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81社区社会工作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方法(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中的一种方法,是从事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研究与实务的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与方法。在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各种利益矛盾的冲突,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随着“社会人”、“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社会问题越来越社区化;随着社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以及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社区工作就是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运用专业的方法解决社区内的各种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一项专业性工作和方法。《社区工作》课程运用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考生全面了解和把握社区社会工作的概念、理论、方法以及实践,熟悉社区工本的过程,以推进社会社会工作的开展。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使自学者了解社区社会工作的特定含义和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掌握分析社区问题的基本理论、观察社会问题的基本观点,研究社区问题的基本方法;明确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基本方法,能从专业性的角度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开展各项社区服务。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章是全书的导论。本章系统介绍了社区工作这一学科。本章的两部分内容都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重点内容是社区的主要属性是什么;社区具有哪些主要功能;社区工作的含义;社区工作的目标;社区工作的特征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社区工作的模式。

1.社区的概念。费孝通的定义:社会是人际关系的综合,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社会,而社会却不是社区;社区这个词实际是指在一个地方共同生活的人,是指一群聚集在一个地方分工合作的人,它是具体的,这群人之间的关系,即人际关系,构成社会。其他学者的定义;社区社会学定义的要素。

2.社区的功能。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相互支持功能。

第二节社区工作。

1.社区工作的含义。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介入手法;它既是一项有计划的行动,也是一个过程;社区工作者经常运用集体行动的手法,鼓励居民互助、自主和自决,提升居民的各种能力;社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培养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社区整合,改善社区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正。

2.社区工作的目标与特征。社区工作的目标;社区工作的特征。

3.社区工作的工作模式。社区照顾;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计划;社区教育;社区行动。

三、考核知识点

(一)社区的概念与功能。

(二)社区工作。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社区概念;社区社会学定义的要素;社区功能。

2.领会:滕尼斯、韦伯、杜尔克姆等对社区的理解;社区各项功能的涵义。

本章阐明了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本章的重点是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西方国家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的历史回顾。本章的难点是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学习这一章要求了解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调查”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精神分析学”与“功能主义学派”并立的阶段、“获得”阶段、“盘点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归类”阶段。了解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社会分析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罗斯曼的社区工作三大理论模式;伯顿的“二分法”——直接干预和非直接干预;泰勒和罗伯特的“五分法”。西方国家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的历史回顾:中世纪的宗教慈善活动;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慈善组织会社与睦邻组织运动。工业革命与社会安全立法对社区工作的推动。福利国家思想与社区工作的发展。专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专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一节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社区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工作理论可以分成“基础理论”和“实务理论”两大部分。

1.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调查”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精神分析学”与“功能主义学派”并立的阶段、“获得”阶段、“盘点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归类”阶段。

2.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社会分析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社区发展理论。

第二节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

1.罗斯曼的社区工作三大理论模式:地区发展、社会行动、社会策划、融而合之与分期用之。

2.伯顿的“二分法”:直接干预和非直接干预。

3.泰勒和罗伯特的“五分法”。

第三节西方国家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的历史回顾

1.中世纪的宗教慈善活动:《济贫法》(PoorLaw)

2.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汉堡制、爱尔伯福制、新汉堡制。

3.慈善组织会社与睦邻组织运动。

4.工业革命与社会安全立法对社区工作的推动:德国的社会安全制度、英国的社会安全制度、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5.福利国家思想与社区工作的发展。

第四节专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1.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早期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高度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2.专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

(三)西方国家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的历史回顾

(四)专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1.识记:地区发展;社会行动;社会策划;融而合之与分期用之;直接干预;非直接干预。

2.领会:罗斯曼的社区工作三大理论模式;伯顿的“二分法”;泰勒和罗伯特的“五分法”。

1.识记:福利国家。

2.领会:中世纪的宗教慈善活动;德国的汉堡制;爱尔伯福制;新汉堡制;慈善组织会社。睦邻组织运动;德国的社会安全制度;英国的社会安全制度;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国家。

1.领会: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早期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高度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专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包括:我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和社会救助实践;我国近现代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当代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港台地区的社区工作。本章的重点是我国近现代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以及当代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本章的难点是港台地区的社会工作。学习这一章,要求了解我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民间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的特点;政府的社会救助制度;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社会;救助、救济以及社会改造运动;我国当代城市社区建设的提出;

社区建设和社区社会工作有如下几个共同点;社区工作专业化;社区工作职业化;香港地区的社区工作;台湾地区的社区工作。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我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和社会救助实践

1.古代社会救济思想:早期反映古代社会救济思想的代表作品;孟子的思想;墨子的思想。

2.古代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实践:民间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的特点;政府的社会救助制度。

第二节我国近现代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前的社区社会工作: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2.新中国成立后的社区社会工作:大规模的社会救助、救济以及社会改造运动。

第三节当代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

1.社区建设的提出与发展: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2.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的关系:社区建设和社区社会工作共同点。

3.社区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社区工作专业化;社区工作职业化。

第四节港台地区的社区工作

1.香港地区的社区工作:从广义来看,香港地区的社区工作含义相当宽泛。

(一)我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和社会救助实践

(二)我国近现代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三)当代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

(四)港台地区的社区工作

1.识记:早期反映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孟子思想。

2.领会:民间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的特点;政府的社会救助制度。

(二)我国近现代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1.领会: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社会救助、救济以及社会改造运动。

1.识记:社区工作专业化。

2.领会:我国当代城市社区建设改革城;社区建设和社区社会工作有如下几个共同点;社区工作职业化。

1.领会:香港地区的社区工作的含义;台湾地区的社区工作。

第四章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和基本原则

本章的内容是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和基本原则。本章的重点是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本章的难点是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和了解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根源及其基础;社会工作价值的演变过程;社会工作价值的含义;尊重人和人的价值;正义;民主和群众参与;西方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基础;社区发展是目标;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

第一节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1.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根源及其基础;社会工作价值的演变过程;社会工作价值的含义。

2.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尊重人和人的价值;正义;民主和群众参与。

第二节西方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1.西方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2.以人为本是基础;社区发展是目标;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

(一)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二)西方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1.领会: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根源及其基础;社会工作价值的演变过程;社会工作价值的含义;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尊重人和人的价值;正义;民主和群众参与。

1.识记: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2.领会:以人为本是基础;社区发展是目标;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

第五章社区发展

本章的内容是社区发展。本章的重点是社区发展的目标与模式。本章的难点是社区发展的原则与路径选择。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社区发展的概念;社区发展的历史过程;社区发展的直接目标;社区发展的极终目标;社区发展的主要功能;社区发展的组织模式;社区发展的实践模式;社区发展的原则与推行方式;基本原则(联合国的原则;邓汉姆七大原则;徐震八条原则);工作原则(罗斯八原则;徐震五原则);直接推行方式;间接推行方式;社区发展的三种路径选择;自我帮助路径及其运用;技术支持路径及其运用;冲突路径及其运用。

第一节社区发展的概念与历史过程

1.社区发展的概念。

2.社区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社区发展的目标与模式

1.社区发展的目标与功能:直接目标;极终目标;社区发展的主要功能。

2.社区发展的组织及模式:社区发展的组织模式;社区发展的实践模式。

第三节社区发展的原则与路径选择

1.社区发展的原则与推行方式:基本原则(联合国的原则;邓汉姆七大原则;徐震八条原则);工作原则(罗斯八原则;徐震五原则);直接推行方式;间接推行方式。

2.社区发展的路径选择:自我帮助路径及其运用;自我帮助;自我帮助的实际运用;技术支持路径及其运用;技术支持;技术支持的实际运用;冲突路径及其运用;冲突;冲突路径及其运用。

(一)社区发展的概念与历史过程

(二)社区发展的目标与模式

(三)社区发展的原则与路径选择

1.识记:社区发展的概念。

2.领会:社区发展的历史过程。

1.识记:社区发展的直接目标;社区发展的极终目标;整体模式、委托模式、分散模式;

2.领会:社区发展的主要功能;社区发展的组织模式;社区发展的实践模式;地方性计划模式;全国性计划模式。

1.识记:自我帮助;技术支持。

2.领会: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的优缺点;社区发展的三种路径选择;自我帮助的实际运用。

3.简单应用:三种社区发展路径的比较。

4.综合应用:冲突路径及其运用。

第六章社会策划

本章的内容是社会策划。本章的重点是社会策划的含义、基本假设和价值取向;社会策划的功能、特征、内容、案主及工作者角色;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决策模式和过程。本章的难点是社会策划的功能、特征、内容、案主及工作者角色;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决策模式和过程。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社会策划的含义;;社会策划的理论预设;社会策划的现实依据;变革传统的取向;政策分析的取向;社会学习传统取向;社会动员传统取向;社会策划的功能;社会策划的特征;理性化;自上而下的改变;控制与指导未来;社会策划的内容;社区资源开发规划;社区基础设施规划;社区服务规划;社区组织规划;社会策划的案主;社会策划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权变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社会策划的决策模式;完全理性主义;有限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混合扫描决策;社会策划的过程;影响社会策划的主要因素;社区的经济状况;社区的政治文化;政府体制或架构。

第一节社会策划的含义、基本假设和价值取向

1.社会策划的含义。

2.社会策划的基本假设:社会策划的理论预设;社会策划的现实依据。

第二节社会策划的功能、特征、内容、案主及工作者角色

1.社会策划的功能。

2.社会策划的特征:理性化;自上而下的改变;控制与指导未来。

3.社会策划的内容:社区资源开发规划;社区基础设施规划;社区服务规划;社区组织规划。

4.社会策划的案主。

5.社会策划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第三节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决策模式和过程

1.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权变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2.社会策划的决策模式:完全理性主义;有限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混合扫描决策。

3.社会策划的过程:认清自己;认清社区;服务方案的制订、分析和优选;方案测试和调整;方案的执行;方案的反馈和调整;方案的评估。

第四节影响社会策划的主要因素

2.社区的政治文化。

3.政府体制或架构。

(一)社会策划的含义、基本假设和价值取向。

(二)社会策划的功能、特征、内容、案主及工作者角色。

(三)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决策模式和过程。

(四)影响社会策划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策划的含义、基本假设和价值取向

1.识记:社会策划的含义。

2.领会:社会策划的理论预设;社会策划的现实依据。

3.综合应用:社会策划的价值取向。

(二)社会策划的功能、特征、内容、案主及工作者角色

1.识记:社会策划的功能;理性化;自上而下的改变;控制与指导未来;社会策划的案主。

2.领会:社会策划的特征;社会策划的内容。

3.综合应用:社会策划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三)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决策模式和过程

1.识记:完全理性主义;有限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混合扫描决策

2.简单应用: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

3.综合应用:社会策划的过程

(四)影响社会策划的主要因素

1.领会:社区文化的三个层次。

2.简单应用:政府架构的特性对事件选择和界定的影响。

第七章社会行动

本章的内容是社会行动。本章的重点是社会行动的策略和原则、社会行动的介入目标和功能。本章的难点是社会行动的社区工作者、介入方法和步骤。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社会行动的含义;社会行动的道德基础;社会行动产生的制度条件;国家与社会经济、政治的相对分离;多元化社会;自主性社会;社会行动产生的现实原因;社会行动的本质;社会行动的案主;社会行动的基本假设;社会行动的策略;运用社会行动策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群众的资源;群众的投入程度;社会氛围;事件的性质;社会行动的一般原则;循序渐进,先礼后兵;赢得让步为至上目标;以和平手段换来公众的支持;环环相扣,步步相连;亚伦斯基关于社会行动的原则及权力战术;亚伦斯基的社会行动哲学及原则;亚伦斯基的权力战术;社会行动的介入目标;事工目标和过程目标;社会行动的功能;社会行动中的社区工作者;社会行动的介入方法;社会行动的步骤;有关社会行动的评价。

第一节社会行动的含义

1.社会行动的道德基础。

2.社会行动产生的制度条件:国家与社会经济、政治的相对分离;多元化社会;自主性社会。

3.社会行动产生的现实原因。

4.社会行动的本质。

5.社会行动的案主。

6.社会行动的基本假设。

第二节社会行动的策略和原则

1.社会行动的策略。

2.运用社会行动策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群众的资源;群众的投入程度;社会氛围;事件的性质。

3.社会行动的一般原则。

4.亚伦斯基关于社会行动的原则及权力战术。亚伦斯基的社会行动哲学及原则;亚伦斯基的权力战术。

第三节社会行动的介入目标和功能

1.社会行动的介入目标:事工目标和过程目标。

2.社会行动的功能:具体问题的解决;提升居民的自我意识和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社会行动是个人自由和社会自主的度量器,是一个社会进化程度的标尺。

第四节社会行动的社区工作者、介入方法和步骤

1.社会行动中的社区工作者。

2.社会行动的介入方法。

3.社会行动的步骤。

第五节有关社会行动的评价

1.有关社会行动的评价。

(一)社会行动的含义

(二)社会行动的策略和原则

(三)社会行动的介入目标和功能

(四)社会行动的社区工作者、介入方法和步骤

(五)有关社会行动的评价

1.识记:社会行动;社会行动的本质;社会行动的案主;社会行动的基本假设。

2.领会:社会行动的道德基础;社会行动产生的制度条件。

3.综合应用:社会行动产生的现实原因。

1.识记:布赖恩特(R.Bryant)和沃伦(R.L.Warren)提出的社会行动策略;亚伦斯基关于社会行动的原则及权力战术。

2.领会:社会行动的策略。

3.简单应用:运用社会行动策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社会行动的一般原则。

1.识记:事工目标;过程目标。

2.领会:社会行动的介入目标。

3.简单应用:社会行动的功能。

1.领会:社会行动中的社区工作者;社会行动的介入方法;社会行动的步骤。

1.领会:有关社会行动的评价。

第八章社区照顾

本章的内容是社区照顾。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是社区照顾的基本内容。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社区照顾兴起的历史背景;正常化:对院舍化的反思;院舍照顾的弊病;正常化;福利国家的弊病;对福利国家的反思;新保守主义概述;新保守主义的社会问题思想;新保守主义对社区照顾的影响;社会对社区照顾的现实需要;养老需求的增长;居民需求更加全面、更加周到的社会服务;社区照顾的基本内容;社区照顾的理论;社区照顾的概念;社区照顾的基本假设;社区环境优于院舍环境;社区照顾可以有效利用非正式资源;社区照顾的分类;社区内照顾;由社区照顾;社区照顾的目标;社区照顾的终极目标;社区照顾的过程目标;社区照顾的具体目标;社区照顾的实践类型;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社区照顾的指导思想;社区照顾的人力资源体系;社区照顾的工作方法;社区照顾的主导力量;我国香港地区社区为本的“家居照顾”和“康复计划”;社区为本的家居照顾;社区为本的康复计划;中国内地的社区照顾;社区照顾实施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工作技巧与工作策略;微观技巧;宏观技巧。

第一节社区照顾兴起的历史背景

1.正常化-对院舍化的反思:院舍照顾的弊病;正常化。

2.福利国家的困境:福利国家的弊病;对福利国家的反思。

3.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新保守主义概述;新保守主义的社会问题思想;新保守主义对社区照顾的影响。

4.社会对社区照顾的现实需要:养老需求的增长;居民需求更加全面、更加周到的社会服务。

第二节社区照顾的基本内容

1.社区照顾的理论:社区照顾的概念;社区照顾的基本假设;社区环境优于院舍环境;社区照顾可以有效利用非正式资源;社区照顾的分类;社区内照顾;由社区照顾。

2.社区照顾的目标:社区照顾的终极目标;社区照顾的过程目标;社区照顾的具体目标。

3.社区照顾的实践类型: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社区照顾的指导思想;社区照顾的人力资源体系;社区照顾的工作方法;社区照顾的主导力量;我国香港地区社区为本的“家居照顾”和“康复计划”;中国内地的社区照顾。

4.社区照顾实施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工作技巧与工作策略:微观技巧;宏观技巧。

(一)社区照顾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社区照顾的基本内容

1.识记:院舍化;正常化。

2.领会:院舍照顾的弊病;福利国家的弊病;对福利国家的反思;新保守主义核心主张;新保守主义的社会问题思想;新保守主义对社区照顾的影响。

3.简单应用:社会对社区照顾的现实需要。

1.识记:社区照顾;社区内照顾;由社区照顾;社区照顾的终极目标;社区照顾的过程目标;英国社区照顾的指导思想;英国社区照顾的人力资源体系;英国社区照顾的主导力量;中国内地代表性社区照顾模式。

2.领会:社区照顾的基本假设;社区照顾的分类;英国社区照顾的工作方法;香港社区照顾的代表性实践经验。

3.简单应用:围绕需要照顾人士形成的社会支持网络;社区照顾的微观技巧。

4.综合应用:社区照顾的具体目标;社区照顾的宏观技巧。

第九章社区服务

本章的内容是社区服务。本章的重点是社区服务的内容和社区服务的运行机制。本章的难点是社区服务的运行机制。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社区服务的概念;社区服务的内涵;社区服务的兴起;社区服务的特征;福利性;地域性;群众性;互助性;综合性;社区服务的功能;社会福利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精神文明功能;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为青少年提供的服务;为贫困者提供的服务;为失业人员提供的服务;以房屋为中心的服务;以改善社区环境为中心的服务;以社区居民生活为中心的服务;面向辖区单位的“后勤”服务;社区服务的筹资模式;我国社区服务筹资模式的探讨;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社区服务的管理模式;政府在社区服务中的主导地位;社区居委会直接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对社区服务管理的参与。

第一节社区服务概述

1.社区服务概述:社区服务的概念;社区服务的内涵。

2.社区服务的兴起。

3.社区服务的特征:福利性;地域性;群众性;互助性;综合性。

4.社区服务的功能:社会福利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精神文明功能。

第二节社区服务的内容

1.面向各类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为青少年提供的服务;为贫困者提供的服务;为失业人员提供的服务。

2.面向社区普通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以房屋为中心的服务;以改善社区环境为中心的服务;以社区居民生活为中心的服务。

3.面向辖区单位的“后勤”服务。

第三节社区服务的运行机制

1.社区服务的筹资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我国社区服务的现行筹资模式;对我国社区服务筹资模式的思考;福利性与营利性的关系。

2.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专业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3.社区服务的管理模式:政府在社区服务中的主导地位;社区居委会直接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对社区服务管理的参与。

(一)社区服务概述

(二)社区服务的内容

(三)社区服务的运行机制

1.识记:社区服务。

2.领会:社区服务的内涵。

3.简单应用:社区服务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社区服务的特征。

4.综合应用:社区服务的功能。

1.识记: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

2.领会: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为青少年提供的服务;为贫困者提供的服务;为失业人员提供的服务;面向社区普通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1.识记: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专业化,社会化。

2.领会:我国社区服务的现行筹资模式,政府在社区服务中的主导地位,社区居委会直接管理社区服务。

3.简单应用:对我国社区服务筹资模式的思考;福利性与营利性的关系;专业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4.综合应用:社区服务社会化的表现。

第十章社区教育

本章的内容是社区教育。本章的重点是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内容类别、社区教育的功能。本章的难点是社区教育的目标、特点与模式。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社区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国外社区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中外对社区教育的界定;社区教育的类别;补偿式教育;控制式教育;解放式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公民教育;成人教育;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训练社区领袖;社区教育的目标;社区教育的特点;欧美国家的社区教育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社区行动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东南亚国家社区教育模式;我国社区教育的模式;以城区为主体的社区教育模式;以街道办事处为主体的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教育实体为中心和载体的社区;社区教育的功能。

第一节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内容类别

1.社区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社区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不同阶段。

2.社区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国外社区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北欧的民众学校和学习小组、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公民馆”。

3.中外对社区教育的界定:英国美国社区教育包含的内容;日本社区教育包含的内容,我国学术界的解释。

4.社区教育的分类和内容:社区教育的类别;;补偿式教育;控制式教育;解放式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公民教育;成人教育;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训练社区领袖。

第二节社区教育的目标、特点与模式

1.社区教育的目标:在知识方面;在行为方面;在感情方面。

2.社区教育的特点:大教育观念;以社区内全体成员为教育对象;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各种教育因素的集合、协调和互动;立足社区特色。

第三节社区教育的功能

1.教化全体居民。

2.统筹社会化教育因素。

3.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

4.道德建设和社会控制。

5.社区保健知识的普及。

(一)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内容类别。

(二)社区教育的目标、特点与模式。

(三)社区教育的功能。

(一)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内容类别

1.识记:英国美国社区教育包含的内容;日本社区教育包含的内容;现代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补偿式教育;控制式教育;解放式教育;训练社区领袖。

2.领会:社区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外社区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社区教育的类别。

3.简单应用:社区教育的内容。

(二)社区教育的目标、特点与模式

1.识记:社区教育的特点。

2.领会:欧美国家的社区教育模式;东南亚国家社区教育模式。

3.简单应用:社区教育的目标;我国社区教育的模式。

(三)社区教育的功能

1.综合应用:社区教育的功能。

第十一章社区矫正

本章的内容是社区矫正。本章的重点是社区矫正的历史发展、社区矫正实务工作的过程。本章的难点是社区矫正实务工作的过程。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社区矫正的定义;社区矫正的特点;社区矫正具有惩罚性;社区矫正具有非监禁性;社区矫正具有社区参与性;社区矫正的功能;社区矫正有利于弥补监禁矫正的缺陷;社区矫正有利于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社区矫正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西方国家社区矫正的历史发展;以肉刑和生命刑为主的阶段;以监禁刑为主的阶段;以非监禁刑(社区矫正)为主的阶段;我国社区矫正的历史;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现状;社区矫正专业关系的建立;社区矫正资料收集的基本内容;社区矫正资料收集的方法;社区矫正资料分析的过程;社区矫正资料分析的方法;矫正对象问题的诊断;社区矫正计划;社区矫正介入;社区矫正评估与跟进。

第一节社区矫正概述

1.社区矫正的定义。

2.社区矫正的特点:社区矫正具有惩罚性;社区矫正具有非监禁性;社区矫正具有社区参与性。

3.社区矫正的功能:社区矫正有利于弥补监禁矫正的缺陷;社区矫正有利于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社区矫正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二节社区矫正的历史发展

1.西方国家社区矫正的历史发展:以肉刑和生命刑为主的阶段;以监禁刑为主的阶段;以非监禁刑(社区矫正)为主的阶段。

2.我国的社区矫正及其发展现状:我国社区矫正的历史;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社区矫正实务工作的过程

1.社区矫正专业关系的建立。

2.社区矫正资料收集:社区矫正资料收集的基本内容;社区矫正资料收集的方法。

3.社区矫正资料分析:社区矫正资料分析的过程;社区矫正资料分析的方法。

4.矫正对象问题的诊断。

5.社区矫正计划。

6.社区矫正介入。

7.社区矫正评估与跟进。

(一)社区矫正概述

(二)社区矫正的历史发展

(三)社区矫正实务工作的过程

1.识记:社区矫正的定义。

2.领会:社区矫正的特点。

3.简单应用:社区矫正的功能。

1.识记:非监禁刑。

2.领会:西方国家社区矫正历史发展的几个阶段;我国社区矫正的历史。

3.简单应用: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现状。

1.识记: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资料整理;资料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矫正对象问题的诊断;社区矫正介入;社区矫正的直接介入;社区矫正的简介介入;社区矫正评估;社区矫正跟进。

2.领会:社区矫正资料收集的方法;社区矫正资料分析的过程;社区矫正资料分析的方法;社区矫正计划的组成部分。

3.简单应用:关系建立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

4.综合应用:社区矫正资料收集的基本内容。

第十二章社区组织

本章的内容是社区组织。本章的重点是我国当代主要的社区组织、作为社区工作方法的社区组织。本章的难点是作为社区工作方法的社区组织。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社区组织的概念;社区组织的类型;社区组织结构;我国当代主要的社区组织;城市社区的主要组织;农村社区的主要组织;作为社区工作方法的社区组织及其历史发展;社区组织的工作目标;社区组织的功能;布伦和雷格总结提炼出社区组织的发展阶段;布雷格、史伯和托斯劳等人总结的四个发展阶段;科恩总结的十一个发展阶段;亨德逊和托马斯总结的九个阶段。

第一节社区组织的概念

1.社会组织。

2.社区组织:社区组织的概念及类型;社区组织结构。

第二节我国当代主要的社区组织

1.城市社区的主要组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志愿者协会(组织);文化体育兴趣组织;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站。

2.农村社区的主要组织: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

第三节作为社区工作方法的社区组织

1.理论含义。

2.历史发展:德国汉堡制;爱尔伯福制;英美慈善组织会社;睦邻组织运动。

3.社区组织的工作目标和功能:社区组织的工作目标;社区组织的功能。

4.社区组织的发展阶段:不同学者关于发展阶段的总结。

(一)社区组织的概念

(二)我国当代主要的社区组织

(三)作为社区工作方法的社区组织

1.识记:组织;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组织结构。

2.领会:社区组织的类型。

3.简单应用:当代社区组织内部结构的类型。

1.识记: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志愿者协会(组织);文化体育兴趣组织;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站;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

2.领会:城市社区的主要组织;农村社区的主要组织。

1.识记:社区组织;社区组织的工作目标。

2.领会:社区组织的历史发展;社区组织工作目标的划分。

3.简单应用:社区组织的功能;布伦和雷格有关社区组织发展的六阶段;布雷格、史伯和托斯劳等人有关社区组织发展的四阶段。

第十三章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

本章的内容是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本章的重点是社区工作的过程。本章的难点是社区工作的方法。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的含义;两类不同的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中西方社区工作方法的比较;社区工作的过程;社区工作者的准备阶段;心理准备;实际准备;建立专业关系阶段;社区分析阶段;收集资料;分析评估;社区工作计划的内容;资源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巩固成果阶段;评估阶段;建立专业关系的方法;与社区居民个体的接触;与社区组织群体的接触;开展社区工作的策略;社区分析的方法;社区工作组织的方法;动员群众;召开居民会议;运用传播媒介和虚拟网络;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

第一节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的定义和类型

1.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的含义。

2.两类不同的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

3.中西方社区工作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社区工作的过程

1.社区工作者的准备阶段:心理准备;实际准备。

2.建立专业关系阶段。

3.社区分析阶段:收集资料;分析评估。

4.制订计划阶段:社区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

5.实施计划阶段:资源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巩固成果阶段。

6.评估阶段。界定评估目标;建立成果评估方法;选择适当的研究设计;选择适当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使用综合分析方法。

第三节社区工作的方法

1.建立专业关系的方法:与社区居民个体的接触:与社区组织群体的接触;开展社区工作的策略。

2.社区分析的方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

3.社区工作组织的方法:动员群众;召开居民会议;运用传播媒介和虚拟网络。

4.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社区领袖的开发;志愿者的开发。

(一)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的定义和类型

(二)社区工作的过程

(三)社区工作的方法

1.识记:社区工作的过程;社区工作的方法。

2.领会:介入式社区工作与非介入式社区工作的区别。

3.简单应用:中西方社区工作方法的比较。

2.领会:社区工作者的准备阶段;社区工作者介入社区工作的心理准备;社区工作者介入社区工作的实际准备;建立专业关系阶段;社区评估的类型;社区评估的原则;社区评估的主要步骤。

3.简单应用:社区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的原则;行动阶段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巩固成果阶段的主要内容。

4.综合应用:社区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资源准备阶段的主要步骤。

1.识记:探索性接触;招揽性接触;访谈法的优势与缺陷;观察法。

2.领会:接触动机;接触原则;事前准备的主要内容;初次接触居民建立信任关系的步骤;问卷法;做好访谈应注意的问题;招募志愿者的方法;志愿者训练的三个方面。

3.简单应用:开展社区工作的策略;影响进入基层的因素;常用介入社区的方法;会议主持的技巧;运用传播媒介和虚拟网络。

4.综合应用:动员群众的原则;动员群众的步骤;培训社区领袖的技巧。

THE END
1.美国社区工作学者杰克·罗斯曼把资本主义国家的社区治理策略划分...①首先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教师招聘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②回复“2021”,领取历年教资笔试试题 习题:美国社区工作学者杰克·罗斯曼把资本主义国家的社区治理策略划分成( )几种模式。 A A .地区发展策略 B B .社会行动策略 C C .社会计划策略 D D .自我帮助策略...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516541.html
2.社区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_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医学猫-国家医学考试题库网,提供执业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执业药师、医学三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高、正副高级职称考试、卫生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全部免费,【医学猫】APP与贺银成医考、张博士医考并列为国内三大医考平台http://www.jkjxw.com/Chapter/index/__id__/1083/7788/
3.社区社会工作知识点.docR..E帕克把研究兴趣放在城市社区上。7.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被其导师马林洛夫斯基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霍伯斯认为“社区组织”是美国都市地区所发起的社会改造运动。史基摩尔视社区组织为方法与过程的结合。香港的社区发展等同于社区工作。罗斯曼较为宏观的归纳了“任务目标”和“...https://m.taodocs.com/p-174482021.html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这是下列哪位学者对社区工作的定义()? A.谭马士B.罗斯曼C.罗斯D.布托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单项选择题 把社区组织视为一个工作过程的社会学家是()。 A.史基摩尔B.劳史C.霍伯斯D.勒克雷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单项选择题 帕克是下列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A.法兰克福学派B.功能学派C....https://m.ppkao.com/tiku/shiti/3354c9402bcb412884c7e02ad3b7b1d5.html
1.“社区工作者胜任力与现代化社区建设”研讨会顺利举办11月7日上午,一场以“基层治理新动力:社区工作者胜任力与现代化社区建设”为主题的研讨会在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牵头,联合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办事处、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闵行区“美好社区”治理学院(上海开放大学闵行分校)、上海市黄浦原点社会治理促进中心共同...https://www.sou.edu.cn/_t330/2024/1111/c10014a114376/page.htm
2.社区工作方法知识要点5、罗斯曼社区工作目标分为两类: 任务目标(指的是解决特定问题,完成具体工作,满足社区需要,增进社区福利)过程目标(指的是社区居民能力、信息和团结等方面的提升和增强) 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一,推动社区居民参与;二,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三,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四,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https://www.yjbys.com/edu/shehuigongzuo/317191.html
3.根据美国著名社区工作专家罗斯曼对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方法,加强...根据美国著名社区工作专家罗斯曼对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方法,加强社区居民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增强居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发现和培育社区居民骨干参与社区事务,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等,属于社区工作目标中的()。https://www.examk.com/p/2464334997.html
4.标准答案以下何种社区工作模式不是由罗斯曼提出()?(3分)A...习题:、以下何种社区工作模式不是由罗斯曼提出()?(3分) A、社区规划 B、社会行动 C、社区发展 D、社区照顾 标准答案:D、社区照顾 事业运程八字财运十年大运流年运势 姓名 性别 男女 出生日期 上一篇:【标准答案】组织中的工作和绩效,都要通过人的行为来完成。以行为为中心的组织发展技术...https://m.rwtext.com/34859.html
5.试比较美国学者罗斯曼提出的社区社会工作三论述题 试题出自试卷《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437社会工作实务真题解析》 试比较美国学者罗斯曼提出的社区社会工作三大模式。 参考答案:查看答案查看解析https://www.educity.cn/tiku/60158268.html
6.根据美国著名社区工作专家罗斯曼(J.R。thman)对社区工作目标的...【单选题】根据美国著名社区工作专家罗斯曼(J.R。thman)对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方法,修桥铺路属于社区工作目标中的()。 A. 过程目标 B. 结果目标 C. 社会目标 D. 任务目标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社会工作者准备釆用地区发展模式在某“城中村”开展服务。根据该模式的特点,下列社区问题中,最宜作...https://www.shuashuati.com/ti/13877e900c824564843ef75b45a41ab2a1.html
7.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复习题库含答案30、美国社区工作学者杰克。罗斯曼把资本主义国家的社区治理策略划分成(ABC)几种模式。 A、地区发展策略 B、社会行动策略 C、社会计划策略 D、自我帮助策略 正确答案:ABC 31、美国学者法林根据社区的性质提出的社区类型包括(ABC)。 A、地理社区 B、身份利益社区 ...https://www.xingkaowang.com/19637.html
8.24春(专)《社区工作》国开形考14试题及答案.docx3.在罗斯曼看来,社区工作的()实际上就是社区工作的总体目标,因为社区工作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社区的社会问题,满足社区的需要。 单选题(4分)4分 A. 任务目标 B. 过程目标 C. 分配资源目标 D. 发展居民目标 4.()是指在没有采取行动之前的计划工作,它将社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蓝图结合起来,制定出...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417/6002051220010115.shtm
9.社区再就业工作汇报(精选8篇)(一)预防——外在的帮助。运用罗斯曼社区工作的“地区发展模式”,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就业技巧训练。 1.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任何就业焦虑都与特定的人生目标相关联,如果人的目标契合自己的能力,焦虑就很难产生,所以高校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且要从“新”开始。因为大学新生在高中...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sa16zps.html
10.2019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第六章:社区工作方法(二)什么是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直接工作方法之一是以社区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 二、社区工作的特点 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趋于结构取向 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 3、具有政治性 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三、社区工作的目标 (一)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美国罗斯曼,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https://m.hqwx.com/news/2019-5/15584320326265.html
11.社区工作期末复习6篇(全文)《社区工作实务》期末复习提纲 一、简答题 1.简述社区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社区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仅包括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生活;不仅包括经济关系,而且包括血缘、地缘等其他社会关系...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sx11wid.html
12.社会工作考研名词解析之地区发展模式地区发展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杰克·罗斯曼根据社区发展以及社区建设的相关经验所提出的社区工作实务模式,核心理念是强调参与,即地区发展模式是社区工作者协助社区成员分析问题,发挥其自主性的工作过程,目的是提高他们及地区团体对社区的认同,鼓励他们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该模式强调在一个较大的社区范围内鼓励社区居民通...https://www.gaodun.com/kaoyan/1271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