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创新型“独角兽”企业正前所未有地备受瞩目。而“独角兽”聚集之城北京,不仅数量稳居全国第一,互联网气质突出,且背后的资本方以BAT等顶级机构居多。
数量全国第一
北京“独角兽”特质鲜明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独角兽”孵化国,其创新和发展世界瞩目。当世界欣赏中国“独角兽”之时,目光该投向哪一座城市?
据《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可知,北京“独角兽”数量占据全国第一,且体量巨大,“特质”鲜明又突出。
截至2017年11月30日,中国“独角兽”企业共120家,总估值近3万亿人民币。而在“北上杭深”四大城市中,北京居首,有54家企业上榜,占上榜企业总数的45%;上海排名第二,有28家企业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独角兽”数量超过了“上杭深”三座城市的总和。此外,中国财富网进一步梳理发现,北京“独角兽”总估值近1.4万亿人民币,接近全国“独角兽”总估值的半数。其中,估值超过100亿人民币的“独角兽”企业有29家。
从所属行业来看,北京“独角兽”主要分布于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汽车交通、文化娱乐、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
在接受中国财富网采访时,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秘书长、天使成长营发起人徐勇表示,强大的互联网基因和创新意识是北京独角兽的鲜明特色,而偏技术型、商业模式创新、和金融类创新等行业,最容易在北京跑出“独角兽”。
受BAT资本青睐
海淀朝阳两大后花园引人注目
一个企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成长为独角兽更是可遇不可求。当北京以“独角兽之城”的姿态出现时,惊艳的不仅是它的互联网基因和创新意识,其背后的资本布局和区域分布也极具特色。
针对胡润研究院的统计结果,以资本的维度,中国财富网梳理发现,北京“独角兽”背后的资本方近乎包揽了中国所有顶级投资机构,尤以BAT引人注目。
除了滴滴由腾讯、阿里共同参投外,BAT的投资基本上互不交集,所投企业有的还是竞争对手,如ofo和摩拜。而相较于腾讯和阿里,百度更青睐于北京文娱和电子商务类“独角兽”的投资。
此外,从区域划分来看,海淀区和朝阳区被业界誉为北京“独角兽”孵化的两大后花园,但各有特色。
海淀区占据北京“独角兽”数量的半壁江山之多,有31家,朝阳区有10家。海淀“独角兽”数量众多、行业属性多样,体量巨大,拥有滴滴、小米、今日头条等诸多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相较之下,朝阳“独角兽”在估值上略显小巧,行业多集中于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领域,如一点资讯、优信、人人贷等。
天时地利人和
北京创业者敢打敢拼敢想
在投资的时候,机构所言最多的莫过于:投人、投项目、投趋势。当问及北京“独角兽”企业有何不同时,除了行业的特质,投资人看重的还是北京的创业者。
徐勇对中国财富网表示,相较于上海、杭州和深圳,北京的创业者“敢打敢拼敢想”,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有想象力”。而这种“有想象力的风格”极具魅力,能够更容易地获得机构的认可。
对比上海,张驰认为,北京的创业者更注重方向感,“大局观”更强烈一些。“北京的创业者往往做的是革命性或颠覆性的创业,所选择的项目科技感十足,而上海的创业者更务实、较注重细节和环节方面的创新。”
据《2017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北京市92所高校毕业生数量为23.03万人;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管委会官网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1728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8989家,而海淀区全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约8989家。
此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从注册地分布来看(按36个辖区),北京排名全国第三,拥4188家私募基金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