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中所可以提炼出关于货拉拉目前的运营模式,值得值得深入的思考,问答环节值得去深入思考,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1.我们从产品介绍里的用户模型中了解到,货拉拉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一类是小B端,两者在使用货拉拉的过程当中有什么特点,是偶可以概括?(偶发性和计划性)
个人:针对个人的C端用户而言,具有偶发性的特征,使用频率较低,属于低频用户。
个体户及小公司(小C端):针对个体户或小公司而言,是有计划的。
原因:
2.当我的企业有货运需求时,从目前来看,与快递合作较大,与货拉拉的不常见,即使看到也是处于尝试阶段,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与快递和做的公司很多,但是与货拉拉的货运性质不同;
我们都知道,与快递合作运送的都是一些文件及小型包裹为主;对货运而言所运输的物品特征为:运送量或体积较大的物品,存在多种物品同时运输的场景。所以快递和货运是有所不同的,如果跳过货运公司或平台,就只能找物流公司,然而物流公司的运送效率又很低,没有运送即时性。这就给同城货运带来了成长的机会。
2、目前来说,企业与货拉拉进行合作的数量已经在不断上升,货拉拉已经开通了企业入口,与企业对接进行长期合作,官网当中也存在企业入口。所以企业合作这条道路是可行并且有较大市场可能性的。
3.针对C端的可以说是偶发的,针对B端的是有计划的,那么面对偶发的和有计划的,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是应该有所偏向和有所考虑的。
首先来说一下产品的偶发性,对于个体来说产品使用是偶发的,但当产品面对庞大用户量的时候,使用产品的行为则是一个高频行为。其次对于小B端用户,是否应该有偏向这方面,B端用户在使用过程当中,PC端使用的比例和移动端使用人群的比例,我在这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这里需要看小B端用户是在PC端使用频率高,还是移动端使用频率高,才能考虑下一步对产品设计的偏向性。
4.刚刚将使用频率提取出来,因为它决定我们的业务量和业务的天花板。说到天花板就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客单价,因为低频,所以客单价要看清楚。在客单价方面,你觉得货拉拉的客单价是怎么样的?
在竞品使用的比对当中,选择相同车型相同距离的情啊况下,货拉拉的货单价在行业中算是比较低的,与58同城相似。比蓝犀牛、滴滴货运、云鸟货运等价格都要低很多。是一个容易让人接受的价格。货拉拉的优点就是可以根据距离和车型进行计算价格,没有最低的价格限制(比如说最低XXX元起)
5.如果是这样的话,货拉拉的订单中,包含的低价订单应该不是特别多,如果特别多的话,这个产品的盈利较少,会不会难以维持下去?
我个人认为,货单价过低,会造成利润薄弱是没错的;但是货单价较低,用户基数上升,货单量也会随之上升,这样也是有利益可获取的。说到低客单价和薄利润,不得提到的是同城货运行业本身存在的痛点:相比于长途配送,同城配送客单价低、利润薄;相比于快递业务,同城配送却又成本高,流程负责,风险大;这是目前来说整个同城货运行业普遍的现象,目前是难以解决的。小龙补充关于客单价格的设定:
价格问题,是产品的核心命脉,但是价格不是公司和货车司机定的,是由于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如果货车司机加入平台的比较多,价格必然会被打下去,如果用户较多的话,价格自然会浮上来。
6.在等待页面中,有一个加小费的功能在,加小费的漏洞你是否有所考虑?会不会出现这样的风险,用户会觉得,不管你叫车多久,都要你交了钱之后,司机才会来接单?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大部分人不会有这种想法,除非多次叫车,多次出现添加消费的按钮,否则很少由用户会朝着这方面去想。货拉拉这款产品,司机接单的即时性非常高,我们可以现场试验一下,只要要求不是太苛刻,不是凌晨或者半夜下单,司机的接单速度都非常快,基本在3分钟内有司机接单,无人接单的情况是很少的。在这种接单速度与频率上,货拉拉可以很好的打消用户的这种消极想法。
7.关于用户和产品本身问题分析了很多,分析了很多线上的东西,我想问的是,当货车司机与用户对接之后,等于是一个个人对个人的服务,平台可以管到线上的数据,但如何把控线下的服务和风险,比如货物的丢失,线下服务人员的质量?
8.首页中车辆的展示,存在很大的认知负荷。新用户对于车辆区分不是很清晰,用户自身可能也不清楚应该使用面包车,还是小货车。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9.用户需求方面,有对货物安全性的担心,在下单前也没有办法看到司机的评星,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我认为可以学习58货运,与保险公司进行对接,每单进行承保。让用户对平台更加信任,承保成本可以进行协商,与在运送成本中进行计算获取承保费用,大量订单承保,对接保险的费用可以谈的很低。2、如果保险谈的下来,在首页当中标识出,您的每个货运订单都由XXX承保,则会进一步促进订单的生成。3、当然在这方面会消耗掉公司一部分成本,但如果可以增加信任,促进转化及用户量的话,这么做也是值得的。
10.怎么解决司机和客户线下交易付款的问题?
这是关于跳单(跳过平台,私下交易)的问题。
所以,货拉拉在设计盈利模式和产品时,对线下跳单是有所思考的。
内容拓展—-同城货运的行业痛点及货拉拉未来可拓展的渠道同城配送的痛点
同城配送场景复杂,客户需求碎片加;造成运营难度增加。
本文由@书博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