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熊猫基地的直播24小时都有观众在线,热心的奶爸奶妈们甚至能从视频里几只看起来几乎一样的熊猫里找出细微差别,准确叫出每一只熊猫的名字。
近年来随着萌宠视频的大热,up主也逐渐走向了专业化,甚至催生了专业的萌宠视频制作公司和品牌推广活动。为什么这些萌宠视频让人如此上头呢?
Rua猫rua狗能缓解焦虑抑郁
熊猫基地的直播总是有刷屏的“好想rua秃TA”,”摸熊猫手感怎么样”。为此基地还“贴心”地科普说,如果你rua不到胖达的话(显然你是rua不到的),还可以回家买把毛刷子,成年大熊猫的毛事实上硬度比较大,手感跟毛刷是差不多的,所以可以摸摸毛刷子替代一下……话说触摸毛绒绒的可爱动物,是会给人带来治愈感觉的。
2019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做了一项研究,招募了249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了四组:第一组是rua猫rua狗10分钟,第二组看别人rua猫rua狗10分钟,第三组看猫狗图片10分钟,第四组是对照组在10分钟里什么都不做等待着。然后在实验开始前后分别让他们做了焦虑和抑郁量表测试和唾液皮质醇水平检测。实验结果显示,rua猫rua狗组的唾液皮质醇水平最低,其次是看别人rua猫rua狗组,唾液皮质醇水平降低显示焦虑抑郁程度有所缓解。
这也意味着长期跟猫狗的互动可能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过往的研究也发现,身体接触,包括抚摸的动作,被认为是社会支持的表达,能显著降低对象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应激反应。
今年的疫情让小学的孩子们过了个超长长长的寒假,一个三年级的小侄女就因为一直在家闷闷不乐,功课也不想做了。她妈妈有天带她去家附近的几年宠物店把猫猫狗狗撸了个遍,回到来小姑娘又元气满满的了,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拖欠的作业也补完了。
萌宠视频能提升情绪和效率
萌宠视频在网络上的火爆,从猫视频的统计可见一斑。仅在2014年,Youtube上面就发布了超过200万条猫的视频,有近260亿次点击量。猫咪视频的点击量超过YouTube上其他所有类别的内容。
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观看猫咪视频之后感到精力更充沛,更加积极,负面情绪诸如焦虑、烦恼和悲伤减少了。他们经常在工作或学习间隙观看猫咪视频,约有25%的视频是通过搜索观看的,剩下的都是随机看的。
大多数人都能叫得出那些网红猫咪的名字。尽管有些人在本该完成工作的时候刷了猫咪视频造成了拖延,但是刷完视频之后的积极情绪反而帮助他们在之后解决更棘手的工作,所以总的来说效果也是非常积极的。这些发现也许有助于开发一种低成本的宠物疗法用于人类心理疗愈。
日本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让50名大学生执行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比如用镊子从小孔中取走细小物品,结果发现执行任务前看过可爱动物图片的学生表现更好。
研究人员认为,观赏可爱的东西可以提高人们在需要细心的任务中的表现,也许是通过缩小注意力范围达到的。他们还发现,可爱动物的图片不仅可以提高办公效率,还能提高驾驶效率。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让144对结婚未满五年的夫妇进行实验,一组让他们观看可爱动物影像和配偶影像,另一组观看中性物体(例如按钮)影像和配偶影像。结果发现,观看可爱动物影像的夫妇对配偶有更多的积极回应,对婚姻的满意度也更高。
而且长远来看,通过诱导积极情绪能够让人们看到生活中更广阔的选择范围,让他们意识到有更多可用的潜在资源,从而更好地加以利用。这个过程就像一个积极的上升螺旋,带来更强大的抵御压力能力。
萌宠视频也带来动物福利的隐忧
萌宠视频给观赏的人们带来诸多好处,但对视频里的萌宠来说,却不一定全是积极影响。
尽管很多平台都禁止了虐待动物的视频传播,但有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恶搞宠物视频,比如YouTube上疯传的猫掉进浴缸,狗偷吃零食卡在食物包装袋里,等等,仍旧可能对动物造成损害。
2019年YouTube上面有条用胶带贴猫爪的视频,被贴上前爪的猫咪像喝醉一样笨拙地跑动,那条视频点击率超过34万。
而今天,某视频平台上有支视频,是在宠物面前摆放各种各样的化妆品,两只猫灵活地绕过了一堆瓶瓶罐罐,而一只金毛犬则在退回来时绊倒了瓶子。这支视频被网红Allyiah转发到了Twitter,短短两周之内吸引了超过1000万次观看。
兽医说这类搞笑视频可能对宠物造成身心伤害,比如跌倒、恐惧,还有长期压力导致的激素和免疫失调。
专家建议制作高效宠物视频要尊重宠物的自然习性,设置一些宠物自身可以胜任的积极的可爱的任务,避免让宠物感到困扰,跟宠物相处自然会有很多爆笑的东西,并不是只有人为造成宠物完不成任务才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