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个关键词是“黑天鹅”,2021年则是“灰犀牛”。2021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并重申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包括科技政策在内的七大政策。可见,除了应进一步警惕“黑天鹅”和防范“灰犀牛”,2022年的市场将探索新规则与新秩序,引领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
新的一年很可能成为科技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大年。换言之,2022年的数字经济和科技领域,恐怕少不了“独角兽”的身影。而科技创新与数智赋能,正在为其乘风而起平添“双翼”。
朱克力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CiNE)首席研究员、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科技创新
构建“独角兽”成长乐园
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系发展全局,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2位,连续9年排名上升,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超过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目前,中国是唯一一个进入全球前30名的中等收入国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现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如果中国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发展,3年之内申请专利数量很有可能超越美国。
2022年,加大创新驱动力的重点在于,推动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瞄准科技前沿,鼓励和引导行业优势企业自主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二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合理确定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三是着眼数字经济、生物科技、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合作创新,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将为更多的“独角兽”创造成长乐园。新的一年亟待重振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良好环境,推动企业家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强大的创新主体,从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积蓄动能,为迈向共同富裕夯实物质根基。
数智赋能
培育产业互联网发展生态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可见,2022年不仅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关口。“数智赋能”从高度到深度,酝酿了更为多元、立体、垂直的需求。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驱动的平台经济异军突起,由平台衍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从产业互联网的视角看,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规模较大、成熟度较高;另一方面,金融互联网平台、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引擎平台、交通出行平台和物流平台等,分别在不同程度带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新经济的发展。
新的一年,企业要时刻牢记“科技向善、商业向上”和“共享发展、共同富裕”,并一直恪守和践行。
2022年,将进一步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构筑以新基础设施为运行基础、新生产要素为内在源泉、新市场主体为有生力量、新协作方式为组织形态、新治理体系为长效支撑的新经济生态系统,为中国经济保持定力并开启新发展格局保驾护航。
数智赋能作为“独角兽”的双翼之一,在面向生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时,一要支持发展产业融通平台,完善“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推行普惠性的“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措施,助力降低数字化转型难度;二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业务发展模式,提升企业发展活力;三要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帮助企业实现产业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四要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无人经济”,充分发挥智能应用的作用,促进生产、流通、服务降本增效。
价值共振
穿透时代的两大底层逻辑
新的一年,依然会有许多趋势继续生长。其中,有两大价值正在产生共振,成为穿透时代的底层逻辑。
01
第一,科技向善、商业向上。科技向善重在把技术规则体系纳入由法律和伦理所构建的社会规则体系中;商业向上意味着要锚定企业的社会坐标,善用变量为用户创造更为普惠的价值。科技向善、商业向上,越来越成为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的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比较有效的生存法则。
科技向善、商业向上的具体体现:一是战略创新需“立志”,以格局引航,树立始终与国家和时代同频共振的发展愿景;二是战术创新需“立智”,以数智助航,构建深度融合现代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应用场景;三是制度创新需“立制”,以法治护航,形成支撑企业长期发展且不断完善的治理体系。
02
公平与效率的天平如同钟摆,现在毫无疑义的正在更多地摆向公平。战略环境的动态变化,带来战略重心的顺势调整。正因如此,“共享发展、共同富裕”开始成为一项原则,指向均衡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并与“科技向善、商业向上”产生联动和共振,对商业世界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共同富裕就像做蛋糕,既要做大,还要分好。“做大”要靠高质量发展,用好创新和教育两大“原料”,不断探索新的“制作方法”,给更多人创造致富的机会;而“分好”则要靠制度性安排,调整致富的节奏,实现“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的理想图景,就是通过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让人们过上高品质生活。
2022年已经到来。在新的一年以及未来,企业要时刻牢记“科技向善、商业向上”和“共享发展、共同富裕”这16个字,并加以恪守和践行。否则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最后,要坚信“每一朵乌云都镶有金边”,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依然相信,这个世界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