可能性,选出一个或几个策略。
3.设计方案
五、实施社区工作计划
实施社区工作计划阶段有两个工作重点:一是进行社区资源管理,对开展社区活动所需要的多种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二是执行社区工作方案,保证计划中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一)动员和管理社区资源
(1)资源分析;(2)资源开发;(3)资源链接;(4)资源维系。
(二)执行工作方案
1.筹备阶段
筹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认工作中涉及的所有环节的具体服务内容,并对人员进行相应的分工,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归属。
2.开展阶段
开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计划好的工作方案稳步推进,其间要注意推进的策略、方法和节奏,并注意经费的管理和控制。同时,整个工作团队也应做好危机处理的准备。
3.结束阶段
结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对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做详细的记录,建立工作档案,进行经费的结算,并及时撰写工作总结,反思工作中的得失,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六、社区工作评估
1.评估的分类
(1)过程评估是对工作过程的质与量进行的评估,重点在于对有关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包括资源的投入、人员配置、一系列工作的优先次序、各个程序的进展状况等。
(2)结果评估主要是评估工作的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2.评估的步骤
(1)明确评估目标:一是评估的目标应该与工作计划中所设定的目标相联系;二是必须清楚地界定目标的对象;三是对目标的表述必须清晰、具体;四是各方应在评估目标上达成共识。
(2)建立测评标准:采取多个指标,并注意选择有效且适当的指标。
(3)设计评估研究方案:一是测评时应包括哪些要素;二是是否设置对照组;三是什么时候进行测评;四是进行几次测评。
(4)收集与分析资料:可以采取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在收集完资料之后,则需要选择相应的分析资料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社区工作进行评价。
(5)使用评估结果:向服务对象、所在机构、合作方与资助方报告评估结果。
本考点中常见的考查内容是社区需求分析的类型。规范性需求一般是专家提出的需求,感觉性需求是个人被问及感觉自身需要的需求,表达性需求是服务对象将自身的感觉表达出来,并通过行动展现的需求,比较性需求会存在对比的客体。本知识点中不容易区分的是表达性需求和感觉性需求,区分的关键在于“行动”。如某居民说自己家庭困难,想申请低保,但他家有稳定收入,不符合低保申请标准,这是一种感觉性需求。弱势群体示威请愿是一种表达性需求。
A.社区居民对社区问题的感知察觉
B.基层政府对社区问题的评价判断
C.社会工作者对该问题的专业判断
2、【2017-单选-39】社会工作者在认识社区的过程中,需要对社区问题进行分析。下列表述中,属于描述问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