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成立至今,阿里巴巴集团已经走过了21年。在阿里巴巴飞速发展的历程中,也伴随着各类危机事件的发生。例如: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淘宝天猫总裁蒋凡绯闻事件、阿里千名“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支付宝股权转移事件、“淘宝商城”新规遭商家围攻等。对此,网经社(100EC.CN)对“阿里系”历年来发生的八大内部危局进行盘点。
【事件一】央行等四部门联合约谈马云等蚂蚁集团有关人员
【事件概述】2020年11月2日,证监会发布消息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对此,蚂蚁集团发表回应称,蚂蚁集团会深入落实约谈意见,继续沿着“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继续提升普惠服务能力,助力经济和民生发展。此前10月24日,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发表演讲表示:中国金融不是系统性风险而是没有系统;P2P不是互联网金融,不能因此否认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不能为了规避风险而使得无人敢创新;不能为了监管而监管,创新远远超过了监管的步伐,世界将陷于混乱等观点引发热议。
【事件二】上交所、港交所暂缓蚂蚁集团上市
【点评】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刘俊斌表示,首先创新活动一定是在一定市场背景下完成的,要符合一定的基础性框架,创新也会对现有的管理机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种变革是循序渐进的,要求稳健,因为关系到国计民生,变革过于激烈,风险会更大,前几年的互联网金融问题正说明了监管的重要性。“其实类似阿里巴巴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也都是有严格的规定,比如贷款人的信用、消费数据分析。贷款给优质信用的用户,是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不能简单说是“当铺思维”。创新和监管不是一对矛盾体,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共同体。”刘俊斌表示。
【事件三】淘宝天猫总裁蒋凡绯闻事件遭除名阿里合伙人
【事件概述】2020年4月17日中午,微博ID为“花花董花花”的用户公开点名张大奕,称“这是最后一次警告,再来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气了”。随后,有网友指出“花花董花花”的老公疑为淘宝总裁兼天猫总裁”蒋凡。4月18日,阿里集团CPO(首席人力官)童文红在阿里内部论坛回复蒋凡的帖子时表示,蒋凡由于个人家庭问题没处理好,而严重影响了公司声誉。4月27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蒋凡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为,蒋凡即日起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职级从M7(集团高级副总裁)降级到M6(集团副总裁)。
【事件四】淘宝小二“叫板”国家工商总局
【事件概述】2015年1月23日,国家工商总局(现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其中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2015年1月27日,淘宝网以“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名义发出长微博,认为定向监测是监管部门吹“黑哨”。1月27日晚,工商总局新闻发言人回应,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一直秉承依法行政的原则开展网络市场监管执法工作。1月30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消息称,该局局长张茅在工商总局会见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马云称阿里巴巴将配合政府打假,加强日常线上巡查和抽检。
【事件五】聚划算原总经理阎利珉被刑事拘留
【事件概述】2012年7月5日,阿里巴巴集团对外表示,据杭州警方确认,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旗下团购网站聚划算前总经理阎利珉已被采取强制措施。2013年8月7日,一年之前因涉嫌受贿被刑拘的聚划算前任总经理阎利珉获得最后判决:根据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阎利珉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违法所得继续予以追缴。与此同时,多名涉案的前聚划算员工也被判刑。
【点评】阎利珉一事刺痛了阿里的神经,一系列反腐举措也迅速出炉。聚划算对商家上架的流程进行了改革,缩短步骤并“减少其中的人为因素”,降低“小二”在审核过程中的影响。
【事件六】“淘宝商城”新规遭商家围攻
【点评】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此前表示,淘宝商城修改新规,商务部的表态起到了关键作用。“稳定物价和支持小微企业是目前政府最关心的两件大事,在此关键时刻,商务部的表态释放出了明显的信号,阿里巴巴集团必然会做出妥协。
【事件七】支付宝股权转移事件
【点评】消息一出,业界哗然。国内互联网人士纷纷指责马云有悖于商业本质契约精神。业内人士表示,缔造诚信的新商业文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马云创造阿里巴巴的商业理念,他甚至为了践行这一理念,迫使对阿里巴巴B2B平台商业欺骗行为疏于监管的前CEO卫哲辞职。这为他赢得了一定的口碑,但随后发生的支付宝股权私自转移事件,完全吞噬了他过往积累起来的商业诚信。
【事件八】阿里千名“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
【事件概述】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B2B公司宣布,为维护公司“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及诚信原则,2010年公司已经清退了1107名涉嫌诈骗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并关闭其店铺,占2010年底中供付费会员总量约0.8%。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因此引咎辞职,原B2B公司人事资深副总裁邓康明引咎辞去集团CPO,降级另用。
【点评】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欺诈事件在当时引起很大影响,作为一家以客户第一为价值观的公司,此类事件让外界对公司的诚信打上了问号,这也是作为阿里巴巴当时组建以来最大的人事震动,在互联网引发了一波关于网络诚信的余震。阿里巴巴发展至今,虽发展历程曲折,经历了不少危局,但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相信在每次危局中企业也在不断的成长,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也使得企业经营更加的成熟,能更加积极的面对内外部环境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