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从试卷成绩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有利于以后的教育教学,在实践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下面对本次地理期中考试进行质量分析,具体如下:
一、试卷分析:
1、本次试卷共分二大板块,分别是:一、选择题(50分);二、综合题(50分);;多为学生常训练过的常规题型,覆盖面较广,涉及内容较全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力求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由于多种原因,学生成绩较低,很不理想。
2、第一题选择题,包括25题单项选择,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学生考试成绩来看,得分率还可以。这说明学生较善于基础知识的识记。
第四题是综合题。旨在考察学生综合地理能力。本题得分很少,说明学生学习比较教条,不灵活,不善于融会贯通。还说明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能力较差。
二、取得成绩:
从学生考试成绩看,基础知识得分率较高。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认真学习地理最基本的内容,了解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
三、存在问题:
1、读图分析能力有待提高,答题出现地理知识和地图两张皮现象,不能一一对应。
3、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地理概念混乱。
四、改进措施:
1、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会学”。
(1)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学”新知识。
(2)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地理插图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文紧密结合,发挥着课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记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地图上,是学不好地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地图,课本中的插图,要引导学生填图、绘图,提高分析地图的能力,使学会上养成学习地理时手不离图的好习惯。
(3)强化学生预习、听课、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地理成绩不断提高。
一、总体分析
这一份期末考卷,可以说是命题者花了一定心思,出的非常成功。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中考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虽然难度系数较往年有一定提升,但符合明年中考的命题导向。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书写、词语的`选择、古诗文名句默写、改句、名著积累、综合性活动实践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2、词语积累这题分两小题。命题者就本册书中的几位历史人物很巧妙设置了一段文字,并把容易写错的四个词语穿插其中,如聆听、鸿鹄、骇人、陛下,让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第2小题是在一定的语
4月15日至17日我校组织了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参加考试的人数共有671,其中文科418人,理科253人。从试题内容上看,各学科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适中,从考试成绩上看,较好的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是一次成功的考试。
一、成绩分析
1、20xx—20xx学年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成绩统计表和积分表。
2、文科最高分633分,600分以上6人,580分以上19人。理科最高分618分,600分以上3人,570分以上13人。
3、艺术体育特长生成绩统计
4、高二分科后三次大型考试积分排名情况统计
二、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备课不充分,课堂效率低。
2、查漏补缺不及时,落实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抽查频度、力度不够。
3、限时、限量、规范等针对性训练不够,非智力因素失分较多。每周的强化训练不能坚持,所选试题不能充分体现精、活、适,试题结构、容量变化大。
4、不重视教学反思。
5、与学生交流太少,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关心不够,师生感情淡保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兴趣不浓,主动学习欲望不强,厌学情绪较为严重,尤其是普通班已经有很多学生放弃了学业,学生流失日益突出。
2、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方法不当,大多数学生的存在“等、靠”的思想,不注重积累、反思、归纳总结。
3、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能力亟待提高。
4、答题、书写不规范,非智力因素失分较多。
5、部分优生成绩不稳定,偏科严重,艺体特长生专业成绩与文化科成绩不对号。
三、教学建议
1、抓管理,保稳定,树形象。
2、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强化训练,查漏补缺。
4、加强集体备课,抓准重点考点,完善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5、认真分析高二年级以及学校目前所处的困境,树立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一、试题内容和形式:
以高一语文H版教材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点为主要依据,主要考察学生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其中涉及词语的品味、修辞手法的辨识和文言常见语法知识的把握等,另外还有背诵篇目的默写。作文是半命题形式,属于写作第一单元"审题"的教学内容。总体来说,题型多样,难度适中。
二、考试结果不够理想。
全年级6个班级的平均分都未达到60分,其中最高的班级为59.78分,最低的班级57.40分(正常的情况应该为63~65分左右)。
三、主要错误举例:
1.第2题:"弥漫"、"浸润"、"镌刻"、"瓢泼"这四个词语哪两个可以互换?简言理由。
学生多不懂从这些词语与其宾语的搭配关系上来辨析,而是单纯分析词义,结果总是不得要领。
2.第3题:解释"忤"字的意思。
不知道。
3.第4题:写出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中的前两句。
默不出。
4.第15题:解释"引车避匿"的"引"字。
多答为"拉"或"牵引"(应当是"调转")。
5.第21题:写出该文段是那个成语的出典。
写成"完璧归赵"(应当是"负荆请罪")。
6.第23题:解释"存审出于寒微"句中"出"的含义。
写成"出生"(应当是"出身")。
7.作文:以"掠影"为题作文。
不懂得"掠影"是什么意思。
四、原因分析:
1.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踏实,听课效果不理想。试卷中的多数内容课堂教学中都讲过,甚至在单元测验中操练过,但不少学生仍然答不出来或答错。如第四大题《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段。默写的内容也都逐人过关了,但考试时仍然忘记或写错,如《荷塘月色》、《白莽作〈孩儿塔〉序》、《诗经》选段。有的属于初中背得很熟的诗句,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现在都忘记了。
2.一部分学生仍然没能适应高中的.学习难度,对文言语法知识没掌握好。
3.阅卷老师掌握的尺度比较严,导致扣分偏多。如第1题要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学生如不写出"人物的主观情思不会以客观景物为转移"这样的概括性语句就要被扣分;第15题解释"素"字一定写"向来",写"本来"就要扣分;第17题解释"且"一定要写"将要",写"将近"或"近"就要扣分;第23题解释"戒"一定要写"告诫",写"告戒"就要扣分等。另外,表达性题如第1题、第2题、第5题、第9题、第26题等很少有得满分者。由于此类因素导致平均分偏低了3分以上。
五、下阶段教学中应当改进和加强的方面:
1.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古诗文背诵篇目的背默,增加古诗文专项测验次数,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
2.加强对学生的补缺补差工作,同时也可考虑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增加一些有难度的练习,抓两头,促中间。
3.继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整体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衔接过渡,尽快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钻研探究的学习习惯。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谷城县秋季物理试题强化了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生活现象的观察,思维能力,体现了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反映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且强调物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符合对这一阶段所学的重点知识和重要知识的考查。
二、复习与教学情况分析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其12小题,计25分。学生完成情况较好的是1、4、7、9、10、11、12,完成情况较差的是3、6、8,如3小题要填“漫反射”、“镜面反射”反射种类,一部分学生只粗略填“反射”。所以本题零星错误,对基本物理知识点,识记不到位。
2、选择题:共10小题,计20分,学生完成情况较差的是2、3、8,如3小题“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对图的分析不清,区分不明。
3、作图题:4小题、计10分,表现为光路图和电路图两部分,从完成情况下看学生在光路图上失分多,如作AB的像,有部分学生将虚像AB画成了实线错误。
4、实验题:共7小题,计45分。本题分值较大,考查了上册声的减弱,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物态、变化和电学7个实验,由于本题综合性较大,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学生在平面镜成像的认识和电流表使用中存在问题。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用活教材,加强对课本中小实验,插图的交流与讨论。
2、强调知识的整体框架,并形成知识体系,强调对电路图的识图和分析。
3、培养学生对基本规律的应用即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下学期对公式的变形和应用,通过参与,讨论、分析来增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教学方面
2、常规教育
3、书写与作业方面
刚开始,孩子们的作业,写的乱七八糟,很马虎。之后,每一次作业,我都进行了范写,并要求孩子写完后,先自己检查,检查没有错误,没有写得不好的,再同桌互相检查,同桌互相指出错误和没写好的,最后组长交上来。孩子们的作业确实有进步,可是我批改后,孩子们都没有更正的习惯。于是我又改革了作业要求,每次我批改后,由组长拿回去,督促小组孩子更正完,检查无误了,再交上来,到我这换奖品,现在孩子们的作业明显有了很大的进步。
期中考试之后,经过紧张的阅卷和统分,各个年级每个科目的成绩都已经交到了各位老师的手中。其中我所教的七年级两个班的成绩不太理想,面对这样的成绩,结合平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特总结分析如下。
首先,要加强读图练习。这不仅是对当下的学习有益,而且对于整个中学时期的地理学习都至关重要。其次,帮助学生及时对已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把原来感性的、自我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再次,由于班级学生水平差异的存在,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要有所提高和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编排试题的时候考虑周全。最后,要想使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体会到地理的实用性,从而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关于这次期中考试,教师反思只是总结工作的一个方面,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在其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何带领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都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与总结。虽然这次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是看到学生们拿到试卷后惊讶、后悔的表情,我知道这一次的挫折,将引领他们登上一个新的学习台阶。
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
我们组共六名老师,特点是“老中青”三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女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我和奚红凤分别是黄竣张俊莲和何俊的师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他们的课,几乎是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上好课,如何编写好复习讲义,如何批阅试卷,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我们悉心指导下,他们进步很快,张俊莲老师是本学期刚分配的,但她在教学上虚心学习,此外,每天一早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泡上茶水,让其他同志能喝上热茶。黄竣何俊老师电脑水平较高,他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我组的大多数课件都出自他俩之手。在老教师设计和指导下,本学期制作了七八个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生物教学直观性、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我和奚红凤老师,把多年来查阅的有关资料、教学经验等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盼望他们早日成为生物教学骨干。我们组如有人因工外出,其他老师总抢着代课。在公开示教活动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二、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三、勇挑重担、硕果累累
快到学期末时,由于地理老师临产在即,学校临时委任我为8.1,8.2班的地理老师,虽然刚开始时我颇为犹豫,毕竟之前没有这方面的经历,生怕辜负领导重望,但很快我便调整心态,对于一项新的使命,既是挑战,亦是机遇,做难事必有所得,是我认同的一个观念,于是从听课、读教材备课开始,我尽力快速进入角色。
考试结束,两班成绩我认为还是正常的,有没发挥好的就有超常发挥的,一上一下基本从整体上还是体现了两班的真实水平,暴露的问题也很直观,就是尾巴较大,后进生较多,说明在补差方面我做得还很不到位,部分学生本来对于学习就没有内在的动力,不催不抽确实不能指望他们,所以今后我会注意对于这些无欲无求的学生多抽打,也许从根本上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但至少能让他们多考几分。收获方面,其实很多,涉足一项未知的领域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对于这一册的地理知识,我通过学习讲解,做题讲题,我的地理水平肯定提高了不少,同时,也获得了和两个班学生交流相处的宝贵时光,这俩班我去年带过其体育课,相对而言,二班我更熟悉些,因为他班参加足球队的人数众多,这些孩子其实大多调皮捣蛋,但只要真诚相待,他们上课时的热情还是要高涨一些的,其中一个足球踢得不错,有些队长气质的孩子还意外的考出了66的“高分”,要知道他其他学科都是十几分的水平,或许有意外因素,我俩交流时他说他以为自己就能考30多分,我说你考高了说明你具备这个能力,以后继续加油吧,从他的脸上还是能看到溢于言表的喜悦和自豪的。
一次考试不能判处那些孩子们死刑,他们至少活的很开心,不太会钻牛角尖,花期不同,若找不准花期,至少不去过度摧残他们。
一、命题思路
本次期末考试的内容为气象气候、水文和地质地貌,难度比第一章行星地球大为降低。平常的教学目标和期末考命题目标为衔接未来高中会考和高考一轮复习,重点考查会考水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将一些高考题、高考模拟题简单化以为高三一轮复习做好铺垫。高考题、高考模拟题简单化的形式有:设置一定阅读量的材料以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将问答题的作答以填空的形式以考查学生对关键概念的把握;问答题力求一句话的形式;基本图表阅读分析的能力的细化、简单化考查等。
鉴于气象气候在整个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次考查气象气候部分占50%左右,水文和地质地貌各占25%左右。由于本次考试的跨度较广,试卷中特意针对知识结构进行考查,比例占20分左右,以侦测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分数控制上:优秀率相对于期中考预期下调5个点达10%,理由是本次考试跨度较广,又有一些较灵活的题目,要学好是不容易的;及格率相对于期中考预期上调5个点达55%,理由是本次考试考查的内容比期中考行星地球的难度要低;平均分依然控制在60分,这样的话区分度会比较好,也容易观察学生学习习惯方法的的养成情况。
二、考试情况
优秀率只有4.9%,比预期少了将近5个点,反映学生的灵活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及格率超过预期达到57.3%,平均分在57.76分低于预期,总体基本和预期差不多。
成绩分布呈双峰型,一个峰值区在60~70分段,另一个峰值区在40~50分段,50~60分段的人数较少,学生的分化现象较为明显。
薄弱环节有地理术语的把握、知识结构的梳理习惯和能力方面、气候类型的判断问题、季风的风向记忆问题比较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80分以上的学生把握较好。
三、解决办法和未来教学提示
1、在分析试卷、进行地理环境与差异性的教学、必修二的学习时,对于本次考试暴露的薄弱问题再次加以巩固和梳理。
2、经常提示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贯彻。比如笔记、复习、练习的强调与检查等。
3、继续强调双基和简单化的灵活性。
一、答题情况分析
1、书写及一类字听写
全班47人参加考试,书写达到A的共47人,占全班人数的100%。
一类字听写,达A的有45人,占全班人数的95.74%,总体情况良好。
2、二类字认读
全册书共有298个生字,且笔画繁多,认读较困难,只有平时随课文认真识记才有可能掌握。检测情况表明,还存在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不分的情况。班里有4人掌握情况不好,这4人也是平时学习较吃力的,在意料之中。
3、积累背诵
本试题将要求背诵的课文与练习里的“读读背背”进行捆绑,每篇课文兼带一个“读读背背”。检测情况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背诵,但仍有极少数学生出现掉字、掉句,轻声发音不准等情况。未达到A的有6人,约为全班人数的12.77%。
4、口语交际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口语交际的测试采用问答的形式,这样,大部分学生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有2人未达A。
总体来看,学生说的。能力比写的能力要强。大多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也有个别学生与总体水平相差甚远。
二、改进措施
2、要与书写不工整的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必要时建议孩子暑假里练练书法。
3、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孩子情况,也要让家长引起重视——保证孩子日常学习落到实处,否则一步差,步步差。
4、想方法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最终达到好读书的境界。
一、试卷评价
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
全班43个人,均分:75%;及格人数:38人,优秀人数:8人,优秀率:14%。
三、试题分析
1.从整个卷面来看,听力测试做得很好,全班全对;基础知识部分,本来认为是没有问题的,没想到,判出卷子来,错的很多。比如:有的学生没有仔细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有的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不牢靠、还有的学生就没有审清楚题;在选拼音时,竟有很多学生把讲过的拼音也选错。
2.日积月累部分。诗句背过了,但默写时错别字魅力无穷,要不就是多字、少字。全班有8个同学有错。可见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主要原因在于复习时只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而忽略了最基础的知识,基本功不扎实。
4.课外阅读部分,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学生在概括段意这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概括的能力;对写作方法的运用和表达的情感及重点句子的理解,虽然能写出一两点来,但是还不够全面,因而也导致了失分。这说明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够及指导的不够。
四、反思与建议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平时要注重加强读题、审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耐心检查,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对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和教育,培养他们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通过这次的基础知识的扣分现象,在以后要注重基础知识扎实的学习,不要总放在课后,而要在课堂上学习、监督。
3.继续抓好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理解和阅读能力。
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引导督促学生多阅读,多思考。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当然,还要多从方法上指导阅读方法。
4.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材中出现过的训练形式,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反复练习掌握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拓展练习。要重在教规律,教方法,而不是告诉学生某题的正确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练习。在小处把握好学生的`解答中的细小语病,在大处要教活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求要严,方法要活,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5.读写结合加强作文训练。
目前看部分学生的作文问题也很突出。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要打开学生练笔的各个渠道。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不应该再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蓝本。老师的责任就是借助于这些课文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读写结合的渠道有很多,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语言储备,提高写作能力。
名词:
1、遗传病是指因遗传物质不正常引起的先天性疾病,通常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类。
2、单基因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3、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常表现出家族性聚集现象,且比较容易受环境影响。
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例如遗传病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
5、优生学:运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类的遗传素质。让每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6、直系血亲”指由父母子女关系形成的亲属。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等。
7、“旁系血亲”指由兄弟姐妹关系形成的亲属。
8、“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有共同父母的亲兄弟姐妹、有共同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有共同外祖父母的表兄弟姐妹。
语句:
1、单基因遗传病:a、常染色体隐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症。b、伴X隐性遗传: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白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c、常染色体显性:多指、并指、短指、多指、软骨发育不全、d、伴X显性遗传:抗VD性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青少年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唇裂、无脑儿。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常染色体病:21三体综合征(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体细胞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b、性染色体遗传病。
4、优生及优生措施:a、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b、遗传咨询: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发生最简便有效的方法。C、提倡“适龄生育”:女子生育的最适年龄为24到29岁。d、产前诊断。
5、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使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几率增大。
6、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先天性心脏病),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
就本次物理期中考试情况向大家通报一下:
1、本次期中考试的试卷是由我出的,试卷内容包括6、8、7、9四个单元,其中浮力的知识点,由于刚学完新课,还没有来得及复习,因此考得比较浅。试卷有一定的广度和梯度;从考试情况来看,较适合学生实际,也较符合学校出卷时的要求。
2、各平行班发展较平衡,其中6、9班有较大的优势,为我们初二物理作了贡献。
3、初二这学期,就学生本身而言,有两极分化的趋势,且渐明显,幅度大;就物理学科特点而言,这个阶段物理各章节的知识点相互联系,知识点逐渐增加而加深,压强浮力又比较灵活,学生学习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学习成绩也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从这次考试情况来看,也确实是这样。
根据如此出现的情况,我们物理备课组作出反思:
(1)除了存在上述的客观情况之外,普遍学生对物理不够重视,比如中午自习的时候,能自觉复习物理的同学较少
(2)学生做作业时,任务观点的`较多,抄作业现象严重,有的甚至能交什么也不做的作业本上来,即使做作业也是只在乎结果不在乎过程,能真正认真做作业的同学真的较少,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能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就更少了
(3)部分同学上课效率不高,学习的兴趣还有待提高。
(1)鼓士气,初二物理的学习确实到了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绝对不能麻痹大意,稍有分心,便要一落千长,度过了这一阶段的学习,就能在物理方面站稳脚跟了
(2)重过程,过程性的学习比结果性的学习更重要,课堂是主阵地,复习、预习、作业是内化的主要途径
(3)喜丰收,有了这样的“士气”“过程”,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能成为物理的“优秀生”。
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结束了,通过研究学生的作答情况和考试成绩,认真反思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以及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成绩,特对本次测试的试卷分析如下:
一、测试成绩分析
本班有38人,全部参加了考试。试卷满分为120分,其中110分以上15人,105分以上7人,100分以上8人,90分以上4人,80分以上3人,70分以上1人。全班平均分为105.28分。最高分为117(吴梓豪),最低分76.5。本次测试成绩真实反映了学生这半个学期的学习程度。其中,进步明显的同学有华心灵、刘亚洲、龙天雨、逯梅琳、孙珏峰、吴梓豪。
二、试题结构和特点
本次试卷为三年级老师出题,考前试题保密。
结构:本试卷包括十道题: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第二题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第三题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第四题补充成语,第五题把句子写具体生动并加合适的标点符号,第六题查字典填空,第七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第八题短文阅读,第九题选做题,第十题写话。
特点:1、突出基础知识。对四个单元的重点字词和篇目都有涉及。一至七题均是考查课本所学,第八题阅读题第一篇为课内阅读。
2、注重能力培养。本次试卷题中,除了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外,还注重设计了考查学生能力的试题。
(1)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3、考查知识积累。第九题为选做题,考查学生平时阅读中的积累,涉及了古诗、童话、传统节日、诗人的称号。
三、典型错例分析:
1、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出错的字有“勇敢”的“勇”字,第四笔为“横折”,错写为“横折钩”。“射击”“健康”“使劲”“随便”也出现错误。个别同学把“倒映”错写成“倒影”。本题中除了“射击”的“击”字在复习中没有听写,其余词语均重点强调并反复听写,得满分的同学只有13人。
2、第二题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出错较多的是蚕卵luǎn、将领jiànɡ。本道题在考前复习小卷中练习过,四个是原题,结果还是有同学出错。
3、第三题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出错较多的是第三组“且”,可以组成的字有“姐、组、粗、宜、租、祖、阻”等。有同学错写为“真、具、直”。“隹”“艮”考前复习过,少数同学出错。少数同学在组词时出现错误。
4、第五题写句子加合适的标点符号,考前复习了这一题型,也强调过标点,还是有同学忘记。也有少数同学不能把句子表述完整或者在表述中出现错别字。
5、第六题查字典填空,出错最多的是“为”,应查的部首为“丶”,因为独体字的部首往往是它的起笔,“为”字的笔顺为“点、撇、横折钩、点”,所以应查部首为“丶”。少数同学把大写字母写为小写。
6、第七题回忆课文内容填空,出错较多的是第三小题狐假虎威,类似的成语还有画龙点睛、叶公好龙、亡羊补牢、守株待兔、井底之蛙、鱼目混珠、指鹿为马等等。课文填空失分较多的同学有刘大雷、杨文超、苏逸飞、贺庆萱、杨霁晨、李明浩、薛守力等。
8、第九题为选做题,其实也是考试题,计入总分。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平日的积累。第一小题考查两首有关春天美景的诗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前两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朱熹的《春日》中的后两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考前复习背诵过。第二小题考查的是《格林童话》的篇目,凡是在开学第一月认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学生基本都能做对本题。第三题实际为课本识字1的知识。第四题考查诗人的称号,“诗圣”为杜甫,考前多次提到,只有三人做错此题,另外,同学们也记住了“诗仙”为李白。本题失分较多的是薛守力、杨文超、王子彤、尚仲夏、许文静等同学。
9、第十题写话。虽然大部分同学没有被扣分,但实际上只有少数同学的作文符合要求并表达通顺完整。刘大雷、潘静宜、张昊宇、张梦寒、杨海佑等同学的作文失分较多,原因在于跑题,或者没有写完。写想到的故事或看到的风景,两种选择。本作文为考前复习小卷中原题,格式、思路已讲述。
四、反思与改进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仔细读题,不认真作答,不用心检查,是导致每次考试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书写潦草,卷面脏乱,这也是长期的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做到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用心检查。并且还要重视学生的书写,字要端正、规范,卷面整洁。平时的家庭作业和练习小卷都要严格要求。
2、注重在教学时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为什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和多次听写过的词语,还是有学生出错仔细翻看学生考卷,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学生在平时上课时不能聚精会神听讲,容易思想开小差,搞小动作,课堂、家庭作业也经常出错但是改错不积极,于是考试中出现原题还是不会做或者是一错再错。今后还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能有优异的成绩。此外,还是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课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听写、作业、或卷子中发现学生的错误后,要让学生及时改错。对于纠错本中再出现错误的同学要严厉批评并加以耐心教育和辅导。
3、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题型,如图文题,短文阅读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本次学生的阅读题完成得较为理想,这与试卷的难易程度有一定关联。从平日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是较薄弱,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方法。
5、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本次写作中,清楚地看到学生的习作能力亟待提高。在写话方面,建议学生坚持写周记,为写作打基础,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报社投稿。向写作困难的学生建议多看作文书中范文以及坚持课外阅读。
6、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从本次试卷成绩看,有五六位同学进步十分明显,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这次期中考试的试卷由县教研室统一提供,大部分年级的试卷质量较高,主要表现在知识点分布均衡、难易适中,题目表述亲切友好,试卷排版留白合理,试卷印刷清晰无误。从语、数、英语、科学、品社学科的考试结果来看,英语、数学、科学学科的总体成绩较好,无论是及格率、优秀率,还是平均分。语文、品社较差。
数据透视发现的问题有四个方面:
(1)总体成绩不理想,各年级各学科成绩普遍偏低。
(2)各年级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高年级组语数外三科成绩反差较大。
(3)各班级成绩发展的不平衡。各年级平行班之间成绩普遍呈现5分左右梯度差距。
(4)各学科间的不平衡。如五六年级语文、数学、五年级英语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个别班级、个别学生卷面不够清晰,书写能力不高,只注意了内容,忽视了书写能力,对语文一种基本能力缺乏足够认识。学生审题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数学概念掌握不牢固,判断和选择易失误,理解卷面文字能力和理清题中数量关系能力还须强化。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课外阅读积累面窄量小,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对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不能很好的作答,失分率高,反映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习作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阅读积累量少。平时作文指导方式单一、随意性较大,对学生交流借鉴指导力度不足,学生从同学教师中获得的指导帮助不多。
3、学生及格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学生被动学习。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
学校层面:
1、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固执己见,固守传统。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一回事,开示范课、立标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一回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很普遍,研究成果在课堂上的巩固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非常普遍。
2、集体备课实效欠佳。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活动环节不细不实,效果欠佳,部分教研组和年级组有形式主义倾向。
3、家校联系不密切,加上社会文化氛围相对薄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配合不强等其他因素影响学生成绩。
学科层面:
(一)语文科,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
(1)学生的识字水平两极分化,课外阅读积累面窄量少,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
(2)阅读、理解、审题能力差,对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
(3)习作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上,卷面不够清晰,书写能力不高,可以看出教师平时作文指导方式单一,随意性较大,对学生交流借鉴指导力度不足,学生从同学教师中获得的指导帮助不多。
(二)数学科,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
(1)“双基”教学还有一定的问题。例如口算、笔算、简便运算、解方程等各种错误很多,得分率不高。
(2)数学解释和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不够,学生数学概念掌握不牢固,理解偏差,忽视应用,造成判断和选择题失误,例如判断题,从试卷中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问题较多,反映出课堂教学中缺乏相应的要求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抠字眼”,正确,恰当。
(3)依“标”靠“本”重视不够。本次考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按照新教材的呈现方式进行命题,突出教材中基础知识和基本素材的基础作用。但是考前的复习和平时的教学还大量存在弱化过程,试卷中的题目在课本上的练习中都有类似的题目出现,但得分情况却不理想。
(4)“应用问题”依然是教与学中的难点。学生答题习惯不好,审题、漏题、抄错题等造成失分,理解题中数量关系能力较差,胡乱应用。部分观察题、操做题失分高,开放题束手无策,可以看出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须在今后教学中通过理解、比较、反复练习中获得提高。
(三)英语科,主要存在问题有:
1、学生在完成单词,英汉互译练习中失分不算多。平时教学中,教师还是应认真钻研教材,领会三会单词和四会单词的要求,不随意加深难度,教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一点,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学生的句型不过关。
(1)学生在语言知识综合运用中存在问题,碰到几个语法点在一起做练习,学生就无从下手,扣分较多。平时教学中,教师必须在课上讲清,讲扎实,必须在学生的理解的基础上,综合训练时才能有效,才能达到一定效果。
从本次学生考试失分的情况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教法单一,基础不过关。拼音、字词不过关,我们从各年级的试卷上看到,学生的拼音不过关,中、高年级中“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失分较多,还有极少数学生完全不认识拼音,试卷上的“看拼音写汉字”则是乱写一通,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在入学时,拼音掌握不够牢,而中、高年级重视了汉字,忽视了拼音教学。二是受方言影响。例如:学生对平舌与翘舌混淆不清,“边音”与“鼻音”未弄清楚。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然而,我们从试卷上看到:学生该掌握的字、词没有掌握。课堂上,教师对易写错的字进行了纠正、指导,试卷上学生还是照错不误。从学生的掌握情况认真审视教师的识字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原因是平时教学字、词时,方法单一,未能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因而,学生对所学的字过目就忘。
3、基础掌握较死,不善灵活应变我校每位语文老师拿到试卷后,都说基础知识的题型都是课堂上训练过的。但从本次答题看,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分较多,主要体现在“修改病句”、“给句子换个说法”、“填写关联词”等,这主要因为这些题型平时训练不够扎实,学生未能从根本上掌握方法,句子的内容变了,学生却不能灵活变化。如四年级阅读短文是《我做了一件好事》,作文是《我为别人做了一件有益的事》。可以说阅读短文就是作文的范文,但学生就是不会迁移,不会根据范文来选择材料、确定材料,进行作文练习,很多学生作文扣题目不紧,甚至跑题。而市一小的学生很会根据阅读短文来进行作文,这说明我们学生的思路还不够开阔,体现在教学上是教师的思维方式也不够开阔。
4、学生主动阅读、个性阅读能力欠功夫
我们从每一次的试卷上看到:阅读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地方,一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如“联系上下文理解短文中词语的意思”或对文中某一句话的理解等;二是个性阅读答题能力差,如三年级试卷上的“那里的海岛上为什么有这么多厚厚的鸟粪?”这句话的理解,二年级中“从这篇短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等。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进行阅读,为何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差,主要原因是我们老师没有从学生的心灵出发,没有从学生阅读兴趣入手,没有把阅读变成学生的一种内在的需要。学生被动阅读,阅读的“量”不够,更谈不上阅读的“质”了。
对教师今后教学的建议:
结合试卷命题倾向性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特将教学建议强调如下: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注重学生语言的发展,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言样式,在运用中加以掌握。
3、加强学生阅读和习作能力的培养,构建自主探究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教会其方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习作要重视材料的拥有及方法习惯的培养。
4、正确处理好因材施教的关系。教师要加强对班级后进生的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落实“双基”,发展能力,努力转化学困生。
问题及建议
1、部分试卷上存在明显错误。如五年级试题第二大题“看拼音写词语”,jǐliáng声调标得不正确:jíliáng。第三大题补充成语:斩钉铁。其实并没有这个成语,望今后认真校对试题,减少此类错误。
2、分值要合理。如一二年级,字词的教学是重点,分值应为20—30分以上,而这次一二年级语文试卷中看拼音写汉字的分值只有5分。课本知识的比例低年级为95%以上;中年级为85%以上,高年级为80%以上。
3、如三年级作文是写课间活动的情景,这个“课间”是指“上课期间”还是“下课十分钟期间”,就会让学生产生岐意,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如四年级在填成语之后,要求学生解释带点字的意思,而题目中将一个成语中所有的字都打了点。学生是解释词语还是将每个字的意思都解释一遍呢?语言表述不明确。
4、超标,许多只要求学生会认会读的字拿来让学生拼读拼写,这超出了课标范畴。修订后的课标将学生会读会写的字减少了200个。
5、部分试题偏难,如一年级填数学成语:三七二十一;丢三落四,等。另外二年级短文太难,学生无法卒读,更谈不上完成课后的“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一、试题的特点:
考题共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0个单项选择题,分值占40分。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包括1个识图题,分值为11分。1个实验探究题,分值9分。试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情况,目的引导学生记住最应该掌握的生物基础知识,体现生物学科对学生学习的双基要求;同时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教材知识为基础,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核,并注重知识的灵活应用和综合分析,体现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察。但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太窄,覆盖面太小,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对知识掌握情况。
二、成绩统计:
校均分38.47分。参加考试人数386人,及格人数263人,及格率为68.13%;
59-39分219人,最高分59分,最低分4分,总体成绩良好。
三、学生答题的主要失分点和原因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第2、5、8题错误较多,其中第8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运动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
包括1个识图题,分值为11分。这一题分为三个小题。第一小题考察学生对蛔虫结构的认识。第二小题考察线形动物的特征。这两个题学生的出错率较少。第三小题考察的是其他线形动物。这两个空学生的出错率较多。
另1个是实验探究题,分值9分。这一题分为五个小题。这一题主要考察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这一题出错多探究的第3、4小题,主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理解菜青虫的卵隔离的目的和常见的十字花科植物及试验时,不用一只菜青虫的幼虫的理由。说明学生对探究的过程还没有学好。
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1)学生基础知识还是不够扎实,特别是中下水平的学生,主干知识不扎实。
(2)学生审题不够细心。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抓基础,重应用。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生物知识加强理解。对需要识记的知识,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多强调学生知识点的记忆落实,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2、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加强生物学专业术语的要求;加强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应多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多训练学生审题细致,提高理解题意的能力。
3、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与探究。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知识放到实际问题情境中来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寻求解答途径。
4、识图题、实验探究题,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所以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的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建构应有的知识结构,同时用专业术语准确表达,规范书写,切实提高成绩。
上周五我校举行期中考试,考试内容是新标准英语第五册1——5模块的内容,因此考试难度并不大。下面我对五年级期中考试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英语期中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考试成绩来看,五年级2个班共有83人,得A:21人,得B:36人,得C:18人,得D:8人,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再看卷面,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听力部分,通过听辨单词及对话理解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类是笔试部分,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
二、试卷特点
试题依据教材,全面考查课本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考察的重点是每一个单元的单词和句型以及综合应用。题型新颖多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单词的听选、听音判断、听音填空、读一读,连一连、连词成句等,以督促孩子学好课本知识为主。又侧重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包括单项选择、阅读判断、作文等,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符合学生心理,面向了全体学生。
三、卷面概况
(一)取得的成绩:
1、听力部分做的较好,且学生书写格式正确、规范。
2、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3、大部分学生的书写比较认真,教师批改也比较规范、严格。
(二)存在的不足:
1、写出下列单词的各种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单词的掌握程度。个别同学得分情况不太理想,如letus(缩写形式)let’s,child(复数)children,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治学严谨、注重知识的系统化,改讲透的知识一定要讲透,有时候多举几个例子就能解决学生的疑惑。
2、单项选择: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重点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如出错较多,说明学生对重点句型、重点语法掌握不够扎实。如:_____didyoucomebackWecamebacklastSunday.
A.WhatB.WhenC.Where
3、.阅读短文,判断正误。对的打“√”,错误的打“×”。
既考查学生的词汇认知情况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反馈答题情况并不理想,出现两极分化。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对单词不熟悉,在记忆单词方面非常欠缺、亟待加强;二是学生缺乏阅读技能的有效指导,不会自主阅读,不会寻找重点、有用的信息。
4、书面表达:从写作中发现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学生不会利用试卷上的资源(上期曾要求过);
二是得分高的学校与得分低的学校学生的写作水平悬殊太大;
三是学生的书写很不规范;
四是部分学困生写作空白,缺乏学习信心。
接手八年级转眼数月,在校领导和个同事的关心配合下,期中考的地理成绩较初一年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不及格的学生偏多,中等生偏少,.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仔细阅读本份试卷,经过认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1.强调基础,重视能力培养。
强调“三基”、突出主干是地理考试一贯的命题思想和命题原则,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本次考试基础性较强,覆盖面广,很多题目都来自学习与评价,学生比较熟悉。
2、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
二、成绩分析
由于学生识图、读图能力差,大面积的学生不会从图中提取有用、有价值的信息,这就增大了学生的解答难度,无从下手。(识图题共4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为0分,最高5分。)所以主要得分唯独是选择题了,得分率很低。
三、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态度不端正。
本次考试大部分题目以课本和资源与学习评价的题目居多,这些都是讲了又讲,练了又练得题目,都是原题出现,但考试成绩均在60分以下,像21题就是练习册原题,失分率很高,可见学生平时基础差,回家没有做好复习工作,作业应付了事,学习积极性很低。
(二)读图能力低,粗心大意。
第21题(2)“在图中填写四川、甘肃的省级行政区简称”,答案是川或蜀和陇或甘,但是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的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并做成贵和甘等答案。只要仔细读图,就可直接得出答案,但是居然有学生乱填乱答。
(三)错别字现象仍然存在,答题不规范。
虽然一直强调,但错别字现象在有些同学中仍然存在。
(四)应用能力差,归纳分析能力低
生源素质较差,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如第21、22、23题,只要按照我上课教的方法进行分析,不难得出答案。
(五)试题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次考试的命题的出发点从题型结构上保持与以往的题型相一致,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但本次试题比例分别为60分和40分,比例分配不合理,其中选择题20个,占60分,分值分配大,而且对我国两大河流考查题很少;其次对读图识图的综合性题考查寥寥无几;对小字体的.考查题较多;再加上学生态度不端正,不经过大脑,乱写乱画,成绩很不理想。
四、对今后教学的对策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因材施教,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许多原因,农村中学学生基础薄弱,大部分优生外流,剩下很多的后进生,这些学生厌学情况严重,许多基础知识我是在三强调,可许多同学还是没能掌握。以后在一定的教学阶段后我会及时的归纳总结,不因为八年级不中考,而放松对基础原理的教育教学,加强和各科老师配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不及格的学生加强“三基”的检查,降低教学难度,对他们的学习困难及时解决。对中等生要双管齐下,一方面不定时抽查基础知识,加强鼓励,做好检查记录。另一方面,强调作业练习独立完成,不懂就问,练习不能空白,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优秀的学生加强和家长联系,及时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强调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收集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训练和讲解,活跃他们的思维活力,加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善于归纳总结。
(二)以生活地理为指导,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以生活为源泉,利用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现象和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如讲“自然资源”,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石油,阳光,水进行比较,来说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区别。而《珠江三角洲》教学中,用文美开发区的案例进行讲解,能把抽象变为具体,使学生觉得地理就在身边,变书本知识为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习兴趣。
(三)应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学中应加强阅读地图和图表能力的培养。在平时上课中,及时训练学生读图找图的能力,强调看图先看图例,仔细看图,充分利用地图册和填充图册进行检查。利用电脑中的一些软件,如“谷歌地球”把枯燥无味的书本地图变成动画,增加学生的读图兴趣性,让学生从“要我读图”到“我要读图”的转变。
短短两天的其期中考试结束了,随之而来的翘首企盼的成绩也揭晓了。我以二分之差与每一名失之交臂。这成绩给我留下的则是深深的思索。总结经验教训,我觉得自己太马虎大意了,还有就是平时努力程度不够。痛定思痛,我觉得只有发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觉得这也是一句学习上的至理名言。兴有在是常的学习上一点点积累认真努力、坚持不懈的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攻克它,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上的强者,才能骄傲而又自信的面对挑战,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
滴水可以穿石也是锲而不舍精神的体现。我们航行在没有边际的学习海洋上,只有凭借这种精神,才可能到达知识的彼岸,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它既不生动又不有趣,既不是立体的又不是鲜活的事物,只有我们明白它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才能羸得鲜花和掌声。记住,没有不劳而获的美事。
幼年的李白因为看到一位老婆婆用铁棒磨绣花针而醒悟,从而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代诗仙。前有古人可鉴,我们这些新世纪的青年该怎样去做呢?这是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课题。朋友,请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让我们鼓足勇气,锲而不舍的锁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奋勇前进吧!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战国先秦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劝学》一文中的句子。它充分的说明了在学习上,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才能达到金石可镂的地步。同学们,让我们发扬这种精神,在学海上扬帆,奋勇前进吧!
这次的语文考试令老师与父母大失所望,成绩令我也十分震惊,是的,考砸了。
最后,则是我最大的弱点:粗心。总是“大意失荆州”,做题马马虎虎,没有审清题意便盲目做题,不知是语文,所有的科目都是这样,做完试卷后没有仔细检查,导致犯了许多不该错的失误,正确率较低。以后做题一定要仔细,不能因为题目简单而不去在意,学习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只有打牢了基础,才能在此之上再去提高,所以,对以前知识的掌握,是必要性的。
通过了对本次语文考试的总结,我了解了更多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了,自己的水平还差得很远,只有下苦功夫,才能取得成功。
全县共有4447人参加考试,总分302594分,人平68.04分,及格人数3488人,及格率78.43%,80分以上1154人,优秀率25.95%。从统计的数据看,情况正常。
二、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为便于今后教学,我们从上、中、下三类学校中抽出50份试卷进行分析统计,其情况如下:
表一:各题得分情况及难度系数表
题次满分平均得分得分率
一12650%
二10660%
三10550%
四3819.551%
五5034.569%
全卷12071应得分600实得分300
人均得分6分平均失分6分
7.2以上21人占比例42%
7.2以下29人占比例58%
从统计表中可看出,试题难易适中
(二)各大题情况分析
下面对各大题得分情况,分析统计如下:
1、第一大题得分情况简析
表二:第一大题得分情况统计表
此题为选择题,包括字音、字形、语病和句中词语的解释。全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得7.2分为及格。从表中可以看出,此题得分率不高,特别是1、2小题,得分率仅分别是32.5%、34.5%,相对而言3、4小题的得分率稍高一点。究其原因有二:题型的变化,学生基础不扎实。
2、第二大题得分情况及简析
表三:第二大题得分情况统计表
应得分500实得分300
人均得分6平均失分4
6分以上26人占比例52%
6分以下24人占比例48%
该大题为“课外阅读,语言运用”,旨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检测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及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3、第三大题得分情况及简析
表四:第三大题得分情况统计表
应得分500实得分250
人均得分5平均失分5
6分以上21人占比例42%
6分以下29人占比例58%
此题为背诵默写题,旨在促使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所填句子均为名句,但从上表可看出得高分并不多。存在的问题有三:一是没有去背,写不出;二是错别字多;三是字迹潦草,看不清。
4、第四大题得分情况及简析
表五:第四大题得分情况统计表
应得分1900实得分975
人均得分19.5平均失分18.5
22.8分以上22人占比例44%
22.8分以下28人占比例56%
存在的问题:答非所问,不会联系上下文去寻找答案;答案抓不住要点,写得多,但得分点少;字迹潦草,卷面马虎。
5、作文得分情况及简析
表六:作文得分情况统计表
应得分2500实得分1725
人均得分34.5.5平均失分
及格人数47人占比例94%
优秀人数3人占比例6%
从表中可看出,作文及格率较高,而优秀率甚低。从抽查的50份试卷中看,作文存在如下问题:
三、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略带夸张的话,说明了基础的重要。从本次考试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很多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很不牢固,字不会写,音不会读,标点不会打。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但我们也看到有部分老师对课改的精神未吃透,甚至理解有偏差乃至错误,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种忽视基础知识教学而片面追求所谓的新,活的教学倾向在蔓延,这种过分追求形式的浮躁,不仅使基础知识的教学落空,而且使学生也变得浮躁。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注意。请你记住:无论怎样改革,不管什么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始终不能削弱和放松。重要的是要寻求一种更有效的、学生更乐于接受的科学方法。
2、注重积累,培养能力
3、交给阅读方法,学会分析概括
4.恰当传授作文的基本知识,注重文体训练
5、明确初中教学目标,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
初中教学目标概言之有二:一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基础;二是为更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前一目标较虚,后一个目标很实。因此,在今年的考试命题中,在题型的设计上参考了高考(湖南卷)的题型,主要体现在第一大题和阅读理解题中的第14小题;字音、字形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考查;对写作特点简析,脱胎于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鉴赏题目。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2人,期中80分以上有23人,60分到70分之间有3人,不及格6人,两极分化较严重。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努力,争取得到提高。
二、答题质量分析:
这次试卷分五大块:书写、基础知识及运用、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及习作。基础知识失分较多,因为一些同学基础知识学习的不扎实,所以失分较多;口语交际因为学生们实际实践过,这次做的比较好,阅读部分这次题目较容易理解,大部分学生做的还不错,个别学生不认真审题,失分较多;习作部分大多数同学写的都还可以,只有个别同学字迹较差,内容简单,造成失分。
三、今后改进措施:
经过考试,发现了自己教学上的一些漏洞,如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口语交际练习较少,习作部分要紧抓个别同学,不能让他们钻空子,不好好写作文,造成较大的失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1、学生日常读书量小,不能学以致用;
2、平时没养成勤动脑,多思考的学习习惯;
3、机械背诵,错字连篇。
以后改进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针对三年级孩子容易大量出现错别字现象,还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对易错字和难写字加强指导和提醒。从卷面上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加强。
2、注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引导学生多读书,养成积累好词好句、做摘抄的习惯。
3、阅读课堂上多培养孩子的自主理解能力。
一、试卷分析
考卷总体来说难易适中,既有对基础知识考核的环节,也有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卷紧扣教材,突出重点,更侧重于双基能力的考察。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两极分化,期中失分最严重的是生字方面,这说明平时对学生的生字检查力度不够。其次,课外阅读积累面窄量少,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阅读、理解、审题能力差,对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习作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上,卷面不够清晰,书写能力不高。
三、下一阶段努力方向
1、抓好课堂40分钟教学质量,要灵活运用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把知识转变为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新课改理念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及修养,避免教学中知识性的错误。
3、加强和改进学生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用有效的手段,循序渐进地辅导。
4、用好单元把关试卷,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认真书写好每一个汉字,在正确书写的基础上把字写好。
通过这次考试,不仅看到了学生的不足,更看出了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不足,争取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逐步改正不足,争取更好的成绩。
成绩值得肯定,但也有一定过失。为了弥补过失,发扬成绩,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我校对前半学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半学期以来,我校狠抓教研教改工作,大力开展示范公开课的教学,每周都安排了优秀年青教师一节公开课教学。通过听课,学得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后评议,找出教学中的得失。通过这一活动开展,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后半学期我们将继续按照寺滩学区的工作安排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抓学校管理,重视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研工作及教师的业务学习,向过程要成绩;
2、坚持听课,注意学习优秀年青教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3、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注意把教育理论用于课堂教学,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永无止境的工作,我们将以百倍的努力,做好后半学期的工作。
一、考试质量分析
1.试题方面:就整个试题而言,有的考题偏难,主要是任务型阅读题和听力,大部分试题能够体现目前注重基础、体现能力的考试命题要求。阅读题的难度偏大,这是造成这次英语成绩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试卷方面
本次考试题型,分为听力部分、单项选择、阅读理解、补全对话,单词拼写和写作八部分,各部分难易程度不同。大部分题都比较基础,和平时的练习比较起来相对难一些,尤其是个别题难度相当大,像阅读短文,篇幅表较长,学生做起来首先是在头脑中自己打败了自己。此次阅读短文的内容相对而言略显枯燥。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做的比较吃力。此次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也是同学丢分较多的地方。这学期对学生在听力方面的练习不是很多,除了在课堂上少量练习外,平时课下学生几乎得不到练习。但是学生听力分数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书写能力太差。完形填空难易适中,但选项具有大的灵活性,学生普遍得分较低,错误率为5%以上。单词拼写部分,由于涉及到的单词包括上学期的知识,大部分同学答的不好,得分非常低。写作部分在上课时有所涉及,得分较高。这也是这次考试成绩有所下滑的原因。
二、分析原因
从这次考试来看,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个别的语法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尤其是个别题目反复做过几次也没能把握好,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两方面是在于教师和学生本身。
教师方面的原因:
学生方面的原因:
2.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正确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
3.理解能力不强,阅读理解失分较多,不能理解通篇大意。
4.不能熟练运用学过的句型。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不会用英文写作文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通病。作文是由句子构成,一个正确的句子需要用正确的句型、正确的词组,正确的时态构成。写好作文,没有诀窍,只有多写多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许多的不足与欠缺,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认识到它们并及时改正,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水平。
终于迎来了高三的第一个学期,迫切的我实现了可以去教高三,就像老校长跟我说的,看的出来我是想教高三的,是迫切的。教务处的胡老师说“我相信你,你只管做好了。”突然间我盈眶了。原来教高三可以这么曲折,因此,我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期的教高三,依旧是原先在带着的文(1)文(2)。原先说是机缘巧合,但是我希望最后是个完美的收尾。
这学期不同的是,我又增加了一项班主任工作。我说,我把我所有的爱给了你们,我的孩子,那你们呢?班主任真的是一件细心的活。虽然做不到最优秀,但是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做一些对的事情。高三的孩子,还是需要用不同的事物去刺激题目,看励志视频,看别人的招聘,看别人的高考,看别人的高考数据。同学们说,真的,老师,你要不断的刺激我们,要让我们振奋!二班的学生很乖,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们,似鸟儿却不停的在飞,也遭了很多人的喜欢,也有很多人也愿意帮助我们,我相信不怕千万人阻挡,不怕投降!
高三最后一个半年,想必是冲刺,一定会收获喜悦和成功!
光阴似箭,转瞬之间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已有xx年,在过去的20xx年当中,我们经历了。。。。实现了....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单位各级领导的支持与指导,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我公司很早就引入了质量管理...
根据公司《关于开展20xx年质量月活动的通知》,积极响应以“建设质量强国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公用工程项目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抓质量,促和谐”活动,在项目部领导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要求下,质量管理水平取得了...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伴随着即将到来的新年钟声,作为伯乐达光伏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感到无比兴奋与自豪。在质检工作上从适应到纯熟,我仿佛也获得了质的飞跃,过去的一年,我获得了领导的指导及同事们的帮助,不断把工作做...
当___年的第一场雪在新年的钟声中飘落时,我们送走了___年。回顾已经过去的___的一年里,车间在厂领导班子、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生产为中心,克服人员紧张、管理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不断强化车间基础管理工作,狠抓落实,经过全...
在这工作中,认真落实集团一系列会议精神,以三个质量理论为指导,围绕创新提质大发展和九个上台阶岗位竞赛两条主线,以九零为目标,以市场为中心,以创新为载体,坚持两条腿走路,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以抓管理骨干教育培训,提高全员...
我代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局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请予评议。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局工作进行评议,既是对我局近几年来工作情况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质监工作迈上新台阶的良好契机...
20xx年新投国际花园项目部技术工作在公司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下,在公司质量技术部门的配合下,经过项目全体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紧紧围绕施工生产开展各项科技工作,努力做好施工保障工作,确保了施工生产正常进行,为项目部...
(1)听力部分有三大题,分值40分。第一题是听单词。80%的学生都能很好的答题,但是少数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不牢固造成了丢分现象。第二题是听句子。...
20xx年节将过去,回过头来想想在过去一年里,科室全体人员在总队糯扎渡项目部、支队质量安全股及项目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根据项目部年初制定的质量安全工作安排来进行指导工作,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质量安全科起到了职能部门应尽的责任...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地已度过二十多年的建筑工程施工员的工作生涯。本人自涉建筑工程工作以来至今,本人一直在项目部担任施工员工作,多年来能独立建筑工程施工员工作,有条不紊的完成,因此与项目部上下管理人员相处融洽深获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