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企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生产、制作、经营、提供的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
(二)标准对学习用品提出了哪些要求?
1。教科书卫生要求。规定了彩色印刷的教科书内文用纸纸张定量应不小于70.0g/m2,单色印刷和双色印刷的教科书内文用纸纸张定量应不小于60.0g/m2。此外,还对内文纸张的D65亮度,印刷质量的印刷实地密度和套印误差,正文汉字、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字体和字号,目录、注释和拼音等辅文的字号,以及行空进行了要求。
5。学习用报纸卫生要求。对印刷质量提出了要求,规定了清晰度、套印误差和墨色相应限值,并规定了学习用报纸正文汉字、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用字的最小字号应不小于5号字。
6。学龄前儿童学习用读物卫生要求对纸张、印刷质量、字体、字号、行空进行了规定。
8。读写作业台灯卫生要求要求一般显色指数Ra应不小于80,LED灯具的R9应大于0;蓝光危险组别应达到RG0。此外,还对波动深度(闪烁)、灯具照度、照度均匀度、遮光性和眩光等指标进行了规定,并要求灯具应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
9。教学多媒体卫生要求对投影设备和电视视频显示系统两大类教学多媒体分别提出了显示技术要求,对最大屏幕亮度、亮度对比度、亮度均匀性、照度均匀性、闪烁、蓝光防护要求、亮度可视角、屏幕尺寸等指标进行了规定。
除了对以上技术指标进行要求,标准还规定了各指标的检测方法。这些要求从保护视力、预防和控制近视的角度出发,保障了教学用品和照明灯具性能合格,满足了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学习的需要。
科学护眼、标准同行!强制标准、强制执行!
这一项标准的推广实施,预期可以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科普知识
如何呵护好孩子的眼睛?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如何预防近视?来听晋江爱尔眼科医院李贵洲的建议——
0-6岁从小就要建立视力档案
1。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在新生儿健康体检时,家长要主动为孩子进行视力筛查。及时为幼儿建立屈光发育档案,3岁后每3—6个月定期监测视力和屈光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有条件的家长,在孩子3岁之前就可以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了解孩子的视力水平。
2。电子视屏要严控在幼儿眼睛发育的关键期,过多接触电子屏幕会造成不可逆眼部损伤。建议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
6-12岁要加强户外活动预防近视
3。正确用眼不能忘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阅读和书写姿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标准读写姿势与习惯,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晚上孩子近距离用眼时,应将台灯放在书写手正对的一侧,同时将室内的主照明灯打开,让房间光照充足。低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20分钟,高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30分钟。
12-18岁做好“三个20”预防近视
中学阶段,近视防控需要孩子主动参与和多方支持。初中阶段仍应以防为主,高中阶段身体发育逐渐接近成年,应坚持防控近视,已经近视的要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已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学生要重视防控并发症。
2。视屏距离要保持中学生应自觉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减少非学习目的的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时,尽量选择大尺寸的屏幕,保持50厘米以上的注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