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惠三女神”为何在西方艺术史流传千年长盛不衰?美惠三女神为何是经久不衰的艺术主题之一?因为她们代表了尘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
美惠三女神是宙斯和泰坦女神欧律诺墨的女儿们。
长姐塔利亚代表着光辉
二姐欧佛洛绪涅代表着快乐。
三妹阿格莱亚代表着鲜花盛放。
东尼奥卡瓦诺的雕塑《美惠三女神》
不同的艺术观念、时代背景、文化倾向,就会导致了同样题材的作品,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而这成为我们窥视当时人所思、所想、所见的一面镜子。
这三位女神在不同时期的寓意都有所差别。在罗马晚期作家塞涅卡的《论恩惠》中,它们分别代表着恩惠的三个方面:慷慨、爱心和回馈。15世纪佛罗伦萨的人文学者认为美惠三女神象征爱情的三个阶段:男女因各自魅力相互吸引,擦出爱的火花和欲望,得到爱的满足。
穿着衣服的美惠三女神
“美惠三女神”这一题材,在西方艺术史中属于那种很甜的、没什么沉重负担、非常世俗化的作品,既然不涉及沉重的信仰,又有谁能拒绝三位美丽少女,步伐轻盈的降临世间呢?她们受欢迎的理由就如同中国道教的八仙一样。洒脱、美好、自由。
美惠三女神在波提切利《春》中翩翩起舞
这三位象征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神,从出生起便形影不离,她们的神性隔开了一切不好的事物。这使得她们永远面带满足欢愉的笑容,尽情享受生命中的各种美好。从普遍意义上来看,美惠三女神象征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面,她们本身就是妩媚、优雅、美丽、贞洁、欢乐和灵感的代表。
在古希腊神话中,美惠三女神常常跟爱神阿佛罗狄忒相伴相随,她们擅长音乐、舞蹈和诗歌,因此,她们常常与缪斯女神们一起在奥林匹斯山上翩翩起舞,为众神的欢宴助兴,天然带着“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洒脱劲头,能够将爱、幸福这世间最美好的礼物散播在人们心中。美惠三女神与复仇三女神相对,构成了秩序中光明的一面,因为她们的神性能影响人们通过非残酷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
庞贝古城中美惠三女神的壁画
目前现存最早的三女神作品,主要以雕塑和壁画为主。多数情况下,美惠三女神总是以裸体和手臂相互搭着的形象出现的,而且中间的那位美惠女神经常是背对着大家。三美神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几乎成为了美惠女神约定俗成的构图方式。
波提切利《春》1482年
漫长的中世纪长夜,三女神与其他异教神明共同掩埋在基督教的黑幕中不见天日,直至文艺复兴有如太阳般降临世界,照亮了世界和人类的美好与丑恶,也让美惠三女神再次步入凡尘。在波提切利的画中,《春》中的美惠三女神身着飘飘薄衫,她们手围成一个环形,正在跳一场飘逸的舞蹈,展示着女性的肉体之美。
这幅《美惠三美神》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圣”拉斐尔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拉斐尔的三美神带有古典的和谐与宁静的美。
画中的三女神像从左至右代表的是女性的三个美好的成长阶段。左边的美神朴实无华,轻纱蔽体,象征着豆蔻年华青涩萌动的少女时代,中间的美神戴上了有着红色坠子的项链,有如初为人妇,而右边美神的项链坠变成了深色,寓意着温婉成熟的妇人。“手持苹果”象征自然赐予的美丽和欢愉。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杰作《美惠三美神》
最具有宫廷华贵气息的三女神是老卢卡斯克拉纳赫的杰作《美惠三美神》,这幅画收藏于法国卢浮宫。老卢卡斯克拉纳赫是16世纪德国文艺复兴盛期的杰出画家,是一位相当时髦的宫廷画家。他在刻画女神形象方面,刻意采用了中世纪哥特式的艺术手法,给人一种肃穆和禁欲的感觉,也呈现出某种怪诞的气质。
所以,这幅《美惠三美神》的油画中,三美神的身体似乎并没有发育好,身体线条很不饱满,形体也夸张变形,右边的女神明显弯腰驼背,首饰和头饰也很夸张,整体给人的感觉很怪异。尤其是中间的美神,在首饰和红色帽子的衬托下,给人以宫廷式的优雅感。
鲁本斯的《美惠三女神》1639年
17世纪,三女神也随着艺术家走入巴洛克(浪漫主义)的殿堂。在鲁本斯的笔下,三女神真正成为三位凡间女子,飘渺的仙气与神性彻底被肉体的真实所代替,她们在画面中自然而然的呈现出女性的丰腴体态,有如一首对世俗生活的赞美诗。
这位17世纪佛兰德斯的巴洛克艺术大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鲁本斯风格”,在欧洲艺术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鲁本斯是表现肉感丰腴女神的能手,无论是维纳斯、雅典娜还是美惠三女神,到了他的手中,统统变成营养过剩肉感十足的美妇人。所以这幅《美惠三女神》油画,具有鲁本斯一贯的艺术风格,三位女神健硕、丰满,人物形体充满活力,色调浓烈而流畅,体现了佛兰德斯平民社会的富裕欢快的气息。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画家们笔下的美惠三女神,逐步抛去了神话的色彩,可以说是借用这一题材,画家们开始用画笔展现凡人女子们的美丽。
当然,到了现代、后现代,美惠三女神在艺术家们的心目中依然占有重要的位置。毕加索的三女神,阴郁沉重,达利的三女神,癫狂至极。但故事的结尾在英国艺术家乌格罗那里,在一天他在刷牙时突发奇想,美惠三女神这一题材迎来最简洁的时刻:乌格罗通过镜面反射,用一个牙刷创作了名为《美惠三女神》的作品。
达利《三美神》
毕加索《三美神》
乌格罗用牙刷创作了这副《美惠三女神》
布歇《美惠三女神托起爱神》1759年
这幅画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美惠三女神举着小爱神丘比特,丘比特双手拿着火炬,装有爱情之箭的箭囊被挽在了左边女神的胳膊上。画作中的小丘比特举着的是爱情火炬。美惠三女神和爱神丘比特同时出场,周围还有维纳斯的玫瑰花相伴,通常就寓意着美丽与爱情常伴、幸福与快乐为伍。
这幅画收藏于法国卢浮宫。
美惠三女神是优雅和幸福的化身,所以很自然地被鲁本斯用在了教育主题的画作《玛丽·德·美第齐的教育》中。这幅油画表现的是法王亨利四世的第二任王后玛丽出生后受到的良好教育。
画面中间穿着红裙子的女孩就是玛丽,她的旁边围着众多的神灵。其中穿着蓝衣服的是智慧女神雅典娜,她把著名的美杜莎盾牌扔在地上,正在教玛丽读书识字,左边拉琴的是文艺之神阿波罗,他将给玛丽以音乐与艺术的教育,飞在空中的是神使赫尔墨斯,他是雄辩之神,要传授滔滔不绝的口才给玛丽。画中最突出的是美惠三女神,她们给玛丽带去优雅和魅力。
希腊神话中的美惠三女神,翩翩然地降落在凡间,她们在凡间的经历也如同神话:从仙女到世俗女再到牙膏。当然,她们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尽相同的面容,终究是时代前行的产物,也是时代的映照,更是西方美术史前行的一个缩影:艺术观念的不断变迁与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