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创始人隐去的明星公司,无人收场雕爷美业河狸家手艺人阿里巴巴二手奢侈品

几个月前,雕爷把自己做的眼镜项目停掉了。

雕爷,本名孟醒,是阿芙精油、雕爷牛腩、三体空气净化、薛蟠烤串、河狸家等很多品牌的创始人,他也是消费和互联网圈的创业明星。

2022年,他做了一个新项目——東息素颜镜,志在做“5000元眼镜”的平替。

一年多以前,雕爷还对这个项目兴致勃勃。

他认为,普通眼镜店的眼镜都是“垃圾”。

怎么盈利呢?

“这不就是当老板的乐趣吗?就是这么疯!”他用天才创业者般的语气说。

今年8月,雕爷坦言,这个项目结束了。

“因为眼镜项目本身是一个消费升级方向的产物,未来几年可能完全找不到属于它的生态位。”

过去半年多,他最深的感受是永远不要和趋势作对,哪怕是壮士断腕、忍痛赔钱离场。

他后悔没有早看到一句话——

“你只需富一次”。

这是巴菲特十多年前在一次股东汇报上说的。

给他带来的启示是:

如果你已经开始变富,后面所有的冒险都必须要控制好风险;

如果借用了杠杆,且风险无法控制,财富很可能会清零。

所以,他不再冒险,停掉眼镜项目,并从去年开始回购阿芙精油股权,“给投资人还钱”。

雕爷没有提到的是河狸家——

他于2014年3月创立的线上美业服务平台,曾被他认为是最重要的一次创业,是可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创业。

两个月前,雕爷说要控制好风险的时候,河狸家的风险已经捂不住了——

一波又一波手艺人、消费者、员工上门向河狸家追讨欠款。

据悉,他们向河狸家追讨的欠款,不仅包括手艺人服务费、员工薪资、消费者退款;

还有手艺人、员工口中的“金鼎计划”、百亿补贴及类似项目投资资金。

“少则数万元,多则几十万,最多的有两百多万。”一位手艺人称。

近日,我们就河狸家目前情况、解决方案、资金去向、上市及大股东等问题,联系河狸家CEO梁吉庆(花名“仲萍”)。

河狸家称,公司在内部稽查中发现有违规操作、刷单行为等,赚取公司额外激励费用;

因此公司在稽查的同时,多次调整手艺人服务费用支付政策,一定程度上让河狸家承受了正常经营范畴内不应产生的返款压力。

河狸家也否认了“投资”之说,称“金鼎计划”是对手艺人发展新客户加入平台给予的返佣奖励。

目前,河狸家手艺人、员工、消费者仍在寻求各种途径,希望能追回河狸家欠款。

河狸家创立之初,创始人雕爷曾说:

“这件事必须要做,河狸家干成了我就踏实了,干输了我也踏实。”

现在,雕爷早已从河狸家的管理中淡出。

2023年他接受采访时称:“仅保留股东身份,不再参与管理。”

河狸家表示,目前河狸家的大股东是阿里巴巴。

眼下的问题是,如果“干输了”,谁来为河狸家的结局买单?

01

上门追讨欠款

9月25日,一些手艺人、员工彻夜难眠,这是当月河狸家承诺还款的最后截止日。

在河狸家平台上,化妆师、美甲师、按摩师等被称为手艺人。

他们向河狸家支付押金后即可入驻平台,通过平台接单并完成服务,河狸家按比例抽成,再向手艺人支付服务费用。

也有一些手艺人拥有自己的线下门店,与河狸家签署合作协议后,入驻平台。

由于河狸家迟迟未能支付欠款,手艺人上门追讨。

9月份,河狸家拿出了一份协议——

其中承诺,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每个月9日至25日,河狸家按历史手工推广费总额的10%至15%向手艺人支付。

但在9月25日之后,她们意识到,这份协议形同废纸。

据一位手艺人透露:

到了9月25日,包括她在内的很多手艺人并没有收到来自河狸家的任何款项;

也有一些人收到了,但仅几十元、几百元,相对于河狸家拖欠他们数十万元、数百万元的款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摄影:张文静

9月14日,位于北京东北四环的河狸家北京公司,一位员工百无聊赖地坐在前台。

公司内员工不多,显得空荡荡的。

两位员工在门口沟通手艺人上门追讨欠款的情况,并不避讳外人,似乎习以为常。

河狸家前员工王田告诉我们:

2024年5月开始,每周都有一拨人到公司讨要欠款。

到9月初,天天都有人上门。

手艺人李蕾于2022年初入驻河狸家平台。

一直以来,河狸家推行“T+7”政策——

即手艺人完成服务7天后,即可将该笔服务所获佣金提现,并进入手艺人个人账户。

但2024年2月开始,李蕾发现,河狸家平台无法提现了。

她找到河狸家运营,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

等到2024年4月,很多手艺人意识到,公司可能出现问题,直接上门讨要欠款。

但最后“钱也不发、公司搬走了”。

李蕾告诉我们,目前河狸家尚拖欠她佣金及押金约1万元。

河狸家上述兑付方案的实际兑付情况如何?

协议中“手工推广费”具体包括什么款项?

河狸家并未正面回应,仅向我们表示,该方案是针对2024年9月1日前未发放的费用余额。

对于2024年9月1日之后的订单所产生的上门手艺人费用,河狸家称推出了历史上最快的推广费发放方案,平台会在3日内结算。

“目前该方案在各地开始落实推进,手艺人接受度很好。”

2024年刚入职河狸家的王田,不久后就发现了不妙:

“没有一个月的工资是准时发的”。

为此,公司给出了“花式”理由——

比如“手艺人大批量退款、公司账户被监管”“公司即将上市,不能有太大的资金流动”“发放工资的账户由阿里监管,发工资流程需得到阿里审批”。

再到后来,理由变成了“系统升级”。

7月开始,他没有再收到任何薪资。

熬到8月底,他提出了离职。

目前,河狸家仍拖欠他两个月数万元的薪资。

据其透露,不少员工已提起仲裁。

少数员工虽然仍在职,但不少人请假,也不再去公司上班。

河狸家在杭州、北京、成都等多个城市的公司,因拖欠物业租金、电费,办公室里或人去楼空,或被强制停电。

但一些老员工甚至不敢离职。

一位河狸家前员工透露,“他们大多投了钱。”

他所说的投了钱,是指“金鼎计划”,以及类似项目。

相比薪资、佣金,“金鼎计划”或是河狸家的一个更大的窟窿。

02

神秘的“金鼎计划”

章鸣曾在河狸家短暂工作过,离职后在前同事的介绍下,投资了“金鼎计划”。

截至目前,仍有15万元尚未追讨回来。

章鸣称,河狸家方面关于金鼎计划的说辞是:

“为接下来的上市做准备,足够大的资金流会让河狸家的上市进程更顺利。”

在当时章鸣的眼中,河狸家是美业平台的独角兽。

背靠阿里,且已经历多轮融资,从各方面来看,公司应该是靠谱的。

加上一位在公司工作近10年的同事的推荐,出于信任,在2022年章鸣开始投资“金鼎计划”。

“最开始它就叫‘金鼎计划’,后来还有什么百亿补贴资源置换等不同名称,但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就是把钱投进去,每个月定期返一定比例的佣金,通常是1.5%。”

章鸣告诉我们,投资“金鼎计划”并未签合同,均由河狸家运营人员直接介绍,邀请参加。

对方告诉章鸣,他只需要刷信用卡,通过刷单的形式进入河狸家账户。

次月,河狸家会返回这笔资金,让章鸣还信用卡,待信用卡有了额度,再将这笔钱刷进河狸家账户。

他们将这称为“滚账”,而章鸣每个月可以获得1.5%的返利。

今年4月,章鸣希望撤出投资。

河狸家同事告诉章鸣,河狸家如今发展态势比以往更好,又描绘了河狸家美好的上市蓝图,继而推荐了河狸家推出的返点达2.66%的新活动。

章鸣再次追加了5万元投资。

但到了7月,一些不妙的迹象开始出现。

首先是返佣拖拉。

原本月底就能到账的返佣,直到次月初都无法到账。

与此同时,章鸣发现,河狸家将资金“看得更牢了”。

此前15万元本金,河狸家每月定期可以全额返至章鸣账户;

到了7月,却分为3笔返还;

然而到9月,这笔资金彻底返不回来了。

线下门店经营者王梅与章鸣类似,但她投资的是“百亿补贴”。

2021年,王梅的门店与河狸家签署协议,并入驻河狸家平台。

据其介绍,通过该平台获得的订单,平台抽成20%。

在河狸家与抖音合作后,由抖音推流获得的订单,河狸家和抖音共分成51%,门店可得49%。

后来,河狸家推出“优选门店”活动。

2022年起,王梅每月以刷单形式向河狸家账户转入10万元,即可获得同城搜索更靠前的排名、流量更好的资源位。

不过,当时并无任何返利,且每个月都能正常提出这笔资金。

2023年9月,河狸家运营人员告诉王梅:

河狸家推出“百亿补贴”,模式与“优选门店”相同,但每个月可获得1.5%的利息。

同样出于对河狸家的信任,在之后的数月中,王梅每个月向河狸家投入二三十万元,最高峰时达50万元。

直到2024年3月,王梅刷进20余万元。

后因个人需要,希望提出这笔资金,却发现无法提现了。

河狸家运营人员给出的理由是:

“公司因上市审核,资金冻结了。”

此后,与王梅对接的运营人员换了好几拨,这笔钱却一直没能退回至王梅账户。

王梅称,河狸家运营人员告诉她:

“金鼎计划”与“百亿补贴”本质上相同。

针对线上手艺人推出的叫“金鼎计划”,对线下门店推出的叫“百亿补贴”。

河狸家对“本金”“投资人”之说予以否认。

在回复函中,河狸家称:

“‘金鼎计划’,实际是对手艺人发展新客户加入平台给予返佣奖励。

该计划的每一位参与者和公司签订的都是成交订单返佣奖励的合同,合同明确约定奖励依据为真实的交易订单。

公司有手艺人签订的合同作为证据证明上述事实。”

“因此并不存在‘投资人’和‘本金’的说法。

金鼎计划规定手艺人达成一定的GTV,必须是真实交易并未发生退款的情况下,平台根据合同约定的按照不同的周期(月度、季度、半年度)给予激励返还。”

不过,一些手艺人和河狸家员工告诉我们,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他们称,参与“金鼎计划”的,不仅有手艺人,还有河狸家员工,甚至员工身边的亲朋好友,投入金额几万元、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不等。

一位河狸家前员工表示:

金鼎计划就是一个收益很高的投资项目,月利率1.5%至2%。

在杭州,金鼎计划大约于2022年中启动,北京、上海则开始得比较早。

由于收益大,加之此前公司运转正常,有很多河狸家员工也参与了投资。

很多“金鼎投资”参与者甚至没有签合同,“全靠利益诱导”。

03

上市和大股东疑云

在河狸家的管理中,“上市”和“大股东阿里”被高层频繁提及。

无论是手艺人,还是员工,均表示,河狸家一直宣称将上市——

“喊了很多年”。

章鸣、王梅均提到,河狸家向他们推广金鼎计划,就是以“上市”为说辞。

“公司说要上市,让我们刷流水,账面流水多,公司才可以融资上市。”王梅说。

2024年4月,有消息称,河狸家在10周年受益人盛典上正式宣布启动IPO。

而后来,章鸣为自己4月份追加的5万元投资而后悔时,却发现:

同时,河狸家鼓励手艺人购买期权,或定期参与“金鼎计划”,奖励期权。

而在河狸家内部,上市同样迷雾重重。

河狸家前员工林蔚告诉我们:

河狸家内部说是计划上市,已提交IPO,但真实性未知。

最初,他对于河狸家所宣传的上市深信不疑,也因此入职河狸家,但河狸家逐渐出现问题,他开始产生怀疑。

另一位河狸家员工对上市之说却嗤之以鼻:

“我自身经历过公司上市,这个公司的所有情况都不是上市的前兆。”

对此,河狸家回应称,“要求手艺人多刷流水”为不实消息。

“此前我们在内部稽查中,发现少数员工通过引导手艺人,通过新开设的虚假消费者账户和手艺人自己的服务账户,制造虚假交易订单的闭环。

而从这些虚假的交易中,大量获取公司的促销奖励费用。

这是一种典型的内部贪腐和职务侵占的行为,我们从未要求也严格禁止公司的运营人员要求手艺人刷单。”河狸家在回复函中说。

其帮助梁吉庆“刷单”被骗。

今年8月初,梁吉庆称“业绩有缺口”,请吴伟帮忙为河狸家天猫店“冲业绩”,承诺30天后返还资金,并给予一定返点奖励。

梁吉庆发来链接后,他购买了1万元的河狸家服务卡。

但一个多月后,当他找到梁吉庆要求退款时,梁吉庆称,已在走天猫退款流程,还需几天才能退款。

之后数次催还,梁吉庆仍给出同一个理由。

据了解,在他公开争取后,河狸家退还了这笔资金。

关于IPO,河狸家则回复:

除了上市,河狸家的另一个光环来自于“第一大股东阿里巴巴集团”。

河狸家多位前员工告诉我们:

他们是被河狸家的阿里背景吸引,从而进入河狸家。

河狸家对外也一直以阿里为公司背书。

据报道,2014年4月,在从IDG资本拿到天使轮融资后,河狸家共经历了四轮融资——

投资方还包括宽带资本CBC、启明创投、光信资本、麦星投资管理、利鼎投资等机构。

2020年8月,阿里巴巴集团对河狸家战略投资数亿元,成为河狸家的第一大股东。

林蔚直言,河狸家在杭州的名气,主要是靠阿里。

因为阿里是最大股东。

“雕爷只是创始人,领导对我们传达的就是,阿里是最大股东。”

但他紧接着又说,“网传阿里撤资了,不知真假。”

而对于河狸家此前给出的“发放工资的账户由阿里监管,发工资流程需得到阿里审批”这一延迟发放工资的理由,王田也感到疑惑。

“从内部听说,阿里确实投资过钱,但是之后就没有再持续投钱了,可能只投过那一次。”

阿里巴巴究竟是不是河狸家的第一大股东?

天眼查显示,北京河狸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河狸家”)共有6名自然人股东;

其中孟醒(即雕爷)持股72%,为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

杭州河狸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则由北京河狸家和杭州有好内容网络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0%、30%;

后者由自然人郑祥余100%持股。

关于大股东情况,河狸家回复道:

“由于公司成立时,投资人中有外资基金,所以在股权架构上采用了标准的VIE架构。

在这个架构下,河狸家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北京梦想城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而作为境内的外资企业,北京梦想城堡又通过一系列控制协议(包括外界看到的股权质押协议),控制境内经营实体北京河狸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0年8月,阿里巴巴集团进行战略投资,成为河狸家的大股东。”

在河狸家内部,林蔚表示,确实能看到一些来自阿里的影响——

比如使用花名,又比如效仿“双11”,在河狸家打造“919”等各类促销节日等。

但除此之外,似乎再无更多。

事实上,无论是河狸家CEO梁吉庆,还是创始人雕爷,本身与阿里颇有渊源。

梁吉庆出身于阿里,曾任天猫美妆与日化品类的负责人。

而创始人雕爷,据《财经》杂志报道,因为对马云和阿里模式的崇拜,为自己取了“雕爷”这个花名。

4

资金“饥渴”

河狸家的资金问题或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显现了。

在河狸家,负责对接手艺人端的是运营。

河狸家前运营人员林蔚表示:

2023年9月,就有手艺人反馈提现出现延迟。

后来,他逐渐接到越来越多类似的反馈。

“到2023年底左右,公司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用钱替钱。

即一方面不给手艺人提现;

另一方面让运营人员找手艺人要钱,参与金鼎计划等各种高收益投资。”

林蔚向我们解释,“举个例子,假如一位运营对接的手艺人A、B、C、D,一共待发放5万元,他需要另找一位手艺人E投进来5万元,这样A、B、C、D的钱就能很快到账,否则只能等着。”

在此期间,运营人员每天承担巨大的压力。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24年春节后,拖欠手艺人收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此前很少出现提现超一个月还未到账的现象,但春节后出现了。

直到2024年3月,1月份的提现(即12月的手工收入)仍未到账。

一些手艺人开始到公司讨要收入,运营人员被要求出面处理。

“但事实上,我们不比手艺人知道的多多少,公司没有告诉我们任何信息,每个月都只说,下个月就恢复正常了。”林蔚说。

2024年上半年,各种迹象都显示出河狸家对资金的极度渴求。

林蔚透露,除了金鼎计划,河狸家还推出了月满赢卡、期权等各类活动,均是类似的高收益项目。

“时不时推出一个活动,让运营人员去跟手艺人谈。”

作为美业头部O2O平台,河狸家为何如此“缺钱”?

早期,雕爷“像磕了药一样去融资”,稀释股份也在所不惜,必须一轮轮融下去。

他曾在《MBA教不了的创富课》一书中提到:

“河狸家很烧钱,日均流水峰值超过1000万元,可是刚开始一分钱的利润都没有……

做平台太危险了,从概率上讲,能活下来都是小概率事件。”

河狸家与滴滴、快的的成长模式极为相似,都是用高额的补贴吸引用户前来消费。

2015年,河狸家仍每个月亏损2000万元左右。

过去多年,大量O2O平台倒闭,但河狸家坚持至今,且成为垂类头部企业,他觉得颇为不易。

在他看来,这种模式本身并不可控,容易跑单。

与出行或外卖平台不同,美甲师、化妆师等手艺人通过平台接单,与客户熟悉后,私下接单即可,不必完全依赖于平台。

“所以,河狸家对于手艺人的管控能力要求很高。”

一位河狸家前员工也认为,这种模式难以做大。

他透露,平台上活跃的手艺人群体,平均每个城市不到200人,数量并没有那么庞大。

他此前所在的美甲、美睫板块,手艺人每个月到账工资,想超过1万元并不容易。

如果手艺人收入不高,意味着平台所获得的收入也没有想象的可观。

在他看来,这不是刚需的需求,也并不是特别高频的消费。

“从我所在板块情况来看,营业额不会太高,并不足以支撑河狸家上市。”上述员工称。

而眼下,河狸家手艺人和员工更关心的是:

他们的钱,到底去哪了?

05

隐去的创始人

不管河狸家第一大股东是阿里还是雕爷,可以确定的是,雕爷似乎已经完全从河狸家的经营管理中“淡出”了。

多位员工表示:

雕爷在河狸家没有任何存在感,根本就没见过这个人,也没有人会提这个人。

2023年5月,雕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其在河狸家只保留了股东身份,不再参与管理。

但最初并不是这样。

2013年,当O2O来临的时候,雕爷觉得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大机会。

他琢磨出20多个可以整合线下资源的O2O模式,最终选择了美甲。

2014年3月,他创立河狸家。

河狸家本质上是一个O2O平台,客户通过APP下单,美甲师上门提供美甲服务。

后来,河狸家的业务拓展至美甲、美容美睫、手足护理、化妆造型、美发、健身等。

最初的核心团队有很多人来自阿里巴巴,其中就包括联合创始人和CEO梁吉庆,她曾主导搭建天猫美妆。

雕爷找上她时,她已经离开天猫,准备创业。

在《MBA教不了的创富课》中,雕爷讲过河狸家早期融资的故事,这个故事他在多个场合中讲过。

据雕爷讲述,2014年年初,他准备启动河狸家项目,就去找IDG的李丰做参谋。

等他说完了,李丰说:

“你的想法跟我一样。你必须让我投资,因为你的前两个项目我都错过了。”

当时,雕爷打算自己先拿几千万元试试水,并不想要他们的钱,只好随口开了一个天价,把这个仅仅存在于他脑海中的“想法”估值到1.5亿元人民币。

本意是想吓跑李丰,没想到李丰比他还疯,爽快答应了。

雕爷称,2014年秋天,一家知名风险投资在B轮融资对河狸家的估值接近10亿元人民币。

到2015年2月,河狸家完成C轮融资,估值近3亿美元。

这一轮,他本人也跟投了750万美元。

“C轮之后,我本人在河狸家所占的股份,就只剩下百分之四十几了,丧失了‘绝对控股’地位(当然,相对控制仍然不变)……”他说。

雕爷觉得,河狸家是自己有史以来最大格局的一次创业,牵扯到那么多手艺人的饭碗问题,必须专注投入。

他做过美容,做过阿芙精油,做过餐饮。

这些创业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拥有了财富,但他并不甘心。

他希望留下一个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痕迹,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世界。

河狸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承载了他的野心和希望。

雕爷其实并不太懂美甲,对于企业管理细节也常常手足无措。

河狸家的实际管理运营由CEO梁吉庆负责,雕爷更多是制定公司战略、激励员工。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雕爷彻底从河狸家“隐身”了。

雕爷对自己的认知,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创业者,而绝不是一个“法度森严”的执行者。

他曾建议年轻人,与其先读个MBA再去创业,还不如先去创业,等遇到天花板了,再去商学院读个EMBA。

因为MBA的所有课程,都是在训练人的理性,但过度理性,想象力和行动力一定会下降。

MBA的最佳出路是职业经理人。

创业者,在他看来应该是一个空想家,按照想象,画出图纸。

盖好房子后,等该进行使用或修缮了,就轮到MBA们出手了。

他坦言,他栽过不止一次跟头后,才懂得,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个当CEO的料:

“我根本不会执行。”既然如此,那就当董事长好了,把CEO的位置交给职业经理人。

雕爷背后,缀着一长串创业公司的名字,他的每一个想法几乎都转化成了一个公司。

然而,如今这些公司大多数的名字都隐入尘烟了。

也许正如河狸家一位员工所形容的——

“似乎他的任务只是把这个草台班子搭起来”。

·END·

合作对接

超级社群

【投资人说】正在组建超级投资者社群、超级创业者社群、超级读者群、超级媒体群等,目前总人数已超1000人。

THE END
1.撒贝宁为脸萌创始人出难题原标题:撒贝宁为脸萌创始人出难题 本周六晚,由央视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青春分享节目《青年中国说》节目迎来一位创业小鲜肉——脸萌创始人郭列。郭列在节目中苦笑称,女友加入了一个名为“上辈子作孽,这辈子男友创业”的微信群,创业者的女友们一起抱团吐槽种种心酸。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更是给郭列出了个难题,“如果...http://inews.ifeng.com/mip/42800514/news.shtml
2.「郭列」MYOTee脸萌创始人兼CEO简介联系方式创业感悟职业信息:创始人兼CEO分享到: 简介 创业项目 联系方式 相关人物 相关新闻 郭列的个人简介 郭列,MYOTee脸萌开发者、创始人。此前曾在腾讯担任产品经理。郭列的团队接下来将专注于一款社交产品。初衷很简单:更畅快的沟通。他们觉得社交产品的初衷是看到不同人的动态和静态,但现在的社交网络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家长、...https://www.trjcn.com/ceo/247.html
3.微博正文郭列 脸萌创始人,2010年毕业于工业设计专业。李建成 房多多创始人。杨永智 海豚浏览器创始人 2006年毕业于管理科学工程研究生 付小龙 情侣专属APP“恋爱笔记”创始人,2014年毕业于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万勇 阿姨帮创始人 2011年毕业于计算机学院。彭韬 面包旅行创始人 2002年毕业于电信系电信工程专业黄承松 平价电商-...https://m.weibo.cn/status/Gs0HhiQNX
1.郭列郭列,脸萌Faceu创始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进入腾讯工作,在腾讯公司呆了一年后决定创业,于2013年5月成立MT团队,11月上线app产品脸萌。 人物名片 中文名郭列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89年 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 职业职位脸萌Faceu创始人 人物履历 ...https://m.maigoo.com/mingren/9385.html
2.郭列,MYOTee脸萌,创始人,Faceu激萌,创始人,船岛游戏,创始人,云九...广东· 深圳创业者天使投资人机构投资人 MYOTee脸萌 · 创始人(离职)Faceu激萌 · 创始人(离职)船岛游戏 · 创始人云九资本 · 合伙人 关注 微博 人物简介 郭列,船岛游戏创始人、CEO,云九资本合伙人。郭列先生是连续创业者,拥有10年的运营管理和创业经验,关注数字媒体、社交网络和互联网等领域。郭列先生最早曾...https://itjuzi.com/person/6327
3."脸萌照"走红朋友圈:情侣用漫画头像秀恩爱能火多久? 创始人:准备好做一颗流星在脸萌红红火火的时候,也有网友提出“要让脸萌滚出朋友圈”。市民小张就表示,她也算是最早玩脸萌的人,当时做了自己的头像觉得还蛮有意思的,可是现在满屏都是大家用脸萌捏出的人像,看着就心烦。“第一次还蛮新鲜的,可是实在是没有理由第二次打开它,难道要天天换头像?”市民小...http://3g.sdchina.com/show/3000904.html
4.余佳文马佳佳盘点那些90后创业精英十二、杭州云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俞立颖:互联网思维不用看就懂 她创立的云造科技以浙大人为主。他们线上线下通吃,为网站、APP设计用户界面,也为保温杯、厨具之类的实体产品设计外观。开一家小小的设计公司,对90后俞立颖来说只是第一步,“这个行业的缺点是还没有被互联网化,业内很少人跟投资公司打交道。”她...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41215456984130.html
5.爆款之殇:这些年我们追过的17个爆款App脸萌的创始人郭列曾就职于腾讯,是一名90后动漫宅。他常说:“产品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是90后说了算。”脸萌的名字和风格也许正是继承自这种年轻的产品观。 不像出道即巅峰的魔漫相机,脸萌的下载量直到第二年五月份才开始激增,并于端午节假期问鼎App Store。当时团队正在熬夜加班,还是投资人打电话来告诉郭列这个消息...https://36kr.com/p/1724362981377
6.分答下落不明,姬十三的情怀被打脸,哭的却是国民老公!投资界据了解,曾经的脸萌创始人郭列又做了如今依旧还火着的FaceU。投资过足记的光速安振也投资了FaceU。另外,美图秀秀也参与了FaceU的B轮数千万美元的投资。目前为止,FaceU主打的还是免费产品,如何盈利是个大问题,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也许未来被美图或者其他平台收购的可能性会很大。 https://m.pedaily.cn/news/4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