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投资估算方法(精选5篇)

关键词:永续盘存法;资本存量;价格指数

一、引言

中国经济的很多实证研究都会用到资本存量K这个指标,尤其是在估计全要素生产率、投入产出分析和经济增长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我国的统计年鉴及统计资料中并没有给出K的实际数值,因此对资本存量K的测算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也正是因为对资本存量采取估算的方法,就使得学者们会根据他们的研究目的采取不尽相同的测算方法,因此他们所得出的数据间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对K的测算的不准确也必定会影响后续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所以,如何准确测算资本存量就成为经济研究能否得到与经济现象一致的关键。

二、资本存量的测算方法

由戈德史密斯于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是测算资本存量的基本方法[1]。

Kit=Iit+(1-ait)Ki(t-1)(i=1,2,……,20)(1)

其中,Kit表示第t年末第i个行业的资本存量,Iit表示第t年内第i个企业的投资量,αit表示第t年第i个行业的折旧率,现有研究基本上都采用永续盘存法,不同点在于处理细节上存差异性。代表性方法如下:

邹至庄采用的计算方法为[2]:

Kit=Ki(t-1)+Iit(2)

而贺菊煌的计算公式为:

Kit=Ki(t-1)+Zit(3)

其中,Zit表示第t年的积累;

王小鲁和樊纲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Kit=Ki(t-1)+(本年固定资本形成-折旧)/Pk(4)

而宋海岩等的公式为:

Kit=Iit+(1-ait-gt)Ki(t-1)(5)

其中,gt表示经济增长率,由于样本是各省数据,所以gt就代表各省的GDP增长率。

从以上具有代表性的测算方法不难看出,对于资本存量K的测算主要集中于确定以下几个重要的指标;基期资本存量K的确定、当年实际投资额的确定、折旧的确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Pt的确定以及行业合并与分解的标准的确定。

(一)基期资本存量K的确定

(二)当年实际投资数据的选取

对当年投资额的选取主要有三种:一是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这是大多数研究所采用的,如王小鲁和樊纲;二是采用所谓“积累”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统计口径,如邹至庄、贺菊煌以及张军和章元。即将总积累按照相应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从而得到各个部门的资本存量;三是采用资本形成总额或着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如何枫、陈荣和何林[4]。

由于数据统计口径差异,估算分行业资本存量具有特殊性。本文在研究中发现对不同的行业采取固定比例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结果不可信,而实际上各行业的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之和所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存在很大差异。

(三)折旧的确定

折旧率选取的不同必然会导致资本存量估算的差异。现有研究对折旧的处理一般采用直线折旧法,如宋海岩等认为实际折旧率是3.16%的名义折旧率加上经济增长率[5];王小鲁等在固定定资本形成的基础上采用了5%的折旧率。黄永峰、任若恩和刘晓生估算出的设备的折旧率为17%,建筑为8%;邹至庄利用“折旧额=GDP-国民收入+补贴-间接税”计算出折旧额。

以上折旧率的确定,基本上都是较主观的选取。为了给出比较客观的数据我们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所获得的统计资料,对中国社会平均折旧率进行了合理的估算,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折旧率基本上呈上升的趋势,因此,选定折旧率为6%是比较合理的。

(四)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确定

统计年鉴1992年才开始公布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此前的数据是无法得到的。因此,现有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确定缺失的价格指数:采用其他指数来代替或者自己测算。黄永峰等直接利用零售物价指数替代;1993年,中国统计体系还没有建立前,邹至庄估计了1952-1997年的积累隐含平减指数,后来的研究大多借用这一结果,宋海岩等直接借用了邹至庄的积累隐含平减指数处理1978年前的数据,其后年份的数据则采用全国建筑材料价格指数代替;李治国和唐国兴用上海市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及其指数计算出上海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然后用它计算出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五)行业标准的确定

为了适应研究主题,符合数据合理性的要求,在对分行业的资本存量K进行测算时都会根据要求来合并和分解一些行业。当然,对于行业合并与分解的标准的确定也要依据研究的内容来确定,范建双在对我国建筑业分行业资本存量的测算中,将建筑业分解成8个行业,并尽量与2003年以前保持一致。薛俊波、王铮以投入产出表所列的17个部门为标准,对16个行业数据进行合并和分解。2002年之后则分为20个行业,投入产出表部门的分类也更加详细。可以看出,行业的分解和合并的难度也会随着研究年份区间的增大而增大[6]。(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肖红叶,郝枫.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J].财贸经济,2005,(3)

[2]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7)

[3]徐建荣,陈析.我国制造也资本存量测算[J].商业经济研究,2007,(17)

[4]范建双,虞晓芬,叶淑娥.中国建筑业分行业资本存量测算[J].建筑经济,2012,(10)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引言

1投资估算的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包含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的估算。

1)建筑工程费用

各类房屋建筑工程和列入建筑工程预算的各种管道、电力、电信和电缆导线敷设工程的费用;各种设备基础以及各种炉窑砌筑工程和金属结构工程的费用;为施工而进行的场地平整、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和临时用水、电、气、路以及完工后场地的清理,环境绿化等工作的费用;矿井开凿、石油钻井,修建铁路、公路、桥梁、水库及防洪等工程费用。

2)安装工程费用

各种需要安装的机械设备的装配费用,与设备相连的设施的工程费用,附属于被安装设备的管线敷设工程费用,以及被安装设备的绝缘、防腐、保温、油漆等工作的材料和安装费;为测定安装工程质量,对单台设备进行单机试运转、对系统设备进行系统联动无负荷试运转工作的调试费。

3)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积极部分,在生产性工程建设中,所占工程造价比重越大意味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设备购置费是指为建设项目购置或自制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国产或进口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它由设备原价和设备运杂费构成。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是指新建或扩建项目初步设计规定的,保证初期正常生产必须购置的没有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仪器、工卡模具、器具、生产家具和备品备件等的购置费用。

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指应在建设项目的建设投资中开支的,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后能够正常发挥效用而发生的固定资产其他费用、无形资产费和其他资产费用。固定资产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建设用地费、可行性研究费、研究试验费、勘察设计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引进技术和引进设备其他费、工程保险、联合试运转费、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查费、市政公用设施费。无形资产费用包括专利及专业技术使用费。其他资产费用包括生产准备及开办费等。

5)预备费

按照我国的现行规定,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是指针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支出,需要事先预留的费用。涨价预备费是指针对建设项目建设期间内由于材料、人工、设备等价格可能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而事先预留的费用。在用投资借款进行建设的项目,还要同时计算包括建设期间借款利息和不包括建设期间借款利息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前者用于计算有关财务指标,后者用于计算现金流量。

2投资估算的方法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方法,取决于要求达到的精确度。而精确度又是由项目研究和研究所处不同阶段以及资料数据的可行性决定的。通常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可采用单位生产能力投资估算法和生产能力指数估算法。在项目可研阶段应采用概算指标估算法。

2.1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根据已建成类似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形成的设计生产能力,算出单位设计生产能力所需固定资产投资,再将它乘以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来计算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方法。此方法把项目的建设投资与其生产能力的关系视为简单的线性关系,估算结果精确度较差。使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和类似项目的可比性,否则误差很大。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新建项目或装置的估算,优点是计算简便迅速;其缺点是在实际应用中不易找到与拟建项目完全类似的项目,需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和建设条件将投资进行适当调整后估算项目的投资额。

2.2生产能力指数法

利用已建成项目的设备投资,估算同类不同生产能力项目的设备投资额的方法,是对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的改进。此方法由于不是按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根据实际资料求得的指数关系来估算拟建项目的设备投资额,所以比较精确。

2.3建设投资分类估算法

1)建筑工程费用估算

根据掌握的拟建工程资料情况的详细程度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要是较粗略时,可以按照建筑工程概算指标乘以建筑工程量得出建筑工程估算费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较详细的话,可以利用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指标或有关工程造价机构的当地价格信息指标来进行估算。

2)安装工程费估算

安装工程费的估算是按照设备及材料清单的内容进行的。一般设备的安装费的估算通常可采用三种方法:(1)按照设备购置费的百分比来估算安装工程费。(2)参考行业或专门机构制定的安装工程定额,取费标准来估算设备安装工程费。(3)根据市场行情及不同的安装方式,按照设备的吨位,采用每吨设备的安装费是多少来估算安装工程费。

3)设备及工器具费估算

设备费用的估算费用由设备的原价及设备运杂费构成。设备的原价主要通过设备厂家询价或根据经验数据,按照设备的吨位,采用设备的吨价来估算设备费用。工器具费的估算一般是综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其占主要设备的比例进行估算。

4)工程建设其他费估算

工程建设其他费估算在项目初期阶段,可以按照工程费用的百分比来综合估算。在合同或协议中明确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需按合同或协议列入。合同或协议中未明确的费用,可按照国家或各个行业的有关规定根据不同情况逐项估算。

5)基本预备费估算

基本预备费率是按照行业规定,结合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基本预备费是以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为基数,乘以基本预备费率估算得出的。

6)涨价预备费估算

根据各年份的静态投资额,按照国家规定的投资综合价格指数,采用复利法,分别估算出各年的涨价预备费,再汇总求和,得出总的涨价预备费。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会计分录

一、浅析行政单位财务核算变化影响及重点问题

(一)细化资产分类,注重资产的分类核算

(二)基建项目不再单独立账,并入行政单位账套中

二、浅析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变化影响及重点问题

(一)“零余额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应用影响

(二)注意对非流动基金科目的使用

“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替换了旧制度中的“固定基金”科目,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扩大了固定基金的核算范围,适应了事业单位的现实发展需要。事业单位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把自身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考虑到了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扩大了对固定资金的核算范围,改用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核算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资产投资活动。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人员按照资产投资活动的性质,将投资资金分类列入“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二级明细科目内。例如,事业单位购买一台电脑,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非流动资金基金―固定资产”。当需要计提折旧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政策的应用

三、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十分重要,正确完整地核算经济业务,准确地编制会计报表,为单位负责人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从而帮助领导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因此,财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会计制度,熟练运用会计科目,并不断完善和改进会计核算技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进一步的发展。

对于会计政策选择也有以下的定义即允许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中选出合适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政策。从这个定义中可以得到,首先会计选择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其次是具有自发性,第三则是会计政策选择要具有合理性。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容

(一)资产类方面内容

资产是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资产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会计准则在资产方面的规定给予企业较大选择空间。下面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说明关于资产类的会计政策可选择的内容。

第一是对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于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其中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根据上月和本月存货所占比例赋予权重来计算单位成本。与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类似的还有移动加权平均法。

第二是对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的选择。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的方法。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最终要分摊到产品成本上去,折旧少则成本就低所以相应的利润上升。

(二)负债类方面内容

负债与企业资产相对应,也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企业负债方面,企业也拥有着一定的选择权利。下面将从或有事项和预计负债来说明企业在这两方面的可选择空间。

想要了解预计负债,首先要了解或有事项,或有事项有三个重要的特征。第一是此事项是过去发生的,第二个特征是事项的结果是由未来事项所确定的。最后是或有事项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或有事项的发生概率是在50%~95%之间,所以在对于预计负债的确认时就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符合或有事项的条件,第二个是其金额可以可靠的计量。每个企业对于预计负债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是不同的,所以在确认预计负债时就存在选择的空间,其次是对预计负债的计量。在计量预计负债的金额时是要确定最佳估计数,最佳估计数也是根据企业以往经验和市场情况进行估算的,在这里,企业也可以进行数额的选择。所以这使得企业可以通过调整预计负债来改变企业的收入。

(三)收入类方面内容

首先是对销售收入金额的确定。因为企业的销售政策不同,所以也就相对的有不同的对收入确认方法。其中包括现金折扣、商业折扣和销售折让。在现金折扣中,付款期限和折扣百分比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营业状况进行选择。而商业折扣是直接在价格上扣除,其中具体的折扣方案由企业自由决定,最终按照实收价格来进行确认。最后的销售折让是因为产品质量的不合格而在价格上进行优惠,在优惠方面也是由企业所决定的。

其次是对于提供劳务收入的计量和会计处理。在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前提下,有两种方法供企业选择,第一种方法是按提供交易的完成进度方法,这种方法又包含三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是已完工作的测量。第二种方法是以提供劳务占应提供总劳动的比例来进行计算。第三种方法是已发生的成本占总成本的方法。这三种都可供企业来进行选择。第二大类是根据完工的百分比来进行计量的,所以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以上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并且可以选择的会计政策内容,所以在实际情形下,企业是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来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

三、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一)资产类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不同的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数额是不同的,继而每月计提的折旧额就不同,从而会影响到企业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利润。下面本文选择年限平均法和年数总和法来说明对于不同折旧方法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

例如,某一固定资产原始价值为6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元。下面则分别有直线法和年限综合法进行计算。

首先是采用直线法,得出每年的折旧额为1.2万元,所以分摊到各个月的折旧额就为10000元。

其次若企业采用的是年数总和法来对固定资产进行提取折旧的话,同样使用上面固定资产的数据,则得出的折旧额就大不相同,其计算结果与直线法的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如果企业采用年限总合法则每年的折旧都是不同的,前几年的折旧额比采用直线折旧方法得出的折旧额要高,所以若是在第一年或是在第二年中,企业采取直线折旧的方法最终成本会比采用年限总和法的要低,而在第四年和第五年时,采用年限总和法比采用直线法的成本低。在企业进行利润核算时,企业的营业利润是营业成本扣除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而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将分摊到产品成本上去,不同的折旧额会造成产品的单位成本不同,所以就导致了不同的营业成本。就本例的第一年来讲,按直线法得到折旧额为12000元,而年数总和法是20000元,所以在生产成品数量和销售商品数量一致的情况下,采用年数总和法所计算出的产品单位成本较高,进而营业成本也会相应的较高。成本高就会影响到利润,所以最后得到的利润也是不同的。

2.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对于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下面从先进先出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来进行举例说明。

例如,某公司2015年3月1日结存甲材料1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10元;3月15日购入该材300千克,其实际每千克成本为11元;3月25日和3月28日分别发出该材料100千克和250千克。

首先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计算,如下表所示:

根据先进先出法来计算的第一批发出材料的成本为1000元其单价为10元,而第二批发出材料的成本为2750元其中单价为11元。

如果同样的数据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的计算方法得到甲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10.75元。所以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核算会得到不同的发出材料成本。两种不同的计价方法首先影响到了销售成本,因为两种方法所得出的单位成本是不同的,一个为10元和11元,另一个为10.75元,所以销售产品的单位成本是不一样的。那么销售成本也一定不同。其次,通过两种不同方法最终所得出的利润也是不同的,利润是收入与成本之差得到的,假如收入相同,因为产品单位成本不同那么销售成本就会不同,进而也使得利润不同。第三点是对期末存货成本的影响,对于先进先出法最后得到的存货单价为11元,期末存货成本为550元,而对于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得到的材料单价为10.75元,则期末存货成本为537.5元。所以根据上述分析得到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

(二)负债类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下面从预计负债的确认和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举例说明。首先是对预计负债的确认,对于预计负债的确认是此事件发生的概率为50%-95%之间,如果是在年末时此事件还仍未发生,那么企业可以对此事进行确认或者是不确认。如果企业进行了确认,那么负债就会上升,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也会影响到企业最终的财务报表,进而也会改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第二点是对最佳估计数的确定,假设某企业要承担法律诉讼赔偿,此事件发生的概率较高,那么对于赔偿的额度就可以进行一定的估计,即一个上限和一个下限,对于数额的估计就给企业一定的选择空间,不同的企业针对这同一事件的数额估计值可能是不一样的。数值不一样,显然所显示的会计信息也是不一样的。

(三)收入类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企业为了使购买方能够较快的支付货款,会采取一些优惠措施,例如在现金折扣中,企业有权规定还款期限和优惠百分比。优惠政策的不同会影响到购买方的还款行为,这样一来就进而影响到了企业的销售收入。并且企业所设置的优惠百分比不同则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若是优惠率高的话,虽然购买方会提前付款,但是优惠的多,则企业的收入就会相应的减少。

[关键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期望价值投资价值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国民投资理财意识增强,进入资本市场参加上市企业投资的投资者急剧增加。为了使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上市企业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分析每股净资产(元)、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收益、每股未分配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现金含量等重要财务指标,综合估算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合理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方案,必须客观分析企业会计报表及固定资产会计信息。

从客观的角度看来,现在公开披露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盈利能力信息,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反映却是资源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盈利能力信息。尤其是占有份额大、使用目的多、事业支撑元素强的固定资产,更加对企业未来收益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代号排行前(600001-600007之间)5家企业在2006年9月30日披露资产负债表的调查分析看来,5家企业持有固定资产平均比率占总资产平均额的61.14%,超过资产总额一半以上,其中最高是中国国贸(600007)的固定资产金额占资产总额的92.29%。可见,企业的每股净资产金额中所含固定资产份额较高,也就是说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一半以上是固定资产。因此,要合理估算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就必须详细了解企业资产,特别是占有份额大而且使用元素多的企业固定资产,通过综合分析固定资产的会计特征,全面评估企业价值。

2.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性与期待价值增值

企业在根据本身经营战略决策进行事业投资过程中,取得并持有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其目的是同过运用投资固定资产进行生产经营,并取得超过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以上的事业收益。

2.1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性

企业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固定资产账面是取得固定资产的全部成本。由于企业取得固定资产属于事业投资行为,所以购入费用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也就是说,从购入固定资产开始到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费用支出额,作为固定资产的投资原价并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及计量,并且在未来的使用年限内,通过折旧分摊费用的形式,收回固定资产这一事业投资确定成本。可见,固定资产购入时账面价值高,此时表现出来的每股净资产价额也高,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及折旧核算,表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减少,每股净资产价额也随之降低特点。

2.2固定资产取得的期待价值增值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目的一般是通过使用取得固定资产进行产品生产经营,并获得超过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以上的期望价值。

企业固定资产事业投资成本收回及实现期望价值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在这一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随着生产技术的熟练完善、市场的不断开拓及产品销售量的扩大,营业利润会不断增;另一方面,随着固定资产的折旧会计处理,其账面价值不断减少,需要分摊的费用总额在降低。加上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年限长于折旧年限,也就是说企业固定资产经常是在累计折旧全部计提完毕之后,仍然还在使用并创造收益。因此,投资者在分析企业固定资产信息时,必须了解企业使用中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呈减少趋势、而投资可能实现的期望价值却呈增加趋势。

3.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少与绝对收益增加

根据我国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会计准则”)第三条规定,企业有形固定资产是为商品生产、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使用目的而持有,并要求在使用期间实行按“使用寿命”期内摊销的核算方法。由于固定资产本身具有多重效用的客观特性,同一固定资产、同一核算成本、不同的持有目的、不同的使用方法将带来不一样的经济收益。

3.1固定资产持有的原价减少性特征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固定资产一经取得,不管使用效益如何,都按照固定资产取得原价,确认及计量于资产负债表之中,并且设立“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减耗量。根据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理论依据:在企业生产及经营正常进行前提下,由于物理的,机能的因素将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和价值损失,为了合理反映这种价值减少,会计核算实行对使用固定资产在“经济使用年限”内进行折旧会计处理,通过固定资产的原价分摊形式收回其投资成本。

可见,在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过程中,无论选择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等折旧方法中的哪一种,都表现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在减少、折旧累计收回投资额在增加,即体现了持有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少性特征。

3.2固定资产的金融价值性特征

企业持有的土地、仓库、厂房及建筑物或以“在建工程形”形式核算的土地等有形固定资产,本身具有客观金融性特征。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保有固定资产不管是使用目的还是投资目的,持有期间都实行折旧核算,使得若干年经过账面价值变得越来越少。事实上,随着我国土地价格及建筑成本不断上升,这类固定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远远高于账面价值。

然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保有这部分金融性固定资产,由于具有巨大含溢价值。由此,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可能选择改变固定资产使用目的为金融投资目的,转为把这些固定资产在市场上以市价卖出实现变现,将取得巨大营业外收入,实现企业利润增加。

4.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外挖掘企业投资价值

由于企业有形固定资产种类繁多、使用状况复杂、确定成本核算单一,因此,投资者必须善于有效分析企业固定资产项目、结构、使用状态及性质,从理论上发现企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外客观存在的未来投资价值。

4.1善于发现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理论依据我们知道:一方面,固定资产对企业经营利润有贡献,并且这一贡献额度是通过固定资产本身的机能减耗换取而来的。一方面,在假设企业持续经营前提下,固定资产取得原价就等于资产的潜在经济使用能力。其实,对于企业生产经营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来说,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企业品牌价值的不断提高,固定资产在经济年限内所带来的单位年间经济收益,将大大超过原价折旧额。因此,投资者须详细了解企业固定资产项目及使用状况,善于发现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收益。

4.2善于认识固定资产的金融性价值收益

由于企业有形固定资产的确定核算特征,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客观呈减少趋势,而投资可能实现的期望价值却呈增加趋势。在这基础上,如果改变固定资产使用目的为金融投资目的,把金融性固定资产以市价卖出变现,将实现巨大的经济收益。

实际上,金融性固定资产按现在市场公允价值交易,将使其隐含在该资产中的“含溢”价值部分得以实现,形成企业的确定收益。这样的结果将会直接带来企业每股收益及现金流量增加的同时,创造超过期望价值、使用价值以上的扩大价值额,形成扩大面积的增值空间。

THE END
1.国家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法规库(3)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指一切需要安装与不需要安装的生产、动力、弱电、起重、运输等设备(包括备品备件)的购置费,以及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的新建车间,为生产准备所必须购置的第一套不够固定资产标准(即不同时具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和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两条件者)的设备、仪器、工卡模具、器具和生产家具等的购置费...http://www.110.com/fagui/law_178001.html
2.2020年监理目标控制(土建)投资母题提分(二)【例】下述属于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的有()。 A.国产设备从交货地点至工地仓库的运费 B.进口设备银行财务费 C.进口设备检验鉴定费 D.进口设备仓库保管费 E.为进口设备而出国的人员差旅费 【答案】ABD 二、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的组成与计算 第四节 ...https://www.jianshu.com/p/9ff68a772fc2
3.2019年上海市二级造价师《基础知识》必考点辅导:建设项目总投资...(1)是购置或自制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器具及生产家具等费用,是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积极部分,比重增大意味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2)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 (1+设备运杂费率) (3)设备原价通常包含备品备件费在内。 https://www.laixue.com/article/141396
4.《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2]116号)本部分由建设管理费、生产准备费、科研勘测设计费、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和其他五项组成。 (1)建设管理费。包括项目建设管理费、工程建设监理费和联合试运转费。 (2)生产准备费。包括生产及管理单位提前进厂费、生产职工培训费、管理用具购置费、备品备件购置费、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 https://www.360doc.cn/mip/279470515.html
1.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构成摘要: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是由设备购置费用和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用组成。在工业建设工程中,设备、工器具费用与资本的有机构成相联系,设备、工器具费用占投资费用的比例大小,意味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程度。 (1)设备购置费是指为建设工程购置或自制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费用。https://www.cbi360.net/hyjd/20220911/272993.html
2.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设备购置费×定额费率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设备购置费×定额费率-中国建造师培训网.PPT,1Z100000 建设工程经济 1Z103000 建设工程估价 1Z103050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 概念、分类、计算 施工图预算 ——根据预算定额编制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的预算价。 ——传统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906/7115036166001145.shtm
3.监理《投资控制》考点分析: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的组成与计算◇生产性建设项目的设备工器具费用,与项目的技术进步、资本的有机构成密切相关,属于“积极投资”。设备购置费以及国产设备原价(进口设备抵岸价)是设备工器具费用的核心。 一、设备购置费的组成及计算 ◆含义:为建设工程购置或自制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特征的设备、工具、器具的费用。 https://www.thea.cn/xjl_wx_244899-1.htm
4.工程造价包括工程设计费吗工程设计费一般是工程造价的多少→...(3)其他费用:包括法定利润和税金。法定利润是指按规定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利润。税金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 2、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指设计规定为购置机械、电气设备、工具器具、仪器、办公家具而支出的全部费用。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73269.html
5.公路造价基本知识安装工程费包括:高等级公路中的管理设施的安装,如收费站的收费设施,通讯系统的设施,监控系统的设施,供电系统的设备,以及某些隧道的通风设备、供电设备的安装等费用。 (二)设备、工器具的购置费用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包括:渡口设备、隧道照明、通风的动力设备、高等级公路的监控设备,养护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器具...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07381882781705
6.下列关于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的说法正确的是。生产性工程建设中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占工程造价比重越小,意味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C.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一般以设备购置费为计算基数,按照部门或行业规定的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费率计算 D.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是指新建或扩建项目初步设计规定的,保证初期正常生产必须购置的达到固...https://www.shuashuati.com/ti/3ff2c3ebfe8249e493b6f2dc7d00ac4a.html?fm=bdbds97ae6857f78033d7e6ca87656975b8d2
7.10工程项目费用管理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 设备购置费—— 原价、运杂费 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 直接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间接费 利润 税金 建设投资 工程项目总投资 建设期利息 工程建设 其他费用 土地使用费 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 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 ...https://www.xueke.org/wenku/153256.html
8.关于项目建议书5篇路线工程和独立桥梁工程的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的拆迁赔偿费、研究试验费、勘察设计费、供电贴费按本办法附录规定的费率,以第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费总为基数计算。建设单位管理费(含工程质量监督费、工程监理费、定额编制管理费、设计文件审查费)按《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规定费...https://www.wenshubang.com/jianyishu/1283691.html
9.项目建议书范文(通用14篇)路线工程和独立桥梁工程的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的拆迁赔偿费、研究试验费、勘察设计费、供电贴费按本办法附录规定的费率,以第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费总为基数计算。建设单位管理费(含工程质量监督费、工程监理费、定额编制管理费、设计文件审查费)按《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规定费...https://www.jy135.com/jianyishu/578032.html
10.会计视野法规库: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规则和具备规定计算条件的设备价值,以及支出的其他投资费用,就可统计投资完成额。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构成 第19 固定资产投资额按其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分为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商品房购置和其他费用五部分。 一、建筑工程:是指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房屋等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https://law.esnai.com/mview/4824
11.公路工程造价及其构成设备购置费系指为满足公路的营运、管理、养护需要,购置的构成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和虽低于固定资产标准但属于设计明确列人设备清单的设备的费用。 工具、器具购置费系指建设项目交付使用后为满足初期正常营运必须购置的第一套不构成固定资产的设备、仪器、仪表、工卡模具、器具、工作台(框、架、柜)等的费用。不包括:构...https://www.yjbys.com/edu/gongluzaojiashi/235594.html
12.《建筑工程造价》第一章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第二节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 一、设备购置费 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 (一)设备原价 1、国产设备原价 (1)国产标准设备原价 (2)国产非标准设备原价: 设备原价:单台非标准设备原价={ [(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1+专用工具费率)×(1+废品损失费率)+外购配套件费 ] ×(1+包装费率)-外购配套...https://www.douban.com/note/716800676/
13.基层统计报表填报指南实际完成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工作量指标,包括实际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值,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以及实际发生的其他费用。没有用于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工程预付款和没有进行安装的需要安装的设备等,都不能计算投资完成额。 计算投资完成额所依据的价格: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一般按预算价格计算。实行招标的工程,按中...https://tjj.henan.gov.cn/2010/12-30/1365220.html
14.计价与控制笔记1、构成:包括设备购置费、工具器具生产家具购置费;是固定资产投资积极部分,在造价比重增大是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2、设备购置费构成和计算 1)是为建设项目而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公式: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 2)国产设备原价构成及计算 ①国产标准设备原价:带备件和不带备件;一般采用带备件的,因有完...https://www.czzy-edu.com/23/26/125/127/content_3616.html
15.关于请示批复格式3.2 设备、工具、器具及家具购置费 设备、工具、器具及家具购置费的调整主要是设备购置费的调整。编制设备费用调整表时应按专业划分, 每种设备列出名称、型号、规格、材质、台件数、重量、单价、总价等, 做到原概算与调整概算相对应, 最后列出原概算与调整概算差额及调整幅度[2]。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f035wz4.html
16.工程概预算学习心得(精选14篇)1.设备、工具、器具及家具购置费包括一、设备购置费二、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三、办公和生活用家具购置费 2.办公和生活用家具购置费按表3—20规定计算 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2、建设项目管理费 一、建设单位(业主)管理费以建安费为基数、按表3—21的费率,累进办法计算。 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406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