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们在追求相同建筑微气候舒适度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前行。
对于所处的外部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对抗力,在人类主观对于舒适的渴求与客观极端气候的强烈矛盾下,轻钢结构提供了一种可能。
项目名称:响沙湾莲花酒店
建筑面积:30700㎡
项目位置:内蒙古鄂尔多斯响沙湾沙漠
2006年,项目作为鄂尔多斯响沙湾旅游区的主项目被提出,2009年又被作为“沙漠建筑”进行深化,融入了“沙漠度假”的理念。
通过大量的与熟知沙漠地理,文化特性的甲方、技术工作者进行讨论、研究和摸索,包括沙漠建筑造型、施工技术、节能环保在内的所有可能性,设计团队与业主达成了共同的目标,便是要在沙漠中打造一个合理、高效、节能环保的沙漠模式化建筑。
“沙漠建筑”由于其地理因素制约,施工的可行性应该被优先考虑。受到易于搬运迁徙的蒙古包建筑的启发,设计团队决定使用构件模数化、预制化的结构搭接方式。
首先用钢板将流动的沙子固定,然后在固定好的沙表面上放置大筏板基础,最后在形同大集装箱的基础上使用定制的轻钢龙骨构件组建成基本结构体系。这样不但施工速度快、精度高,室内空间分隔灵活,使用率高,而且结构稳定性高。
虽然沙漠中雨水匮乏,但少量的雨水对于建筑地基仍然有着致命性的侵蚀作用,因此在建筑上面加筑了膜结构,以遮挡雨水浸透,同时,为达到节水目的。
建筑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完善沙漠地下水循环系统,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而屋面的几何造型形成了天然集水系统,实现了真正环保。先进设计理念的生态卫生间实现了净化一体化处理,减少建筑对沙漠环境的污染。
建筑的最终形态为“莲花”造型,但这并非设计的初衷,而是多方面设计因素作用的结果。
在茫茫沙漠中,单纯化的几何造型可兼顾固沙、遮光、防风、收集雨水等作用。因此建筑师将单一的设计单元旋转与环形阵列化后,得到了“莲花”这一建筑造型。
为达到建筑从内至外的设计一体化,在酒店的室内设计方面,设计团队希望加入本土化的设计元素,即“沙”的应用。
因此特别邀请了一位来自日本京都的民间手工艺人来制作墙面材质,将沙与特制的胶合剂通过一定的比例调和,风干后经过数次的强度,耐久度与防水性测试,最终形成了酒店室内特有的墙面材料处理手法。
2014年5月,美国CNN网站以「China'scropofoutrageousnewhoteldesigns」为标题,盘点了中国新建的各酒店建筑。2016年5月,报道中提及的那朵沙漠中的莲花—响沙湾莲花酒店正式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