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萌创始人&CEO,先后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长江商学院EMBA
擅长股权设计、股权激励、合伙人计划、组织优化以及基于业务发展的战略人才配置招聘和创业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1、什么是激励组合
2、什么是股权激励
3、期权激励要注意什么
4、如何谈带期权的offer
5、答疑环节
第一部分是激励组合,从总体上让大家了解一个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应该给一个什么样的激励包。
第二部分是股权激励,我们通常说的期权激励实际上是股权激励的一部分,我会把股权激励的三种方式以及它的优劣势来做一个对比分析。
第三部分重点讲期权激励的一些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我会跟大家简单沟通一下,如何跟候选人做薪酬方面的沟通和谈判。
什么是激励组合
通常我们说的股权激励实际上是公司价值分配的一部分,如果按照激励期限分类,它属于长期激励,在股权激励的下边还有中期激励、短期激励。
短期激励主要是指基本工资、待遇、法定福利和补充福利,主要是维护公司的日常运转。
中期激励一般是以1年为单位,主要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它的表现形式是浮动薪酬。
长期激励一般是三到五年,支持企业的长远发展,让每一个决策都基于长期利益,这一部分主要是股权激励。
如果用一个架构图来表示公司的激励包,它包括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
非物质激励就比较简单,包括荣誉晋升、培训发展。
物质激励包括现金和非现金两部分,现金又分成固定和浮动,固定的现金包括基本工资,浮动的现金包括了短期和中长期,短期包括岗位的津贴和大家熟知的业绩奖金。
非现金部分就包括股权分红、法定福利和公司的福利,大家可以看到在股权和分红这里,我专门用红色表示出来,它是虚线的,既属于现金的浮动部分,也属于非现金的中长期部分,这是股权激励的一个特别之处。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企业开始为员工设置期权?尤其是一些互联网企业?
背后的逻辑是:在传统的企业里边,它是靠资本、资源、设备等固定资产来驱动增长。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知识经济包括一些设计、新零售等这些企业在内,其实它们本质上是以人才驱动型的。
以前的企业无论利润是多少都是股东的,剩余价值都是股东的,员工是不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但是在新型的组织里边,尤其是互联网人才驱动的经济组织里面,其实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一样,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分配,它参与的方式就是期权。
什么是股权激励
在谈具体的股权激励操作的细节之前,我一般都会给大家谈几个假设,就是在股权激励方面,能不能在下面这几个维度里面达成共识,如果能够达成共识,具体的一些操作方式就相对比较简单。
第一个,大家是否认同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就是出钱的和出力的其实都能够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二个,股权激励的本质是用未来的钱激励现在的人,我们讲的期权也好,股权激励也好,其实指的是未来。通常跟股权激励合作一起使用的还有合伙人计划,合伙人计划是用未来的增量来解决当下的存量。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股权激励的本质,就是人力资本货币化并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它是一种工具。
股权激励包括实股、虚拟股、期股/期权这三种最基本的方式,但实际操作当中通常是三种方式的结合。
比如早期的华为是实股+虚拟股,大部分上市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是现金股票+期权,第三种就是期权+虚拟股,有一些企业盘子很大很难实施实股的时候,可以用期权+虚拟股,当然还有一些企业是组合型的,也就是三种方式都有:实股+虚拟股+期权。
刚刚讲到的实股、虚拟股、期权,如果再包括奖励基金,其实就是一个“3+1”的激励组合。每一种激励方式都使用于不同的激励需求。
比如说如果是按照激励的中期、当期还是远期或者是激励的程度高低,可以有这样的组合:激励程度越高,越远期越应该用期权;如果激励的是当下,那最好的方式就是现金。每一个激励方式都指向不同激励目的。
我这里整理了一下实股、虚拟股和期股期权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对于实股来说,收益和风险是对等的,这是它的优势之一;第二,由于是掏钱购买,员工会更加珍惜,员工作为真正的股东,归属感会更强,这是它的优势。
实股的劣势在于会影响公司的股东结构,比如股权会被稀释,然后员工的压力会比较大,同时工商手续变更会比较麻烦。
虚拟股本质上是一种分红,现金压力会比较大。
期股相对而言,是介于上面两者之间,它既能够有长期的激励作用,同时短期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它的实施没有那么灵活,优势是规范性比较高,同时有比较强的未来可预期。
所以我把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做了对比,大家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期权激励要注意什么
接下来我们讲期权,首先我们对期权有一个定义,期权的定义在学术上面有很多。
我这里采用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定义方式:期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约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
所以期权是指“期限”和“权利”这两个关键词,是基于未来的事先约定好的。
比如我们现在约定未来三年你可以以1块钱1股购买公司的股票。如果公司现在是1块钱,然后涨到了3块钱,3-1=2,这两块钱就是这个期权对应的价值,预期未来是有一定的增值权。
因为是对未来的期权,所以对这种权利是有限制的,比如说不得转让、质押、偿还债务等。
期权有三个关键点:
用一张图把期权讲清楚,就是下面这张图。
当然也有可能市场形势不好或者公司的估值还没有上一轮的估值高,每股对应的价值就降低,可能低于一块钱,这个时候对于员工来讲就不需要行权,对他来讲也没有什么损失。
如果期权没涨的话,员工是没有损失的,如果涨的话,员工就会有很大的收益,这是期权的魅力所在。
如何谈带期权的offer
企业在跟候选人谈offer的时候,关于期权那一部分,候选人最关心的是这么几个指标,我们通常把它叫作“3+2”,即股本的总量、个人的数量和未来的增量。
股本的数量一般来讲,可能按照1000万或者上一轮估值比如3000万,按照整数设为股本的总量。个人的数量可能是50万股或100万股,员工一般比较关心他个人数量占整个股本的比例。
一般来讲,我们建议给员工签订的签协议里面不要写比例,因为比例未来会变化,尤其是后期加入的员工比例会显得很低,比如说是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
当然还有未来的增量,这种增量是未来的预期。未来的增量更多的是描绘一个蓝图,我们通常说讲故事,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对于未来的增长都是存在着不确定性的。
这个时候怎么样能够让候选人相信未来增长是非常确定的,就靠我们的高管在描述公司的竞争力、护城河、未来发展潜力和公司核心竞争力等这些维度里。
还有两个就是每股的价值和行权的价格,如果上一轮公司估值是1000万,然后你按照100万或者500万给他作为行权的价格,这个时候他就觉得比较保险或者说这个价格比较合理,如果公司上一轮估值是1000万,你按照1000万给他来做行权,可能就会有一些影响。
它把股权激励的关键要素在这里都进行了描述,大家可以通过这个案例了解一个期权包括的要素,一般包括价格、数量、等待期、行权期、授予和解锁的一些业绩指标等。
大家可以通过这个直观地可以了解一下,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有兴趣的也可以到它的年报或者公告里面都有这方面的案例可以供查阅和学习。
带期权的offer怎么谈?我觉得主要核心就是两点:第一点,我们要建立一个薪酬包、激励包,一个package这样的概念,就是固薪有浮动,期权只是激励包的这个一部分。
第二点,期权是用未来的钱来激励现在的人,核心就是两点,一是讲好故事,要把未来这个远景,未来值多少钱这件事情要非常清晰地去描述,并且有能力让别人去相信未来一定可以有这个收益。
第二个就是要兑现这个承诺,作为老板或者高管,我们要一起努力把这个业绩做出来,要让员工享受到当时的这个承诺,能够有这样的收益。
答疑环节
因为期权本身是基于未来价值的沟通和共识,所以我确实在实操当中遇到过很多候选人认为期权就是忽悠,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候,有大量的创业公司冒出来,但实际上公司的价值并没有出来,那期权就变成一种忽悠了。
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要辩证地看,如果你获得确定的收益,可能收益就会比较固定或者比较低一些,你想获得这个更大的收益,那可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或者叫做不确定性,期权就有这样的特点。
当然一般来讲,如果公司内部有比较成熟的期权管理体系,在offer里面签了期权,等员工入职以后还会签一份期权协议。
比如说员工可能是A轮进来的,但公司还有B轮、C轮的融资,每一轮融资,员工的期权对应的价值也会做同比例稀释,也就是说外部的投资人进来,公司的价值其实是变大了,比如说资本投进来了5000万。
如果它原来本身就是值一个亿,那其实公司的价值是增加了,或者说所有的老股东,包括员工的股份对应的价值也会增加对应的比例,或者说自己所占的比例也会同比例稀释。
关于初创公司的股权分配,其实我们也走了一些弯路,有几个提醒:
因为我们是三个人合伙创业,所以我们先成立了一个公司,再成立猎盟,同时我涉及了一家合伙企业,这是目前创业公司通行的做法,就是一个员工的持股平台,我自己后来在这里边做GP。
第二点,股权的分配不要一次分完,由少变多会比较容易。比如说后来引进的一些合伙人级别的,我是按照业绩工作一年给一个点,这个点是要进行考核的。
早期的时候,我们确实付不了那么高的工资,如果是比较优秀的人降薪进来,就要有些股票给他补偿。
但是一次性补偿后,万一未来没有服务到三年或者五年,这个股权如果收回来就会有一些伤和气。如果说工作一年多给一个点,但是有业绩考核,类似这样的方式会更好一些。
第三点,目前在猎盟的六个股东里边是没有个人股东的。就是说,万一未来大家合作不愉快的时候,我不希望个人会影响公司,比如对外融资或者贷款等,上面全部是机构股东,这样就确保大家的角色是理性的。
当然,我觉得股权出让、公司股权设计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活儿,建议大家多上妈妈金融学院的课,这边有很多公司股权架构、股权设计方面的专家,大家可以去学习这方面的技能,谢谢!
关于猎萌
猎萌创新的商业模式不仅得到客户和顾问的认可,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分别于2015年11月以及2016年3月完成两轮融资,投资方为广发信德,珠海康远、启赋资本,泽贤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