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2.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3.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句号的误用主要有两种情形:
(一)是句子而不句断。常见一段文字一逗到底。例如:
已经25岁了,我终于成为专业歌剧演员,遗憾的是,没唱几年歌剧,领导却让我改唱评剧,由于唱法路子不对而毁了嗓子,终于被迫离开我喜爱的舞台。(这一段文字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演员”和“评剧”后的标点应改为句号。)
(二)不是句子而用了句号。常见把一个句子拆成几个句子。例如:
1.电视短剧《荷花》通过一个卖扇子的小女孩同小偷勇敢斗争的故事。表现了小女孩的纯洁、善良、勇敢的性格。反映了小女孩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这是一个单句,句子中间的两个句号应改为逗号。)
2.产生经费紧张的原因,一个是实在缺得多。另一个是在经费使用效率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一个复句,句中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还有几点提示:
1.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时,为避免“。”“.”的传插使用,可编统统采用“.”。如:
1)计算所得的结果是48%.
2)这个句子可以翻译成Helovesports.
2.“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
二、问号
1.问号的形式为“”。
2.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例如:
a)你见过金丝猴吗
b)他叫什么名字
c)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3.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例如:
a)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b)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问号的误用主要是把非疑问句误作疑问句。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谁”“哪”“什么”“怎么”“怎样”等疑问词和带有“是……还是”疑问结构的句子里。例如:
1.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第1个问号应改为逗号,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2.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前面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3.他独自走着,低着头,分不清天上下的是雨,是雪,还是雪珠儿(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还有几点提示:
1.选择问句问号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两个选项之间用逗号,最后一个选项后用问号。例:是英雄造时事,还是时事造英雄?
如果两个选项比较短,中间可以不用逗号。如:
你去还是我去?
2.选择问如果要强调两个选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项后都加问号。如:
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失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3.有时句子中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句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
1)请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2)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
三、叹号
1.叹号的形式为“!”。
2.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a)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b)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3.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a)你给我出去!
b)停止射击!
4.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叹号的误用多发生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陈述句和反问句中。例如:
1.小李——你呆着,不要到我这里来!(这是一个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句末叹号应改为句号。)2.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开拓技术市场,实行技术商品化,才能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
力!(这是一个语气舒缓的陈述句,句末叹号应改为句号。)
1.在表示极其强烈的感叹时,可以使用“!!”及“!!!”这样的叹号叠用形式。但用时请注意:(1)要得体,不要滥用。(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连在一起。示例:
她要揭露!要控诉!!要以死作最后的抗争!!!
2.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允许问号和叹号并用,但是请注意:(1)要得体,不要滥用
(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连在一起。(3)建议问号在前,叹号在后。示例:
他抗议道:“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
鲁大海:开除了!
四、逗号
1.逗号的形式为“,”。
2.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3.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4.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5.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逗号的误用有5种情形。
(一)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顿号,而误用了逗号。例如:
笑声,歌声,嬉闹声,响彻了山谷。(前2个逗号应改为顿号,第3个逗号应删。)
(二)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应当用分号,而误用了逗号。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