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不仅仅是各大企业巨头,还有许多个体企业,甚至是只有老板一个人的淘宝店。这样多元化、多领域的商家集合体促进了我国网络市场营销的整体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创造了巨大利润。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可以对客户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市场营销,有效的吸引客户的眼球,为产品的销售提供机遇。人们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可以对产品进行宣传及评价,形成了浓郁的销售氛围,达到了投资少、见效快的效果。
(三)信息的掌控
谁能掌握市场的信息动向,谁就能掌握市场、主宰市场。社交网络可以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进行沟通、交流,准确的掌握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信息,从而促进企业及时对产品进行完善、更新。企业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意见,找出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合理的调节产业结构对产品进行有效的完善,实现对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社交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的探讨
(二)用户在无形中接受产品
(三)对碎片化的信息实现重聚
网络平台具有庞大的信息库,每秒钟都有数以万计新的信息,极易导致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信息宣传的“碎片化”。所以,在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营销的时候要重视对信息碎片化进行重聚,以此提高用户对产品的认可,进而购买产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四)重建社交网络营销渠道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2.028
〔Abstract〕Inrecentyears,governmentsaroundtheworldhavestartedtoapplysocialmedia,thesocialinfluenceisgrowing.TheSouthKoreangovernmentdepartmentshavestartedtoapplyvarioussocialmediatoolsactivelysince2009,whichimprovethequalityofpublicserviceseffectively,increasethegovernmenttransparencyandcitizenssatisfactionwithgovernment.Fromthethreeaspectsofmotivation,policiesandmeasures,thispaperanalyzedthestatusquoandeffectsofsocialmediaapplicationsofSouthKoreangovernment.Basedonthis,thepaperprovidedsomesuggestionsforsocialmediaapplicationsofChinesegovernment.
〔Keywords〕socialmedia;socialmediainthegovernment;southkoreangovernment;governmentalpublicrelations
1文献综述
随着韩国政府部门开始尝试采纳社交媒体,韩国学术界也逐步重视对该领域的研究,并在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2年,第八届网络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国际会议暨第十三届科学合作网络大会在韩国首尔召开,会上韩国学者Khan,Yoon和Park探讨了社交媒体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状况,并且对韩国和美国政府应用社交媒体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此后,一些学者开始对政府部门应用社交媒体的特点、策略和效果等进行探讨。例如:Chung,Seong和Han(2014)通过分析韩国政府部门应用Me2day的情况来探讨韩国政府和公民之间开展网络互动的特点和结构[8];Myongho,Sam和Sunghun(2013)对韩、美两国政府是如何应用社交媒体的进行了比较分析[9];Gohar(2014)等人将Twitter网络策略分为G2C和G2G两类,来探讨韩国中央政府的Twitter应用策略和效果,结果发现政府部门的Twitter网络策略并不一定能提高公众参与政府社交媒体活动的积极性,但它在加强G2G的关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10]。
2韩国政府部门应用社交媒体的动机和政策
韩国政府部门应用社交媒体的主要动机在于社交媒体的独特优势、韩国“政府30时代”计划以及韩国良好的网络环境等因素,近年来韩国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多种策略来更好地应用社交媒体,同时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社交媒体政策和风险管理政策,为政府部门应用社交媒体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
21韩国政府部门应用社交媒体的动机
211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参与性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开展工作
212韩国“政府30时代”计划要求韩国政府积极采纳社交媒体
2013年6月,韩国政府了“政府30时代”计划,该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将政府拥有的信息在国民提出要求之前进行公开,重点在于公共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政府与国民的沟通和合作。随着“政府30时代”计划的实施,韩国政府将向国民公开和共享更多涉及国计民生的信息和数据,从以往“政府提供”模式逐渐转变为“以每个人为中心”模式,最终建立“开放与共享的政府”。因此,韩国政府部门积极采纳社交媒体可以进一步推进“政府30时代”计划的开展,通过采纳多种社交媒体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促进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增加政府的透明度以及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213良好的网络环境,较高的网民自律意识以及较为完善的网络监督制度,为韩国政府部门采纳社交媒体奠定了基础
通过制定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韩国率先实行了网络实名制,这使得韩国成为了网络安全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并树立起了网民的责任和自律意识。另外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7月,韩国已有821%的家庭连有互联网,784%的国民已有3年以上(包括3年)的网龄,并且852%的国民每天至少使用1次互联网[13]。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服务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都促使韩国政府更多地采纳社交媒体,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
22韩国政府部门应用社交媒体的政策保障
分类政策名称互联网振兴网络多媒体广播事业法信息通讯产业振兴法信息保护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保护法案关于促进信息和通信网络利用与信息保护法电子签名法信息化促进基本法电子政府法信息保护产业振兴法个人信息保护关于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与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条例个人信息保护法其他通信秘密保护法数字内容管理条例缩小数字鸿沟条例
3韩国政府部门应用社交媒体的举措
4韩国政府部门社交媒体应用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1建立多元化的政府社交媒体平台
42建立中国政府社交媒体评价制度
韩国政府部门根据信息的开放性、信息的及时性、信息的交互性和信息的可控性这4项评价标准,结合各种不同社交媒体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来有针对性的使用社交媒体,最大化的发挥了政府社交媒体的作用。我国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建立中国政府社交媒体评价制度,对政府社交媒体的使用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具体可以从政府社交媒体内容、政府社交媒体与公众的互动性、政府社交媒体实际解决的问题等其他方面来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以此来更好地促进政府社交媒体的持续健康发展。
43设置管理者专门运营政府社交媒体
44根据不同群体的特性采纳社交媒体
45促进政府社交媒体的全民参与
参考文献
[1]SeongEunCho,HanWooPark.GovernmentorganizationsinnovativeuseoftheInternet:ThecaseoftheTwitteractivityofSouthKoreasMinistryforFood,Agriculture,ForestryandFisheries[J].Scientometrics,2012,90:9-23.
[2]Hansen,D.,Shneiderman,B.,&Smith,MA..AnalyzingsocialmedianetworkswithNodeXL:Insightsfromaconnectedworld[J].Burlington,MA:MorganKauffman,2011:284.
[3]Khan,GF.,Yoon,HY.,Park,HW..“Socialmediauseinpublicsector:acomparativestudyoftheKorean&USGovernment”,presentedattheATHSPanelduringthe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ebometrics,InformaticsandScientometrics&13thCOLLNETMeeting,23-26October,Seoul,2010.
[4]JIgnacioCriado,RodrigoSandoval-Almazan,J.RamonGil-Garcia.Governmentinnovationthroughsocialmedia[J].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2013,(30):319-326.
[5]PARKJune,CHOIHong,PARKSung-Min.SocialMediasImpactonPolicyMaking[J].SERIQuarterly,2011,(4):125-129.
[6]GoharFerozKhan,BobbySwarandSangKonLee.SocialMediaRisksandBenefits:APublicSectorPerspective[J].SocialScienceComputerReview,2014:1-22.
[7]Mergel,I.Government20revisited:socialmediastrategiesinthepublicsector[J].AmericanSocietyforPublicAdministration,2010,(33):7-10.
[8]ChungJooChung,SeongEunCho,HanWooPark.SNSusebytheKoreangovernment:acaseofMe2Day[J].AsianJournalofCommunication,2014,(24):25-41.
[9]MyonghoYi,SamGyunOh,SunghunparisonofsocialmediausefortheUS.andtheKoreangovernments[J].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2013,(30):310-317.
[10]GoharFerozKhan,HoYoungYoon,JiyoungKim,HanWooPark.Frome-governmenttosocialgovernment:TwitterusebyKoreascentralgovernment[J].OnlineInformationReview,2014,(38):95-113.
[11]车今善.中韩SNS平台及使用动机比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3-38.
[12]赵在九,娜.韩国媒体社交的现况及特征[J].新闻战线,2013,(3):24-26.
[13]NationInformationSocietyAgency:2013NationalInformatizationWhitePaper(RepublicofKorea)[EB/OL].
[14]GoharFerozKhan,HoYoungYoon,JiyoungKim,HanWooPark.Frome-governmenttosocialgovernment:TwitterusebyKoreascentralgovernment[J].OnlineInformationReview,2014,(38):105-106.
[15]MyonghoYi,SamGyunOh,SunghunparisonofsocialmediausefortheUS.andtheKoreangovernments[J].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2013,(30):314.
[16]SeJungPark,YonSooLim,StevenSams,SangMeNam,HanWooworkedPoliticsonCyworld:TheTextandSentimentofKoreanPoliticalProfiles[J].SocialScienceComputerReview,2011,(29):288-299.
[17]ChulmoKoo,NamhoChung,DanJKim.Howdosocialmediatransformpolitics?Theroleofapodcast,‘NaneunGgomsuda’inSouthKorea[J].InformationDevelopment,2014:1-14.
[18]英{斯默格尔,郑思斯,袁嘉祺,等.公共部门的社交媒体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12,(7):128.
[19]刘济群.国外社交媒体影响力研究述评――进展与启示[J].现代情报,2016,(3):158-166,177.
营销阵地:腾讯认证空间
网络社区赋予参与者更真实的角色感,真实互动能够强化和提高用户体验。招行前任行长马蔚华曾经说过:金融行业的电子化已经开始了10年多,一直在默默前行,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其实都是金融,这只是一个表相的模式变化,内在依旧一致。
互联网时代对个人媒体属性的不断强化,给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金融业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服务理念的完整性,在寻求与互联网的合作之道时更多的是将信息传播出去,从而获得较多的听众,那么要将信息准确地传入客户心里,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单向传播这么简单,与客户之间点对点的沟通,提供相应优化服务才是企业社会化营销的根基。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明确这个框架很重要,我们要有意识地形成社交网络关系与信息的布局,其中,关系是根本,它对信息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只有通过系统的视角才能更清晰地掌握社交网络的整体脉络,了解在不同的关系框架下,不同的信息是如何传播与反馈的,并且通过关系与信息工具来分析社交网络的整体布局构造。其次,从关系的角度来看,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对关系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建立和维护这两个方面,通过划分关系强度来了解不同网站之间的关系;从信息的角度来看,信息传播方式通过关系框架的建立而确定,在某些方面,关系框架不仅决定信息的流向,还在某些方面决定信息的开放度以及内容分类等。
一、三个关系分析工具
“三个关系分析工具”指的是社交网络“关系强度”“关系需求”“关系模式”的比较分析工具。
(一)“关系强度”分析工具
(二)“关系需求”分析工具
(三)“关系模式”分析工具
二、三个信息分析工具
“三个信息分析工具”指的是“信息发放度”“信息流向”“信息分类”的分析工具。
(一)“信息发放度”分析工具
(二)“信息流向分析工具”
(三)“信息分类”分析工具
三、综合分析比较
四、结语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王亮.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其趋势[J].现代电信科技,2009(6).
什么是移动直播?学界对这一新兴事物尚未有一个权威的答案。在本文中,移动直播是指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介质,4G网络为传输通道,通过声像视觉符号对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的报道,并为移动终端的用户所用。
2016年,移动直播的竞争可谓激烈,除了新型的秀场直播,传统电视、网络媒体也纷纷入局。艾媒的《2016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专题研究》数据显示: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
移动直播,从新闻的生产方式和传播形式来说,是新闻史上一次革命性的创新。随着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结合,打造一个开放、共享、智能的新闻直播平台迫在眉睫。
一、资讯直播的机遇与挑战
(一)资讯直播拥有广阔的市场
据CNNIC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6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规模达到5.14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2.4%。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为4.40亿,使用率为67.1%。[1]
网络视频用户不断向手机端迁移,移动终端屏幕成为个人网络视频服务中最重要的一屏。除了用户的支持,移动智能终端的革新和WiFi、4G网络的普及也为资讯直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与传统电视直播相比,内容制作的多元化和差异化,技术的优化升级降低了视频内容的生产成本和用户消费成本,优质内容推动用户付费习惯的形成,这些都给文字、语音、小视频、直播视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二)视频正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交形式
媒介产品首先是作为一种商品出现在大众眼中的,因此它具有所有商品都具有的特性――受市场支配。因此,在全民直播的环境下,媒介产品的生产者不再只是各个媒体,还吸引了大量受众参与进来。
尽管资讯直播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媒介产品的生产依然遵守媒体的模式,只有转变思路,才能在激烈的媒体市场中立足。
二、资源整合下的直播类产品开发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无论媒体提出的是“互联网+”还是“广电+”的发展模式,其实质都是将各类资源整合在一起,把包括新媒体在内的所有媒介平台结合起来,共同发展。这种资源整合同样也需要运用在直播类产品的开发当中,集合有利资源进行产品创新。
(一)新闻集成平台的建立
从本质上来说,新闻资讯的直播依旧是新闻信息的传递。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依靠垄断信息渠道收益的优势变得摇摇欲坠。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普及分流了传统媒体的用户资源,也改变着用户的使用习惯,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日渐逼仄,新媒体在内容生产和用户规模上大有超越传统媒体的趋势。
(二)社交网站与新闻机构的集合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在2014年10月的《政治极化与媒体惯》报告数据,仅政治新闻这一项,39%的美国人平均每周使用Facebook来获得该类新闻,远远超过使用雅虎新闻、Google新闻或者Twitter获取政治新闻的人数比例。[2]移动直播能受到用户的追捧,除了其发挥了传统媒体以信息资源见长的优势,还集合了新媒体的社交、互动属性。
毫无疑问,媒介产品的核心还是内容,外在形式是有益补充。社交平台的巨大的、高粘度的用户基础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传统新闻媒体日渐式微,转而投奔社交平台成为媒体机构寻找出口的新探索。他们之所以拥抱社交媒体,就是因为他们一致认同:具有互动天然属性的社交平台是传统新闻机构的未来出口。强大的用户量也可以弥补传统媒体收入乏力的现状。
(三)培养用户习惯,建立响应机制
移动直播降低了新闻生产的门槛,用户变成了新闻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因此,重新为用户进行画像,培养用户的媒体消费习惯也尤为重要。当然,在未来的媒体竞争中,是否能将普通用户转化为内容生产者,也是考量媒体竞争力的一个核心指标。
而响应机制就是以用户为基础,建立的一系列直播网络。网易新闻直播在架构新闻直播队伍上下足了功夫,实施的“天网计划”,与传统媒体实现战略合作,招募了PGC、专职“拍客”以及新闻媒体从业者,能够让内容生产者和网易新闻进行实时最大化的直播互动。如此就能够形成横向和纵向的直播网络,建立起完备有效的响应机制。
三、以“交互”为基础的媒介产品开发策略
交互体验实质上就是将体验感代入场景中,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越来越注重交互体验。2016年的春晚,腾讯与央视开展深度合作,在直播过程中,设计多项实时跨屏互动,包括抢红包、明星互动等。支付宝开展的聚齐“五福”活动,吸引了众多用户为支付宝互动埋单。这都充分佐证了交互体验在视频直播中的重要作用。
(一)注重直播类媒介产品与交互体验的内在联系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的“去中介化”,就是将媒体这一中间环省略掉,直接接触信息本身,这是大势所趋。因此,媒介产品的发展要能够满足人们的交互体验需求。
首先,让受众参与到新闻的生产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需求进行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直播,充分调动用户的情绪,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受众,打造出合适的媒介产品。其次,交互体验也可以被理解为“量身定做”。大数据能够利用受众的使用习惯,为媒体进行精准的用户画像分析,方便为用户进行精准的内容推送。以便达到量身定做的效果。
(二)直播类媒介产品的“饥饿设计”
过去的媒介产品打造过程是完全封闭、不对外公开的。而直播类产品将部分生产过程透明化,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理。这种“好奇”心理,也能够成为一个策略。这其中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与传统媒体不同,直播产品的内容生产完全是透明的,这也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在内容的生产中,要适当使用网络化的语言和叙事,用游戏化的思维来进行生产,以便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和临场感。
(三)深耕内容制作,轻松做形式
“内容为王”是媒体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媒体运作中,最为关键的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说到底,打造优质的内容是用户创造价值的根本。因此,面对机器人算法、人体心跳和脉搏都可以生产海量新闻的挑战,优质的内容变得更加稀缺。
当然,新闻的严肃性并不妨碍其形式的轻松。移动资讯直播的魅力在于对未来的无法预测,这种不确定性让用户更加乐此不疲的去追求一种新鲜感和刺激感。因此,形式上可以打破传统媒体呆板的固定形象,让整个新闻动起来,为用户营造一种层次感,聚焦用户的注意力。
结语
而吸引受众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能够把握住先机,并且拥有高质量新闻信息制作的能力。因此,媒体在开发媒介产品时,首先要考虑到直播平台的特性是交互、非正式,根据这两个特点再去推出不同的产品。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新闻平台都有其特长,也有其短板。新闻资讯直播平台亦是如此。只有抓住它的特性,才能设计出适合的、让受众喜爱的媒介产品。
注释:
如今的微商市场已不再是一小群人的事,而是呈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前几天去广州参加了由中国微商产业联盟主办的微商博览会后深深的感受到其中的氛围刺激着非常多人的神经,尤其是女人。
过去参加一些电商会议时基本上都是男人,而此次我发现出现在微商会场的一半以上是女人,而且各个长相都不赖,这与微商本身集中在化妆品品类不无关系。另外,已有不少传统化妆品厂商也出现在微商展会上了,甚至有一家租了一个小会场进行宣讲专门用来发展下线,更神奇的是现场的观众反响还非常热烈。
另外,据从中国微商产业联盟方面了解到的信息,今年在计划之内的全国各地微商展会已有五场之多,而且招商工作也基本完成,可见这一市场的火爆程度,从上游厂商到下游微商无疑不对此充满了希望。
微商是腾讯电商最后的宝藏但很难被挖掘
腾讯对社交电商喊了很多年,但社交和电商始终无法融合,如今微商是对社交电商最好的诠释。微商起源于朋友圈,是基于社交关系而来网络交易,若脱离朋友圈,微商将难以存活。微商的基础在于好友之间的信任关系,不然有几个人敢购买不知名的,甚至可能是三无的产品。
腾讯投资的口袋购物和转让给京东的拍拍都有针对微商的微店业务,可见其对微商机会的重视。但微商的碎片化、无序化让整个体系非常混乱,难以理清,而为微商服务的各种微店H5页面体验也差强人意,多方面的不足都在影响用户对微商的接受程度。腾讯看重的这块宝藏实际上非常难挖掘。
网络的未来发展,将进入Web3.0时代,其技术特征是:万物感知-智慧控制;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全方位信息交互;人与物质世界的联接。人与人的交往仅是信息交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唯一的了,而人与物质世界的交流将成为一个非常丰富的部分。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基于RFID技术和EPC标准,利用射频识别、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了一个能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简称物联网。2009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一同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同年8月,物联网被正式列为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一、新媒体的急遽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新媒体经过这么多年的急遽发展,对我们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被打破。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指出:传媒推动了以“拟像”和“内爆”为特点的后现代社会的到来,现实与虚拟、高雅与低俗等二元对立概念的边界、范围和差别逐渐消失。在网络社会中,真实社会角色身份被剥离了,出现新的界定,出现网上的虚拟社会阶层。这种网络上的虚拟社会,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的延伸,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第三,出现社交范围的扩大和社交范围的集中的现象。网络社交很大程度上是和一群陌生人说话,因为当事人不知道对方是谁,社会交往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网络颠覆了主体实在的确定性身份,承担了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所说的“无知之幕”的功能,使得参与者可以躲在“幕”后摆脱原有身份的束缚。“无知之幕”讲的道理是:每个人将来要做什么,都不知道,在这种情境下大家讨论市长应该做什么,书记官应该做什么,清洁工应该做什么,这时候没有利益驱动,大家可以讨论得非常公正,走出幕布,才知道谁是市长,谁是清洁工,这就叫无知之幕。这是罗尔斯1971年在《正义论》书中的设想,现在的网络传播把它变成了现实。
新媒体带来的新型社会联络与动员能力,能够造成稳定的社交圈,但在另一方面,也会使不同阶层之间分化更为严重,社会利益团体的边界逐渐明晰和固化。
第四,话语力分散和用户自主地位的提升。网上表达渠道的扩展带来话语的分散和碎片化,民众在各种问题上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消解原有的权威话语中心,话语力从精英阶层向草根阶层下放,出现众声喧哗的局面,用户的自主性和参与度得到提升。去年获得吴玉章二等奖的胡泳的著作《众声喧哗》,讲的就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尤其是P2P技术,通过点对点传播,将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集中起来,在用户自己下载时,自己的电脑也成为主机同步上传内容,因而下载的人越多,下载速度反而越快。维基(Wiki)作为一种在网络上开放的可供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使得用户共同创作成为一种可能,提供了用户的自主性。通过协同创作,在互相补充和纠正的过程中,汇聚个体的力量,发挥网络的自净化功能。
第五,网络发展将进入Web3.0时代。以往我们说的传播,自然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现在,人与物质世界之间的传播正在成为社会传播体系的一部分,网络传播中嵌入人与物的传播,将从本质上影响交流互动的方式。
二、新媒体未来发展中的几种现象
第一,由于新媒体对传播实效的推动,加快了社会整体节奏,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全时性特点使得人们不得不保持一种时时待命的状态。
第二,搜索引擎的出现,让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比的是谁的记忆力好,现在比的是记忆方式,是谁能找到更多选择性记忆,他能记住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获取的路径,而不是信息内容,找到路径就能找到这个内容。也就是说过去靠死记硬背,现在靠找到路径。
第三,新媒体的传播及话语方式更多地表现为解构式的特点,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恶搞、嘲讽、质疑成为常见的内容风格,而且越这么做越能得到追捧和传播。
第四,新媒体解构了传统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新媒体通过对不同碎片的拼接,形成新的立体式的全景图景,在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话语体系,比如“人艰不拆”、“不明觉历”这样的词,年轻人全懂,但年岁大的人就不一定都懂了。网络语言和传统的语法构词不一样。“世上本没有网络词汇,用得人多了,也就成了口头语,无论你认可它的诙谐,或者批判它的粗鄙,它都成为一种现象,渗透在网络乃至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第五,表达渠道和形态无限扩展趋势。每个人都被赋予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都可以借助更为方便、快捷的渠道使自己的声音被传递。但是关键在于:如何让表达的声音被听见和被理解,而不是仅仅表达出来,这成为我们新媒体时代的一个新的挑战。
第六,技术的无限发展趋向于当权者对人的深度控制。过去说技术的发展是人的权利的延伸,现在看来并非这样,因为控制技术的最大力量是当权者而不是个人,因而当权者通过新媒体对个人的控制,远远超出了传统媒体对人思想的控制。在这个意义上,小说《1984》中所讲那种“老大哥在看着你”的现象值得我们警惕。若干年前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现在,即使狗无意踩到键盘,就能即刻知道你是谁。
总结一下:新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止为物所役。渠道的多元与内容的短缺、信息相对过剩与优秀资源的稀缺,是目前的新问题。新媒体造就的趋向无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将人们引向精神的泯灭。一切处于矛盾中,等待着我们抉择和妥善处理。
三、新媒体技术应用走势
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发放TD-LTE4G牌照,中国电信产业亦从3G进入了4G时代。本次发放的三张4G牌照均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制式,TD-LTE制式是当前全世界最先进的通信技术之一,具有高速率、低时延、永远在线的显著特点。国内三大运营商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在各地建造4G基站,我们应该充分估计4G网络即将对我们生活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由著名IT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JohnDoerr)2011年提出的“SoLoMo”模式(So—Social,社交;Lo—Local,本地/位置;Mo—Mobile,移动),它是PC、移动设备和真实社会关系的外延。对位置信息的集成利用,已成为新媒体平台整合的一个方向。这种社交网络/应用+LBS/GPRS+移动终端的模式,成为人人网、新浪网、腾讯微博等网络平台提供商调整战略布局的依据。
四是“众包”(crowd-sourcing)的新闻生产机制。由“微博记者”主导的“一个人的新闻部”的新闻生产模式出现。2011年最引人注目的“微博记者”是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的安迪·卡尔文。他一个人包揽了NPR的大部分国际新闻报道,秘诀在于充分利用微博与遍布世界各地的“公民记者”和“社区博主”的“粘性”联系,采用“众包”的生产机制,“协作生产”出贴近当地实际、真实反映当地民众诉求的新闻。“众包”的新闻生产机制伴随着全媒体时代应运而生,必将对当下乃至未来的新闻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五,网络时代网络新闻倒逼传统媒体。网络技术运用于新闻报道,已经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例如2013年普利策新闻特稿奖获奖作品《雪崩:特纳尔溪事故》(SnowFall:TheAvalancheatTunnelCreek)报道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的经过,颠覆了传统报纸的新闻呈现方式,把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DEM)等集成发表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打开这篇新闻网页,呈现在眼前的首先是全屏循环播放的积雪滚落下山坡的视频,往下滑动页面,文字穿插于视频、照片和信息图之间。颠覆性的新闻呈现方式背后,是整个新闻制作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因此这个普利策特稿奖不单属于组织者约翰·布然希(JohnBranch),而应该属于整个团队。
四、我们正在离开信息时代,迈入信息推荐时代
基于个性化信息聚合的新信息中介(newintermediary)正在迅速发展。不同于传统的新闻传递模式,这是个性化推荐的传播模式,新信息中介依托用户的自主选择与内容分类,根据用户浏览习惯和标签进行自动匹配和推荐,为用户提供更为符合需要的信息。FrogDesign咨询公司的时尚观察家指出:“我们正在离开信息时代,迈入推荐时代。今天,信息唾手可得,你实际上是踩着信息走路的。收集信息不再是问题——根据信息作出聪明的决策才是奥妙之处……别人的推荐成了穿过信息丛林的捷径,就像一个酒店的老板向我推荐不知名的法国葡萄酒,还建议我在喝酒的时候用意大利面助兴一样。”新中介以Flipboard、Zaker、Zite为代表的内容聚合与推荐工具为代表,它们对内容不进行过多干预。
新信息中介的出现,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传播业的格局,加长了信息传播链,还控制着传统媒体所难以获得的用户数据。新信息中介以传统媒体甚至网站等新媒体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仅提供面向用户的接口和平台,通过拉大媒体内容生产者与其最终用户的距离,使内容生产者与其用户分离,从而控制了媒体内容的流向。
网络传播的要点在于个性化信息的聚集与传播,基于这种变化,原有的线性、互动、循环等传播模式都受到挑战,现在随时变化的传者和受者之间,加入了智能化的信息过滤系统。于是形成一种发展趋势:简单的垃圾信息清除搜索引擎的关键词个性化推荐系统,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模式,出现了个性化信息推荐传播模型。
一句话,新媒体中介是以传统媒体甚至是网站新媒体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把别人的东西借过来,面向用户提供的接口和平台,从而控制了媒体的内容和流向。那么这些东西掌握在谁手里?掌握在网络商制造商手里,而不是传统媒体这个圈里了。
五、新媒体发展中的系列悖论
新媒体的发展出现了好多悖论。一是精准信息推送与信息窄化的悖论。新媒体基于用户兴趣而提供的精准信息推送,长此以往将造成用户信息无形中的“窄化”,只听所选择的东西和愉悦的东西,那么人的发展就不会是全面的。网络传播带来的在更大空间中的个体相遇,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信息窄化,使得形成信任或达成共识的基础变得薄弱了。由于这种情形,社会冲突的肇因可能会多了一种——信息窄化。
现在好了,电子商务或能帮助新浪微博构筑一个更为开发的平台——起码,新浪已经迫不及待行动起来。就在这笔交易落定后一周,5月7日,新浪微博正式上线Page功能:借助已有的庞大用户数量和用户间流量,用微博重新梳理、呈现和定义几乎所有互联网信息,把它们汇聚到一个更大的社会化网络中去。
无独有偶,5月18日,用户数为5.4亿、日活跃度为8700万(官方提供数据)的腾讯微博宣布改版,新增四大功能:依据关系或兴趣将收听对象做自动分组的“微圈”;对微博内容和收听对象做自动过滤的“微博管家”;建立每条微博和热点事件关联的“微热点”;以及,颇有Page意味的、对信息进行分类并集成页面的“微频道”。
本土互联网业正处变革期,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几乎同时启动的改版,释放出行业嬗变的讯号——看起来,阿里巴巴更像是在逻辑上,而不是事实上,启动了微博业务的整体变局。
改版之争
不难发现,这次改版,腾讯花费大力气去改善微博的信息结构、分类及呈现方式,包括建立信息间更好的连接——简言之,进一步加强了腾讯微博此前缺乏的媒体属性。“微博产品的核心,还是信息传播,”邢宏宇说。
一个有趣的对比是,新浪微博此番改版是在不遗余力地提高其社交属性——本质上,它们都是针对各自的薄弱环节做“加法”。
不过,近期的竞相改版和新增功能也多有共通之处,至少在两个层面上,给整个业态提供了可能性。
首先,微博产品的生态更为丰富了。此前,新浪微博的媒体价值,主要体现在大V账号的自我营销,而腾讯微博此次改版,对消息推送方式作出多层面改良,在事实上把微博做成一个多维度的生活信息集散平台。
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微博改版中的新功能,都是自动完成的,这和新浪微博的Page功能再次不谋而合。二者背后依托的正是大数据发掘和计算。
“一个产品如果用户使用它需要很大的成本,就很难做好。”邢宏宇认为。自动完成的功能能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便捷性,从而提高用户粘性。
不过,两个微博品牌在整体策略上仍颇有不同。
Page另辟蹊径,在微博操作端设置单独入口——一个形如地图标记的按钮。新浪微博对此功能的推广力度很大,可见阿里入股后,新浪做平台的意愿是很坚决的。
而腾讯微博改版中涉及的四大功能,则对微博产品本身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从社交关系维护、信息流呈现到信息聚合,不一而足。就单纯微博体验而言,腾讯要优于新浪。邢宏宇信心十足地对本刊表示:“我大胆预测,我们现的某些做法,可能被业界的其它同行借鉴。”
可惜,在微博这个问题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和用户体验制胜了。
企鹅被低估?
去年8月,唱吧在腾讯微博上制造了一个聚焦小产品细节从而带来超大回流的经典案例——合作7天,用户回流500万,在后台用户数据系统中,画出一个漂亮的“∫”型增长曲线。
唱吧和腾讯微博的合作成功,至少暗示出腾讯微博不同于新浪微博的两种价值。
此外,陈华认为,腾讯微博能为唱吧创造较大用户回流的另一原因在于,“腾讯的总体用户量大,不容忽视”。
与唱吧类第三方应用的合作,也为腾讯微博带来诸多好处:在增强用户粘度的同时,还能以“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丰富信息类型。
“大部分普通用户,并不知道在微博这样的公共社交平台该谈论些什么,”陈华补充分析道,“但他们中不少人又有强烈的自我营销欲望,唱歌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微博内容,”适合熟人社交关系更强的腾讯微博。
来去之间
“流量=金钱”的铁律在新浪微博上屡不应验,为第三方应用带来强大回流的腾讯微博,是否有机会将流量兑现?
陈华坦言,唱吧和腾讯微博这种平台性合作,变现很难。合作本身不涉及金钱往来,只是互换资源。有趣的是,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也在谋求流量及资源互换。腾讯和新浪在微博运营商的思路有不谋而合之处。
[作者简介]谢方园(1990-),男,汉族,山西省大同市人,中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指的是用数字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互动与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新媒体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包括所有的数字化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群体接受新鲜事物最早也是最快的群体,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新媒体技术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成为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新媒体环境带给大学生的影响有很多,下边就它的利弊进行分析。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现状
在媒体资源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信息时代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对新媒体的态度和选择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新媒体因为科技含量比较高,被当代大学生广为接受,新媒体的影响力度之大,已经在日常交流方式上发生改变,足以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念。大部分学生从初中就开始接触互联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为大学生使用新媒介奠定了物质基础。新媒体除了高效便捷的处理方式,还会带来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比^复杂的观点。
二、大学生使用新媒介的积极影响
(一)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影响
(二)对政府和学校的积极影响
(三)对社会认知的积极影响
新媒介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看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再盲目服从于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质疑权威。说出自己的心声,表达自我情感。而且随着新媒介的普及,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明显提高,在对待问题时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
三、大学生使用新媒介的消极影响
(一)对自身的消极影响
也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传播,由于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松懈,使其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部分大学生难以分辨其真假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最终落入不良分子的圈套,最后损失的是未出校门的大学生的利益,使学生心里埋下阴影,对后续生活充满怨恨和恐惧。新媒体的商业化性质较强,使得一些企业利用新媒体技术给大学生造成一些视觉污染使学生的价值观扭曲。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媒介,根据自我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选择。也正是因为这样,再加上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太低,学生很容易沉迷于此。据调查显示,部分学生会因为沉迷于某些数字游戏、数字电视而忽视自己学业,在课堂上看剧、看球赛现象比比皆是。
(二)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三)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消极影响
大量的信息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很容易打乱大学生已经形成但是还不稳固的蓝图,对于未来的构建尚处于模糊状态的他们,十分容易因互联网言论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冲击大学生的判断产生自我怀疑和迷茫。部分大学生对互联网具有依赖性,互联网络成为其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忽视社会实践调研,盲目的相信互联网络上的数据。看待问题和集体性事件没有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缺乏自我判断能力。
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措施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一个焦点话题。引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顺应时代的要求,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需要多方面的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积极构建一个有效的传播平台,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有利的外部支持。
(一)大学生应是我提升辨别能力
(二)学校应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三)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社会的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大学生的观念具有主体性、矛盾性、多样性、不明确性等特点,所以需要社会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不断的发现和修改。因为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排斥心理较小,生活中时常会在手机、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些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是在传播正能量必然会引起大学生心灵的共鸣,吸引大学生视线并具有深刻的印象。
(四)需要媒体界的净化
通过以上论证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是具有较大影响的,其有利也有弊,所以要发扬有利方面,利用新媒介的便捷之处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度,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品格,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就如吴勇学者所说,“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争做青年志愿者,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友爱互助精神。通过社会实践大舞台的锤炼,帮助大学生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认识社会、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1、买家在哪儿
2、卖家在哪儿
渠道多,有利有弊。商家需权衡,将自己有限的精力分配好,掌握发力的主渠道、次渠道。而对于不同的商家,主渠道和次渠道的选择不一样。如女装类商家和电器类商家,他们的主渠道选择必须有所不同,女装类主渠道在淘宝天猫,而电器类可能就是京东。
3、卖家和买家的桥梁
值得一提的是,移动电商特别是如今火爆的“微商”,都是基于“强关系”下的“弱推荐”。使用好社会化营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当然,核心是在“好产品”基础上。
4、如何获取流量
5、移动社交营销如何做
在免费流量获取或者低投入高产出流量获取方面,社会化营销占有很大的优势,做好内容,引爆话题,同时以产品为核心,打造社交媒体上的口碑。
未来每一个商家都需要通过社会化渠道跟消费者沟通,建立一个纯渠道。那么,首先要有自己会员管理体系,会员等级、客户消费趋势预测等,需要有自己全网动销管理控制机制,未来一定不是只在淘宝卖东西,特别是移动电商时代,一家独大局面将有所改变,需要建立统一定价、统一订单处理、统一售后服务跟踪系统。
6、如何优化产品创意表达
7、多渠道、跨屏数据打通
如今,不论是商家会员管理、运营管理、产品管理还是营销管理,数据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数据成为强大的“内核”。如何用**如何积累数据如何将数据规模做大以便更好的维护老用户,挖掘新用户,是移动电商时代必须重视的问题。
为什么说多平台多渠道?首先,一个商家远不止在一个平台卖货,不管是在淘宝、天猫,还是京东或者垂直类平台美丽说,再或是自有的独立电商APP,需要将各大不同的平台数据打通,从而更好的了解消费者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
在数据方面,商家需懂得如何使用多方数据,去做大自有数据,营销行业讲第一方数据(商家自有的沉淀数据)、第二方数据(媒体方的网站行为数据)以及规模最大的第三方数据(第三方数据公司、监测公司提供的数据)。有效融合这三方数据,将自己的数据规模做大,用户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