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长久留住消费者,需要酒店深度理解消费者需求,打造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当下亲子游的大热催生了各种各样的亲子房,“亲子”标签似乎成了酒店营销的水晶鞋,穿上它就可以让酒店变身,成为酒店抬高身价的砝码,同一间客房,布置上亲子的软装,价格就可以翻上几倍。但值得警惕的是,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的亲子酒店或客房已然让消费者审美疲劳。
亲子市场火热,亲子酒店却槽点满满
亲子房成为家庭出游的高需求
家长对亲子客房的吐槽
第三方数据资料对亲子产品问题的总结
中国旅游协会亲子游与青少年营地分会在《中国亲子文旅与研学旅行行业2022年度发展报告》中指出:“亲子旅游产品同质化,无动力乐园遍地开花,找不到可持续发展的动能;亲子旅游场景表面化,把卡通化形象等同于所有儿童偏好,无法触达孩子的内心;亲子旅游服务偏颇化,“子”独大“亲”不见,代际互动缺乏,家长找不到旅游休闲的空间;亲子旅游设施缺乏健全的行业标准,质量难以把控,存在安全风险;亲子文旅融合深度不足,尤其是低龄儿童适游产品,在文化创意和文化体验上用心不够;经营主体素质和资质参差不齐,给产品供给和服务品质带来风险;对亲子文旅消费特征的洞察不够,导致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应对不足。”
锦上添花需要先有锦再有花
亲子酒店有游乐场型、儿童乐园型、亲子服务型、亲子活动型、景观型等,无论是内有超大型游乐场、背靠著名景观,还是仅仅有少许亲子设施、几间亲子客房,无论是专门的亲子酒店还是将其他类型的酒店客房改造成亲子客房,想挣孩子、宝妈宝爸们的钱,“工先欲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定得用心研究,即使做不到“大而全”、“差异化”的亲子产品,起码应该在保证最基础的安全健康和舒适条件下,考虑到儿童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进而做提升。
保证基本设施和服务
酒店本身就应该有较好的隔音,考虑到儿童好动、闹腾的天性,亲子酒店要比普通酒店更加优化客房的隔音效果;酒店的空间不仅要保证事实上的安全,还要给予客人心理上的安全,亲子酒店更要注意电源、水源、家具棱角、地面防滑、睡床、可移动物品材质的安全性;在全民追求健康的趋势下,酒店餐饮本来就应该健康化,对于亲子酒店,更是需要基于儿童的健康标准提供儿童餐;客房空气的质量在达标的基础上,要考虑儿童娇嫩的呼吸道而使用儿童标准的空气杀菌剂、空气净化器等。
必备儿童专业知识
酒店需要掌握最新的儿童生长、体格、发育等基础知识,以便来确定酒店客房、公区等儿童可能使用到的产品高度、儿童用品的尺寸,甚至照顾到儿童眼睛发育的灯光设计等,比如2022年9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代替了10年前的标准,酒店需掌握最新数据进行设备更新。“儿童心理学”一类的知识也是必备的,对儿童心理的认知并非局限于色彩、卡通形象、玩具的选择,还可以帮助酒店更好地进行空间设计、亲子活动设计和对客服务设计等。
灵活应对个性化需求
对于亲子客人个性化方面的需求,考虑到儿童年龄跨度较大,身高、鞋码等差异较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对玩具、书籍的需求也不同,酒店可采用枕头菜单的方法,让客人自行选择比如拖鞋、浴袍、牙刷等所需物品。对于儿童出行需要的大件物品,比如婴儿车、婴儿摇篮等,酒店可采用免费或少许收费的租赁模式。对于儿童尿布、湿巾甚至零食等,可利用自动售卖柜零售。
亲子酒店既要重视“子”也不能忽视“亲”
深挖付款人-父母对亲子酒店的别样期待
对于孩子,亲子客房、酒店要有趣好玩,对于家长的“贪念”,酒店还要附加寓教于乐,所以在文化氛围打造和活动设计中要特别重视“教育意义”,这就要求酒店具备一些儿童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我国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教育目标,酒店可以从在地文化上下功夫,不仅可以打造自己的差异化,而且可以让酒店的文化氛围融入到亲子客户的整个地域旅游计划中。在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文旅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当下,酒店作为数字化很好的载体,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比如面部识别门锁系统、语音控制的家居系统、VR云览酒店预订系统、送物机器人等给孩子展示酒店科学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