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Facebook只有1.7亿用户,各种云技术还在争执之中,移动互联网没有出现、智能手机仅有一款iPhoneGS,应用商店刚起步……2012年,Facebook已拥有8亿用户,成为全球第一大媒体,云平台、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iOS与Andriod的应用程序已达百万种,47亿个电视屏之外,是85亿只屏的其他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
上述三大变化,是营销4.0时代媒体、传播、联系的新形态,这些变化让2012年伦敦奥运营销,注定了是世界营销史的一个分水岭。正如每一次重大的营销都伴随新媒体的崛起,伦敦奥运会将是“社交化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社会化营销”成为主流营销模式的分水岭。
传统奥运战略的挑战:巨人的黄昏
完成上述五项奥运营销战略的门槛,在2012年是6000万~8000万美金(奥运赞助商的最低门槛),还有数倍于赞助商费用的整合传播预算,奥运营销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顶级企业的“名利场”,也正因为奥运会具有了这种实力背书的效用,奥运赞助商等奥运营销费用每届都在上涨。
2012年,巨头们都对社会化媒体预留了15%~20%的奥运费用预算,布局或者说抢占社会化媒体,以避免在社会化媒体及营销上被竞争对手抄了后路。
面对社会化媒体的碎片化、分散化,传统媒介巨头为了确保对新媒体的强势影响力甚至垄断,采取了以散对散、以碎片对碎片的人海战术,以应付社会化媒体时代复杂化、深度传播、微创意的挑战。
但是,营销4.0时代的奥运营销,不会是在开始就决定结局的巨头们的实力角逐游戏,而是注定了会诞生黑马品牌甚至黑天鹅式营销事件的一次带有分水岭性质的新营销大战。
颠覆传统的新营销利器:全网云营销战略
营销4.0时代是否为中型甚至小型企业享受奥运大餐提供了新机会呢?答案是有,即营销4.0时代才会出现的“全网云营销”。
“全网云”指将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连接在一个云平台上的全网云系统,即一云多屏,三种终端上的信息、订单、关系人等,可以自由切换、无缝联接,如微博、淘宝、凡客诚品、当当等,都实现在全网云切换。
2.企业可以不用去在取得传统转播权的费用高昂的媒体上做投资,而是在社会化媒体上组建内容营销团队,用“关联创意”争夺正式赛场上的眼球资源。
4.企业可以将电商按钮在手机、电脑、平板上都得到实现,真正实现全网电商化。
5.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在搜索引擎(SEO)、个性化推荐引擎等,将品牌或产品信息推送到目标顾客的终端上,实现精准营销。
唯有创意,是营销4.0的真正挑战
围绕上述五大时代性商业机会,没有参与奥运豪门盛宴的中小企业甚至初创企业,都可以大胆制定一个前所未有的营销4.0时代的奥运营销战略,与一掷千金的巨头们截然不同却可能效果更加直接的奥运战略,即新奥运营销战略,简要来说包含以下创新内容:
4.非奥运爱好者的消费按钮战略:不要假设每个人对奥运都感兴趣,在捕捉奥运迷的商机同时,中小企业尤其可以研究非奥运迷们在奥运期间的消费新需求、新动向,如不爱看奥运赛事的女性不去陪男人,可能更加需要与闺蜜的聚会,并会产生更强烈的购物与服务消费冲动。团购、导购网站(美丽说、蘑菇街等)等上的特色产品及促销,都是捕捉这些非奥运迷群体中消费商机的按钮。
云时代是技术驱动下诞生了云生活与消费形态的时代,这种新生活与消费形态,为传统商业注入了新鲜元素,令商业格局、商业资源发生显著结构性变化,即媒体与销售融为一体的全网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全网全营销时代正在成为品牌崛起的新舞台。
在营销4.0时代,内容而不是媒体,才是营销的真正核心。如果营销4.0时代仍然是少数巨头垄断媒体资源的自拉自唱,不是别的原因,一定是中小企业没有诞生黑天鹅式的营销创意。中小企业如何在2012年这个夏天,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把握四年一遇的机会,为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或产品创造“一夜成名”的机会?我们有如下建议:
营销闪电战:上述两个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奥运战略必然是营销闪电战的形态。闪电战比常规战的挑战大,不仅需要管线布局,更需要组织精锐团队,在17天×24小时的24480分钟里,快速捕捉意外、快速解析机会、快速创意(段子、微电影等)、快速上线传播,才能实现一战成名。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要用小资源挑战巨人品牌,唯有靠创意与勤奋,其他的选择都是在平庸的道上重复昨天的故事。
社会化营销在传播模式上的巨变,就是从传统的围绕知名度的叫卖创意及单向控制的媒体,向营销4.0时代以美誉度为核心的创意、口碑积累的双向互动模式转变。
一切的一切,都要回到营销4.0的核心:创意。
创意,唯有创意,是营销4.0的真正挑战。中小企业要在营销4.0时代的奥运盛宴里分一杯羹,需要在创意上进行投资与投入,这是利用营销4.0时代奥运资源的唯一途径。
2012年奥运大幕即将上演,四年等一回,短短17天,扬名立万的黄金舞台。中国企业的奥运新战略,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奥运战略,你做了准备吗?
(作者为上海博纳睿成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营销4.0时代的奥运营销,不会是在开始就决定结局的巨头们的实力角逐游戏,而是注定了会诞生黑马品牌甚至黑天鹅式营销事件的一次带有分水岭性质的新营销大战。
“全网云”指将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连接在一个云平台上的全网云系统,即一云多屏,三种终端上的信息、订单、关系人等,可以自由切换、无缝联接。
电商平台力推移动电商
作为电商界的购物狂欢节,每年的双十一,都堪称电商运营的风向标。我们可以从一组数据中得到启示:2014年双十一,阿里成交总额571亿元,无线端占比42.6%;2013年双十一,阿里总成交额350亿元,无线端成交额为53.5亿元,占比15.3%;2012年双十一,阿里总成交额为191亿元,手机淘宝成交9.6亿元,占5%。由此可见,连续3年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手机淘宝成交额占比节节攀升,其增速远远高于整体交易额增速。2014年,多家电商平台在双十一当天,无线端销售占比均超过40%,如国美在线开始10分钟,大家电销售60,360台,订单额突破2亿元关口的同时,无线端占比亦过半达到50.8%,无线端交易额同比增长1050%。
无线端增长和家电电商的异军突起双双成为今年双十一的亮点。天猫总裁乔峰在双十一当天13时31分销售额超越2013年的关键节点期,对数据做了解读,其中两点意味深长,一是“无线的变化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因为在双十一凌晨,无线交易占比一度高达70%;二是“线下品牌异军突起,家电3C表现突出”,如传统的海尔、格力等均获得了巨大增长。全球化、无线化、平台化是阿里上市后的核心,从此也可以看出移动电商的大未来。
家电业的快速反应能力最为重要
移动电商反应最快、增长最为迅猛的是食品类目,成为移动电商发力的领头羊。这一点,值得家电业整体警醒。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不少传统企业还在筹划如何做好PC端电商的时候,移动电商已经如火如荼,这对他们而言,的确是件欣喜又茫然的事情。
代运营商要以前瞻性眼光走在前边,并将客户托在前边。
用户向移动端转移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各大品牌商和代运营商必须去适应的。移动电商带来的用户维度更加细分――年龄、地理位置、移动终端等,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也越来越多。代运营商作为中间层,一边连着平台,一边连着品牌,移动电商的发展给了代运营商一个比较高的挑战,第一是宣传推广的多元化,第二是技术的增加,第三是平台的建立与运营。
电子商务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作为代运营商一定要以丰富的电商经验、专业的管理团队、创新的运营方式为企业、品牌提供最专业最适合的电商服务,帮助企业开拓销售渠道,提高社会竞争实力,提升企业、品牌社会地位。
如行业内的小冰火人运营的品牌天猫旗舰店包括贝尔莱德、美的、九阳、奥德尔、艾美特、福田等,并与这些厂家达成良好合作,取得了这些品牌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品牌推广与销售权,迅速成长为家电类家电专业品牌销售商,多家品牌的三甲商,拥有厂家级的售后服务支持。
小冰火人有何独特的优势以抢得众多知名大牌的青睐?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团队的运营能力,整合渠道的能力、品牌营销的能力以及IT技术方面的能力。当然,长远的眼光,与合作企业有共同的价值观也至关重要。
途歌总经理李健作为淘宝大学无线推广课题研发组的组长,在2013年就认为移动电商会蓬勃发展。其在与多位资深老师、TOP商家代表以及阿里小二们研究了移动电商后,在2013年首先就在自己的店铺也开始布局移动端,并获得了很好的收益。主要得益于2014年无线端的井喷式增长红利,因为很多类目都是以百分之几百的速度在爆发。
当问到移动电商对途歌本身带来的影响时,李总告诉记者,如果说大盘数据跟我们企业个体还有些距离的话,那么我们店铺后台的数据,则带来了最直观的体现:移动端的流量和销售额从开始的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再到百分之几十,遇上大促活动,其占比则高达百分之八九十,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几乎是一周一个变化。
电商和移动电商都是电商,他们同时具备电商共性,但是硬件终端以及客户消费特征的不同,也让彼此具有相当的差异性。譬如对于家电类目而言,移动电商具有流量基数大、获取成本相对较低、转化力弱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摈弃原有的PC电商经验,而重新以探索、实践、回顾、优化的方式在移动端再来一遍,这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挑战,当然也代表着更大的商业空间。
【关键字】通信机房网络重构机房规划NFVSDN
一、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正朝着“简洁、敏捷、开放、集约”的方向发展,各运营商现有通信局点布局及配套设施是面向铜缆网及传统交换网设计的,已不能满足业务和网络重构的要求。基于传统通信设备大规模退网和网络架构重构对机房各类资源的需求,以层级扁平化的网络简化趋势将势在必行,摸清现有机房网络资源条件,在匹配未来3-5年内通信网络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基于CODC化的重构网络的机房布局规划,是目前各通信运营商网络规划的迫切要求。
二、通信网络演进趋势
根据目前技术成熟情况,预计通信网络将朝着以下趋势发展:一是架构重构,以DC为核心建网。传送机房改造为云DC,建设DCI互联网络形成一体化资源池。二是网络重构,全面虚拟化。vBRAS等网元虚拟化,实现NFV电信云集约部署;网络设备虚拟化,利用SDN(overlay)构建智能弹性网络;在对SDN/NFV等新技术的引入过程中,新系统应优先基于SDN/NFV部署;部分老系统可逐步引入SDN/NFV。
SDN/NFV技术分别从网络架构和设备架构进行创新,将影响业务模式、网络演进和运营体系变革;云是SDN/NFV的基础,实现网络资源弹性扩展和灵活配置。
三、新一代通信机房业务需求
根据通信网络的演进趋势,未来通信机房按照局c内所安装通信设备网络层级可划分为区域中心、市级中心\属地中心、接入点三级,各层级机房预计部署的通信设备如下表:
四、通信机房规划建议
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飞思卡尔在很早以前就开始重视3G产品的后续平滑演进和兼容,目前已经推出高性能、先进架构的芯片产品,满足运营商和设备开发商提出的平滑过渡需求。
飞思卡尔DSP―支持TD到TDD-LTE演进的最佳选择
在中国移动一期建设中,设备厂商采用了飞思卡尔的一款4核DSP产品MSC8144。而在新一期建设中,飞思卡尔提供了基于他们最新6核DSP――飞思卡尔帮助运营商完成下一代通信的平滑过渡MSC8156的解决方案。
“MSC8156是飞思卡尔根据更高的标准来设计的一款多核DsP产品。它不仅要支持现有的TD-SCDMA,还要能够支持LTE演进技术。”谈到推出MSC81s6的原因时,飞思卡尔网络部亚太区业务拓展总监曲大健先生介绍说:“在未来,用户只要在MSC8156A上加载不同的软件,就可以实现对TDD-LTE、FDD-LTE以及WiMAX等下一代通信标准的支持。”而该平台的这一特点,正好可以满足中国移动提出的从TD,SCDMA向LTB平滑过渡的要求,保护运营商在TD-SCDMA上的投资。据悉,截止到目前,在今年初发售样片的MSC8156是市场上唯一一款能够支持向TDD-LTE平滑过渡的DSP平台。
MSC8156之所以能够通过通用的硬件系统,支持多个标准,这与其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密不可分。据悉,MSC8156是业内最先采用45nm工艺的DsP产品之一。与前一代4核数字信号处理器MSC8144相比,在面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MSC8156集成了更多的新功能,提供了更高的性能。例如,高速串口由8144的1个增加至两个,DDR接口也从1个增加到两个,并且把每个DDR接口的线宽增加了一倍。通过这样的升级以后,MSC8156上每个DDR接口上的数据吞吐能力增加到了MSC8144上的四倍。此外,MSC8156集成了强大的硬件加速器,不需外加其他硬件,就可以完成LTE的基带数据的处理,是一个纯DSP解决方案,性价比得到大幅提升。
小体积与高性能一多核DSP的最佳衡量指标
今天市场上的多核DSP主要呈现一下几种发展方向:一方面,一些企业在市场上提供3核DSP产品,未来将提供4核DSP。这类多核DSP产品,核的数目比较少,每个核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强,但其总体处理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提供64核、128核多核DSP产品。这类多核产品,每个核较为简单,处理能力也比较弱。由于集成了较多的核心、这类DSP的芯片面积会比较大。而飞思卡尔最新推出的6核DSP产品MSC8156,在上述两类多核DSP产品中做了一个平衡。它的核的数目不是最少的,而且每个核的处理能力保持在一个比较强的水平上、因此可以达到较强的总体处理能力,同时还保持了较小的芯片面积水平。
目前市场对于多核DSP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DSP核的处理能力要非常强。二是DSP要有适量的周边接口和较快的接口速率,满足MIMO的需求。三是多核之间要有高速连接,不会造成数据传输和输入的瓶颈。四是基带加速器要有高速的数据吞吐量,高效完成特定算法的处理。而飞思卡尔的MSC8156多核处理器正是满足了以上各方面的需求,在各方面堪称完美的产品。
MSC8156-3G新时代最佳LTE芯片
最近飞思卡尔半导体凭借其先进的多核DSP产品MSC8156,荣获了《中国电子报》颁发的“3G新时代最佳LTB芯片推进奖”。作为全球无线网络设备芯片领域的领先供应商,飞思卡尔率先在业界提出了“通用硬件平台”的产品开发理念,最先向市场交付支持从3G到LTE等多个无线标准的芯片产品,并展开与客户的紧密合作、为推进3G向LTE的平滑过渡做出贡献。同时,作为国际一流的半导体厂商,飞思卡尔也是最早支持中国自主标准TD-SCDMA及TDD-LTE演进技术的厂商,为设备供应商开发TD-SCDMA及TDD-LTE产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在无线网络设备芯片领域,飞思卡尔是第一家提出通用硬件平台设计理念的企业,并最早向市场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目前对3G向LTE平滑过渡的迫切需求。在2009年初,飞思卡尔向业界发售其最新6核DSP产品――MSC8156的样片。MSC81s6针对LTE演进目标设计,拥有业界最高的DSP处理性能和领先的产品架构。除了支持现有3G标准外,通过加载不同的软件、MSC8156可以支持TDD-LTE、FDD-LTE以及WiMAX等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从而帮助客户实现从3G到LTE的平滑过渡。
MSC8156DSP针对基带提供的集成多加速器平台引擎技术(称为MAPLE-B),与6个完全可编程的DSP内核一起操作,以支持3G-LTE、TDD-LTE、TD-SCDMA和WiMAX标准,并且达到HSPA和HSPA+的码速率。在单个平台上实现多标准功能,就不再需要根据不同基站标准重新设计硬件,因此该器件可在宏(Macro)基站、微(Micro)基站和微微(Pico)基站的不同尺寸之间进行扩展。MAPLE-B包括Turbo、Viterbi、FFT及DFT的硬件处理单元、其所提供的处理吞吐率是当前市场上其它产品的十倍以上,是当前唯一能够支持LTE基带处理的集成硬件加速器。另外MAPLE-B中还有两个可配置RISC引擎,这些引擎以后可以重新编程,以满足更新需求。
如果说云计算即将开启计算机的新时代,那么我们似乎也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云财政这一理念也必将深入全国财政人的心中。
宽广、纵深、无界,这是云的特质,也是今后各级财政在自身项目不断扩展,自身边缘不断模糊化之后的必然形态。无论是财政的科学化,精细化,抑或是“十二五”期间热推的两基财政建设,都可以看作是在未来的云财政界面中对传统财政的一次扩容行为。
这一定义并非是我们主观臆断,而是财政行为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后必然会产生的结果。
缘起云计算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刘鹏对云计算做了长短两种定义。长定义是:“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短定义是:“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按需提供可动态伸缩的廉价计算服务。”
这与财政有什么关系?河北省财政厅信息中心副主任刘福盈给了我们答案。这位浸在财政计算研发领域将近二十年的专家称,以计算机为终端的大型交互式信息网络(其实就是我们对于云财政的基本定义),已经逐渐渗透到财政工作的所有角落。这种渗透不仅仅是一种新型办公用品的浅层次渗透,而是在从预算编制到国库资金监管这些财政核心业务中,扮演了一个人工无法代替甚至无法企及的作用。
CFO与CIO
而在更广义上,在云网络上架构的财政在任何方面都获得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广大的信息量。这种信息量的获得是以往历次财政改革中对于财政理念在实践中最稳妥的一次落地。
但依然存在一个问题:理财必先守财,过去的项目批复中一次性的拨款方式,让财政永远站在了为民理财的下风口。钱去了哪?干什么了?无从得知。从一开始的无权得知到现在的无法得知,都表示财政如果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CFO理念,就必须从以国库资金为首的财政资金流转信息开始着手。
这是财政信息化的第一步,也是云财政的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决定了财政在未来的政务处理中并不仅仅要作为一个CFO而存在,也应该作为首席信息官即CIO而存在。这并非一个越权行为,而是财政在被赋予了为政府理财者的职责中的必要背景。
更为广义的云财政所需要的信息量不仅限于以财政资金流转信息为核心。在现有财政的职权范围内,财政有理由也有权利处于财税库银联合信息网络的中心地位,而现在不用说是地位,财税库银在网络联合上都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各行业均摆明了信息化对于自身的价值所在,某国有银行洋洋洒洒几千人的信息网络研发团队,构成了一个对外几乎完全封闭的网络体系,纵观财税库银几大信息网,只有财政保留了将接口留给其他几个信息单元的决定,而现实的问题,还不仅仅是这些网络能否兼容这种技术型的问题。
合纵连横
云计算中,最核心的一个模型是通过一个协议,在相同权限级别上的信息拥有平行及向上流通的权利。体现在财政信息上,即每个地方财政均可看到相同等级地区的财政信息,并通过其他地区的财政信息调整自身的运行模式,一方面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通过高度的标准化(在这一点上河北省财政开了一个先河),使以往饱受诟病的财政系统“无序”的情况得以彻底的改善。
可惜的是,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个地方财政可以完全做到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