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的品牌听起来像什么?象微软和英特尔这样的品牌是靠他们的声音来被认知的。你的品牌与什么声音紧密相联吗?需要有噪音吗?也可以考虑很短的乐曲。这些可以被整合进你的音频、视频和产品中(例如,微软的用户在打开电脑的时候就会听到微软独特的音调)。
2、你的品牌说什么语言?这一品牌要素适用于文字、音频、视频和现场活动。记住,你的品牌应当听上去是来自于一个真人的声音,而不是一个公司的假大空的言语。你的品牌是如何说话的?像一个时髦的小年轻还是一个专业人士?
3、你的品牌的声音有什么特色?它是男声还是女声?有没有地方口音或方言?或者,它有没有外国人的口音?有特色的口音也容易被辨别和认知。
4、你的品牌需要什么的视觉或文字特色?许多品牌经常把这个因素揉进他们门店的招牌和展会的展位里。想想看苹果门店的白色外观。对社会化媒体和内容营销来说,这涉及你在照片和视频中如何展示你的品牌。你需要什么样的背景和其他元素?人们在哪里与你的品牌互动是否有很大关系?
5、你的品牌发言人是谁?是一个特殊的名人还是你公司的一名高管?他们该如何穿衣打扮?他们该有什么习惯爱好?他是个真人还是个虚拟的人物?
6、你的品牌的吉祥物是谁?是一个真人,一个卡通人物还是一个动物?是什么因素让他们非常显眼,而同时又和你的公司保持一致呢?
7、你如何让你的员工与品牌保持一致?这个问题可能听上去有些滑稽,但许多公司根本就不假思索地去做了。员工要穿什么样的服装?还记得你必须考虑服装的式样吗?他们要穿正装还是休闲装?例如,TraderJoe公司的员工,他们都穿着夏威夷衬衫而HomeDepot的员工都穿着橙色的围裙。
变局中的网络经济
1994年中国加入互联网以来,1996年互联网逐渐开始民间化,目前Facebook、Zynga、Twitter、Groupon、Foursquare等企业或模式,正在拉动互联网新经济向社交化升级。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截止2010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4.57亿,其中约半数使用社交网络;目前有3.03亿用户使用手机上网,较去年增加了2.3亿;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84亿,预计到2012年,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覆盖率将达到85.7%;2011年年中微博用户将突破1亿,但目前来看,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注册用户已分别过亿。这意味着视频、SNS、微博、无线等社会化网络应用的受众已经具备规模,互联网正在由传统的1.0模式迅速向2.0转变。
美通社报告显示:超过90%的中国记者认为来自于社交媒体上的新闻线索有一定价值,并有超过60%的记者曾通过社交媒体获取线索或采访对象。在2010年,全国50起热度最高的舆情事件,22%都是从微博首发的。
Real-time时代到来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1腾讯智慧峰会上,腾讯公司网络媒体总裁刘胜义发表了题为《洞悉心声,智领变革Real-Time媒体时代的企业经营之道》的演讲,向数字营销业界率先提出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Real-time时代:“如今的网络媒体越来越趋向于去控制化,而网络内容则越来越趋向于实时化,媒体的去中心化、去控制化,内容的实时化、碎片化在向营销人预示着,中国互联网Real-time时代的到来。面对时代的变局,营销人应从营销的本质出发,抓用户对媒体需求不变的真理,进行数字营销的全新定位。”
无论是“拉登之死”在Twitter上的抢先、快速与海量披露和传播,还是对于“五道杠”总队长的恶搞在国内微博上病毒式的蔓延,都证明了当下媒体的实时属性。媒体内容对网民的开放促成了Real-time时代的诞生,在高度自由的信息应用支持下,新闻以分钟、秒钟为单位地进行着大范围的和传播。数据显示,在Twitter上,用户在高峰时期发出的Twitter消息竟高达每秒钟4000条。
在谈及互联网媒体发展趋势时,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向记者表示:“当前互联网媒体呈现出实时化、数字化、多触点、生动化、UGC、碎片化、关系链等趋势,这些趋势正是由社交网络所催生。无论是SNS网站、微博、视频网站还是无线移动互联网终端,新兴应用的产生都在满足网民在现实社会产生的需求。面对那些为完善现实需求而诞生的新应用,营销人应发掘它们的媒体特点,掌握不同媒体触点的规律和差异,以求在Real-time趋势中不落人后。”
洞悉用户重视营销新触点
白皮书指出:目前中国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感正在加强,互联网成为了人们现实需求的完整镜像。以社交网络为主流的互联网媒体正在中国成形,在这些围绕社交网络的新兴应用已经成为数字营销的新触点。群邑中国CEO李倩玲女士认为,2011年将是微博、视频等新兴媒体大鸣大放的一年。据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在腾讯智慧峰会上的最新数据显示,腾讯微博用户已经达到1.6亿,月活跃用户数已达9300万,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商业价值与营销价值已卓然成型。
把握新触点驱动数字营销革命
你的公司是否也是这些持续性误解/误用的牺牲者呢不妨问下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Amazon、Square、GoDaddy和其他社交媒体佼佼者们,将社交媒体互动用艺术形式包装成了讲故事的技巧。你完全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几手。塔吉特公司(Target)与玛氏彩虹糖(Skittles)也同样通过Facebook首页来用一种可视而难忘的方式介绍它们的品牌故事。
2.你是否在社交媒体用互动方式让你的品牌更加人性化
观察一下联合利华在其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推广其AXE品牌男士洗护产品的方法。在联合利华看来,AXE“不仅是一个领先的男性洗护产品,它代表一种生活方式,通过男士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独特体验来触及他们内心的一种代表生活方式的品牌。”
3.你在社交媒体上的“声音”是否前后一致是否与品牌管理较好的方面保持同步
发展并传递统一的社交媒体品牌声音并不是件容易的差事。在这一点上,专门设立了社交媒体部门的大企业和总人数不到10人仅靠大家轮流维护社交媒体的小企业,他们之间并无不同。把社交媒体的监控和反馈工作交给更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的年轻员工,是很容易的选择。但是所有的员工都应该对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以及企业精神有足够的了解,确保他们能在公共场合代表公司的面貌。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声应得到重视。社交媒体内容是否在方式、语言、风格以及传递方式上在各个渠道保持一致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制作一份样式表应当被列入日程。
4.你的企业是否将社交媒体战略定位于18~34岁的人群
5.你在社交媒体上处理消费者投诉以及不满意的消费者点评时,是否及时,是否还带有自我保护的防御态度
6.你的社交媒体内容是否链接到你的公司和产品页面
关键词:新媒体;企业;营销
伴随着互联网运用领域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平台,正在日益成为各类企业的重要营销渠道。如何充分地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强大传播功能,结合自身产品的定位开展营销,选择行之有效的新媒体平台的营销策略以开拓市场,已经成为各类企业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一、新媒体平台对于企业营销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快速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二)有利于节约营销成本降低开支
(三)有利于通过互动强化消费主动性
二、新媒体平台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逐步开始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营销,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问题,影响了营销推广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新媒体平台营销的认知滞后
(二)营销方式过于单一效果不佳
(三)推广传播的效果难以保证
三、针对新媒体平台企业营销的改进策略
在分析新媒体平台营销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改进营销推广的效果:
(一)从认知上加强新媒体平台营销的思维
对于企业而言,首先需要转变营销的思维观念,从传统媒体营销的固有思维转向新媒体平台的认知和理念。应该树立以受众为主导的观念,围绕消费者的偏好和倾向,从营销受众的角度出发,适应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这种认知的转变,不仅应该是对企业管理者的要求,同时也是对营销活动的负责执行人员的要求,企业应该开展系统性地对营销人员加以培训,从营销受众的角度去思考去操作,强化新媒体营销思维,建设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新媒体平台营销管理运行模式。在营销实践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探索出切合受众心理的沟通交流方法,才能潜移默化地对消费者行为实现引导。
(二)根据细分市场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
(三)新媒体推广营销的方式和渠道多元化
1.受众的碎片化与重聚
2.全媒体对抽样的重塑
在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围困老媒体致使传媒产业链条逐渐被颠覆,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渠道广泛、互动性强、精准到达、覆盖率高、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得到飞速发展。一直以来,传统营销认为抽样的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数据收集方法,因为它成本低,通过抽样的数据我们可以推断、预判市场需求。然而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平台之后,传统抽样调查模式被颠覆了,因为持续变动的复杂环境使“样本”难以体现“全部”,且不具备足够的代表性用抽样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所以抽样调查结果不能准确的反映事实[2]。
二、大数据所赋予营销体系参与者的新力量
1.数据成为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2.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服务公司诞生
海量数据也催生了大批数据服务公司,它们通过数据挖掘、存储、分析和应用,帮助企业以数据为导向做好营销。例如,GNIP则可以提供社交网络API聚合,通过多个API将数据聚合成统一格式,为Facebook、Twitter、YouTube、WordPress、新浪微博等网站挖掘数据。数据有可能成为资产,但不是所有数据都能具备资产的属性。数据服务公司通过对来自媒体和受众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为企业带来价值和回报。
三、大数据基础上全媒体营销构建的可能
1.信息平台的构建:数据信息与营销的匹配
海量的数据、互动的沟通方式、平台化的传播,我们将之归纳成为“信息平台”。现在,我们利用互动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清晰地获取需求的信息;可寻址技术、物联网又将这些数据与实体相连接、相匹配,让需求以个人、家庭、社区的形式出现。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个人媒体终端构建起个人信息平台,以有线数字电视互动双向网络为支撑、以数字电视终端为介质构建起家庭信息平台,以互联网社交媒体“社区”和现实生活中的社区构建起社区信息平台,针对不同的平台需求提供精准的营销服务。
2.营销体系各个环节都面临着挑战
3.数据信息得以向数据产品的过渡
如果能够利用数据搭建起需求与销售之间的桥梁,就可以实现将数据转化为产品。例如,大量搜索、浏览、收藏、交易和评价等来自买方、卖方以及网页自身的数据造就了淘宝的海量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淘宝自建云存储系统OceanBase,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的分类存储、管理与分析,淘宝实现从数据信息到数据产品的转换过程。目前,淘宝已经形成了面向进驻商家的多项数据产品,此外通过淘宝开放数据平台,第三方机构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与分析,针对不同的需求群体提供不同的数据产品和工具,从而满足各类群体对于淘宝数据产品工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海霞.碎片化时代的营销“聚”模式[J].企业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