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显示,央行已同意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据了解,支付宝本次调整源于今年年初蚂蚁集团调整投票权结构,调整后,不再存在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
蚂蚁集团曾在2023年1月份公告称,为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集团拟在董事会和股东层面采取一系列升级举措,包括引入更多独立董事、调整主要股东投票权结构、推动股东投票权更加透明分散等。
央行同意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公示(截至2023年12月)显示,央行日前发布银许准予决字[2023]第189号文,同意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支付宝支付牌照持牌主体。公司注册地在上海,技术开发人员占比超过50%,主要面向商家机构开放支付技术,并提供收单服务,形成了长期且成熟的商业模式,目前已服务8000万商家和10亿消费者。
多家关联公司宣告:无实际控制人
蚂蚁集团完善公司治理
实际上,蚂蚁集团1年前就公告了对于股东上层结构进行调整的安排。彼时公告就已经说明,此次调整将使蚂蚁集团成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而支付宝、恒生电子、国泰产险等作为蚂蚁集团的关联公司,也随之会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有业内人士表示,无实际控制人结构其实很常见。“对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而言,投票权相对分散是一种更现代的企业治理模式,由于权力分散,可以做到很好的制衡,防止一股独大。”该人士进一步举例称,很多上市公司都是无实际控制人结构,比如格力等。
回溯来看,蚂蚁集团2023年1月7日官网公告显示,为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蚂蚁集团拟在董事会和股东层面采取一系列升级举措,包括引入第五名独立董事、股东上层结构调整、推动股东投票权与经济利益相匹配等。
根据蚂蚁集团此前公告的主要股东投票权的调整方案,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和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作为蚂蚁集团主要股东的有限合伙企业,其表决权由包括蚂蚁集团管理层、员工代表和创始人马云在内的10名自然人分别独立行使。
此次调整后,蚂蚁集团各主要股东彼此独立行使股份表决权且无一致行动关系,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
图注:调整完成后蚂蚁集团的股权结构
有业内人士认为,有关调整使得蚂蚁集团的治理结构更加稳健,股东的表决权与其持有的经济利益也更加匹配。
据了解,近年来,蚂蚁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强化治理的多元化和透明度。例如,蚂蚁集团管理层成员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强化了和股东阿里巴巴集团的隔离。在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已经达到半数,还成立了包括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ESG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内的六个专门委员会。
“蚂蚁集团上层股东变更的完成,是蚂蚁集团实现高效透明公司治理的关键节点。更健康的治理结构,将使得蚂蚁集团实现更有效的风险管控,有利于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分析人士指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完善公司治理是蚂蚁集团近两年的关键词,提升董事会治理水平、优化投票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范畴,这次调整是意料之中的安排,也与持续优化公司治理的监管方向一致,对蚂蚁集团长远发展是好事。
曾刚表示,公司治理已经成为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服务平台型科技公司,蚂蚁集团持续推动整改和完善公司治理,既是顺应金融监管要求和趋势,也会对金融科技行业整体起到示范效应。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指出,对于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而言,投票权相对分散是一种更现代的企业治理模式,由于权力分散,可以做到很好的制衡,防止一股独大。很多上市公司股权非常分散,但经营很稳健,主要是因为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他认为蚂蚁集团已经建立起市场化导向的公司治理和决策机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运作规范,内控制度健全且运行良好,这是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