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个崭新的概念:“主题酒店”在成都被首次提出并开始实践;十年间,主题酒店犹如星星之火,在中国大地已成燎原之势;十年来,中国主题酒店带着浓厚的企业社会责任感,搅动着中国酒店业的春潮涌动,正逐渐成为中国旅游饭店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促进着行业的蓬勃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主题酒店的建设却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引起行业的深刻反思与不断探索。
【一】主题酒店的发展现状
回归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主题酒店由模糊感觉到形成概念,由初浅意识到逐渐清晰的思维,由探索式实践到理性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发展到现在,其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
第一,主题酒店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同,成为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方向
第二,富有主题魅力的住宿设施已成为宾客消费的一种需求习惯
第三,主题化、特色化已成为所有住宿设施建设的习惯性思维逻辑
在政府鼓励、市场需求和行业自身发展的多重因素引导下,主题化、特色化、体验化的酒店建设方式已成为行业的共识,主题酒店的创建方式更是突破了星级酒店的范畴,进入到连锁酒店、乡村酒店、旅游客栈等多业态、多层次的旅游住宿业中,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主题酒店、特色酒店、精品酒店、主题客栈、文化民宿、主题游轮的建设热潮,因此许多业界人士发出了中国主题酒店建设已进入黄金发展阶段的呼声。
第四,主题酒店标准化建设开始起步,逐步发挥引领作用
(1)“泛化”、“浅层化”、“臆造化”的主题定位
(2)表象化的主题酒店建设
主题酒店建设是一项将饭店产品转化为情感性产品的过程,是基于文化内涵基础上的美学创新和价值提升的工程。但是由于对主题酒店的创建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在主题酒店创建过程中,对主题文化元素简单的复制模仿。缺乏创意的设计使酒店成为由一堆粗制滥造的文化元素堆砌而成的建筑,文化仅是一种装饰,特色仅是一种符号,艺术性、精致性不高更导致主题酒店美学品位降低,体验感不足。表象化的主题酒店建设方式导致酒店真正的品位没有根本性改变,酒店环境空间氛围更没有本质性提升,宾客也就不可能陶醉其间,产生其乐融融的温暖感、亲切感。
(3)空壳化的主题酒店运营
主题酒店创建是一项涵盖功能、感观、产品、服务到品牌各层次的全系统建设,产品的创新与服务的情节化、仪式化、故事化、表演化是主题酒店更为精彩的价值所在,是主题酒店营造“舞台般吸引物”的关键要素。但是许多酒店对运营、管理、服务简单采用“主题+”的方式,以为在传统的规章制度前面只要加上“主题”两个字即完成了主题化的过程,僵化教条的流程缺乏文化的灵性,机械呆板的服务丧失了撩人心扉的温暖和感动。没有依据主题文化的产品开发,主题酒店便没有差异性。没有围绕主题文化的服务创新,主题酒店便没有特色。没有差异化的主题产品和趣味性的服务创新,主题酒店也便成为一具空壳。主题酒店运营的核心即是要营造出一种内涵深厚的“场景”,呈现出酒店一种由主题文化而生的动态美学境界。主题酒店只有将浓郁的空间氛围、活化的产品与动态的服务紧密结合,以设施设备和环境为舞台,以特色产品和无形服务为载体,在员工与宾客互动过程中才能产生出无穷的魅力,才能真正给宾客带来文化之美、酒店之美、服务之美。
(4)模糊化的主题酒店形象
随着饭店业态的不断丰富,主题酒店与精品酒店、设计师酒店等不断出现的饭店产品新形态之间的界限被进一步模糊,主题酒店的形象受到限制,市场吸引力受到制约。以文化力,提高饭店吸引力;以深层次创新,提升饭店价值;以全方位战略行动,拓展饭店建设思路是主题酒店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围绕主题,不断提升饭店的人文性、原创性、体验性、舒适性、品牌性是主题酒店建设的基本效用。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主题酒店的基本特性和特点,塑造形象,提升市场吸引力和认同度。
主题酒店是区别于传统酒店的一种新的建设模式,是一种富于情感的酒店产品形态,主题酒店的终极吸引力来自于由主题形成的一种独特精神境界,充满情怀是主题酒店精神境界的标志,我们需要着力打造具有情怀的主题酒店。
【二】主题酒店情怀的内涵
情怀是指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道德品行。对内是一种足以激励自身的内在情感因素,对外则是能够引起他人内心波澜与改变的处事风格和行为方式。
主题酒店是文化与功能创意性结合的情感性产品,主题酒店的情怀应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第一,情怀是一种生活态度
第二,情怀是一种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酒店是好客性行业,主题酒店将主题文化融入酒店的各个细节,在固有的待客之道中充分发挥文化的精神作用,能够形成更有亲和力的社交方式和持续关系,由此主题酒店整体应呈现出一种内敛、从容、不卑不亢的性格特征,彰显出一种润物无声的服务风格,展现出一种完美与极致下的产品极大舒适度。
第三,情怀是一种诗意般的精神境界
主题酒店展现的是酒店依据主题而形成的符合环境美学、实用美学、精神美学的高贵气质,更是主题酒店基于审美性、艺术性、品质性基础上带给宾客的独特感受和价值体验,充满人文性的意境空间和温暖惬意的消费氛围是主题酒店精神境界的商品化体现。
因此,给宾客一种细腻微妙的饭店生活,一段韵律悠长的难忘经历,一种摩挲内心般的体验感动即是主题酒店的情怀所在。主题酒店的情怀来自于主题格调、空间品味、产品品质三者的完美结合。主题格调,指主题内涵的丰富程度、艺术张力与思想情感的特点。空间品味,指主题酒店美学境界的深度和广度。产品品质,指主题酒店产品的功能与艺术完美组合下的综合感染力。
主题格调是主题酒店的节拍器,规定主题酒店的气质特征和基本风范,决定主题酒店空间品味与产品品质建设的深度和广度。空间品味支撑产品品质的建设,展现主题酒店鲜明的情节性和体验感。产品品质反映主题酒店的格调高度,体现主题酒店的场所精神与产品特色。
【三】情怀养成的要素
第一,主题格调
吸引力,即主题文化的代表性。主题酒店是对一种地域精神与生活方式的展现,因此主题的形成必须在深入认识、研究、评价所在地众多文化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选择与提炼那些最具特征、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内容,以专业的方式予以挖掘提炼,以最优雅的方式予以表达,才能有效展示所在地的文化特质,才能赋予酒店更强烈的差异和特色。
竞争力,即主题文化的易识性。主题酒店主题的选择绝不是凭个人好恶,更不是信手拈来的简单工作,主题定位必须具有时代感,浅显易懂,喜闻乐见,符合酒店宾客审美的需要,消费的需要和交流的需要,才能够引起人们的思想共鸣,形成市场认同与称赞。
感染力,即主题文化的艺术张力。主题文化的艺术张力取决于文化元素的丰富性、可塑性与艺术冲击力。主题酒店依托主题创造具有感染力的意境氛围和场景空间,并适应市场,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特色鲜明的产品和服务取决于主题文化的艺术张力大小,需要主题文化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更多的养分与支撑,因此主题文化的内涵,主题文化的市场适应性,主题文化的可使用性,主题文化所形成产品的吸引力成为主题酒店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持久性,即主题文化的可操作性。主题酒店建设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与深化的工作,因此主题文化的可操作性成为主题选择过程中必须高度的问题。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建筑水平、区域饭店市场发育程度、酒店策划与日常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员工的理解能力等都对主题文化的选择构成影响,需要综合考量。
第二,空间品味
品味是指人对外部事物体验的能力或体验后的感受。主题酒店的品味则是指由主题文化而赋予酒店的精神气质。文化的实质是对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强烈关照,主题酒店以文化立店,人文关怀、和谐共生是主题酒店与外部世界美好关系的基本形态。
人文性是主题酒店空间品味的最高体现,而静态空间与动态服务共同构成了主题酒店的人文环境。
第三,产品品质
有吸引力、有竞争力、有品牌力、有生命力的主题酒店一定是充满“情怀”的酒店。
【专栏作者简介】
李原:饭店业杂志编委、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饭店管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博士,国家级星评员,国家职业技能裁判员,中国国际主题酒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主题酒店研究院副院长、《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10)》标准释义起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