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技术与创新”这个评价维度,盘点了一下国产医疗器械十大独角兽企业。它们各自在医疗器械的细分领域中,以技术驱动创新,做出了卓越的产品。
无一例外,这些独角兽都保持着8%以上的研发投入(营收占比),其中有些独角兽企业更是保持着20%~30%的研发投入,并每年在持续增加。
这里面释放的是企业对技术与创新的勇气和追求,那些高喊着“振兴民族医疗”却保持着不到4%研发投入的企业,无一例外都在耍嘴炮。创新的唯一途径就是人才+投入,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10家医疗器械行业国产独角兽公司。
1.独角兽联影:
国产高端设备突破领导者
通过开放的人才发展平台,在全球聚拢了数百高研人才团队,目前已经发布了14款系统产品和为医疗影像设备操作服务的4款软件产品。
其中96环超清高速PET—CT以分辨率和扫描速度的双重突破填补国际空白;业界首台动态多极3.0T磁共振终结了中国近十年的苦等,成就中国首创。
而新一代112环PET—CT、业界首台双模态128层CT等产品依旧科技十足,每年保持着18%左右的研发投入,联影这家医疗影像独角兽仍在前行。
国际品牌中国制造
监护仪等产品在国际国内高等级医院广泛应用的,铁三项的发展模式在国内发展强劲,每年10%的研发投入相对来说仍需提升。
无载体药物支架领导者
目前在该品类中占据着绝对优势,PE市盈率66倍,估值高达550亿。
4.独角兽东软医疗:
中国CT首创者
1997年,东软医疗率先独立自主研发全身CT,终于打破了国际跨国公司的垄断,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后,东软医疗创新性研发了PC机替代阵列处理机,CT机的成像速度从最初的58秒到28秒,再到18秒、8秒、5秒,最后直到1秒之内。
正因为东软的存在使得国内整个CT行业价格水平整体下降30%左右,直接使百姓、患者受益。
这也成为我国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发展史新的里程碑,同时标志着CT产品核心技术被少数国外企业垄断的时代宣告终结。
而在CT产品领域,持续领跑国产CT行业:双排CT的市场份额位居前列;16排CT处于前列;2015年率先研制成功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8层螺旋CT,一半订单产品进入国内三甲医院,CT品类的当值无愧独角兽!
康复医疗领导者
6.独角兽开立生物:
中国超声开创并领导者
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玉泉路毅哲大厦的开立生物医疗,创建于2002年。
开创了中国超声行业的多个第一,开立也是是国内最早掌握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B超超声设备核心技术的生产企业,其彩超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率先进入壁垒较高的欧美市场,产品系列也逐渐从中低端向高端延伸。
开立医疗所拥有超声影像产品20余款,配以自产探头,覆盖适合超声影像诊断的多个医疗领域。
同时在电子内镜领域,开立自主研发的国产高清电子内镜可让身边的医院都能开展高清内镜检查。
拥有发明专利91项、实用新型专利62项、外观设计专利51项、非专利专有技术28项、著作权55项,在超声技术和产品领域成为细分领域的绝对独角兽公司。
7.独角兽安健科技:
中国动态DR开创与领导者
成立于2002年的安健科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DR医疗器械供应商。十六年一直在DR行业深耕细作,推动中国普放诊断的数字化进程。
不仅如此,安健科技积极布局DR行业技术,专注产品创新,率先在中国成功研发出DR动态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等核心技术,并在全球推出诊断卓越的动态DR,将中国DR从传统的静态诊断推向更加精准的动态诊断,有效减少误诊。
动态DR的大幅面、实时高清点片、可视化、动态视频回放与保存等功能让普放的筛查诊断更加精准、高效,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中亚、美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DR行业的一家新锐独角兽。成为中国动态DR行业的开创者与领导者。
8.独角兽先健医疗:
心脏封堵产品领导者
产品销往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先心病封堵器的市场份额达到全球第二,先健的独角兽之路经历了:仿制-改良-自主创新的过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是公司产品改良创新的典范。
先健第一代产品以仿制为主。第二代产品是在第一代的基础上进行材料创新,使用全球首创纳米氮化钛涂层,有效减少金属离子向人体的释放,并能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第三代封堵器则改良产品结构,使手术操作更为便捷。目前产品已在80多个国家进行销售,成为国产心耳封堵器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翘楚。
胎监及心电产品开创领导者
以胎监产品为例,最新推出的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系统FTS-6——被医生称为“风火轮”,FTS-6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系统首先是在胎监工作流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台设备抵得上8台传统胎监。
在全面二胎开放的时代,这款产品的面市在减轻产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医院孕产妇就诊压力等方面将会产生非常明显的效果。
全球心血管器械行业领先者
微创医疗起源于1998年成立的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上市产品达260余个,覆盖心血管介入、骨科植入与修复、心律管理、电生理医疗、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糖尿病及内分泌管理、外科手术等十大领域。
微创医疗的产品已进入全球逾5,000家医院,涵盖亚太、欧洲和美洲等主要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微创医疗的产品用于救治患者生命或改善其生活品质或用于帮助其催生新的生命。
其中,冠脉药物支架产品为第一个国产药物支架系统,自2004年上市以来持续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2014年推出的全球首个药物靶向洗脱支架系统更是使微创医疗在冠脉支架领域完成了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
在骨科关节领域,微创医疗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位居世界第五。通过专注于自主创新,已拥有专利(申请)总数3,000余项,多项产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荣誉,在中国上海、江苏、浙江、北京、深圳和美国的孟菲斯等地均建有生产研发基地。
通过海外并购和合资等方式,微创医疗正逐步推进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公司现有员工4,500余名中近半数为海外员工,一家隐形在国产中的医疗独角兽。
创新才是独角兽企业的唯一内涵
今天,医疗器械企业的开始与延续,在成为独角兽的道路上,都不应该以垄断或谋利为最终目的,而应该继续以创新为过程,以提高人类健康、让生命更美好为方向。
那些表面看上去趋势发展不错的企业不一定会变成独角兽,同样那些奋力创新的独角兽企业如果在成长的道路上偏离创新也同样会被“独角兽”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