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近日,华商网报道“鱼乐贝贝”部分西安加盟商“跑路”一事后,又接到网友爆料群光广场店也跑路了。经核实,西安已有七家鱼乐贝贝店铺出现经营异常。经营者一跑了之,大量的会员预交款谁来归还?
截至目前,西安的消费者仍然联系不上门店经营者,正寻求法律途径维护权益。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国各地关于鱼乐贝贝不经善后就闭店的投诉频繁见诸媒体,仅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量就接近400条。
近日,西安多家鱼乐贝贝婴幼儿水育馆在未告知会员、未通知所在商场的情况下突然闭店,其经营者“失联”。其中,部分店铺7月底还在做两周年店庆的促销活动,期间一再承诺无套路,可是到了8月中旬就已人去楼空。
在9月16日华商网报道中,会员反映的鱼乐贝贝失联店铺包括凤城八路卜蜂莲花店、凤城十路客又多购物广场店(以下简称购物广场店)、凤城十路世茂都店(以下简称世茂都店)、龙首原印象城店等四家西安加盟店。
记者了解到,已有数名会员和部分商场物业将对鱼乐贝贝经营者提出法律诉讼。其中一家商场的物业已与店铺法人有过一次开庭对质,但法院尚未宣判。华商网报道以上情况后,网友反映鱼乐贝贝群光广场店也已跑路,其老板失联。
天眼查显示,北京鱼乐贝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注0-6岁婴幼儿游泳、全国30个省市已超过2000家门店。9月15日,鱼乐贝贝总部客服人员曾告知华商网记者,涉事的几家西安门店已与总部解约,其中购物广场店、世茂都店两家店早在2019年就已解约。
现象:全国投诉鱼乐贝贝老板失联近400条
该投诉平台显示,最新的鱼乐贝贝店铺闭店投诉留言为9月17日,内容为反映沈阳一家鱼乐贝贝加盟店闭店后不退款。记者查询到西安的店铺涉及曲江银泰城店、莲湖区金辉广场店等,投诉内容均为老板失联。拨打这两家店在公开平台上公示的号码,要么停机要么是空号。加上华商网9月16日报道中提到的四家门店,西安已有七家鱼乐贝贝门店卷入跑路事件。
为何跑路?在追寻答案时,许多消费者告诉记者,店方都曾以“受疫情影响”来搪塞,而实际情况是经营不善的苗头早有显现。
律师:门店、总部及所在商场都应担责
门店负责人失联,总部却称已与门店解约,消费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小东认为,会员在鱼乐贝贝充值之后,就相当于双方产生消费合同关系,若消费过程中出现问题应首先选择协商,但店面负责人失联等于丧失协商条件,那么会员就可以走司法维护权益。
“一些家长已经诉讼门店负责人是正确的方案,其实诉讼的对象还可以加上(鱼乐贝贝)总部以及店铺所在商场。”赵小东律师提到,鱼乐贝贝总部虽提到已与店铺解约,但作为会员并不了解这一情况,大多数会员都是冲着“鱼乐贝贝”这个大品牌去消费,总部对于门店有监管责任,应该对会员遇到的问题负一定的责任,而不是一句简单的解约就了事。
再者,他认为,商场与店面有合同约定,门店会向商场支付押金或保障金,商场也应维护会员在商场内正常消费的权益。至于店面拖欠商场房租等问题,商场也可通过法律诉讼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除了法律诉讼,赵小东建议会员可以同时向市监、公安部门进行备案,至于是否达到立案标准,执法部门会做出判断后给出回应及建议。当然,消费者也应擦亮双眼,提高警惕,理性消费。
谁来监管?
鱼乐贝贝会员消费的模式属于“预付卡”消费。2012年,商务部发布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加强对预付卡的管理。实际上,该《办法》仅涉及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及集团发卡企业和规模发卡企业,而健身、美容美发、教育、母婴等侵权高发领域都没有覆盖。
2019年底,北京市市场消费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教育委员会、体育局、交通委员会、文化和旅游局等多家单位起草《关于加强预付式消费市场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推行失信禁入制度,对卷款‘跑路’等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及其董事、监事、经理等管理人员,实施市场禁入。目前,该意见还未公示结果。
预付式消费在全国各地都是维权“重灾区”,前不久,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还举行了预付式消费地方立法研讨会,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第一届律师团全体律师就预付式消费探讨应对之道。
9月17日,华商网记者从西安市商务局了解到,目前西安商务部门对于预付卡商务部门也是严格按照《办法》在执行,针对“鱼乐贝贝”一事,按照“谁审批、谁管理”原则,建议会员向市监部门反映。
近年来,对于店铺经营者“跑路”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使用最多的处理方式是协调以及将投诉人员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对于鱼乐贝贝店面负责人失联一事,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无法与店面负责人取得联系,连调解都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