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0日消息(记者王子衿)提起博物馆,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宽敞肃穆的展厅、年代久远的文物、严谨规整的设计……当“颜值爆表”的萌宠与博物馆相遇,看似高冷严肃的博物馆也变得“年轻态”起来。
图为参观者在观复博物馆与猫互动(观复博物馆官方图)
萌值爆表吸引观众前来“打卡”
宠物之所以称“宠”,与历代以来备受人类喜爱分不开。唐昭宗李晔豢养猴子后“赐以绯袍,号孙供奉”,诗人陆游也喜爱过着“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的“撸猫”生活。
在世界各类专业博物馆中,不乏喜爱宠物人士专门设立的宠物博物馆。如荷兰阿姆斯特丹设有猫博物馆KattenKabinet,德国巴伐利亚州帕绍市一家“腊肠犬博物馆”是德国乃至全世界首家以腊肠犬为主题的博物馆,再如厦门的“猫咪博物馆”一度成为爱猫人士的“圣地”。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综艺节目等的热播,博物馆日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憨态可掬的动物造型文物吸引了游客眼球,多个博物馆的萌宠们也成了“网红”。
图为游客在故宫参观游览(央广网记者王子衿摄)
每只猫都有独立的名字,定期洗澡、专人喂食,故宫博物院的181只“御猫”是红墙内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成为无数摄影爱好者的经典素材。
2015年末,这些萌猫中的五只猫试用期满,被观复博物馆创办者马未都升任为该馆“馆长”,观复博物馆也成为了世界上首个由萌猫担任馆长的博物馆。这些馆长不仅担负起防止鼠患出现的职能,还通过自己萌态可掬形象吸引着众多参观者慕名前往。
近距离互动促进文化活态展示
博物馆宠物的“网红”之路,背后的文化内涵意味深长。
故宫“御猫”的火爆,一方面固然与其憨态可人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故宫悠久的养猫传统、明清两朝历史文化赋予故宫及“御猫”的独特魅力密不可分。
图为故宫“御猫”(故宫博物馆官方图)
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园区内可以与游客亲密互动的梅花鹿是小有名气的“网红”,而这也与当地独特的历史有关。
金沙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邑,出土了大量的鹿角和金银器。根据考古研究,3000年前的古蜀金沙是梅花鹿、水鹿等的繁衍之地。“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象牙、鹿角,博物馆里也展出了精美的标本文物,为了科普这些知识,还原古蜀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氛围,我们引进了驯化过的梅花鹿和白鹿。”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驯鹿兽医师贾放此前透露。
萌宠网红推动博物馆更“年轻态”
养宠物正在成为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中国宠物行业也正迎来迅猛的发展。此前发布的《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比2017年增长了27%。
图为故宫“御猫”系列文创产品(央广网记者王子衿摄)
萌宠为博物馆增色不少,也成为了“揽客”的金字招牌。
马未都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很多人来观复博物馆是先看猫后看展品。同时,因为猫,“熊孩子”们不再闹腾,甚至比家长更愿意待在博物馆,也更有耐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年初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一组数据显示了博物馆对观众的吸引力正在增强。2018年,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5136家,近10亿人次走进了博物馆。
尽管目前尚未有明确数字证明有多少观众是因为萌宠走进博物馆,但毋庸置疑的是,“网红”萌宠们正用自己的“感召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也让曾经显得古老严肃的博物馆变得更加年轻和有亲和力。
最近某博物馆工作人员劝阻儿童在馆内乱跑却遭家长抱怨,参观博物馆与其他消费有什么不同?买了门票就是“上帝”吗?《天天315》周末会客厅,共同探讨“博物馆消费的那些事儿”。
博物馆研学市场不断走热,火爆同时带来很多乱象,“游而不学”“收费无标准”“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多次被媒体提起。
你想要的夜间模式终于来了!记者从广东省博物馆获悉,为了丰富观众的夜间精神文化生活,该馆将从8月9日(本周五)开始,试行每周五夜间开放。
提起博物馆,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宽敞肃穆的展厅、年代久远的文物、严谨规整的设计……当“颜值爆表”的萌宠与博物馆相遇,看似高冷严肃的博物馆也变得“年轻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