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0.17
春江水暖鸭先知,秋天的鸭子真好吃。
唐代《食疗本草》中载,鸭肉“补虚,消毒热,利水讲”,故历来被视作夏秋之际的养生佳品。
中国食鸭历史悠久,在食鸭一事也颇有研究,北魏《齐民要术·养鹅鸭》中总结:“供厨者,子鹅百日以外,子鸭六七十日,佳。”且在书中言明,彼时的主要做法为“炙”。
如今,大江南北无处不食鸭,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和风味,将食鸭地图绘制得五彩斑斓的同时,也彰显着中国烹调手法的五花八门——
烤、炖、烧、卤、酱、腌、炒、熏、霉……简直吃出了花儿。
卤·鸭
世上鸭子无数,“鸭都”却只有一个。
在“鸭都”南京,有两样东西最为出名,一是帝王,二是鸭馔。正所谓“三天不吃鸭,走路要打滑。”
南京人爱吃鸭,也擅于做鸭。有“六朝风味,白门佳品”之誉的盐水鸭,堪称金陵一绝。
“炒盐腌、清卤复、吹得干、焐得透”,看似简单朴素的做法,却最能体现鸭子的本味。盐水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吃在嘴里多汁又多香。
盐水鸭一年四季都有,但秋天桂花飘香时,那一道“桂花鸭”为最佳。
“鸭都”的卤鸭有名,乐山的卤鸭也深入人心。
乐山甜皮鸭,改良自卤鸭,历史虽没有金陵盐水鸭悠久,但凭借着甜蜜的外壳、多层次的口感,也让人上了头。
将侵入汤汁的鸭子上色、油炸、上糖后,光泽透亮,色泽棕红;嚼在口中,皮是甜的,肉是香的,回味是无穷的。
从卤鸭脖到卤鸭翅、鸭锁骨、鸭胗、鸭掌、鸭肫、鸭心、鸭舌,麻、辣、鲜、香、甜、咸,每个部位、每种口味都有人为其痴狂。
烤·鸭
说到烤鸭,现在最为出名的当属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原料为肥腴的填鸭,有闷炉烤鸭和挂炉烤鸭两种烤法,前者是将炉子烧热用余温闷熟,后者是将鸭子挂在炉内的铁钩上,用果木烧火烤熟。
北京烤鸭的惊喜在于酱。摊开薄面饼,摆上片外皮枣红透亮的鸭片,逐一放入大葱段、黄瓜条、蘸上甜面蘸等,即可入口。酱掩盖了鸭的肥腴,愈发凸显皮的脆香。
都知道北京烤鸭有名,鲜有人知它跟南京烤鸭的渊源极深。
南京烤鸭是北京烤鸭的前身,当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因为太喜欢南京烤鸭,就把烤鸭也带到了北京。
南京的烤鸭,是闷炉烤鸭,选用的是脂肪少、肉质紧实的麻鸭,用烧热的铁皮将其烤熟后,鸭皮酥香,肉质鲜嫩。食用时,浇上酸甜可口的卤汁,色香味全被激发出来,能就两碗米饭。
从南京到北京,一只烤鸭也有了前世今生。
广式烧鸭,也可算为烤鸭的一种。
广式烧鸭在烤制前,会先用调料腌制入味,风干后烧烤制成。烧好的鸭子斩寸块,只见鸭皮薄如纸,皮下脂肪也已融化,放在米饭上,浇上汤汁,一口下去,会笑出声来。
炖·鸭
离南京不远的苏州和上海,做鸭犹如做艺术品。
一道八宝鸭,吃出了吴地的富足与精致,说是“八宝”实际使用的配料可不止八种:糯米、笋丁、香菇,鸭胗、瘦肉、虾仁、火腿、板栗、青豆、银杏、莲子、干贝、等等。
其制作工艺也极其繁复:
先是在不破皮的前提下,将鸭骨全部拆取出,依次填入炒制好的配料,用针和线绳将刀口缝合,再用纱带绑成饱满的葫芦形,热油炸、小火焖炖上几小时,出锅后淋上汤汁,方成。
今天人们吃鸭肉,和这道八宝鸭极像,也常常看重其营养滋补的功效,讲究个细火慢炖。
杭州的笋干老鸭煲,选用隔年老鸭,再加上天目山笋干、火腿、野山粽叶等,放入砂锅,文火煮炖几小时。食用时,闻之芳香扑鼻,品之汤汁浓而不腻、鸭肉酥而不烂,且祛除油腻,生津开胃。
闽南地区的姜母鸭同样是亦药亦膳的佳品。鸭是红面番鸭,姜母是三年以上的老姜,配着米酒,佐以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草果等香料,放入带盖陶土砂锅中炖煮,入味全熟至少一个半小时。
吃的时候,一掀开盖子,耳边是呲溜的油滚烫声、鼻尖是热喷喷的香气,夹一块皮酥肉烂的鸭块,诱人的焦糖色外衣下,是可气血双补,又可滋阴降火的“补冬”料理!
说到滋补,最喜欢滋补的广东人,自然也不能落下。
一道虫草炖老鸭,尽显广东人炖汤的威力。经过小火慢炖后,虫草口感柔绵,鸭肉软糯,汤味鲜醇。
煮·鸭
中国人吃东西,尤其是遇到品质高的原材料,向来追求本味。
湛江人深谙此道,所以在他们心中白切是对鸭子的最高礼遇。鸭是本地农家鸭,宰杀后,整只扔进大锅里,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时,即将其捞出。鸭汤也不浪费,用来焖米饭再好不过。
这样煮出来的白切鸭,鲜嫩弹牙,只需最简单的蘸料,就能把肉的香甜完全激发,再配上一碗鸭汤饭,吃它个口齿生香。
炒·鸭
鸭肉可以细心慢做,同样适合快意爆炒。
炒血鸭是湖南一带的名菜,其中又以永州的最为出名。
血鸭鸭如其名,肉血同吃。鸭肉切块,下锅旺火爆炒,快熟时将新鲜的鸭血淋上去,边淋边炒,再加料出锅。香滑的鸭血包裹着鸭血,看起来颜色发暗、一塌糊涂,凑近了却是香辣扑鼻,鸭肉吃起来也异常鲜嫩。
此外,在凤凰、洪江一带,还有一道特色菜:血粑鸭,原料也是鸭肉和鸭血。其关键步骤在于,将鸭血滴入糍糯米中凝固,上锅蒸熟,冷却后切片炸成鸭血粑,然后爆炸焖炖鸭肉,再放入血粑一并煮熟。
起锅时菜色棕红亮泽,尝起来既有鸭肉的鲜美味浓,又有血粑的清香柔糯,是独属于湘西的风情。
而湘潭一带的啤酒鸭,则是一场鸭肉与啤酒的完美邂逅。
鸭子剁块焯水后,与各种香料一同入锅爆炒,炒至散发出香味时,倒入啤酒小火闷透。啤酒的苦味中和掉了鸭肉的腥气,揭开锅盖香气迎面袭来,入口更是口齿香浓,让人直呼“香好呷哩”!
鸭子去了隔壁广西,进而演绎出了一段令外人发酸的热恋。
广西人爱吃酸,鸭子到了这里,也难逃酸溜溜的命运,南宁柠檬鸭就是最好的例子。与酸辣椒、酸姜、柠檬痴缠过后的鸭子,在酸酸辣辣之间徘徊,第一口让牙齿一阵颤抖,随后就是一口接一口的酸味上头。
熏·鸭
熏肉,中国传统吃法,鸭子作为经典食材,中国人自然要好好熏它一熏。
成都的樟茶鸭,属于熏鸭的一种,是四川经典名肴之一。
樟茶鸭选用秋季上市的肥嫩公鸭,有腌、熏、蒸、炸四道工序,熏制时要用樟树叶和花茶叶,由此一来,鸭肉也留下特殊的香味,淡幽而不腻人。上席时配以荷叶软饼卷食,皮酥肉嫩,风味最佳。
说到熏鸭,如果不提潮汕熏鸭脯,恐怕潮汕人民不会答应。作为甘蔗产地的潮汕,用甘蔗渣来烟熏鸭子。制成的鸭脯表色枣红,鸭肉带甜,入口甘香满盈。
此外,湖南的酱板鸭和安徽的无为板鸭,在制作过程中也有熏这一步骤。
……
在中国的食鸭地图上,还有着太多太多的鸭肴菜式和口味,无论选择哪些列举,都无法一一提及。但是选择吃什么鸭,还是可以办得到的。
凉风已起,一只鸭子,足以快慰人生。
今天,你吃什么鸭?
民谚有云:“冬天吃鸡,夏天吃鸭。”
因此食用不温不热的鸭肉更为合适。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吃鸭大户”,据2014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生产600多亿只鸡和20亿只鸭,而这20亿只鸭的90%以上都是被中国人消费的。
真的,我们太爱吃“鸭”了!
中国是最早驯化家鸭的地区之一,据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研究推测:我国家鸭的驯化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2200年前。在《吴地记》中就有春秋时期“吴王筑城以养鸭”的记载。
绿头野鸭(Anasplatyrhynchos)被公认为是现代家鸭的祖先。
野鸭的迁徙路径覆盖我国东部,尤其是水系纵横的东南地区,这里成了鸭子生活的天堂,先民在此把绿头野鸭驯化为家鸭。
戏水的鸭子
如今,鸭肉在我国已成为继猪肉和鸡肉之后的第三大肉类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鸭饲养国。在2020年时,我国肉鸭出栏量达到46.8亿只,占全球总出栏量80%以上,鸭肉产量超过1050万吨。
我国饲养肉鸭的产区覆盖了20多个省市区,作为传统的养殖业大省,山东虽不像长江中下游地区那样流行烹饪鸭类,却是我国肉鸭饲养量最高的地区。
中国肉鸭出栏量分布情况。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0期
产鸭大户在山东,吃货却不在此。
中国不仅有最早的驯鸭史,同样拥有源远流长的食鸭史。经典鸭肴数不甚数,包括北京烤鸭、甘肃香酥鸭、江苏南京盐水鸭、上海八宝鸭、江西莲花血鸭、广西柠檬鸭、湖南雷公鸭、海南加积鸭.....真正的“鸭都”便在其中。
众多鸭肴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北京烤鸭,但真正称得上吃鸭大户的,却不是北京,而是六朝古都——南京,江湖人称“鸭都”。
江苏南京
这里一年就能吃掉1亿多只鸭鸭,所以有人戏称:“没有一只鸭子,能够活着离开南京”。
南京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鸭子铺,到处都有人排队买鸭。南京成就了鸭子,鸭子也喂饱了南京。
江苏南京古秦淮夫子庙步行街鸭子铺
另一方面,南京人真的四季都在吃鸭子。
春天,春板鸭和烤鸭最受欢迎;
夏日炎炎,用琵琶鸭煨汤,芳香可口又祛暑清热;
中秋前后,桂花盛开,正是吃盐水鸭的好时节;
冬季,来一只腊板鸭,滋补过冬。
南京特产盐水鸭
此外,南京人最让人佩服的一点,就是把鸭子浑身上下都吃遍了!
南京街边售卖鸭肴的店铺
若要深究为何南京比北京更称得上“鸭都”的称号,这主要是享誉世界的北京烤鸭,其实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鸭成为皇家菜单上的经典菜品。后来,朝廷迁往北京,吃鸭的狂热也随之北上。
由于皇室带头吃鸭,从贵族到文人,再到平民百姓,大家都逐渐爱上了烤鸭。北京烤鸭不断迭代创新,融入山东风味的煎饼卷大葱,逐渐成为世界名菜。
南京烤鸭,南京人的最爱
自此一南一北,共同打开了中国鸭子美食王国的大门,基于地域文化和家鸭品种的差异,各地“鸭肴”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中多多少少都有鸭子的一席之地,但论丰富程度,长江流域是当仁不让的第一把交椅。
水田里的一群鸭子
同时,长江流域发达的农业文明催生了定居的生活方式,才使得大量养殖家鸭成为可能——常年迁徙的游牧生活,是很难大量饲养家禽的。
在江苏常州出土的汉代陶鸭反映了长江流域先民悠久的驯化、饲养与食用鸭子的历史。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0期。摄影/刘兆明
家鸭的富养为丰富的食材带来了可能性,也孕育出了一条贯穿长江流域的食鸭文化带。
沿着长江流域,从四川成都一带往长江中下游走,吃鸭子的花样数不胜数,且有鲜明的地域性。烤、炖、烧、卤、酱、腌、熏、霉……人们吃鸭子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
长江流域食鸭文化丰富,有鲜明的地域性
四川
在四川,不仅是兔子来了就走不脱,鸭子更是来了就被端上桌!樟茶鸭名气可能比不过北京烤鸭或南京的盐水鸭,但在四川,它绝对是C位的存在。
正宗的樟茶鸭必须经过腌、熏、卤、炸四道工序制成。做好的樟茶鸭,鸭肉外酥里嫩,完全看不到茶叶,吃起来却有茶香。
成都玉林菜市,放在橱柜里售卖的樟茶鸭,烟熏鸭,卤鸭
乐山甜皮鸭也不遑多让,迥异于川菜火辣滋味,它以甜辣味为主,因出自上河帮川菜发源地之一的乐山而闻名。
做好的甜皮鸭香气宜人,外皮脆甜,肉质肥厚细嫩,口感不输北京烤鸭。
四川乐山特色小吃街,桌上盘子里的甜皮鸭
到了重庆,一定要喝上正宗的酸萝卜老鸭汤!
川渝地区经典特色菜,属炖菜汤锅,咸鲜味。好吃的老鸭汤鸭肉耙烂,汤味浓郁,酸萝卜爽口,具有健脾益胃,清热祛湿等功效。
酸萝卜老鸭汤
湖北
不同于北京烤鸭、南京盐水鸭、上海八宝鸭大多都是整只鸭子,而湖北的鸭肴大多是一块块麻辣鲜香的鸭货登上餐座。
鸭脖子店遍地都是,武汉人连鸭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部位都做成了全民美食;
在湖北,鸭货已经成为了“社交货币”,湖北人从来不会因为给外地朋友带什么土特产而发愁。
一盒盒鸭货就是湖北特产中的佳品,真香。图为卤鸭脖
湖南
湘江流域的湖南人吃鸭子名堂也不少,洪江血粑鸭、湘西土匪鸭、芷江鸭、永州血鸭、零陵板鸭……花样百出;
湖南永州养殖鸭子的历史悠久,当地人擅长制作鸭肴,其中永州血鸭便是湖南的最具代表性的名菜。2022年,永州血鸭的烹饪技艺就已经被列入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舌尖上的中国》曾称呼“血鸭乃永州一绝,善吃鸭者莫过于此”
浙江
在浙江,大暑时节炖一锅笋干老鸭煲,更是很多杭州人钟爱的养生之道。
采用隔年老鸭,配上天目山笋干、火腿、野山粽叶等,放入砂锅,文火煮炖几小时,不仅味鲜,而且可以祛除油腻,令口感清爽。
吃的时候,一掀开盖子,闻之芳香扑鼻,品之汤汁浓而不腻、鸭肉酥而不烂,口感浓滑醇香,生津开胃。
笋干老鸭煲
江苏
在江苏有母油船鸭、扬州三套鸭、苏州酱鸭以及让汪曾祺先生念念不忘的高邮咸鸭蛋。
江苏省高邮市的咸鸭蛋,其传统制作工艺入选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食鸭文化更是在南京达到顶峰,甚至有专门为这一食材成立的“南京鸭业协会”。
南京人爱吃鸭善于做鸭,有代表的便是“红”“白”两种。红是熏烤,即烤鸭;而白为盐渍,即是大名鼎鼎的盐水鸭。
盐水鸭,有“六朝风味,白门佳品”之誉,堪称金陵一绝。盐水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清香鲜美。朱自清曾在《南京》一文中写道:“南京人都说盐水鸭更好,大约取其嫩,其鲜。”
南京盐水鸭
一向在吃上不怕麻烦的上海人,创制了“腹含乾坤”的八宝鸭,这也是最具代表的上海菜之一。
不但采用干贝、火腿、鸡丁、冬菇、冬笋、栗子、糯米、虾仁、青豆等优质配料。
八宝鸭是用带骨鸭开背,填入配料,扣在大碗里,封以玻璃纸蒸熟,鸭形丰腴饱满,原汁突出,出笼时再浇上用蒸鸭原卤调制的虾仁和青豆,满堂皆香。
上海八宝鸭
除了丰富的长江流域食鸭带,南方的珠江流域、闽南地区也能吃出许多别的花样。
福建
闽南地区的煲姜母鸭,同样是亦药亦膳的佳品,也是一道流传国内外的名吃。
姜母鸭选用番鸭制作,有干汤之分,闽南有些地方的姜母鸭近似汤煲,而泉州一带则习惯干香的吃法。煲老鸭汤时加进大量的老姜,鸭肉的寒遇上老姜的热,中和成一道性情温和的汤。
姜母鸭,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也是处暑乃至随后秋冬两季的滋补佳品。
广西
能让广西南宁人几十年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也只有柠檬鸭了。
柠檬鸭的主要配料取材是南宁特色的酸嘢,酸荞头,酸姜,酸辣椒,提香去腥的山黄皮,特别自家腌制的酸柠檬。
鸭是土鸭,柠檬是陈年腌制的咸柠檬,伴以辣椒、芥头、姜、白糖、黄酒等提味。
事实上,北方食鸭就是比南方少。
以东北地区为例,当地人们常吃鸡、吃鹅,却很少吃鸭。即使许多农家养鸭,养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获鸭蛋。
尽管如今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吃鸭肉,鸭肉在北方也不罕见,但论起食鸭的花样和影响力,北方可能仍需要靠北京烤鸭来撑起门面。
北京烤鸭
正宗的北京烤鸭,采用的是挂炉烤法,以枣木、梨木等果木为燃料。
将处理好的鸭子挂在明火上烤,烤出的鸭子外观饱满,颜色呈枣红色,皮层酥脆、外焦里嫩,还有一股淡淡的果木清香。
北京烤鸭讲究七分烤、三分片,一只烤鸭大概能片出100片左右,每片都有皮有肉,色香味俱佳。
京城的人爱吃酱,烤鸭从南京到了北京,就有了甜面酱作为亲密伴侣。
吃时把薄面饼摊开,摆上片好的带皮鸭片,放入大葱段、黄瓜条、甜面酱等,就这样,烤鸭华丽转身,成为了一道京味儿十足的名吃。
吃完再喝一碗鲜美的鸭架汤,这餐才算圆满。
在这片美食的烹饪天地中,家鸭的富养催生了各地独具特色的鸭肴文化。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论是川味樟茶鸭的香醇,还是京城烤鸭的酥脆,每一口都饱含着地域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
正是这些琳琅满目的美味,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全国吃鸭地图”!
参考文献
[1]朱靖雄.国内现代肉鸭养殖模式分析与思考[J].福建畜牧兽医,2021,43(06):27-29.
[2]闫建伟,王雅鹏.我国肉鸭产业布局分析——基于2010-2013年全国21个肉鸭主产区的面板数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28-33+101.
[3]鸭子消费市场潜力巨大[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05):65.
[4]暖暖,吃只鸭子过处暑.中华遗产2018年01期.
[5]中国鸭肴地图全鸭记.博物2018年04期.
最近,一种萌萌的宠物鸭——柯尔鸭
凭借毛茸茸圆滚滚的超高颜值俘获了万千少女的心,成了新晋网红
鸭鸭:“我迷人的五官,就是你犯罪的开端”
但在吃货网友们的眼里,比起“撸鸭”,还是“卤鸭”更有吸引力
吃货届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XX全身都是宝”
而鸭子就是这XX之一
几年前,有网友调侃称
在中国,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南京
其实吧,就算这只鸭子逃离了南京
不管南下北上,99%还是要被吃掉的
“鸭鸭这么可爱,怎么可以吃鸭鸭!”
中国人吃鸭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吃鸭子的先例
今天,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专属吃鸭方法
公元6世纪北魏人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养鹅鸭》中总结:“供厨者,子鹅百日以外,子鸭六七十日,佳。”意思是做菜用六七十天大的嫩鸭最好。
北宋时,汴京城内的饭馆内已经开始流行吃“烤鸭”了
到了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吃鸭的风气更是一日盛过一日
电视剧《清平乐》的烤鸭馆
清代医学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鸭“甘、凉、滋五脏之阴,清虚痨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
北京烤鸭,鸭鸭在中国最著名的死法
这种枣红的鸭子以油亮的外表以及外酥里嫩的口感,征服了全世界
就连外国人到北京都必打卡这只烤鸭
著名散文家梁实秋曾评价北京烤鸭:“鸭油可以蒸蛋羹,鸭架装可以熬白汤,也可以煮汤打卤。”
北京烤鸭虽说名字里带有北京,但它的起源却是在明初都城南京
最初,它被称为“金陵烤鸭”,而且也并非采用片皮的方式食用
而是“斩件吃肉”
1368年,大吃货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给御膳房定下个规矩:“日食一只鸭”
南京湖鸭肥厚多肉,成了“重点食用对象”
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御厨采用炭火烘烤
成菜后,在案板上一刀斩下去肥汁四溅,浇上卤汁,油汪汪地码在碗里
吃起来满口酥香,赐名为“金陵烤鸭”
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带走了不少宫廷里做烤鸭的御厨
与南京的皮薄脂肪少的湖鸭不同
北京烤鸭选用脂肪厚实的填鸭,片下皮来裹上荷叶饼,满嘴油香
自此,“烤鸭”正式落户北京
嘉靖年间,一个名为“便宜坊”的烤鸭店在北京米市胡同开业,专门制作焖炉烤鸭,这家店也成为北京第一家烤鸭店,但打的可不是北京烤鸭的旗号,而是在幌子上标明“金陵烤鸭”。
“三天不吃鸭,走路要打滑”
南京人爱吃鸭,那是全国出了名滴
买菜顺手斩只鸭子,过生日斩只鸭子
不是在斩鸭子,就是在斩鸭子的路上
毫不夸张的说,南京人一年吃的鸭子连起来能绕地球一圈
清末民国南京名士夏仁虎在《岁华忆语》中说:“金陵人喜食鸭,此已见于《南史》,由来久矣。”
他们的喜怒哀乐、生活琐碎全可以用“斩只鸭子”来衡量
作为中国真正的“鸭都”
在南京,你能看到鸭子最全的“死”法
在众多的吃法中,南京人最偏爱盐水鸭
他们一年消灭的上亿只鸭子里据说有四成左右被做成了盐水鸭
明清时期,南京还有“金陵四宝”的民谣,“古书院、琉璃塔、玄色缎子,盐水鸭”(另一个版本是“大脚仙、咸板鸭、玄色缎子、琉璃塔”,两种版本,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文化传承的“大”“小”传统)。
皮白肉嫩、肥而不腻的盐水鸭
清而旨,久食不厌,是下酒佳品
而它之所以能成为南京的头牌美食
离不开背后的“辣个男人”!
据南京古籍《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
相传,在元朝末年,朱元璋计划中秋时在苏皖一带起义,规定联络暗号为“驱元兵,杀”
南京老百姓为了保护起义军,便把“驱元兵,杀”的联络暗号改为“吃月饼,杀鸭子”
那天元兵来查,看到家家户户都在杀鸭子
问其缘由时,老百姓们都不约而同地说
这是南京人过八月节的习惯,每家每户都要做月饼、杀鸭子
就这样,在南京老百姓的帮助下,朱元璋的起义军安然度过了这场危机
后来他在南京登基为帝,为了纪念此事
不光自己定下了“日食一只鸭”的圣旨,顺带着让南京人也来一起吃鸭子!
自朱元璋养成了这个“恶习”以后,全南京的鸭子也放弃了爱洗澡的好习惯
毕竟鸭也不知道,哪天自己洗澡的时候会不会伸来一只“罪恶”的手
不过嘛,被金陵王气加持过的鸭子,注定鸭生轰轰烈烈
从头到脚都被南京人完美利用
鸭鸭们也想不到自己味道竟然如此多变
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离开南京,这是南京人和鸭鸭们千百年来达成的生死默契
鸭鸭:“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说到上海人钟爱的美食,八宝鸭绝对榜上有名
八宝葫芦鸭,全鸭皆无骨,既是汉族传统名肴,又是清宫名菜
美味的同时更有吉祥圆满的寓意
据乾隆三十年正月乾隆南巡时的《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糯米八宝鸭”是当时苏州地区最著名的传统名菜,清《调鼎集》和《桐桥倚棹录》都记载了“八宝鸭”一菜及其制法。
王牌综艺《亲爱的客栈》中王珂就曾给刘涛做过这道名菜,以此纪念两人结婚10周年
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所谓“蒸鸭法”:生肥鸭去骨,内用糯米一酒杯,火腿丁、大头菜丁、香蕈、笋丁、秋油、酒、小磨麻油、葱花,俱灌鸭肚内;外用鸡汤放盘中,隔水蒸透。此真定魏太守家法也。
别看只是一只小小的鸭子,里面的“干货”可不少
鸡丁、火腿丁、鸭肫丁、冬笋丁、香菇丁、杏仁、栗子、干贝等
与洗净的糯米一起拌匀塞入鸭腹
鸭鸭:颜值、内涵,我全都要!
“阿拉上海鸭也老有腔调的,侬晓得伐”
蒸好的八宝鸭色泽红润,腴香浓溢
用筷子轻轻扒开鸭肉
各种配料的鲜香味儿与鸭肉相交相融
舀起一勺糯米饭,夹起鸭肉一起食用
咬上一口,嗲到不行!
可别以为广西只有老友粉和螺蛳粉,很少有人知道广西的鸭力也是不可小觑
有没有想过,把柠檬和鸭子放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让人拍腿叫绝的美味?
“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酸嘢摊”
作为没有酸辣就活不下去的南宁人,同样是“做鸭”,但却另辟蹊径
用酸柠檬,酸姜、酸辣椒等炒鸭肉,就是广西名菜——柠檬鸭!
最后再放入腌渍过的柠檬
清新的柠檬香气搭配紧实的鸭肉
无数南宁友仔都拜倒在这口酸辣之中
在这里小畅要安利一手心头最爱,它就是,螺蛳粉的升级Plus版
广西柳州著名的螺蛳鸭脚煲!
在柳州,夜生活往往从一只鸭脚开始
经过油炸的鸭脚,放入秘制螺汤中煲煮,不仅能挂住更多汤汁,而且十分入味
连汤带肉,一口下去,满口鲜香
这也是柳州人爱吃鸭的原因之一吧
去过福建的吃货朋友们肯定知道当地最负盛名的一道美味——姜母鸭!
闽南人讲究“食补”,作为舌尖上的古早味
具有气血双补,滋阴降火功效的姜母鸭自然成了闽南人秋冬进补的最佳选择
姜母鸭最早发源于福建泉州,而后传遍整个闽南地区。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
在秋冬时节,一家人围坐桌前,吃上一煲热气腾腾的姜母鸭
浓郁姜香,瞬间就能驱走寒气
那种“过齿难忘”的鲜美是无数闽南人童年的味道
在江西,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到了莲花不吃鸭,简直让人笑掉牙”
讲的就是十大赣菜之一——莲花血鸭
这道传承了800年历史的特色名菜,如今已经成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莲花血鸭起源于于南宋年间,文天祥在江西莲花县巡视军务时,由军队伙夫刘德林无意间做出。而后承蒙“末代帝师”朱益藩的大力引荐下,莲花血鸭更一跃成为晚清宫廷的皇家菜谱。
切成小小一块的鸭子,能把骨头也吞掉
在烹制过程中,酱汁渗透鸭肉肌理,上桌之后,散发着一股勾人的香辣味
专治无辣不欢的你!
“我上过最大的当,是江西人说不辣”
如果说没有鸭鸭可以活着离开南京,那么它也不太可能活着离开武汉
一直以来,只要带着“武汉”这两个字,就是对鸭脖品质的最高评价
武汉鸭脖起源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一位叫汤腊九的年轻人在成都学习卤菜技术和配方,回武汉后,将学到的技术运用起来,开起了第一家鸭脖专卖店。
即便你从没去过武汉,也一定吃过那里的鸭脖
绝味、周黑鸭、久久丫,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
喜欢辣的人说好吃,不喜欢辣的人哭着说好吃,没有人能够拒绝这一口鲜香麻辣
在中国吃鸭版图里
四川冒烤鸭、乐山甜皮鸭、江西啤酒鸭、广东烧鸭、湖南酱板鸭、潮汕熏鸭脯...
都是榜上鼎鼎有名的主儿
鸭鸭有N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
你最喜欢吃哪种鸭子呢?
责编:燃心
撰文:白月初
封面设计:璐璐
说起吃,中国人从来没有输过。几年前,曾有网友调侃,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过长江,其实,就算这只鸭子逃离了南京,逆流而上去了武汉、游过对岸去了北京,或者南下去了广东,大抵还是要被吃的。
八宝鸭:不逃了,累了,大不了来世不做鸭
中国人吃鸭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将鸭子驯化为家禽。公元6世纪的北魏,鸭子已经成为厨师案板上不可或缺的原材料,《齐民要术》记载:“供厨者,子鹅百日以外,子鸭六七十日,佳。”
当时的吃鸭方法主要是“炙”,也就是烤。北宋时,汴京城内的饭馆已经有以鸭子为原材料的菜品,如入炉细项莲花鸭、签鹅鸭、燠鸭、煎鸭子。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吃鸭之风更盛。到了今天,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一套吃鸭方法,北京烤鸭、山东神仙鸭、南京盐水鸭、泉州姜母鸭、广西柠檬鸭、武汉鸭脖……
电视剧《清平乐》截图,汴京街头的烤鸭店招牌
清代医学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鸭“甘、凉、滋五脏之阴,清虚痨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鸭肉营养价值丰富,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佳肴。可以说,一只鸭,凝结着中国人的饮食智慧。
北派:不加掩饰的粗犷烤鸭法
北京烤鸭,当之无愧的中国美食代表,国际上更是名气十足。Beijingduck或许是每个中国学生最早学会的英文菜名。
片烤鸭
烤,人类最原始的烹饪方法,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唐朝时,人们开始烧鸭子吃:把活鸭放在一个大笼子里,里面堆上炭火,鸭子一边跑着,一边被倒上酱汁,直到鸭子被烧死。这种制法如今看来实在是过于残忍,绝望无过于鸭。
北京烤鸭,吃法有讲究
北京烤鸭诞生于明朝,但它的做法已与唐代烧鸭有很大区别。虽说名字是北京烤鸭,但它起源于明初的都城南京。正如今天的南京人爱吃鸭一样,明代南京人也对鸭子情有独钟。南京的明宫御厨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厨师采用炭火烘烤,成菜后鸭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腻,被取名为“金陵烤鸭”。
今天的南京烤鸭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吃鸭的爱好也跟随北迁,烤鸭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了清代,逐渐形成了焖炉烤鸭和挂炉烤鸭两种烤鸭流派。焖炉烤鸭烤制时不见明火,秫秸秆、去穗的高粱杆是传统焖炉烤鸭的燃料,它们燃烧慢,有利于保持温度,烤鸭入炉前,炉子要预热5个小时,温度达到200摄氏度,鸭子在炉内受到砖壁产生的均匀热力焖香烤熟。
焖炉烤鸭的炉子。不只是烤鸭技艺本身,就连炉子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嘉靖年间,一个名为“便宜坊”的烤鸭店在北京米市胡同开业,专门制作焖炉烤鸭,这家店也成为北京第一家烤鸭店,但打的可不是北京烤鸭的旗号,而是在幌子上标明“金陵烤鸭”。炉火是决定烤鸭色香味的第一步,焖炉与挂炉的区别也在于此。
同治年间,杨全仁将焖炉改为挂炉,挂炉烤鸭店的代表全聚德开业。挂炉烤鸭的烤炉与焖炉烤鸭的有区别,挂炉烤鸭的烤炉是敞口的,烤鸭可以随进随出,果木明火烤制,烤出来的皮也更干一些。
挂炉烤鸭,与焖炉烤鸭不同的是,挂炉烤鸭有明火,炉口敞开
吃烤鸭是北京人待客的礼仪,北京烤鸭皮薄肉嫩,鸭胸皮蘸白糖,鸭脯肉卷饼,正宗的吃法是四片肉为一卷,先蘸甜面酱,再往里放葱丝,叠上1/3,顺着一个方向卷一圈半。卷饼也是一门技巧,底下是平的,底部“不过寸”,饼的光面朝着客人,麻面朝着自己,大概两口左右吃完一卷。鸭子其余部分也不浪费,著名散文家梁实秋有言:“鸭油可以蒸蛋羹,鸭架装可以熬白汤,也可以煮汤打卤。”
神仙鸭子
当然,不是所有的北派鸭子都是粗犷的。作为北方菜系的代表,鲁菜中也有鸭子,那就是孔府菜中的神仙鸭。神仙鸭相传起源于明代,始创于孔子七十四代孙孔繁坡。相传,孔繁坡特别爱吃鸭,在山西同州任知州时,一次大病让他食欲大减,家人到处寻觅民间大厨,偶然听闻一个鸭贩能“生蒸全鸭惊四座”,就赶紧把他请来。这位鸭贩把带来的母雏鸭宰杀并出骨,经水焯、腌渍、煮煨,装碗上汤加盖入笼,燃香来记时蒸制。出笼后,鸭子肉质酥烂,香气浓郁,让孔繁坡垂涎欲滴,说“(点上香)此乃神仙赐来之气!”食罢更加赞赏,遂命名“神仙鸭子”。这道菜因寓意深刻传至孔府,后来与煨海参、酥锅、海藻丸子一并成为孔府宴“四大件文化”。
南派:种类繁杂,做工精细
要说吃鸭方法,南方一定完胜,毕竟南方多水,有利于鸭子生长。
什么南京盐水鸭、浙江老鸭煲、泉州姜母鸭、江西莲花血鸭、湖南酱板鸭、广东陈皮鸭、广西柠檬鸭、四川甜皮鸭、香港烧鸭、武汉鸭脖、鸭肠火锅……
南京,可能是中国最爱吃鸭的城市,据说南京人一年要吃掉一亿只鸭,而盐水鸭是南京人生活中的常备菜。一盆盐、一碗花椒、一碟大料,虽然制作盐水鸭的调料不只有盐,但也非常简单。与一般炒菜不同,制作盐水鸭的盐要用熟盐,所以要先炒盐,而且是小火快炒,火大了会炒糊。盐水鸭用海盐,海盐是有棱角的,炒盐要一直炒到棱角被磨平,散落下来的盐末如同白毛一样附在锅上才算炒好。炒好后,将盐均匀搓在鸭子的每一寸皮肤上,肉厚的地方还需要多搓几次,搓完再腌制两三个小时,再放到老卤水中卤制两三个小时,盐水鸭的老卤是决定口味的关键,一般都是餐馆里绝对的机密。
晾晒盐水鸭鸭坯
从卤水中拿出再次晾晒鸭坯,又是几个小时过去。经过腌、卤、晾,在鸭的腹腔中放入葱姜八角,再放到开水中煮。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名贵材料,但吃到嘴里咸香四溢,让人爱不释“口”。
还有南宁柠檬鸭
距离南京两百多公里开外的苏州和上海,则盛行另一种鸭子——八宝鸭。八宝鸭既是汉族传统名肴,又是清宫名菜。据乾隆三十年正月乾隆南巡时的《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糯米八宝鸭”是当时苏州地区最著名的传统名菜,清《调鼎集》和《桐桥倚棹录》都记载了“八宝鸭”一菜及其制法。
八宝鸭的制作过程极为繁复,在鸭脖子上开一小口,把气管、食管捋出来,捋出颈骨之后剪断,剃掉锁骨之后,剃掉胸腔骨,将鸭翅膀的筋肉骨慢慢分开,用小刀将背骨连接处断开,随后要剔好洗净,码味加点盐、胡椒粉、花椒、料酒、姜片和葱,搅拌均匀,腌制半小时,糯米、青豆、栗子、莲子、红枣、玉米、腊肉、香菇等切成豌豆大的丁,汆水,放入胡椒粉、少许白糖、盐、几滴花椒油搅拌均匀,再把这八宝料灌入鸭腹,用针固定鸭头,麻绳绑在鸭身上,鸭子成葫芦形状,再放入水中煮,定型上色,捞起后入蒸箱蒸制一个半小时。从蒸箱中拿出来还不算完,还要在鸭皮上戳几下,浇上热油。经过这样复杂的工序后,一道八宝鸭才算制成。棕红色的鸭子引得食客食欲大增,鸭肉酥烂,腴香浓溢,汁浓味鲜。如此复杂的工艺,充分体现了苏沪地区“食不厌精”的特色。八宝鸭,又叫八宝葫芦鸭,既是说鸭形成葫芦状,也寓意“福禄”,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也讨了好口彩。
八宝鸭,可以看出鸭腹中有多种食材
再往南,在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泉州,流行吃姜母鸭。与八宝鸭不同,八宝鸭是从民间传入宫廷,而相传姜母鸭是从宫廷传入民间。一说是《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另一说则与汉成帝有关:汉成帝刘骜即位时,身体羸弱,又偏偏沉溺于后宫之中,日渐疏远皇后许氏。许氏为了抓住汉成帝的心,首先琢磨如何抓住他的胃,她请来一位闽南御厨,为刘骜烹制了一道滋补汤肴,刘骜吃后赞不绝口,但不光没有宠幸皇后,反而将这位御厨带到了班婕妤那里,好方便他享用这道菜,班婕妤谨守礼教,知道这种局面另皇后难堪,就自己学会了这道菜,把御厨还给了皇后,后宫妃嫔得知皇帝好这口,纷纷学习,这道菜后来逐渐流入民间。
一道正宗姜母鸭,选番鸭为原材料,先腌制,再将整只鸭和姜母(老姜姜中)盛到陶土砂锅中,把砂锅埋入敞口铁锅里的沙堆中加热,或者直接置于炉火上,在锅中经过煮、炸、烧、熏、煲、焖等烹制过程,吃前剪成小块。闽台一带的人们格外喜爱在秋冬季节进补姜母鸭,汤头鲜甜,鸭肉酥嫩,寒气得到缓解,是讲究食补的中国人一项极为有创造性的发明。
姜母鸭
当我们把视线稍稍向西移动,会发现江西和湖南一带也有各自的吃鸭方法。江西人爱吃莲花血鸭,特别是萍乡一带。制作莲花血鸭有个秘诀:将鸭血滴入本地糯米酿制的米酒,用筷子搅匀防止凝固,备用。鸭子剁成非常小的碎块,这样在吃的时候能把骨头也吞掉;准备七八两鲜红辣椒。制作过程并不麻烦,用茶油翻炒鸭子,再倒入米酒、辣椒等调料,再加水焖,在起锅前把鸭血倒入,迅速翻炒,让鸭血充分腌在鸭肉上,即可出锅。江西莲花血鸭,如今已成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江西人对它的爱有多深。
江西莲花血鸭,以辣味特色
啤酒鸭在江西也很流行
在环洞庭湖的湖南常德流行吃酱板鸭,选用的鸭子也是洞庭湖区的湖鸭。常德酱板鸭的配料多选用中药材:白果、桂圆、陈皮、良姜等三十多种药材。至于做法,前面的步骤也主要是洗净、擦盐、腌制,但多了一步,那就是撑板成型——这也是板鸭之“板”的由来。
常德酱板鸭
将板鸭烧制后,浸入卤水中卤制两个小时,卤水由当地特产野山椒、野花椒和桂皮、八角、草果、香叶等三十多种香料以及淮山、当归、陈皮等中药材相互调和而成。如此做成的酱板鸭,酱香浓郁,层次丰富,成为“湖南经典,常德一绝”。
在同样嗜辣的四川,鸭子却不是辣的,而是甜的,这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乐山甜皮鸭了。乐山是川菜的发源地之一,四川人去乐山,看大佛、登峨眉倒是其次,主要是去吃。甜皮鸭本是从成都传过来的油烫鸭,后来被精于美食的乐山人以本地土鸭为原料改良。
乐山甜皮鸭。看大佛之外另一个不可少的乐山旅游选项
乐山人极爱甜皮鸭,30万人口的中心城区里分布着百余家甜皮鸭店,每天卖出一万多只鸭。乐山甜皮鸭要选用河里散养的麻鸭,配以三十多种香料和中草药。在乐山,最讲究的店甚至根据制作的不同季节、鸭子的老嫩和大小程度选用不同的调料,加上百年老卤制鸭。
乐山甜皮鸭
在锅里放入鸭子时,还要记住先后顺序,方便给鸭子“打调”(转身),使之充分浸入汤汁。经过金酱(冰糖等制成的汤汁)上色、油炸、上糖(麦芽糖、砂糖、白糖按比例混合)等工序,一只甜皮鸭就制成了。在售卖前,还要片64刀,片后还原鸭子原来的形状。色泽棕红,鲜香透亮,是甜皮鸭的最大特征,而且甜皮鸭的口味层次十分丰富,皮是甜的,肉是咸香的,形成一种口感上的差别。
此外还有成都的冒烤鸭,就是把烤鸭和冒菜结合了。
冒烤鸭图/网络
然而,以上这些鸭子多是在当地才能吃到,但有一种鸭,全国各地都有,那就是武汉鸭脖。
武汉鸭脖,可能是全国最火的鸭肉
武汉鸭脖起源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一位叫汤腊九的年轻人在成都学习卤菜技术和配方,回武汉后,将学到的技术运用起来,开起了第一家鸭脖专卖店。鸭脖经常一伸一缩,属于活肉,肌肉纤维有韧性,加之红辣椒、花椒,八角几十种纯天然香料经精心烹制后就成了美味的鸭脖。21世纪初,鸭脖生意在武汉兴起。汉口精武路,一条窄窄的小巷子,道路两旁开满了鸭脖店。精武鸭脖是将川味卤方改进后用在鸭脖上,具有四川麻辣风格,所以这样来看,似乎除了店面开在武汉,其他的倒没有太多武汉元素。
各种卤鸭周边
武汉人爱吃鸭脖,主要是因为它回味无穷——将鸭脖剁成一节一节的,大小刚好可以在嘴里转动、咀嚼,而且肉质层次分明,有嚼劲,啃完肉还可以吸骨髓,这种吃法与吃纯粹的鸭肉大大不同,这不仅仅是在吃,而是边吃边玩。当然,真正让武汉鸭脖走红的,是根据作家池莉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生活秀》。片中,陶虹饰演的来双扬在汉口吉庆街上卖鸭脖,摊子摆在吉庆街正中央,并且整条街只有她一个人卖鸭脖。这一角色和剧情的塑造,无意间推动了武汉鸭脖在全国的流行。
电影《生活秀》中,来双扬的鸭脖摊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吃鸭方法,也有不同的选鸭标准。在北方,鸭肴多选用北京鸭,这种鸭胸肌发达,皮脂最为肥厚,不仅适合熏烤(如北京烤鸭),而且腊制效果极佳(各种板鸭也多用北京鸭)。在南方,则多用绿头鸭驯化出来的品种——麻鸭(家鸭品种,不是生物学上的麻鸭属成员),麻鸭肌肉主要集中于躯干后半段和腿,更适合剁成块炒(如广西啤酒鸭)或整只炖煮(如浙江老鸭煲)。
啤酒鸭
潮汕熏鸭脯,用红糖腌制鸭子,再用甘蔗渣烟熏而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催生出不同的食物习惯。看似是吃一只鸭,做法好像也没有太大差别,无外乎清洗、腌制、卤制等,但味道却大不相同……咸甜辣五味调和在一只鸭的身上,不得不说是“吃货”国人的智慧。
参考资料:
梁实秋:《雅舍谈吃》,湖南文艺出版社
博物杂志:《炒勺一挥讲讲我国吃鸭地图》
央视:《远方的家:江河万里行(106)》《味道:人间四月鲜(四)》
湖南卫视:《湖南味觉地理——常德酱板鸭》、《天天向上》
江西卫视:《非遗美食》
在咱们家常餐桌上,出现最多的家禽类食材,除了鸡肉,应该就是鸭肉了。古人还有言道,鸭肉美,就连家鸡都喜食之。和鸡肉鲜美细嫩的口感不同,作为水生动物的鸭肉,肉腥味要更重一些,肉质也相对粗糙,因此,对烹饪技术要求更高。
如果说鸡肉的烹饪方法是多种多样,单独某个部位就能自成一道菜,那鸭肉的烹饪方式则要局限得多,常见的有烤鸭、老鸭汤、啤酒鸭等。当然,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来说,将鸭肉做得好吃,并非一件难事。
在民间,有6道鸭肉菜肴,十分出名,也非常受欢迎,很多人称其为“六大名鸭”。那今天,懒喵就跟大家聊聊有关鸭肉的话题,一起来看看,这“六大名鸭”都有哪些,相应的地方又在哪里,有没有你的家乡?
说到全国最能吃鸭的城市,江苏南京一定要上榜,民间还有人调侃道,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出南京城。作为“鸭都”的南京,最出名的鸭子当属南京盐水鸭,自宋朝开始,流行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饭店里,基本都能看到盐水鸭的身影。我觉得,盐水鸭也是最能体现出鸭肉本味的做法。在去除掉腥味的同时,让人能充分品尝到鸭肉肥而不腻的口感。用低温慢慢煮熟的鸭子,减少了鸭肉中水分的流失,肉质细白嫩滑,吃起来是咸香可口。
八宝鸭,是非常出名的一道上海菜,曾被评为“中国菜”之上海十大经典名菜。在众多售卖八宝鸭的上海饭店里,以上海城隍庙老饭店烹制的最为出名。据说八宝鸭的做法源自八宝鸡。鸭子的胸腔比鸡大,皮肉更薄,因此更适合此做法,八宝鸭也要更出名一些。
八宝鸭在烹制过程中,需要先将鸭子开背,填入火腿、虾仁、栗子、干贝、豌豆等馅料,再扣在大碗里,封上玻璃纸蒸熟。在一些高档餐厅里,还会先进行整鸭去骨处理,让鸭子呈葫芦状。当然,这对烹饪技术要求很高。蒸好的八宝鸭,浇上用蒸鸭原卤调过的虾仁和豌豆,那叫一个香。
姜母鸭是源自福建泉州一带的传统美食,相传由商代名医吴仲所创,最早是一道宫廷御膳,后来才逐渐流传至民间。姜母鸭在烹制过程中,选用的是正宗的番鸭,再配上姜母、腐竹、洋白菜等,先煸炒,再慢炖至汤汁浓香。
起源自广西南宁武鸣一带的柠檬鸭,曾被评为广西十大经典名菜,也是非常出名的桂菜之一。据说,柠檬鸭最早是提供给过路司机的一道菜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一家南宁小饭店,专为来往的司机提供菜品,当中就包括柠檬鸭,后来才逐渐流传开来。
柠檬鸭在制作过程中,选用的鸭子多为较肥的土鸭,并辅以南宁特色的酸客、酸荞、酸姜、酸辣椒、山黄皮等配料,还会用上2-3年的陈柠檬。做好的柠檬鸭,外观金黄诱人,鸭肉香脆,酸辣可口,还带有柠檬的香气,可以说是非常的开胃。
加积鸭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常见的做法有白切、板鸭、烤鸭这3种,其中以白切加积鸭最为出名。白切加积鸭选用的鸭,是产自海南琼海加积镇的番鸭。这种鸭子相传是300多年前由华侨从马来西亚引进来的品种,具有肉实、皮薄、骨软、脂肪少的特点。
白切加积鸭,又叫白斩加积鸭,是一种能充分凸显鸭肉原汁原味的做法。将鸭子去毛去内脏后,放入水中烫过,再慢火浸煮至熟,自然冷却后斩件盛盘。夹一块鸭肉,蘸上用蒜蓉、姜蓉、小金桔和鸭汤调成的酱汁,那味道真叫一个绝。
北京烤鸭还可以分为两种烤法,一种是焖炉烤鸭,是先将炉子烤热后,再将鸭子放进去,用炉火的余温将鸭子焖熟。还有一种是挂炉烤鸭,是用明火烤制,过程中会不断翻动鸭子,以保证受热均匀。前者的口感要更软糯一些,后者的口感要更酥脆一些。
【懒喵心得】
这“六大名鸭”各具特色,是咱们国内非常出名的鸭肉菜肴,在选用配料和烹饪技法上,也是别出一格。喜欢吃鸭肉的朋友,不妨认准这6道鸭肉菜肴,都是鸭肉中的珍品,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