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天津彩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224MA7J7YHQ9N
3、甚至树木死亡,造成地上地下均无收成。-1-树下究竟殖种多少卵枝,不能死搬硬套。具体可以根据树的品种、树龄和卵枝含卵量的多少来确定。一般来说,如果是果园等经济林地,应该适当地少殖一些,每667平方米500600条,以避免可能影响果树的产果量。对于杨树、桐树等用材林,树龄3年的,殖种700800条;树龄4年的,殖种800900条,5年以上的,可殖种1000条以上。第六,慎用金蝉培养液。有的金蝉推广者向养殖户推销所谓的“金蝉培养液”。实际上,只要在树下施以足够的农家肥或多元复合肥,并做好防旱防水淹,使树势生长旺盛,即可满足金蝉吸食
4、树汁和自身生长需要,不需再用什么培养液。这种产品如果用于促进树木生长,那就是肥料液;如果是为了保护蝉卵,那就是消毒液,均不能称为“金蝉培养液”。因此,其作用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令人怀疑,养殖户对此要保持警惕。第七,不使用大棚养殖。生产中有人使用塑料大棚养殖金蝉,这实在没有必要。如果使用大棚,还应养殖其他动物或种植其他作物,否则得不偿失。第八,可以在林地内种植农作物。农作物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和松软度,更有利于金蝉的生长。二、金蝉的病虫害和天敌防治金蝉养殖的最危险的时期是树上卵期、蚁蝉发生期和老熟若虫出土期,这期间要注意病虫害及天敌防治。()卵期天敌卵期寄生性天敌主要是旋小蜂,
5、其为害率在4%14%。-2-分类地位:旋小蜂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目、膜翅目、小蜂总科。形态特征:见图1。体长24毫米,雌雄异形。雌虫触角具一环状节及索节7节,棒节3节;中胸侧板完整,形态与跳小蜂近似,但中胸背板的后纵沟完整或凹陷呈浅槽,并具特殊的金属光泽刻纹,中足跗节腹面两侧具成排的紫黑色剌状突。雄虫中胸膨起,盾纵沟及侧板沟均明显,触角棒节长而不分节。(二)蚁蝉期天敌初孵若虫(蚁蝉)下树入土期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是异色瓢虫、蜘蛛、蠼螋、螳螂、蚂蚁和红色小花椿等。防治处理措施是用强氯精100倍稀释液浸洗卵枝,或用敌敌畏
6、、强氯精等农药进行土壤处理。1.异色瓢虫该虫属鞘翅目、瓢虫科。形态特征:见图5-2。体长5.48晕米,宽3.85.2毫米。体卵圆形。色泽和斑纹变异甚大,按鞘翅的底色将其色斑分为2大类:鞘翅底色为黑色的即为黑色型,鞘翅底色为黄色的即为黄色型。在鞘翅7/8处有1条显著横脊,是鉴定该种的重要特征。其还捕食同翅目的蚜虫和木虱等昆虫,-3-号称“超级杀手”。分布: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浙江、福建等地,是在我国分布最广的瓢虫之一,除广东南部、香港没有发现,其余地区均有分布。防治:主要使用杀虫剂如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进行
7、防治。2.蚂蚁常见的蚂蚁有4种:大黑蚂蚁,大黄蚂蚁、小黑蚂蚁和小黄蚂蚁。为害:蚂蚁对蝉蚁为害最大,能取食初孵化落地没有钻入土内的金蝉若虫,每分钟可取食510头。防治:殖种时应提前消灭蚂蚁,以防蚂蚁咬食蝉卵和入土前的若虫。方法是用3%洗衣粉水溶液喷洒有卵枝条12次。3.小花蝽小花蝽隶属半翅目、花蝽科,可捕食蚁蝉及蚜虫、蓟马、叶螨、粉虱等害虫,是一类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昆虫。形态特征:见图3。成虫体长22.5毫米,全身具微毛,背面满布刻点。头部、复眼、前胸肯板、小盾片、喙(端节除外)及腹部黑褐或黑色,头短而宽,中侧片等长,中片较宽。喙短,不达中胸,第
8、一节长为头的1/4。-4-触角4节,淡黄褐色,有的第一节及最后一节色略深,第一、第二节短粗,第二节棒形,第四节略似纺锤形且扁平。前翅爪片及革片为黄褐色,楔片端半常较深,深时为深褐色,浅时与革片色相似。膜片无色,半透明,有的具灰色云雾斑。前翅缘片前边向上翘起,爪片缝下陷,膜片有纵脉3条,中间1条不明显。各足基节及后腿节基部为黑褐色,其余为淡黄褐色。前胸背板前端不形成明显的领,中部有凹陷,后缘中间向前弯曲,侧缘微呈弧形,后叶刻点粗糙,略呈横皱状,背板四角没有特长而直立的毛。小盾片中间有横陷。防治:可使用杀虫剂为噻虫嗪、氟虫腈和毒死蜱。(三)若虫期病害和天敌若虫在土中的
9、主要威胁是致病微生物白僵菌、绿僵菌和虫草菌(蝉花菌)等,致死后虫体呈红褐色,变软,有臭味,致死率约5%。出土后的若虫以及羽化后的成虫天敌较多,如蟾蜍、蛇、鼹鼠等鼠类、剌猬、野猫、螳螂、各种鸟类以及鸡、鸭等家禽等都喜食若虫。在金蝉出土季节应注意防止这些天敌的采食。(四)成虫期病害和天敌成虫的天敌有捕食性鸟类、蚂蚁、螳螂、蜘蛛、蟾蜍捕食性鸟类包括-5-红脚隼、红隼、布谷鸟、红角鹗、短耳鹗、贴树皮、楼燕、三宝鸟、树鹳、白鹡鸰、红尾伯劳、黄鸶、灰掠鸟、喜鹊、灰喜鹊、黑卷尾、麻雀、红角鸮等,都可捕食金蝉的成虫。要注意驱赶或用网捕捉除之。成虫期致病菌主要有绿霉菌和白僵菌。在阴雨天气,柱孢绿僵菌可引起蚱蝉的大规模流行病(图4)。另外,水灾和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对金蝉若虫和成虫的危害也较大,养殖时应注意防护。水灾可导致金蝉若虫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