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讯(晚报记者刘佳盈)国庆假期将至,许多准备出游的人通过在线旅游平台预订酒店。有市民反映,他们在预订时发现,国标“五星级酒店”变成了平台自评的“五钻酒店”。星级和钻级有何不同?本报记者为您一探究竟。
消费者选择星级却订到钻级标识相似难以分清
“我明明选的是五星级酒店,订完发现居然是‘五钻酒店’!”两天前,市民黄女士在一个在线旅游平台预订酒店时发现,她所预订的酒店标识并不是五颗黄色的小星星,而是五颗黄色的小钻石,由于大小、颜色相近,很容易混淆。
眼下,人们在许多在线旅游平台选择星级酒店时,很容易陷入“星钻陷阱”。一些平台将非五星级酒店标上“五钻酒店”“金钻酒店”等字眼,给人以高品质的感觉,以此吸引消费者预订。
调查钻级评价具体标准客服并没有说明
记者发现,携程旅行、途牛的“五钻酒店”与五星级酒店,在平台显示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当消费者点击“选择价格/星级”后,出现的选项是“五星(钻)”或“五星/五钻”等。而在具体酒店界面,五星级酒店的标识是五颗黄色的星星,“五钻酒店”的标识则是五颗黄色的钻石,相似度非常高,很容易混淆。
去哪儿网、艺龙旅行等平台则是使用“五星/豪华型”“四星/高档型”的分类描述方式。
“挂牌的星级酒店并不多,我们推出钻级评价,也是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多参考。”携程旅行在线客服表示,目前约98%的酒店并没有挂牌星级。平台综合酒店设施设备、客户入住点评等因素,评选出钻级酒店。但对于钻级评价具体标准,客服并没有说明,也未对相似度过高的标识进行解释。
说法相似标识存在误导或有“水军刷分”
“在线旅游平台的钻级属于非官方评价,可以形成多元评价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维度的决策参考。但相似的标识存在一定的误导性。”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大部分在线旅游平台属商业性质平台,且为开放性平台,“水军刷分”“竞价排名”与“付费评级”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必要时通过维权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
【链接】
星级评定为国标使用有效期三年
早在1993年,我国酒店星级标准就上升为国标。根据《星级酒店评定标准》,我国酒店以星级划分等级标准,共分为一星级到五星级5个标准。星级以镀金五角星为符号,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白金五星级。星级越高,表示旅游饭店的档次越高。目前最高级别的白金五星级酒店我国仅有3家,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和广州。
酒店评定星级,都须经相应星级评定机构评定,星级标志的使用有效期为3年,3年期满后重新评定,且会有升星、摘星等动态变化,来反映酒店的档次变化。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推出非官方钻级评价,让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