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完中美大学生专业红黑榜,佩服张雪峰的同时,我还想唱点反调机构就业

扒完中美大学生专业红黑榜,佩服张雪峰的同时,我还想唱点反调

作者:川妈

但关于高考的讨论并没有结束。

有人说,高考完,才发现报考比高考本身更难。

寒窗苦读十二年,很多学生只学会了怎样拿分数,却不知道怎样选择未来的方向。

舆论双方孰是孰非,其实没太多讨论的必要。

赚钱、生存,当然重要、非常重要,特别是对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

但这已经讨论很多很多了,不需要我再赘述了,今天,我想谈谈它们之外、不一样的东西。

“咨询机构”的建议

本质上是什么?

“走不走文理兼招?”

“学理还是学工?”

“未来想考公吗?想当老师吗?”……

一个个模式化的问题抛过去,机构就能得出结论:

“想学医?那就在口腔医学和临床医学里面选一个吧,你这个分数,上xx医学院比较稳……”

问题是,机构为什么能通过短短几个问题,就帮助咨询者定下方向?

因为他们给出的大部分结论,都是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倒推而来的。

我们普通人,很大概率只了解自己所在的行业,即使对其他行业有些认知,也都是道听途说,无法确认信息的准确性。

而更多毫无信息渠道的家长,他们知道的信息,可能还不如孩子多!让他们在几千所大学、几百种专业里挑出合适的“组合”,实在太难了。

“大学去哪个城市好?”

“智能工程和工业智能这两个专业哪个能行?”

“强势专业进不去,能服从调剂吗?”

……

问题是,孩子学的是理科,小伙伴却是个纯纯的文科生啊……

当然,这位家长不会只问她一个人,但足以看出报考时,家长能病急乱投医到什么程度。

针对这样的家长,机构确实可以帮他们消除部分信息差。

然而他们的建议,没有原则性错误,却有几个不容忽视的“短板”:

①机构按照一般的指导原则和标准来为学生提供服务,但每个学生的情况和需求都是独特的。

只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成绩、不了解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和特长的情况下,机构无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②简单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无法预测更长远的未来。

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他们或许知道更多信息,却未必会“妥善处理”。

世界瞬息万变,大学四年过去,当初的好专业可能成了“天坑”就业。

③有些时候,机构口中的“行业内幕”,本质上也是“道听途说”,未经实地验证。

举个例子,机构推荐报考动物医学专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在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医院蓬勃发展,就业机会多。

但是,具体的就业情况好不好,就业率多高,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孩子是否能够接受,学成四年后(学医本硕加起来要七年),政策会不会对宠物医院乱象进行整治……这些问题,他们统统无法解答。

所以说,建议终归只是建议,不能当作金科玉律。

咨询机构的钱,必须要花吗?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机构的作用:

他们帮助家长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让家长看到高校专业的“真面目”,同时劝告家庭条件一般的咨询者,尽可能抓住当下的就业,不要去赌未来。

遇到靠谱的机构,可以知道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可能是坑,在大方向上,是有些作用的。

只不过,窗户纸捅破之后,具体又该如何抉择、规划呢?

比如同样是学口腔医学,大专比本科“好就业”,可孩子的分数明明够上其他专业的本科,怎么选?

网上的各种“劝退”,到底是危言耸听还是有理有据?机构能做的分析,家长是不是也可以做?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机构的工作无非是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且大多数运用的也是公开渠道的数据。

比如,这组国外的数据。

去年年底,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统计出的“美国大学生最后悔的十大专业”:

图源:CNBC,黄色部分为后悔者占比

排在榜首的,赫然就是处于舆论风口浪尖上的新闻专业……

剩下的,还有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大部分,都是缺少“壁垒”的人文学科。

而“美国大学生最满意的十大专业”中,排行第一的则是计算机+信息科学。

图源:CNBC,蓝色部分为满意者占比

美国求职网站ZipRecruiter几年前也做过类似统计,得到的结论差不多:

选择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后悔的人数最少。

图源:ZipRecruiter

后悔与满意的背后,其实是薪资的差异:

数据显示,人文社科本科就业,平均年薪为44000美元,而同样是本科,计算机毕业生的平均年薪约为10.5万美元。

相差一倍还要多。

把视线收回到国内,我们看到的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图源:夸克APP

图源:麦可思报告

《蓝皮书》还将大学专业分为红牌和绿牌专业。绿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机会更多

优势更明显,红牌专业则相反(我们学校也在做类似的调查,并基于此调整专业)。

近五年,法学、绘画和应用心理学,在本科红牌专业上连续五年霸榜。

以上的行业报告和数据都是公开的信息,根据这些,很容易得出结论——

因此,家长可以自己先行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行业趋势,再与孩子进行深入沟通,引导孩子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共同制定志愿填报策略。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做出更符合个人兴趣和市场需求的选择,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职业规划意识。

比选专业更重要的

是“发展的眼光”

对于孩子来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具有选专业和职业规划的能力之外,拥有“发展的眼光”,或许更加必要。

用发展的眼光看专业前景

首先,在做出专业选择时,孩子需要明白专业和行业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很多家长帮孩子报志愿时,总爱说:“孩子什么都不懂!”

其实不然,现在的孩子,懂的事情很多;即使一时不懂,以后也会懂。

就说大宝,之前有天放学回家,他跟我说:妈妈,我以后要考厦门大学!

我一下子有点懵,听他讲完才明白,原来是老师给他们看了高校宿舍的视频,厦大的宿舍又好又漂亮,他很喜欢。

通过这次聊天,我明白一件事情:

孩子不是不努力不上进,更不是“什么都不懂”,而是他还小,只看到当下、看不到未来。

有时候,我们苦口婆心叨叨半天,人家听不进去,其实是因为家长没有把事实摆在孩子面前。

新兴行业的出现、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

有时候,今天是坑的专业,说不定明天就起飞了;而有些专业,比如近些年愈发趋近饱和的计算机行业,现在考研阶段已经卷上了天,谁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

家长要做的,是把这些变化“具象化”,呈现在孩子面前,教会孩子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行业、职业。

用发展的眼光看个人能力

当然,发展的眼光,绝不是说要逆着潮流,去报冷门专业,从事冷门职业。

我们更要认识到,无论选择什么专业,都离不开个人能力。

某些缺乏壁垒的机械性工作,看似就业好收入高,但是它们不仅缺乏挑战性,也缺少不可替代性,干这些工作,不知道哪天就会失去“资格”,被行业淘汰。

在大家看来,我也在“编制”内,大学老师,听起来不仅仅是一个铁饭碗,还是个镶了金边的铁饭碗。

其实呢?几年前我们学校完成了改革,不再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而是基于考核结果的聘任制,每年都有离开的老师。

我相信,未来,所谓的“金饭碗”“铁饭碗”会越来越少,我们的孩子想一直有饭吃,只能不停提升自己的“做饭能力”。

因此,除了具体的知识,孩子的终身学习和成长能力同样重要(即我经常提到的,拥有“成长型思维”),拥有适应变化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在人生的旅途中,孩子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变化,包括职业转型、行业的淘汰以及自我成长的需求。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让他们拥有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适应能力,才足以应对未知的未来。

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生

最后,孩子和家长都应该认识到,人生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所选择的专业和就读的大学。

马克思17岁时,就在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对“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什么是人生的意义”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动、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

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将怨天尤人……”

总的来说,成功,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个人的幸福感、成就感和对社会的贡献。

因此,在做选择时,孩子的兴趣和个人意愿也应该纳入考虑范围,而不是盲目追求一时的“好专业”,最后从事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职业(不擅长的工作)。

为了让孩子多点理性少些盲目,家长需要提前做的,是引领孩子达到“本自具足”的人生状态。

只有内在丰盈,才能不被世俗和功利裹挟,只有不惧枯荣,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清自己脚下的道路,应当通往何方。

之前有个学生家长联系我,想让我劝劝学生换专业(成绩不够,我们学校可以降级转专业)。

家长真的挺不容易的,一边不能说我们专业的不好,一边还要让我相信会计专业更好,他们甚至已经为孩子安排好了后面的工作。

我跟孩子聊的时候,没有说一句,劝她转专业或者不转专业的话。我只询问她的兴趣和特长,和她一起剖析专业特点、未来的发展趋势,把信息传递给她、启发她思考她真正想要什么。

直到最后,她都没问我一句,老师你觉得我应该怎么选。我知道,她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麦可思:《2023年就业版蓝皮书》

3.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美国大学生最后悔的十大专业”

4.美国在线就职平台ZipRecruiter

川妈说说

还有一个相似的情况,考研。专业咨询机构的影响力也在扩大,并被很多家长和孩子采用。有一次,我和学生聊天得知,她在和考研咨询机构沟通时,对方花了10分钟、问了结构化的6个问题后,就确定了报考专业和学校的建议。

我不否认他们的可参考性,但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风险。一个素昧谋面的人,如何能在短短10分钟内,根据极其有限的信息,就决定了你的人生方向?

站在风口上固然好,但并不是所有的猪都能飞起来;站在风口上看着光鲜其实也不容易,996的生活谁过谁知道;还有一点很重要,问问自己想在那个风口上飞起来吗?

拓展阅读

如果没有这次“曝光”,1500万个孩子的噩梦不知道还要继续多久

THE END
1.重庆宠物医院红黑榜重庆十大宠物医院汇博招聘重庆宠物医院红黑榜 重庆十大宠物医院 现代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宠物,宠物就是他们的家人,是他们情感的寄托,为他们带去了快乐与温暖。他们将自己的闲暇时光大部分投入到陪宠物中,但是动物和人一样会有生老病死,并且不少动物的生命长度是远远低于人类的。最近几年,宠物医院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大众视野。越来越多...http://www.huibo.com/zixun/detail/7269.html
2.新安晚报受访专家及业内人士建议,应区分伴侣宠物和畜禽经济动物,推动伴侣宠物保护立法;相关部门应探索用制度规范动物诊疗项目定价标准;建立红黑榜制度,由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发布动物诊疗机构红黑榜,促进宠物医疗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经济参考报记者陈旭王艳刚http://epaper.ahwang.cn/xawb/20230614/mhtml/page_07_content_20230614008001.htm
3.退还押金*元开店宝客服售后投诉维权中心您好,消费保已将您的问题反馈开店宝,如果您的问题没得到解释或沟通处理,请向上海市人民银行010-123 63投诉开店宝,100%解决。 开店宝 企业跟进 2022-04-29 14:09:55 您好,您反馈的问题已经反馈至卖方联系客户处理。 开店宝 企业处理 2022-04-28 12:28:18 消费保在线投诉维权平台 审核通过 2022-04-28 12:...https://m.xfb315.com/complaints/details/95276512.html
1.挚爱动物医院·骨科·心脏·异宠电话,地址,价格,营业时间(图...服务态度从接待人员的热情问候,到医生的耐心解答,再到护士的细心照顾,每一个环节都让人感受到他们对宠物和宠物主人的尊重和关爱。医院还提供贴心的回访服务,关注宠物的康复情况,及时解答宠物主人的疑问。这种优质的服务让宠物主人们在为宠物的健康担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份温暖和安心。 https://www.dianping.com/shop/l6uF3WBAIH2ueydC
2.成都兽药生产公司排名(排行榜)成都兽药生产公司有哪些?成都兽药生产公司排行榜:四川积善之家药业有限公司、四川鼎尖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四川省简阳市全龙饲料药物有限公司、成都三阳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同时还可以了解成都兽药生产公司最新招聘,高薪企业,上市公司,人气产品,最新融资,最新快讯等https://m.jobui.com/rank/company/view/chengdu/shouyaoshengchan/
3.成都牙齿脱敏医院排名前十!悦森口腔门诊部勇夺前列!在成都,寻找一家可靠的牙齿脱敏齿科医院并非易事。然而,2024年的成都牙齿脱敏齿科医院前十名口碑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这些医院以其卓越的医疗技术、专业的医护团队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高度赞誉。 一,成都悦森口腔门诊部 成立于2020年的成都悦森口腔门诊部,是一家民营机构。其特色项目包括牙齿脱...https://www.teejia.com/news/70995.html
4.十大宠物医院排行动物医院宠物医院哪家强2024年宠物医院十大品牌最新发布,宠物医院排行榜前十名品牌有瑞鹏、瑞派、芭比堂、宠颐生、安安、美联众合、艾贝尔、萌兽医馆、宠爱国际动物医院、宠福鑫。宠物医院10大品牌排行榜由品牌研究部门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帮助你了解有名气的宠物医院有哪些。https://m.maigoo.com/maigoo/4989cwyy_index.html
5.重庆宠物医院红黑榜都来跟帖说说,那些值得推荐/那些需要避坑重庆那些宠物医院靠谱?又需要避开那些宠物医院? 大家都来说说接触过的宠物医院 重庆宠物医院哪家好/哪家不好 好在哪里?不好又是为什么? 我们来打造一个 重庆宠物医院红黑榜 希望大家不要吝啬 回帖说说你觉得 好/不好 的宠物医院 https://go.cqmmgo.com/wap/forum-173-thread-78581704451932673-1-1.html
6.看一次动辄上千元宠物医疗怎成“糊涂账”?受访专家及业内人士建议,应区分伴侣宠物和畜禽经济动物,推动伴侣宠物保护立法;相关部门应探索用制度规范动物诊疗项目定价标准;建立红黑榜制度,由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发布动物诊疗机构红黑榜,促进宠物医疗行业长期健康发展。https://www.gzstv.com/a/72c560bc431f434cac2133d94b56605e
7.看一次动辄上千元宠物医疗怎成“糊涂账”?受访专家及业内人士建议,应区分伴侣宠物和畜禽经济动物,推动伴侣宠物保护立法;相关部门应探索用制度规范动物诊疗项目定价标准;建立红黑榜制度,由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发布动物诊疗机构红黑榜,促进宠物医疗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记者 陈旭 王艳刚 北京报道 参与采写:刘珺菲)...https://www.chinanews.com.cn/m/cj/2023/06-13/10023797.shtml
8.看一次动辄上千元宠物医疗怎成“糊涂账”?财经受访专家及业内人士建议,应区分伴侣宠物和畜禽经济动物,推动伴侣宠物保护立法;相关部门应探索用制度规范动物诊疗项目定价标准;建立红黑榜制度,由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发布动物诊疗机构红黑榜,促进宠物医疗行业长期健康发展。(记者 陈旭 王艳刚 北京报道 参与采写:刘珺菲)...https://www.workercn.cn/c/2023-06-13/78740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