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行业实现较快发展,中国软件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75.6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10.74%,呈两位数的增长。
2、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行业供需状况
酒店是游客旅行中住宿和用餐的地方。酒店在经营过程中需处理的信息量很大,也非常集中,因此酒店是最早应用信息技术的旅游企业。旅游酒店和旅游景区一样,游客都是到目的地来旅行消费的,这就需要酒店把自己的情况以及周边吸引物的情况整理成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发布出去。
此外,酒店处理客人的信息也非常集中,而且量很大,如客人大多数在上午结账离店,需要快速处理每个离店客人的账务情况,这是和其他旅游企业不同的客人账务信息处理,要求正确、敏捷,不能有差错。除此以外,酒店还要处理相当丰富的环境信息,如旅游信息、交通信息、景区信息、金融信息以及天气状况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为客人提供便利,是经营中不可缺少的服务信息。
酒店信息的密集型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酒店客源和客人信息量比较大,处理集中,而且要求快速、正确。(2)酒店营销信息量比较大,而且要求范围广、渠道多,且协同要求高。(3)酒店产品价格的层次信息量比较多,而且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4)酒店结账信息量比较大,而且很集中,要求处理的敏捷度要高。(5)酒店客户关系维系的信息十分丰富,而且要求互动性要好。
一、中国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经营模式分析
以“信息管理系统工程项目”合同、“软件销售合同”等方式,向酒店、餐饮、零售等不同行业类型的用户提供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解决方案。通过构建硬件和软件应用平台,向用户收取“信息管理系统工程项目”合同款、“软件销售”合同款,实现收入与盈利;在为客户提供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解决方案之后,以“技术支持服务合同”的方式长期为客户提供产品升级、软硬件维护等服务,并通过收取“技术支持与服务”合同款,实现收入与盈利。
二、中国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经营项目分析
国内大多数的酒店都开始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尤其是酒店集团和连锁酒店。但是,很多酒店抱怨信息化对酒店经营没有什么效果,投资太大,没有带来预期效益。与此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酒店,确实享受着信息化建设带来的饕餮大餐。这中间的关键区别,就是酒店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问题。我国很多酒店业管理人员认为,购买一些信息化软、硬件,然后搭建好内部办公网络,建设一个酒店网站,招聘一个信息化管理人员,就是实现了信息化。他们认为信息技术是万能的,有了信息技术,就有了后续的一切。
事实上,很多酒店做的这些,只是信息化进程的一个开始,如何将信息和信息技术与酒店的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酒店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强酒店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信息化建设的真正目标。所以,酒店的信息化建设与其说是技术问题,还不如说是管理问题。在酒店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酒店的管理思想必然会经历一场阵痛,在阵痛中醒悟过来的酒店,则会成为酒店信息化建设的真正受益者。。
三、中国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运营存在的问题
我国把信息产业列为鼓励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并为信息产业发展营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从1999年开始,国务院连续颁布了两个涉及鼓励扶持该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和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9]4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下发了财税[2000]25号文件。
上述国家政策从投融资体制(风险投资、国内外上市融资等)、税收、产业技术、出口、收入分配、人才吸引与培养、采购、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组织与管理等多方面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