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这一训练营正在成为聚集成都潜在独角兽的“神奇训练营”,不少接受过训练营辅导的创业项目正在脱颖而出。
现在,不妨以瀚辰光翼和睿畜科技的角度,看看这些硬科技项目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迭代?以及在“神奇训练营”中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1.菁蓉训练营走出两个硬科技项目
1.瀚辰光翼:破局基因检测产业链上游
创业起点:
瀚辰光翼创始人张晗是四川省“千人计划”创业领军人才,也是一位海归创业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本科毕业后,他赴美深造,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攻读光学博士,主攻生物医疗光学领域,专注从事自动化基因检测设备的研发工作。
随着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系列商业化产品、服务加速落地,正在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选择。纵观基因检测产业链,生产基因检测设备、试剂耗材以及研发的上游厂商掌握着整个行业命脉,但现状是,市场被illumina、ThermoFisher、罗氏等巨头主导,国内公司多以提供基因检测服务为主。
深耕行业多年的张晗,正是看到了国内基因检测行业在上游设备领域的落后,决定投身于高端基因检测设备的自主开发。瀚辰光翼项目在成都启动后,快速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致力于填补国内基因检测设备产业的短板。团队研发生产总监李杰,此前曾在全球知名企业先进科技任职,在精密自动化领域有丰富的研发经验。
解决痛点:
2016年初,瀚辰光翼项目启动后,在上游设备领域进行创新技术布局,致力打造自主创新的基因检测仪器、试剂、软件全套生态系统,提供高通量、高度自动化、低运行成本的基因检测解决方案。
产品结构:
目前,瀚辰光翼已获得了近10个专利,并有多个专利正在申报中,通过3款机型的迭代,今年上半年第一款产品正式推向市场,这是一个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低消耗基因分型系统,包括GeneMatrix高通量基因分型系统、MatrixArrayer反应板制备仪、MatrixCycler高通量水浴热循环仪、MatrixScanner高速荧光扫描仪、MatrixMaster数据管理分析系统一整套基因检测设备以及软件管理系统。
瀚辰光翼第一款产品主要面向消费级市场,在农业分子辅助育种、种子筛查,健康管理中遗传特征分析、药物指南、营养代谢等多个方面有广泛应用。
核心壁垒:
商业模式:
在基因检测上游领域,除了销售设备产生价值,与设备配套的耗材、试剂和软件也是高附加值产业。
瀚辰光翼除了研发基因检测设备、开发了配套的软件系统,还研发了包括高精度微孔板、基因分型试剂等在内的耗材和试剂,将打造集设备、耗材、试剂和软件服务于一体的产品生态闭环。张晗笑着向虎哥打比方“我们除了开发和生产打印机,也会配套推广A4纸和墨盒。”
但科研级和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并不是瀚辰光翼的最终目标。瀚辰光翼从消费级市场切入,一方面可以快速形成造血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打磨团队、完成技术验证,但最终,瀚辰光翼的主战场在临床级的精准医疗和一体化分子诊断领域。据张晗透露,目前2款新产品正在研发中,预计明年将正式上市,并将同步申请医疗器械三类证。
资本引入:
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的产品生态闭环,让瀚辰光翼也备受资本青睐。在2017年获得允治资本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后,今年7月,瀚辰光翼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行业知名投资机构复星集团、博远资本。
张晗表示,在资本市场上,投资方比较青睐有技术门槛的项目。复星集团主动找到团队,就是看中项目的技术壁垒。而依托复星集团、博远资本等在医疗健康行业深厚的产业资源与经验,这将对瀚辰光翼未来进入临床级医疗市场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2.睿畜科技:物联网与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养猪业
创业起点
睿畜科技创始人兰嵩是成都人,从本科到博士都在南洋理工大学学习,大学里的创新研究让兰嵩感觉离现实还是过于遥远,理工科技术出身的他还想通过技术改变一个行业。
在一次硬件比赛上,一个关于婴儿传感器的创业项目吸引了兰嵩,让他开始思考物联网、AI技术能否在畜牧业迁移、应用。有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生猪出栏量每年约为7亿头,平均每人每年要吃掉半头猪。在传统的生猪养殖业,科技发展能为整个产业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之所以瞄准畜牧业,一方面,与兰嵩的家庭背景有关,父亲曾从事畜牧业饲料、原料期货,让兰嵩对畜牧产业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兰嵩笑称自己做事方式比较独特,很多人并不了解畜牧行业,认为畜牧行业代表着落后与传统,但实际上,我国畜牧产业市场规模巨大并处于高速转型期,而先进的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却几乎是空白。当然,在蓝海领域可以避免与行业巨头形成直接竞争,创业团队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于是,他与自己在南洋理工大学的同学快速搭建了团队。联合创始人&CFO陈浩恺博士有多次创业经历,目前负责公司物联网的开发;CTO张腾飞是南洋理工大学大气物理学博士,在大数据等技术领域有深厚积累;首席数据科学家吴海玲是南洋理工大学金融数学博士,负责睿畜科技的数据算法构建。
为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团队回到国内,布局四川这个畜牧业大省,成立了成都睿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时为了弥补成都在硬件研发等方面的短板,睿畜科技在上海也成立了研发中心。
解决痛点
为解决养殖行业面临的“不稳定的生产效益”与“不可控的疾病风险”两大痛点,睿畜科技致力通过传感器、物联网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建立一整套生猪个体数据采集系统,打造“智能猪联网”,在搜集生猪个体数据的基础上提供智能养殖方案,实现用技术赋能产业链。
产品结构
目前,睿畜科技已研发出包括电子医生、智能耳标、智能卡钳、天蓬系统等多个产品,每一个产品都是包括数据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模型分析等在内的一套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已与今年正式推向市场。
核心壁垒
说起产品研发经历,兰嵩坦言过程并不简单。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动物可穿戴设备的研发,这也是睿畜科技核心的技术壁垒。以电子医生产品为例,为了研发适合生猪可穿戴的设备,原本两个月的研发计划拉长到两年,产品前前后后经历了6次大的迭代,更不用说小的产品迭代了。
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算法模型是睿畜科技的又一核心技术壁垒。通过前期在合作农场不断搜集、积累测试数据,睿畜科技构建了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算法模型,从而使每一个硬件产品在搜集数据的基础上可以提供智能养殖解决方案。
比如天蓬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监控视频,省去人工录入数据的繁琐步骤,可24小时持续记录每一只猪的行为,具有猪只管理、存栏盘点、人员行为播报、猪只运动追踪等功能,为养殖场提供一整套智能视觉解决方案。
商业变现
当下我国养殖业正朝着规模化方向快速发展,对养殖系统信息化有很大需求。因此,睿畜科技的产品主要面向大型养殖企业,目前已和温氏集团、天邦食品等产业头部公司建立合作。
除了畜牧养殖业,农业保险也是睿畜科技产品可应用变现的领域。利用睿畜科技的智能耳标等产品,可以获得每一只生猪真实且唯一的ID数据,再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其戴标真实性并云端查看数据,从而建立一整套数据溯源系统,既可帮助养殖场解决生猪资产确认的问题,同时,也可在农业保险领域有广泛应用,帮助保险公司有效核查保险标的,杜绝虚假承保、防范虚假理赔。
睿畜保平台上可查看猪只戴标数据
睿畜科技去年也上线“睿畜保”产品,积极推动产品在金融保险领域落地。目前已和包括平安保险、中国人保、中华保险、锦泰保险等公司达成合作。
睿畜科技备受资本青睐。在南洋理工大学孵化时,睿畜科技就先后获得美国风险投资公司SmallWorldGroupIncubator、新加坡总理公署国家基金会等股权投资;2015年回国后,通过成都市科技局、菁蓉训练营团队的对接,获得洪泰(成都)基金、泓璞基金的股权投资;今年,睿畜科技获得宽带汇智领投的A轮融资。
虎哥曾和洪泰(成都)基金创始合伙人吴恒有过交流,在他眼里,对于睿畜科技用技术赋能产业链的创业方向和团队能力十分看好。
兰嵩也表示,接下来睿畜科技在选择投资方时,会尽量挑选认可畜牧行业发展并带有产业资源的投资机构。
3.创始人谈:菁蓉训练营帮助初创团队少踩许多坑
张晗、兰嵩都参加了第二期“创业天府菁蓉训练营”深度营,说起训练营经历都感触颇深。
从公司股权机架构设计、法务、市场营销到政府项目申报、政策解读……通过各个板块的系统学习,张晗认为这可以让创始团队快速了解“如何经营一家公司”。张晗回忆,在参加训练营之前,他已自己踩了不少“坑”,回过头看,如果他能在创业前期就能接触到这些知识,会少走许多弯路。
因此,他也建议初创早期团队,特别是越来越多归国创业的海归人才,可以通过“菁蓉训练营”对创业、国内大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知道,创业并不仅仅是做技术,也是做生意。
“菁蓉训练营”也帮助项目搭建了一个对接投资机构的展示平台,正是在“菁蓉训练营”的路演平台上,瀚辰光翼对接到了天使轮投资方允治资本。
张晗也认为“菁蓉训练营”可以提供反向建议,对入营项目进行筛选,毕竟不是所有团队都适合创业,在项目早期能够及时纠错也是一件好事。
说起“菁蓉训练营”,兰嵩认为,训练营是一个提供持续学习和展示交流的平台,从集中辅导,到搭建一个与资方交流的平台,再到后续邀请项目参加“菁蓉汇”活动,“菁蓉训练营”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为创业项目提供了一个持续学习、对接各类资源的平台,这对创业项目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在兰嵩看来,这正如创业一样,创业如同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需要创业者保持一颗坚定、平和的内心,不断解决一个个出现的问题,实现一个个小目标,这是一个需要努力“跑”下去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
2.菁蓉训练营:陪跑上千个创业团队
瀚辰光翼、睿畜科技仅是从训练营走出的部分优质项目代表,应该看到,3年多来,在成都市科技局和成都市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由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主办、运营的“菁蓉训练营”,无论是从覆盖人群广度、还是培训内容深度上都有许多亮点。
其二,助力成都新经济发展。2018年,结合成都市最新产业发展方向及规划,“菁蓉训练营”还走进了高新区南部园区、鹿溪智谷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服务功能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功能区。同时,还举办了具有技术合作导向、综合能力提升导向的、符合双创企业迫切需求的光电技术专场、融资实战专场及智能科技专场活动,进一步延伸培训广度和针对性。
可以说,“菁蓉训练营”正在成为发掘、陪跑成都“潜在独角兽”的成长训练营,从中也走出了越来越多如瀚辰光翼、睿畜科技一般的优质项目,比如,源本生鲜、精灵云科技、实习僧、实验楼、美奢锐等A轮以后创业企业以及活跃在消费升级各领域的鱼耕田、康优宝贝、宝贝度周末、XCAKE、京西菜市、零食侠等等创业项目。
3.9月,菁蓉训练营全新升级,报名通道开启
9月,菁蓉训练营将全新升级,构建“基础训练营—深度训练营—融资冲刺营”的阶梯式培训体系,为创业者提供系统性、全方位的创业辅导和能力提升。
基础训练营将在一个学习周期内,围绕如何做好创业起步、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团队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税法务、融资技巧六大板块,通过4场基础训练营活动,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