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呢?
是
▼
哆哆嗦嗦、泪流满面地等待电影里天崩地裂的场景发生,然后大叫着“我还没活够啊”!?
还是
压根都没把它当回事,该干吗干吗呢?
看过《2012》、经历过2012年的人,大概或多或少都对这个数字有过类似的感受:如果世界末日真的到来,我能活下去吗?又没有钱买船票,又不会开飞机……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世界末日说”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假如食物和衣服不再奇迹般地出现在商店的货架上,你该怎么办呢?人类文明又该如何复兴?向来以天下为己任的“未读”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现在我们隆重推出英国科学家路易斯·达特内尔惊为天人的思维实验——《世界重启》,在重新梳理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教大家如何在大灾变后,快速成为新世界的“救世主”。
●
世界重启
大灾变后
如何快速再造人类文明
著=路易斯·达特内尔
译=秦鹏
未读·探索家
谁是达特内尔?
他抽风了吗?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是的,你没看错,这就是
路易斯·达特内尔
这张照片是作者用自制的简易相机和银盐底片拍摄的,是不是很高大上?读完本书后,你也可以试试。
这个1980年生于英国伦敦的帅小伙,毕业于牛津大学生物学系,后来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了天体生物学博士学位,现在担任英国宇航署莱斯特大学研究员,主要研究天体生物学和探索火星上的生命迹象。
其次,他正常得很,没抽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据牛津大学一群科学家在“全球灾难风险大会”做出的评估,在未来100年内,人类灭绝的总体概率高达19%。想想冷战时期的核危机,想想近几年的大地震,想想非典和禽流感,想想不断融化的南极冰盖和异常气候……这一切都不是虚构,所以我们必须在末日真的发生之前,未雨绸缪,保留人类文明的火种。于是,在这一前提下,达特内尔构想出了这个思维实验。
世界该如何毁灭,才有可能重启?
01世界该如何毁灭,才有可能重启?
那么,如果世界末日到来,哪种情形可以算是最理想的,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方便你活下去呢?
从重建文明的角度来说,全面的核战争将是最糟糕的末日事件。就算你没有在目标城市里被汽化掉,构成现代世界的大部分材料也已经被毁掉了,灰尘遮蔽的天空和被放射尘污染的大地会阻碍农业的恢复……居无定所的人群会迅速地消耗剩余供给,继而造成大规模人口下降。最终,幸存者还是会面对一个没有人的世界。
唔,好可怕,是不是?所以当年核危机时,很多人修建地堡,储存各种食物和日用品,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可以暂时躲一躲,不会刚出场就领盒饭。但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连厕所都买不起,还想修个地堡?
所以,要在世界毁灭后重塑人类文明,必须有两个保证:人口突然大量死亡,但没有死光,社会的物质基础也毫发无伤。不然像《我是传奇》那样,全世界就剩男主角和一条狗,还重启什么?喝再多板蓝根和热水都没用。
那么,重启文明的人口最小值该是多少?咳咳,别说两个就可以啊,就算你对自己的繁殖能力很自信也不行,因为基因多样性和长远生存能力会受到严重的削弱。毕竟,人不是老鼠,亲兄妹不能生孩子……好吧,能生,但生出来的全是……
所以这种情形也可弃之不理。因此,要保证种群的多样性,必须有一定基数的人口。该是多少呢?你先猜猜再往下看。
根据对当今生活在新西兰的毛利人线粒体DNA序列的分析,曾被用于估算当年从东波利尼西亚群岛乘木筏落脚此地的先驱者数量。基因多样性表明,这一先祖人群的有效规模不会多于大约70名育龄妇女,因此总人口大概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一点。
只是这样一个萎缩的初始人口远不足以发展出现今的生产方式。为了有足够的幸存者来掌握大量的技能,使得足够的集体知识得以保存,任何单一地区内约一万人的初始幸存者人口规模,是这一思维实验的理想出发点。
OK,人口的问题解决了(而且距离要近些,不能五十个在非洲,二百个在亚洲……),接下来,这么多人该怎么活下去呢?
02幸存下来是运气,幸存多久是本事
看过美剧《行尸走肉》的人一定会很熟悉这个场景,无人栖居的城市非常可怕,你除了要活下去之外,还要和各种不期而至的凶险作斗争。那么,在大灾变刚发生后,你该如何活下去?哪些东西是必需而且迫切的呢?
●避难
除了衣物外,保障你生存的将是火。小卖部和家庭中会有足够的火柴,一次性燃气打火机也会满足你几年的需要。
如果你找不到火柴或者打火机,也可以钻木取火或者放大镜,或利用非传统方法,比如:
为什么要提到火呢?因为在人类历史上,火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为人类抵挡寒冷、提供光明、烹制食物并杀灭细菌。
●水
找到遮风挡雨的避难所之后,接下来你需要保障清洁的饮用水。
在城市供水系统干涸之前,你应当把浴缸和水槽以及所有干净的桶都灌满水。这些应急水储备应当有所遮盖,防止杂物污染,而且要挡住光线,防止藻类滋生。瓶装水可以从超市或者写字楼里的饮水机搜集而来。其他可资利用的水储备包括宾馆和体育馆游泳池,以及任何大型建筑的热水箱。
水的卫生至关重要,所以但凡不是来自密封容器的水都必须净化,最简单的是煮沸(不过对付不了化学污染,且耗时耗燃料),但用塑料桶之类的容器,在底部打一些小孔,盖上一层木炭,也能制成一个原始但完全有效的过滤系统。
如果这些也没有的话,可以找块吸水好的棉条,这样来除去杂质。
过滤后的水要消毒,用几滴浓度为5%、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常用漂白剂,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为一升水消毒。不过,你要仔细检查标签,确保它不含香料、染色剂等有毒成分。一瓶漂白剂可以净化大约五百加仑水——大约是一个人两年的需要量。
此外,塑料瓶也值得重视:它们不仅可以存水,还能用来消毒。不过记住,要找瓶身上有三角形包着数字1的标志,这表明瓶子是用PET制作的,可以被紫外线穿透。把装满水的瓶子在阳光下暴晒大约六小时,可以杀死大部分病毒。
●食物
灾变发生后,立即开始种菜是不现实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赶紧去占领超市。
假如你是一名幸存者,独自找到一家完整的超市,那么在最初几周内,要先食用易腐烂的食物,然后再转向干面粉和大米以及更加耐久的块茎蔬菜,最终再求助那些罐装食品。假设你仔细保持平衡饮食,一家中等规模的超市应该能供养你大约五十五年——如果你也吃罐装猫粮和狗粮的话,则是六十三年。
●药物
大灾之后防大疫,灾难之后,药品关乎生死,所以,拥有各种类别的止痛剂、消炎药、止泻药和抗生素等药物,将有助于你和你的同伴过上舒适而健康的生活。废弃的医院、诊所和药店并不是重要药物的唯一仓库,宠物医院或兽医诊所的抗生素,人类也可以用。
其他一些日常用品因为可以用作医疗目的,也值得收集,如超强力胶水可以用来粘合伤口。
●离开城市!
所以,一旦确定自己性命无碍,便要立刻寻找新的定居点。乡下便是这样一种更加合理的地方,那里有肥沃的可耕种土地和更适于脱离电网居住的老房子。
在重建过程中,一个很可能会变得常见的场景是,幸存者定居点遍布乡村。它们的选址并非随意,而是环绕着死去的城市,排布在破败失修的高楼大厦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周围。只有回收团队会冒险进入这些无人区,捡拾废城的遗骨,从中收集最有用的材料,或许还会用上土制炸药来拆除,或者临时的乙炔火焰枪来切割金属构件。
看到这里,你在大灾变之后,幸存下去的几率已经提高了百分之九十。是不是好开心?来,给我五个手指!
只是可别高兴过头,你肩上还担负着重启文明的重任呢,上文介绍的只能解决一时之需,接下来,你要开始努力发展农业、工业、通信业等行业……但这些又该怎么实现?
过几天,我们将奉上《世界重启》之再造文明的后半部分,为你详解从废墟之上建立一个新的社会需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