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高低床、四台类似网吧配置的电脑,原本的四人间却容纳了12人,空间狭小而闭塞,地上堆满了垃圾……这是浙江省诸暨市检察院检察官钱路璐对辖区某电竞酒店进行走访调查时见到的一幕。
钱路璐提到的电竞酒店在近两年发展迅速。中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协会电竞酒店分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电竞酒店数量已达2万家。
电竞酒店违规接纳未成年人
存在安全隐患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起草《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电竞酒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拟规定严禁电竞酒店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征求意见稿指出,电竞酒店是指通过设置电竞房向消费者提供电子竞技娱乐服务的新型住宿业态,包括所有客房均为电竞房的专业电竞酒店和利用部分客房开设电竞房区域的非专业电竞酒店。
与传统酒店不同,电竞酒店以“游戏+住宿”为特点,往往以高配置的电脑作为宣传卖点吸引消费者,方便消费者在游戏中与朋友“开黑”。
近年来,在传统网吧已经基本实现不接纳未成年人的情况下,电竞酒店由于其具有住宿和提供上网服务双重属性,成了许多未成年人的新选择。有的电竞酒店存在接纳未成年人无节制上网、玩网络游戏等现象,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检察机关提起了全国首例电竞酒店民事公益诉讼案,案件当庭宣判,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均获法院支持。该案中,经调查,涉案电竞酒店住宿登记系统存在接纳未成年人入住记录380余条。
电竞酒店接待未成年人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宿迁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沈晓明介绍,办案过程中,他们发现当地部分电竞酒店接纳未成年人无限制上网,容易产生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且入住登记不完善,一房多人、他人代开、男女混住等情况多发,甚至引发违法犯罪。
是网吧还是酒店?
尚无明确法律规定
电竞酒店具有双重属性,究竟应该按照酒店管理还是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管理?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若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管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但现有电竞酒店普遍不符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0时至8时不得营业、营业期间禁止锁闭门窗等规定,难以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在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部分,明确表示:加强电竞酒店接待未成年人监管工作,但暂不建议将电竞酒店定性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如果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对电竞酒店实施管理,容易产生收缩性影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吴丽云解释,这项内容实际上明确了电竞酒店的性质,“在管理上还是按照酒店来管理,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它的电竞属性,核心是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合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更好保护未成年人
记者注意到,征求意见稿对未成年人进入电竞酒店作出比较严格的规定,对电竞酒店经营者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都明确了相应责任。
征求意见稿提出,电竞酒店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专业电竞酒店和非专业电竞酒店的电竞房区域。电竞酒店应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电竞酒店经营者应当在消费者预订、入住等环节明确告知其电竞房区域不接待未成年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核验电竞酒店提示信息,不得允许持未成年人身份证预订电竞房。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机关部署开展电竞酒店摸底排查工作。
征求意见稿禁止电竞酒店接待未成年人,而在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前,宿迁市人大常委会便从地方立法层面,明确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电竞酒店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
杨蓉对宿迁市检察机关的做法表示肯定。对于促进电竞酒店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更好保护未成年人,她建议立法机关明确将电竞酒店、剧本杀、点播影院等列为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的适用范围。同时,由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确定电竞酒店等新兴业态的行业归属和主管部门,切实加强监管,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
围绕监管责任,征求意见稿规定,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电竞酒店经营者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的,及时通报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依法查处;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电竞酒店经营者未落实实名登记及“五必须”规定的,及时通报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在以大数据赋能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诸暨市检察院早有探索。该院在通过案件办理促推电竞酒店治理过程中,通过归集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地信息、电竞酒店经营信息、未成年人住宿登记信息等核心数据,在浙江检察数据应用平台构建“电竞酒店新业态监督治理模型”,通过对上述数据的比对分析,梳理出电竞酒店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及电竞酒店发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同时,研发“电竞酒店数字化监管应用”,利用旅馆住宿登记数据、上网登记数据、罪错未成年人数据碰撞比对,实现电竞酒店后续接纳未成年人入住、上网异常情形的实时预警,以数字化手段督促行政机关加强监管,完善“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长效治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