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的是,哪怕的是近乎C位的入口,很多投资者都未曾留意过,哪怕在一些经常交流基金的群里也有很多小伙伴不知道“帮你投”的存在。有点怀疑“帮你投”这几个字的区分度不高,导致不像其他品类那么明显,或者换个投顾之类的字样会更好点。
2、什么是“帮你投”?
1)策略变多
刚上线的时候,“帮你投”一共有8个策略,现在变成10个策略。相当于从2.5%到11%都有选择,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投资者的需求。
增加了5%和11%的两档策略,安稳回报策略的收益从4%调整为5%,然后新增了4%的安逸求盈策略以及10%全面进攻策略。
在策略的底层资产分类上,也不再是股票型、债券型和货币型,而是股票类和固收类基金。
如果对自己的策略不满意的话,可以通过“我的策略”对自己持有的策略进行调整。
2)增加定投功能
支持定投功能,就相当于同时满足存量资金和增量资金的需求。
3、未来何去何从?
4月2日,先锋领航发布了“帮你投”一周年成绩单,没有披露保有量,只是披露了客户数,超过一百万客户选择“帮你投”。
跟其他投顾机构动辄数个甚至数十个的货架式策略比起来,帮你投的投顾是从人的维度差出发,而不是场景的维度。人的维度比起场景的维度,相对来说更单薄一说。虽然帮你投有多个策略,但一个投资者在当下只能选择一个策略,而其他投顾机构择时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
人的维度需要投资者有极高的忠诚度,否则不利于平台粘性的培养。目前投资者的习惯还是喜欢自己操作,无论是三比钱理念还是养老教育各种场景,出发点都是希望投资者东买一点西买一点,因为不同场景的策略不同,表现自然也不同,对于平台来说自然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实际上,帮你投的策略算是一种大道至简的做法,但这种做法还是有点逆人性,这也是最早各家智投为什么噱头很大但都没有很好持续下去的原因之一。
投资也有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帮你投似乎是从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的角度进行产品设计,选择好合理自己的某个策略,然后一次性或者定期买入,帮你投帮忙进行策略的执行和追踪,当出现实际持仓与预期策略发生较大波动时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调仓。当然,如果你自己的个人特质发生变化后,也可以选择对策略进行调整。对于投资者来说,采用买入并持有的策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