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凭借高成长性和强带动性,在做好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技术+”等方式赋能其他行业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一方面,为持续助力独角兽企业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发展环境、资本、人才等方面,持续为我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厚植创新且适宜的土壤。另一方面,资本环境持续优化,为独角兽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互联网的普及为中国独角兽的快速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基础和产业基础。
01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情况
我国独角兽企业起源于2014年,目前发展已迈入稳定发展期,新增独角兽数量开始放缓,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中国独角兽企业的两大发展特征。
1、我国独角兽行业分布广泛,以电子商务、汽车交通、人工智能为核心
2021年,我国170家独角兽企业分布在电子商务、汽车交通、人工智能、企业服务、消费、医疗健康、智能硬件、金融科技、文娱传媒、物流、房产家居、航空航天及其他(物联网与职场社交)等13个行业。其中,电子商务、汽车交通、人工智能行业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列前三,合计占比高达42.9%。
2、凭借超级独角兽企业,金融科技、文娱传媒行业位列估值前二
高估值独角兽主要出现在金融科技和电子商务行业。从总估值来看,金融科技、文娱传媒、电子商务位列前三。其中,金融科技行业中的蚂蚁集团和文娱传媒行业中的字节跳动,企业估值均超过两千亿美金,拉高行业整体估值水平。
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智能硬件行业因产品属性、商业化能力、发展前景等因素,尽管独角兽企业数量较多,但行业整体估值不高,平均估值较低。
3、我国独角兽企业地域分布较为集中,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密集分布区
整体而言,我国独角兽企业地域分布呈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的特征,这主要受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因经济发展较为发达、高校院所较为聚集等优势,更易培育出独角兽企业。
我国已逐渐形成三大独角兽区域带。环渤海区以北京、天津、青岛为主,长三角区以上海、杭州、南京等为核心,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市包括深圳、广州、珠海等。就城市分布而言,北京、上海、深圳及杭州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
02中国独角兽企业典型案例
1、互联网商业模式下,字节跳动通过技术赋能,推动各业务矩阵实现流量变现
作为我国最早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内容分发的企业,字节跳动已成长为超级独角兽企业。发展至今,字节跳动共完成9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70亿美元。根据CBInsights数据,截至2021年11月30日,字节跳动估值约2,500亿美元,居全球独角兽之首。
技术赋能,实现精准营销。巨量引擎充分发挥字节跳动的AI技术优势,基于海量用户群体画像,对用户行为特征进行动态分析、深度建模,积累丰富的定向体系,帮助用户准确识别目标人群。
瞄准差异化定位,字节跳动通过优化算法搭建个性化信息分发平台。字节跳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依托“资讯分发+短视频”两大流量入口,通过差异化定位打通细分市场,弥补市场空白,保持竞争优势。
AILab专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AILab依托字节跳动的庞大用户数据,开发出行业领先的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技术,并将成果应用于内容的创作、分发、互动和管理,实现内容的精准投放和推送。
对准短视频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定位。字节跳动通过差异化定位+智能算法+精细化运作,相继上线以PGC短视频内容为主的西瓜视频、定位三四线小镇青年的火山小视频、专注于年轻人音乐短视频社区的抖音。
2、蚂蚁集团通过打造爆款产品、开放技术平台与拓宽生态,持续巩固金融科技行业龙头地位
根据阿里巴巴财报数据,蚂蚁集团2020年实现净利润575.3亿元,同比增长239.26%。截至目前,蚂蚁集团共发生11次融资事件,其Pre-IPO轮融资总金额达14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单笔私募融资。
“爆款产品+开放平台+生态打造”,蚂蚁集团以互联网思维切入金融科技产业链条。蚂蚁集团通过推出爆款产品、构建开放平台、打造独有金融生态,将客户从传统的C端、B端延伸至G端和F端,并将自身积累的技术和数据内化为护城河,建立行业竞争壁垒。
爆款产品。蚂蚁集团从客户需求出发打造爆款产品,最初通过支付宝发挥支付的连接职能和流量优势,解决交易信任问题,随后深耕普惠金融,先后推出余额宝、花呗、借呗、相互宝等爆款,在短期内集聚海量用户,狠抓产品运营和用户体验,同时积累信用、交易等算法和数据,为更多的商家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
开放平台。蚂蚁集团凭借C端和B端庞大的流量和丰富的场景,深挖理财、微贷、保险等数字金融服务需求,通过开放支付、营销、安全能力,向金融机构输送客户流量,同时输出技术服务,帮助F端创建更具竞争力的应用。
3、钉钉借助”云钉一体“战略和低代码平台,助力企业实现业务全链路数字化
钉钉深耕智能移动办公服务,以软件平台赋能个人与组织数字化的同时,通过与阿里云、低代码厂商的合作,助力企业实现业务全链路数字化,进而构建行业竞争壁垒。目前用户数突破5亿,包括企业、学校在内的各类组织数超过1900万。
钉钉依托阿里云打破信息孤岛,并数字化企业生产过程。一方面,基于“云钉一体”,钉钉作为业务数据应用平台,打破各系统壁垒,将人与数据、系统无缝连接,实现各类数据的有效聚合,提高运营效率。以特步为例,通过钉钉,特步的供应链快反能力提升15%。另一方面,阿里云的物联网平台可采集生产机器数据,将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机器的生产数据、运行状态并更新到阿里云平台,使企业可通过钉钉平台查看机器和生产环节情况,快速完成维修、排班管理等任务,提升生产效率。
围绕低代码应用模板,钉钉助力企业实现供销业务数字化。钉钉聚合业界领先的低代码厂商,将本地化、行业化的应用模板,如项目轻松管、销售客户池、车辆管理、门店业绩上报等,集合在钉钉搭平台上,降低企业开发门槛。企业可根据低代码应用模板,搭建专属应用,采集人机交互数据,并集成到钉钉端统一操作,满足不同业务的具体需求。
03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趋势
1、政策、市场、资本等因素推动,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将在中国独角兽版图中占据更为重要位置
政策端,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一方面,政策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提供发展支持,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政策的推出为科创企业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政府制定关于财政、税收、金融、社保、人事等方面的政策,为企业营造包容性、鼓励性的生态环境,降低企业发展难度。
市场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并力求通过技术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竞争力。例如,物流企业通过自动驾驶,提高配送效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高了金融企业的安全性等。市场需求的增多,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的同时,加快输出符合市场预期的产品,提高商业化能力。
2、凭借供应链优势、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海外市场红利,中国独角兽出海数量将进一步提升
经济全球化与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共同推动中国企业出海寻找新增量。从最初的服装、家具、电子产品等传统外贸资源型出海,逐渐向电商、社交平台、游戏等互联网出海转变。海外蓝海市场将吸引更多中国独角兽企业出海。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线上化趋势愈加明显、电商渗透率逐步提升,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大量机会。未来,中国独角兽企业可凭借率先恢复的供应链制造能力和互联网运营经验,进行大规模全方位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