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城市如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等相继发布了小区封闭式管理的公告,也有医生倡议:再坚持两周把病毒闷死,在家不是隔离是战斗。虽说封闭式管理,在家闷减少了外界接触,降低了感染风险。
但这样闷着,业主心里也担心。
很多超市没法正常营业,他们的日常生活物资如何得到保障。口罩疯抢,自己买不到,有需要外出怎么办?
同时也会害怕。
如果小区里有疑似感染患者,自己碰上了怎么办。即便自己碰不上,他们可能在小区里活动,病毒也容易传播?
这个时候他们特别需要安全感、被关怀、被支持,举目四望,围在小区内,离他们最近的只有物业了。
不言而喻,物业在疫情期于保障业主正常生活、身体健康,情绪平定作用举足轻重。
当前很多物业公司都在尝试,从源头端截断病毒,信息端及时消除业主疑惑,总之方方面面为业主打造一种安全、安心、踏实的居住环境。
不过不同水平的物业公司,表现各有不同,下面明源君将为各位总结下60分、80分、90分以上的物业做法都有哪些不同。
60分的物业
基本防疫“三部曲”
在前端隔断病毒传播
随着疫情的蔓延,政府也下达了各类行政指令,小区作为防疫第一线,按照政府要求,做好基本防疫,才算及格。
总体上来看,基本防疫主要集中在进出人员监管、公共区域消杀、社区防疫宣传几个方面。
一、源头上,做好进出人员的信息核查、体温检测
现在越来越多城市如南京、哈尔滨、杭州等要求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此举主要目的于源头端控制病毒的传播。
首先严格限制小区进出车辆,进入车辆要消毒,小区人员实行门禁卡或出入证管理,非本小区人员不得进入,特殊情况需要做好信息登记核查。
比如在杭州,小区住户需要凭借身份证到小区物业领取出入证才能进出小区。有效期为2月4日-2月9日,共6天,每户3张,相当于每两天可指派一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
其次是外卖、快递一律不准进入小区,在小区大门口设置集中取件点,倡导“无接触式取件”
再次对所有进出小区的人员测试体温,并严格记录,体温异常者报备给社区。
二、全覆盖高频次的消杀工作
在源头管控上做足准备后,公共区域的消杀也是至关重要,及格的消杀一定是全覆盖高频次。
但是地点过多,每个部位的消杀频率不一,可能会有遗漏。一些物业公司如中建物业在消杀中使用了云物业线上平台,它可以全面记录所有需要消杀的地点和位置,保洁每完成一个地方的消杀,实时上传图片,这样在管理者通过后台可以掌控区域的消杀进度、频率、覆盖范围,做到无死角无疏漏。
三、及时更新社区防疫信息,做好宣传减少业主恐慌
除了做一些疫情防控工作,还要及时全面发布防控信息,让业主及时了解所在小区的疫情情况,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心里有底,有所规避。
80分的物业
无死角隔断病毒
执行好政府规定要求的同时,物业做防疫还得根据实际工作的具体细节,部署新的防疫工作,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这算是优秀的物业服务。
一、提倡无接触配送,但包裹的消毒仍有必要
各大小区目前都实施“无接触配送”,但包裹在传输过程中仍有可能接触到病毒,所有某小区物业在包裹运送来之后,先对包裹进行酒精消毒。有些不方便拿包裹的业主,物业还会上门配送给业主,交接时再做二次酒精消毒。
二、体温测量覆盖到宠物
有的小区甚至还会对业主的宠物进行体温测量,减少感染隐患。
三、除了公共区域的日常消杀,还对空气、人进行消毒
有些物业比如恒大的金碧物业还会对空气进行消毒,比如用消毒水全面清洗空调出风口滤网,地下车库每天定时开启风机通风。
不过也有一些小区物业采用了特别的做法,比如建立消毒通道,对进出的人员也进行一定的“消毒”。
比如重庆的一个物业公司,在小区门口搭建起长约5米的消毒通道,业主检测体温后,再通过“云雾缭绕”的通道消毒。
据该小区的物业经理介绍,这个通道成本在15000元左右,主要使用复合过氧,乙酸消毒液以及84消毒液,可以起到一定的病毒灭杀效果,对人体基本无害。于业主来说,出门之后,过个消毒通道再回家,也放心很多。
而在世茂在其南京滨江新城小区也建了一个高2.3米、长1.8米、宽1.6米的消毒通道,居民进出小区必须经过消毒通道。
四、花样激励,鼓励业主集中处理废弃口罩
口罩的使用量激增,废弃口罩也是个大隐患。首先口罩乱扔会造成二次污染,其次有不法分子可能拿这些废弃口罩二次销售,所以作为人口聚集的小区,物业们也需要采取措施有效处理废弃口罩。
目前一些小区垃圾桶附近,会设置一个废弃口罩回收箱,并定时消杀清洁。
不过即便有些小区设置了废弃口罩专用箱,但是总有一些住户并不当回事。近日明源君看到浙江开化某村为防止居民口罩乱扔,采取“5个废弃口罩换1块肥皂”的做法进行二次回收,之后由全村党员负责废弃口罩的处理工作。
有小区物业效仿,利用废弃口罩换物业积分,积分抵扣物业费,或5个废弃口罩换一个未污染口罩等做法集中回收废弃口罩。
五、使用卫生纸、牙签多重防护,保证业主不直接接触电梯按键
有些小区会有保鲜膜包住电梯按键,但覆盖之后仍需要接触按键,还是会存在感染的可能性,所以有些物业在电梯间放置了一次性电梯按键抽纸,业主可以用完需自己带走扔掉,也有物业会在楼梯间放一个袋子供业主丢弃卫生纸。
不过有些物业更有想象力,直接在电梯间放置牙签,业主可用牙签按电梯,用完就可以丢在旁边的牙签回收盒里,极大程度减少手接触,保证手卫生。
六、丰富宣传工具,每日发布小区疫情,做到业主心中有数
万科物业会通过自家的APP每天推送小区防疫信息日报,通报该小区的病例情况,以及消毒动态。同时还让楼栋管家每日在朋友圈发布信息日报,实时通报,减少业主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恐慌。
一些小区物业跳脱出已有的宣传手段,借助无人机宣传防疫知识,形式新颖,也更能触达业主端。
还有一些物业公司会在闸口用喇叭广播一些防疫顺口溜,押韵有节奏,利于业主接收。如:
“人太多,表聚会,千万表切围堆堆。
不请客,不摆酒,今年不吃明年有。
有人要发国难财,马上举报抓起来。
不信谣,不传谣,打胡乱说憋憋遭。”
90分以上的物业
防疫工作中兼具柔性和人性化
隔断病毒,但不隔离爱
防疫重点除了防和封,也要考虑业主的实际生活需求,因为城市社区不像农村,瓜果蔬菜、鸡鸭鱼肉等能自行生产,随着疫情的蔓延,生活物资补给显然成为一个麻烦问题,同时湖北籍业主也日渐受到更多非议。
一、直接送物资,或帮忙采购,帮业主解决吃饭问题
1、物业直接送业主生活物资
2、物业为小区业主提供蔬菜采购平台,直接线上下单
有些房企项目遍布一二十省市,全部送于企业经营不太现实。所以他们从物资源头上下功夫,让业主足不出门,就能吃到新鲜又平价的蔬菜水果。
比如龙湖的小区物管联系了一些蔬菜基地并选择合适配送商,搭建了优选蔬菜服务站,于2020年2月2日—2月9日营业,业主于当日16:00前在线上下单,次日16:00左右就可以在物业指定提货点取菜。
该服务站推出了2个价位的蔬菜套餐,分别为38元/份,共计7个品类约重7-8斤;28元/份,共计6个品类约重6-7斤。价格实惠又方便,目前先在三个小区试点,无论是从下单量还是业主反馈来讲,效果都很不错。
同样武汉南湖保利中央公馆每天在社区供应食材套餐,有荤有素,且菜品还不重样。
而在业主收菜环节,居家隔离、空巢老人等个别情况,会由物业人员做好安全防护送货上门。
3、管家统一采购个性化的生活用品需求
除了蔬菜水果等日常需求,业主也有很多生活物品需要购买,这方面需求很零散,很难找到统一的配送商,所以一些房企物业会提供个性化采购服务。
比如在碧桂园的小区,管家们为业主提供统一采购服务,他们会提前统计业主的采购需求,列成清单,统一采购后直接送到业主门口。
二、考虑业主工作和生活需求,及时提供帮助
有些湖北籍业主反映,小区物业直接发信息给他,返回当地后,不得进入小区。
也有一些物业在业主群里对湖北籍员工点名到户,甚至有些物业直接封了湖北籍业主的家门,搞得业主人心惶惶,湖北籍业主也很不舒适。这些明显是不考虑实际情况的一刀切的做法。
比如管家每日在业主群发布通告,细到每天新到湖北籍车辆,业主回到当地有无发热,是否居家隔离都有说明,但同时并不随意泄露业主信息,区别对待。
四、保证员工工作安全,不让自家员工寒心
要做到以上的服务,前提是物业人员一定是健康的。所以90分的物业在做社区防疫时,一定要做好自身员工的防护。
特别是高频次、近距离接触客户的岗位人员必须满足全面防护要求(防护工具包括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
小结
以往物业于业主而言,更多是“看门的、巡逻的、扫地的、催费的”,这次物业人员则站到了防疫第一线,成为业主护身般的亲近存在。
可以预见在这次疫情中,做得好的房企物业,将为业主带来一个全新认知。这些无论是对于之后物业服务拓展,还是房企复工后的销售,都将更为有利。(作者:明源地产研究院副主编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