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下,海澜之家保持了较高的ROE水平,最近三年的ROE均在30%以上。杜邦分析来看,2016年净利润率18.4%,资产周转率0.7,权益乘数2.6。
负债结构
海澜之家的权益乘数达到2.6,主要依靠的是经营性负债,在公司负债结构中,占比最大的两项分别为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分别占总负债比例为52.6%和14.6%。其中应付账款主要因向供应商赊购货物产生,长期应付款为加盟商缴纳的“特许经营保证金”。
占用供应商资金
海澜之家的应付账款和存货的增长基本保持一致。(2009-2011年数据来自招股说明书,2013-2016数据来自年报,2012年数据无法获得)可见,海澜之家确实大量采用了赊购方式购买货物,占用了供应商大量资金。
退货条款的可行性
在招股书和年报中还提到,海澜之家可以将滞销商品退回给供应商。在实际中是否具有可行性呢?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海澜之家大量赊购供应商商品,购买时并不付出现金。既然如此,退货当然也是可行的。事实上,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也确实行使过退货的权利。
根据2016年年报披露,“账龄超过1年的重要应付账款”中,前5供应商对应的应付款的占比仅为0.99%,不到1%。可见海澜之家的供应商非常分散,显然这对海澜之家是非常有利的。
尽管如此,退货的权利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大。设想你是供应商,海澜之家一下子把很多货物都退回来,那以后肯定没法合作了。供应商能够跟海澜之家合作的前提一定是他的货物可以通过海澜之家卖出去。
存货的问题
所以接下来就是存货的问题了,海澜之家的存货占比为35.41%,在同类型公司中较高;周转天数为316天,也较高(这也是导致资产周转率低的主要原因);而跌价准备的计提则显得不足。
因退货条款的存在,海澜之家有理由少计提跌价准备。但是根据前面的分析,退货条款的作用可能是相当有限的,那么跌价准备的计提就显得不足了。
就算可以退货,那为什么要一定要有这么多的存货呢?招股书中给出了解释。但我觉得除了第三条(c.)外,其他条的解释力都不足。
公司存货用于应对加盟店的快速增长是合情合理的,公司的加盟店和商场店数量从2009年的901家增长到2016年的4229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7%。但是门店的数量仅是一个方面,销售速度的提升才是解决存货的最终方法。
其实海澜之家存货的去向只能是:1、出售,2、退回,3、减值。出售当然是首选项。其次是退回,但很难大规模进行;最后只能是减值了。海澜之家未来发展如何,存货的去向是关键。
增长速度在放缓
可惜的是海澜之家的营收、净利、现金流的增速均在放缓。虽然新店还在开,但是整体销售增速并不高。公司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的新店增长应该也会放缓。
加盟商的钱
加盟商这边呢,加盟商的资金被海澜之家占用,图的还是最后能够赚到钱。其实可以把加盟商付的费用(门店装修、员工工资等)当做海澜之家向加盟商进行的股权融资,把加盟商给海澜之家的保证金当做海澜之家的债务融资。对于海澜之家来说,这只是融资而已,而融资只是放大盈利(或亏损)的手段。是赚是亏,要看业务(卖衣服)本身。赚多赚少、亏多亏少,那才是融资的事。
总而言之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OPM只是一种工具,供应商、加盟商愿意让你占用资金的前提是你可以帮他们赚到钱。对海澜之家而言就是可以把衣服卖出去,比较好的趋势是营收增长、存货占比下降、周转率提升,而这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