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名家(40):马蒂斯-野兽派创始人
1、开着的窗户。这幅画是马蒂斯在1905年的秋季沙龙里展出的重要作品。因为这幅“开着的窗户”和一幅马蒂斯夫人的肖像,题为“戴帽子的妇人”,使马蒂斯率领的野兽派走上声名大噪之途。画面上墙面只占一小部分,窗户占了一大片地方。窗扉对着外部世界大大敞开——阳台上摆着花盆,还长着藤蔓,然后就是大海、天空和船只。这里的内墙和窗扉,是由一条条宽宽的竖条构成,用了鲜艳的绿色、蓝色、紫色和橙色;户外世界,则是一片鲜艳的小笔触构成的装饰华丽的图案。笔触从绿色的小点,扩展到笔触更宽一点的淡红色、白色,还有海和天空的蓝色。在这幅画中,马蒂斯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印象主义者中的任何人,出现了色彩抽象的细微迹象。
2、戴帽子的妇人。这是一幅马蒂斯夫人的肖像,它在形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舍弃,所以比“开着的窗户”引起了更强烈的轰动。颜料不分青红皂白地铺在画面上,不仅仅是背景和帽子,还有这位妇人的脸部、她的容貌,都是用大胆的绿色和朱红色的笔触,把轮廓勾勒出来的。
3、舞蹈。“舞蹈”创作于1909-1910年,马蒂斯在创作时,把模特儿带到地中海岸边,他认为这件作品跟地中海给他的喜悦情绪紧密相连,画中背景的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一大片绿色让人想起翠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
4、音乐。这1910年创作的“音乐”,近似于“舞蹈”这幅图的概念,在这幅作品中,马蒂斯用强烈鲜明的颜色对比,凸显红色,每个人所坐的位置和彼此之间的对应,具有视觉上的连续感与跳动感,因而产生音符流动的效果。“舞蹈”和“音乐”都是用典型的简单构图、强烈色彩对比与流动感,达到色彩与音乐之间的关联性的。
5、钢琴课。这“钢琴课”创造于1916年,这段时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残酷的日子,它是马蒂斯最黯淡的作品时期,也是最渴望严谨性,最接近立体主义的时期。这个时期之后,他还是远离了立体主义,回到他快乐明朗的色彩中。我们会发现这幅画很富结构性:窗外的花园以简单的绿色几何图形作代表,除了钢琴前景的红色,其它颜色都偏冷暗,弹钢琴的孩子右脸投下几何图形的光线阴影,跟在他前方的节拍器几何图形相对应。整幅图只有窗户栏杆和钢琴架上的花饰,是轻松的线条。因此图中充满惆怅不安,反应忧郁心情与战争阴影。
6、马蒂斯自画像马蒂斯法国1918年油画65x54cm法国马蒂斯博物馆马蒂斯是法国著名画家,他与毕加索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他还是野兽派创始人和杰出代表人物,野兽派是二十世纪以后,最早形成的艺术运动之一。野兽派的画家受后印象主义影响,认为绘画要表达主观的感受,不作明暗表现,常大胆地应用平涂式的强烈原色和弯曲起伏的轮廓线,并将描绘的景物予以简化,画面颇富于装饰性。马蒂斯的成名作是1905年创作的《戴帽子的女人》,也是这一年野兽派诞生,他的作品被收藏家大量购买,马蒂斯一时身价百倍。此后,马蒂斯的艺术创作进入多产时期,他的个展在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斯德哥尔摩、柏林等城市辗转展出,他成为当时国际画坛最活跃的画家之一。马蒂斯这幅自画像创作于1918年,由马蒂斯博物馆收藏。
7、金莲花与作品“舞蹈”马蒂斯法国1912年布面油画90x60cm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这幅画里,马蒂斯将他那幅名曰《舞蹈》的大画的左半部作为背景处理来描绘他的画室空间。放置金莲花的三脚架和带紫色条纹坐垫的椅子被精心安置在紧贴画作空间的显著位置。《舞蹈》是马蒂斯的代表作之一,在极为简单的画面中,表现了充满跳跃感的生之欢愉。这部作品是根据俄罗斯收藏家史舒金的订购而创作的。
8、红色中的和谐。
9、红色的画室
10、戴帽子的玛格丽特马蒂斯法国1918年布面油画80x64.1cm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幅《MargueriteWearingaHat》的画,描绘了一个身着黑衣、戴着浅蓝帽子的女性形象。这幅画与他前期画的《戴帽子的女人》完全不同,“戴帽子的女人”是用各种五颜六色的油彩涂在女人的脸上,而这幅画基本上是用单色调完成的。正一艺术2017年9月26日原创赏析。马蒂斯后来受到后印象派和日本版画的影响,画风有了些许变化,因此,他的绘画大致可分两类不同的风格,一种笔触明显,用色自由大胆,以主观抽象的色块、形状及自由的线条来构成夸张的形象,而另一种则完全追求色彩的单纯化、平面装饰趣味和线条的节奏感。这幅画属于后者。
11、生活的欢乐
12、白羽毛
13、弹吉它的女人
14、两个舞蹈者
15、戴帽的女孩
16、三姐妹
17、国王的悲伤。画题与作品本身对马蒂斯来说并无什么联系,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人们不必去顾名思义,应着意于画面色彩与线条的配置所显示的审美意义。画面上有三个不同色块构成的抽象的类似人的形象,中间黑色块是个怀抱提琴的人物,是否是圣经中的大卫王在弹琴呢不得而知。可见画家的目的是通过黑、白、绿、黄和红、蓝色块及线条的并置与对比,表达出自己愉快欢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