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青岛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型商超餐饮企业文化旅游场所农贸市场防控手册》的通知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青岛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型商超、餐饮企业、文化旅游场所、农贸市场防控手册》的通知

各区(市)商务、卫生健康、文化旅游、市场监管部门,各大型商超、餐饮企业、文化旅游场所、农贸市场:

为指导大型商超等人员密集和流动性强的大型公共场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调度视频会议部署,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了《青岛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型商超、餐饮企业、文化旅游场所、农贸市场防控手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3月4日

青岛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型商超、餐饮企业、文化旅游场所、农贸市场防控手册

为指导大型商超(超市、商业综合体)、餐饮企业、文化旅游场所、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和流动性强的大型公共场所开展预防性卫生防护措施,严防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扩散,制定本手册。

第一部分大型商超(超市、商业综合体)防控手册

为扎实做好大型商场(超市、商业综合体)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维护良好社会生活秩序,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优质服务,制定本手册。

一、基本要求

1.1各经营单位,须成立防控工作小组,制定应急方案,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报备制度。

1.1.1防控工作小组应由第一负责人或指定专人全面负责,制定有效的应对工作流程。

1.1.2要建立“花名册”,实行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对员工有无重点疫区旅居史、有无发烧信息进行排查登记。

1.1.3员工如有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以及与来自新冠肺炎流行地区的人员有密切接触等潜在风险人员要及时报备,并要求员工按照要求居家观察。

1.2做好防护物资的准备。

企业应在开业前,准备防护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消毒水/酒精、紫外线空气消毒灯、空调系统专用消毒剂、洗手液等防护用品,配备红外线测温仪等。

1.3在疫情防控解除前,不允许聚众餐食,娱乐,游玩;不得组织开展大规模促销、表演、宣传等各类活动。

1.4疫情期间大量使用消毒液体,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执行。

1.6监督入驻商户的内部管理,其防控标准不应低于本规范。

1.7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确诊或疑似病例的追踪调查,详细了解、提供所涉及经营区域及人员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

1.8大型商业综合体业态多元,人群密集,人员互动较多,容易成为病毒传播的高危场所,应更加重视做好防范工作。

1.9根据行业特点,识别病毒的传播途径,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控制传播,是商贸零售业开展经营服务的前提。

二、工作人员管理

2.1每日采集员工(含商户员工)疫情控制期间的动态信息并登记汇总。有武汉生活史、旅行史以及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的员工应严格进行14日隔离观察。

2.2动态信息良好的员工每天进入经营场所前,应检测体温,并进行洗手消毒。若员工体温超过37.3℃,应要求员工自我隔离观察或及时就诊。

2.3员工上班期间应时刻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保持勤洗手,坚持在工作前、操作后、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洗手。

2.4减少或者避免聚集性会议,尽量通过非接触方式进行沟通。

2.5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如发现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的,依有关流程及时报告,妥善处理,迅速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2.6应根据经营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物品的流向设计,尽量保证人员和物品相互隔离,楼内垃圾等污染物品与干净物品无交叉。

三、经营场所管理

3.2加强营业场所的通风、消毒和清洁卫生。

3.2.1营业场所每日至少开窗自然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不能开窗通风或通风不良的,可使用电风扇、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方式;必要时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消毒,应持续开机消毒。

3.2.2严控接触性感染,防止污染源进入。对各个门口、停车场入口处、柜台、休息区、服务台、收银台、座椅进行清洁消毒。

3.2.3电梯扶手、电梯按键、门把手、自动售卖机、购物车等,应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3.2.4在显著位置处张贴病毒防控宣传材料,提示每位顾客佩戴口罩,对未佩戴口罩的顾客做好劝阻。

3.2.5企业应在开业前和结业后,进行全面的卫生清洁和消毒。

3.2.6设有餐饮功能的营业场所,应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的规定执行。

3.2.7对所有卫生间地漏排水,小便器排水,盥洗池排水做水封检查,并做杀菌消毒处理:对有二次供水系统的企业,必须按照标准对二次供水水箱做紫外线杀菌。

3.2.8商业综合体公共区域如走廊、地面、直梯、滚梯和休息区的桌椅等做好清洁消毒;在电梯内部、卫生间等张贴宣传画;加强厕所的清洁、消毒,张贴洗手步骤示意图,厕所内增加酒精消毒剂或免洗手消毒凝胶,并提示顾客洗手后进行消毒。

3.3暂停母婴室、儿童游乐场所、室内娱乐场所服务;无法暂时关闭的,必须对全部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后开放。

3.5有条件的企业,可请专业清洁消毒服务商配合做好商场环境卫生工作,并向顾客公示每日消毒情况。

3.6增设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安排专人看管或巡查,对废弃口罩进行集中回收处置。

3.7如遇客流集中,人员过于密集的情况,可采取限流、疏导等措施。

四、设备设施管理

4.1加强空调及新风系统的消毒、维护和管理。在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加强检查通风设备,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及时更换滤网。

4.2在营业现场发生感染病例时,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不应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消毒。带回风的全空调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各经营单位空调系统的使用应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的规定执行。

4.3电梯包括直梯、扶梯应加强安全维修和清洁卫生管理。电梯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同时,应增加消毒的频次。应在电梯间张贴提示语,提醒在电梯间戴口罩并避免交谈。应酌情限制乘坐电梯的人数,减少接触传染。严格控制客梯和货梯混用。

4.4营业现场应按要求设置分类垃圾桶,增加清理频次,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杀。

4.5垃圾房及时分类清运,封闭储存,定期消杀。

4.6收货区及送货车辆应注意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五、商品管理

5.1在疫情期间,各经营单位应严格在防控疫情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货源,保障群众日常消费需求,特别是清洁消毒、口罩等用品,尽量保障供应。所有的商品应在合格供应商处采购,在运输、储存过程严格防控,杜绝污染。

5.2经营单位应严格杜绝随意涨价,应在稳定物价,保障供应方面做出贡献。

5.4提倡刷卡支付、各种移动支付方式结算。

5.5要加强对直接入口散装食品的防护,避免消费者直接接触。销售人员必须佩戴手套、口罩,避免交叉污染和接触传播。

5.6疫情防控期间暂停生食类、自制冷食类食品、自制果蔬饮料类食品制售。

六、服务顾客

6.1在醒目位置设置或张贴“佩戴口罩入场”提示,有对顾客量测体温的过程,正常体温,可提供服务。

如在就餐场所发现顾客有发热(体温超过37.3℃)、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积极劝离现场并提醒其及时到医院就诊。如获知有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就餐过,则开展终末消毒(传染源住院、转移、死亡而离开疫点或终止传染状态后,对疫点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

6.2要求顾客进店除就餐外,全程佩戴口罩。

6.3制定用餐人员可追溯制度,形成档案管理,登记至少一名就餐客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七、说明事项

7.1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与国家有关法律、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业疫情防控机构等专业部门要求不一致的,从其规定。

7.2商业综合体内的餐饮企业参照《餐饮企业防控手册》执行。

7.3各区(市)要落实区(市)、商务、卫健部门的具体负责人,对其他中小型商场、超市和商业零售企业,参照本手册制定具体办法落实执行。

第二部分餐饮企业防控手册

目前,新冠肺炎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继续传播和扩散,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保持餐饮行业的服务和经营,制定本手册。本手册适用于全市餐饮经营服务企业和员工。

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

1.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

1.2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二、基本要求

2.1各经营单位,须成立防控工作小组,制定应急方案,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报备制度。

2.1.1防控工作小组应由第一负责人或指定专人全面负责,设计有效的应对反应工作流程。

2.1.2要建立“花名册”,实行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对员工有无重点疫区旅居史、有无发烧信息进行排查登记。

2.1.3要求所有员工对待疫情,不得隐瞒,如有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以及与来自新冠肺炎流行地区的人员有密切接触等潜在风险人员要及时报备,并要求员工应当按照要求居家观察14日,暂不返岗。

2.2做好防护物资的准备。

企业应在开业前或复业时,准备防护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消毒水/酒精、紫外线空气消毒灯、空调系统专用消毒剂、洗手液等防护用品,配备红外线测温仪等。

2.3凡在疫情严重地区,经营单位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允许,方可开展经营服务。如若没有得到允许经营,经营单位应告知顾客并取得理解,应有专人轮流值班,保持与有关部门的沟通。

2.4在疫情防控解除前,未经上级允许,停止接待大规模聚餐活动。

2.5疫情期间大量使用消毒液体,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执行,避免消毒液体接触到菜品、成品。

三、经营服务规范

3.1人员要求。

3.1.1各经营单位,要做好员工防护知识培训。要求所有员工上下班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3.1.2员工每天进入经营场所(工作区域)前,应安排专门人员给员工检测体温,体温正常可入内工作,并进行洗手消毒。若员工体温超过37.3℃,应要求员工回家观察休息。工作中一旦发现员工有发热、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3.1.3上岗必须时刻佩戴口罩(如非一次性口罩,每隔2-4小时使用酒精消毒一次,确保防护效果),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工作前、操作后、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洗手,接待顾客应双方佩戴口罩。

3.1.4摘口罩前后做好手部卫生防护,废弃口罩放入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带盖分类垃圾桶。

3.2制定疫情期间的员工档案管理制度,形成每日一报送制度,档案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每日出勤人员姓名、身体状况、工作岗位等。

3.3从业人员尽量避免与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密切接触,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对于集体宿舍,加强管理和宣传,做好防护。

3.4食品加工制作要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

四、经营场所环境要求

4.1保持就餐场所内部环境整洁,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

4.2尽可能配备有杀菌作用的洗手液或提供消毒纸巾,有条件的企业可把水龙头改为非接触式水龙头,避免接触。

4.3对于顾客接触多的地方如走廊、电梯、扶手、洗手间、厕位等增加消毒频次。

4.4餐厨垃圾桶加盖、分类及时清理,定期消杀。人员密集场所增设废弃口罩专用容器,安排专人看管或巡查,集中回收处置。

五、服务提供方面要求

5.1在用餐场所的显示屏显示或明显位置张贴公告和防护知识海报,正确宣传引导告知所有进店顾客需配合和注意事项。

5.2增加打包外卖服务,增加线上平台外卖服务和增加外卖窗口。

5.4平日给客人提供零食的经营单位,应停止供应到疫情结束。

5.5有条件的经营企业可减少桌椅摆放以加大就餐者之间的距离。

5.6有条件的经营单位可用分餐制。内部食堂等经营单位应考虑集中供应,分时段错峰就餐等服务提供方式。

5.7每日公示消毒情况。

六、设备管理

6.1空调和新风系统。

6.1.1加强空调及新风系统的消毒、维护和管理。在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加强检查通风设备,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及时更换滤网。

6.1.2在营业现场发生感染病例时,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不应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消毒。带回风的全空调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6.2电梯。

6.2.1电梯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同时,应增加消毒的频次。

6.2.2应在电梯间张贴提示语,提醒在电梯间戴口罩并避免交谈。

6.2.3经营单位酌情限制乘坐电梯的人数,减少接触传染。

6.3冷冻冷藏和保鲜设备。

6.3.1对冷冻冷藏和保鲜设备进行全面维护保养,保持清洁卫生。

6.3.2食品原材料坚持覆盖保鲜膜再进行储存,防止交叉污染。

6.3.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先进先出。适量存储。

七、采购进货管理

7.1落实采购各环节索票索证制度并存档记录。

7.2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并在疫情期间允许经营的供货商采购原材料。

7.4所有原材料应保持新鲜,加强保鲜、冷冻、冷藏环节的处理和使用。

八、顾客管理

8.1有对顾客量测体温的过程,正常体温,可提供服务。

如在就餐场所发现消费者有发热(体温超过37.3℃)、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积极劝离现场并提醒其及时到医院就诊。如获知有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就餐过,则开展终末消毒(传染源住院、转移、死亡而离开疫点或终止传染状态后,对疫点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

8.2要求顾客进店除就餐外,全程佩戴口罩。

8.3制定用餐人员可追溯制度,形成档案管理,登记至少一名就餐客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有效的)。

九、外卖服务

9.1外卖配送员。

9.1.1按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标准,避免配送过程中面对面与顾客接触。

9.1.2外卖配送员的个人健康事项按本文3.1的要求执行。

9.1.3外卖配送员盛放食物的容器,应在平时清洁消毒要求的基础上增加频次。

9.1.4外卖配送员的交通工具应进行消毒。

9.2平台管理方。

9.2.1应制定平台信息服务、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方案,鼓励外卖平台推行“无接触配送”的操作规范。

9.2.2要求配送管控部门建立完善配送服务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外卖配送员情况监控、每日订单完成情况监控、突发异常数据监控、项目执行情况监控、风险控制数据监控、核心指标完成情况监控。

9.3向餐饮经营单位施加影响。

9.3.1要求下线野味餐品,并坚决不予配送。

9.3.2倡导餐饮商户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餐饮外卖“吃的安全”、“吃的安心”。

9.3.3制定《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提醒外卖商家告知书》。由配送员告知餐饮经营单位。

第三部分文化旅游场所防控手册

为指导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含美术馆、纪念馆)、剧院、电影院、景区、酒店、演艺娱乐与网吧等人群经常聚集活动的文化旅游场所开展预防性卫生防护措施,严防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扩散,制定本手册。请各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公共文化场馆防控手册

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概念

1.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可引起发热、干咳等急性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等。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病情危重。

1.2根据目前的证据,已经确定的是病毒可以持续人传人。

1.3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等)和接触传播(用接触过病毒的手挖鼻孔、揉眼睛等)。

2.1公共文化场馆要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新冠肺炎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及各操作环节上的具体责任,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2各公共文化场馆应结合实际编制并启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预案。

2.2.1按照传染病疫情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强化协调联动机制、防控责任机制、信息报送机制和疫情监测、防治机制。

2.2.2根据国家、省、市防控部门最新指导意见和工作要点适时进行应急预案的动态调整,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努力保障文化场馆及人员的安全。

2.3.1认真做好本单位干部职工健康教育,用好官网、官微等自媒体,及时转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的社评社论和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通告、通知、命令以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等防疫科普知识。

三、人员管理

3.1工作人员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建立工作人员体温监测登记本,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不得带病上班,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及时就医。

3.2工作人员在为观众(读者)提供服务时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工作服保持清洁卫生。

3.3工作人员上班途中应正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3.4工作人员进入场馆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开始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3℃,请勿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5工作人员上班时须佩戴口罩。一线服务人员接触书刊、文物、书画作品时,要佩戴手套,摘下手套后要洗手。图书馆还回的书刊暂时在固定空间内存放,进行消毒后再归架。

3.7后勤人员要对空调风口定期进行消毒。增设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安排专人看管或巡查,对废弃口罩进行集中回收处置。

3.8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严格洗手。

3.9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尽量减少纸质文件的传阅、发放,如有必须,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须洗手。传递文件时要佩戴口罩。

3.11接触过疑似者注意事项。接触过疑似者要立即与应急处置小组联系,报告自己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迅速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并按照医疗机构的指示进行适当处理。

3.11.1速向工作人员传达事实,通知该工作人员告知家人。

3.11.4工作人员务必如实告知医疗机构自己的行动轨迹以及有可能接触的疑似者。

四、闭馆期间防控措施

4.1要在场馆显著位置张贴闭馆告示,并通过网络渠道予以公告。

4.2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日报告制度,每日对场馆防控情况、出行返回人员情况、员工健康情况等进行统计并按要求上报。

4.4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消毒物品,每日对场馆出入、大厅、展厅、报告厅、阅览室等进行严格消毒,严格控制值班值守人员人数,各岗位值班人员全部佩戴口罩上岗并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体温监测、出行登记报备、居家自行隔离等措施。

4.6做好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做好消毒处理、清洁卫生,为恢复开馆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4.7在闭馆期间,创新服务方式,利用互联网做好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4.7.1通过在线文化馆、在线图书馆、在线博物馆、在线大剧院、云课堂等方式,让广大群众宅在家里也能享受丰富的在线服务,真正做到闭馆不闭服务。

4.7.2在不进行人员聚集的前提下,开展群众文艺创作活动,并进行线上展示,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文化力量。

五、场馆开放后防控措施

5.1公共文化场馆恢复开放需经省文化和旅游厅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作出恢复开放决定后,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疫情防控指挥部拟定相应通知方可对外开放。

5.1.1疫情解除前,场馆应停止举办讲座、演出、接待大型团体等人群聚集性活动。

5.1.2改造观众(读者)进出通道。在场馆入口处设立体温检测站,按照“先测体温后进入”的要求,合理设置进出通道。出口与入口须隔开一定距离,分道出入,尽量避免进出观众(读者)扎堆。

5.1.3备好口罩、手套、鞋套、常用药品等物资,恢复开放期间,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5.1.4制定疫情解除前恢复运营开放工作方案,明确应对疫情防控措施。其中,要在进入人员集中时段安排专人进行疏导、分流,避免人员聚集,必要时限制人员进入数量。

5.1.5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场馆恢复开放期间,在场馆出入口开展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提醒游客佩戴口罩。

5.2加强场馆内部环境卫生管理。

5.2.1每日对场馆内的大厅、展厅、阅览室、报告厅、会议室、会客室、食堂、卫生间等进行全面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做到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演艺娱乐与网吧内的计算机、麦克风、游戏游艺设备要做到一人一消毒,分散上网人员的密度并保持人员之间的安全间距。

5.2.3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消毒。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比例为1:99)。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5.2.4卫生间消毒。增加巡查频次,视情况增加消毒次数卫生间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n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卫生间内的表面以消毒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5.2.5拖布和抹布等清洁工具消毒。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为1000mg/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5.2.6配置分类垃圾桶,增设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安排专人看管或巡查,及时分类清运生活垃圾,垃圾桶定期消杀。

5.3加强通风管理。

5.3.1应保持封闭区域空气流通,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

5.3.3空调送风口、风管每日消毒1次;空调水系统每日消毒1次;风机盘管回尘网每月消毒1次。

5.4应在通风装置中使用高效过滤器,从通风系统中去除空气中的微粒和微生物孢子。清除可能促进病毒生长的潜在水源,尤其是通风系统中的死水。维修和维护所有水管和排水系统。修复受渗透影响的区域。移除并更换受污染的多孔材料,如严重沉积的通风装置过滤器、发霉的天花板和发霉的地毯。

5.4.1提供除湿装置,将湿度控制在最佳范围内。

5.4.2定期监测冷却水特定水质参数,提前检测异常情况的早期信号。

5.5近期去过湖北、湖北来青人员的应对措施。

5.5.2体温监测。发生异常及时上报应急处置小组,同时做好隔离处置。

5.6出现疑似和疑似接触者应对措施。

5.6.1与他人隔离。将疑似和疑似接触者迅速安排至其他人员不会接触到的区域等待,过程中为了减少传染,务必要佩戴口罩和手套;

5.6.2如有疑似和疑似接触者同行,应在确认同行者名单后,要求同行者洗手漱口并在其他人不会接触到的区域等待医疗机构的行动指示;

5.6.3对于可能接触过疑似者的工作人员,应采取与疑似者相同的处理措施。其他工作人员在医疗机构下达指示前,除了进行必要的工作,其他业务全部暂停,并向应急小组负责人和医疗机构明确告知信息。

5.7封闭区域消毒

5.7.1在确保相邻建筑物不被传播的情况下,应进行通风,在通风结束前禁止其他人员进入。

5.7.2对疑似和疑似接触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应使用独立塑料袋密封,防止灰尘携带病毒传染。

5.7.4对疑似和疑似接触者溢出物污染的物品,使用塑料袋密封后用适当的方式丢弃。

5.7.5消毒结束前禁止其他人员进入。

5.8如需场馆车辆转运疑似和疑似接触者,要做好防护和消毒。

5.8.1司机及车内同行场馆人员,需穿戴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5.8.2“疑似”“疑似接触者”“确诊病例”人员离开后,立即由专人对车辆进行消毒,包括车辆内壁、车窗、座椅脚垫等。

5.8.3消毒时,需将车辆移至指定区域,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5.8.4若车内有可见污染物,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ng/L-10000n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旅游住宿业防控手册

一、员工管理

(一)基本管理

工作人员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建立工作人员体温监测登记本;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不得带病上班;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口罩,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卫生。

(二)上班途中

正确佩戴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单位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三)入楼办公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3℃,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

(四)参加会议

(五)下班回家

洗手后佩戴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二、客人管理

(三)告知宾客服从、配合酒店在疫情流行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时,应尽快联络酒店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四)在人员较多、较为密集的室内公共区域活动时,要提醒宾客佩戴口罩。提醒宾客注意保持手卫生,不要触碰口、眼、鼻。接触口鼻分泌物和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

(五)提醒客人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乘坐时要提醒宾客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六)及时做好客人信息记录以及来访者登记。

三、酒店内部环境卫生管理

(一)公共区域

2、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消毒: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卫生间消毒:客房内卫生间每日消毒1次,客人退房后应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公共卫生间应增加巡查频次,视情况增加消毒次数。卫生间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24份水)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卫生间内的表面以消毒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4、拖布和抹布等清洁工具消毒: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6、客人退房交回的房卡,要及时消毒,集中存放。

(二)用车管理

1、车辆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

2、乘坐班车须佩戴口罩,建议班车在使用后,用75%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擦拭消毒。

3、酒店接送客人车辆应严守“四专”原则,做到“专车”“专用”“专人”“专洗消”。车内应设置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司机及随车人员应随时做好卫生清理,下班前应淋浴更衣。接送时应做好记录,并将所有信息应及时上报酒店应急指挥办。

(三)后勤保障

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具,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四)传阅文件

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需佩戴口罩。

(五)垃圾清理

1、防疫期间,在人员密集区域增设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安排专人看管或巡查,并及时清理生活垃圾。摘口罩前后需做好手部卫生,废弃口罩应放入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内,并按照要求统一回收处理。

2、按照要求配置分类垃圾桶,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分类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四、布草管理

(一)布草包装

整理布草时需装袋处理,将污渍部分包在布草内,每次装载量不超过洗衣袋的2/3。如外包处理,需用防漏袋包装脏布草,用绳紧紧系住包装口处。

(二)布草清洗

1、可洗物品包括床单、枕套、毛巾和棉毯。严格按照预洗、主要清洗、漂洗程序,对布草进行洗涤。高温清洗需控制在71℃持续三分钟或65℃持续十分钟。低温清洗为20℃,需含漂白剂(百万分之60-150(ppm)有效氯)清洗。

2、毛巾、浴巾、床单、被罩等织物消毒清洗方法如下:配制浓度为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浸泡15-30分钟,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分钟。

4、极度污染的布草,应小心清除固体和大面积废物,按照布草标准清洗程序清洗。被血液、排泄物等污染的布草,应使用一次性手套。如清洁程序有污染皮肤或工作服的风险,应穿长袍或围裙。

五、餐厨及食品卫生管理

(一)餐厅

1、客人采取外卖、送餐进房等措施,不得在餐厅内用餐;员工采取分流、分餐进食等措施,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餐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避免食用高风险食品,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2、具消毒清洗方法如下: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浸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二)厨房

1、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保持厨房用具的清洁,妥善做好垃圾处理。

2、工作人员需注意个人卫生,始终保持身体各部位的清洁。避免徒手直接接触食物,需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疫情期间,建议不碰现宰杀的肉禽类生鲜,建议增加相应的冷冻采购。

3、疑似患有传染病的食品处理人员,应立即向管理层报告并寻求治疗,立即停止从事任何可能接触食物的工作,参照第八条“疑似患者应对举措”进行处理。

(三)食品卫生

2、冷却、储存、展示、运输和服务的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温度,防止食品中的细菌繁殖到不安全的水平。冷冻柜温度应保持在-18℃或以下,并定期检测温度,防止细菌在设备、用品和人员间出现交叉污染。

3、食品应适彻底解冻,尽量减少食物中毒细菌和毒素的产生和增长。

4、食物应彻底煮熟,以杀死任何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细菌,食物中心或最厚的部分需达到75℃15秒,确保食品安全。

六、通风管理

(一)基础保障

1、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

2、使用中央空调系统时,应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

(二)疫情爆发情况下的通风原则

1、空调送风口、风管每日消毒1次。

2、空调水系统每日消毒1次。

3、风机盘管回尘网每月消毒1次。

4、设备陈旧、湿度大、霉气重的酒店应在通风装置中使用高效过滤器。

5、提供除湿装置,将湿度控制在最佳范围内。

6、定期监测冷却水特定水质参数,提前检测异常情况的早期信号。

七、市场营销及公关管理

(一)在疫情发生和蔓延的各个阶段,利用酒店线上媒体平台,对员工、客人进行积极正面的宣传和必要的疫情通报。

(二)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并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三)做好有关媒体联络,必要时做好危机公关。在疫情严重阶段,利用会员系统和线上平台,保持顾客和合作伙伴的关怀与联络。

(四)取消非必需的室内外群众性活动,建议暂停宾馆酒店内其他娱乐、健身、美容(体)美发等配套设施的开放。

八、疑似和疑似接触者应对举措

(一)与他人隔离

1、将疑似和疑似接触者迅速安排至其他客人不会接触到的房间等待,过程中为了减少传染,务必要佩戴口罩和手套。并立即上报辖区疾控指挥部,等待进一步行动指示。

2、如有疑似和疑似接触者同行,应在确认同行者名单后,要求同行者洗手漱口,并迅速安排在其他人不会接触到的地区,立即上报辖区疾控指挥部,等待进一步行动指示。

3、对于可能接触过疑似者的工作人员,应采取与疑似者相同的处理措施。其他工作人员在辖区疾控指挥部下达指示前,除了进行必要的工作,其他业务全部暂停,并向酒店负责人和医疗机构明确告知信息。

(二)设备设施消毒

(三)房间消毒

1、在确保相邻建筑物不被传播的情况下,应打开窗户对房间进行通风,在通风结束前禁止其他人员进入。

2、对疑似和疑似接触者使用过的被褥等身体直接接触的布草类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但禁止在客房内分类,应使用独立塑料袋密封,防止灰尘携带病毒传染。

4、对疑似和疑似接触者溢出物污染的毛巾等物品,使用塑料袋密封后用适当的方式丢弃。

5、消毒结束前禁止其他人员进入。清洁消毒并空置后的房间,可以投入使用,不需要特别的防护措施。

九、接触过疑似者的注意事项

接触过疑似者要立即与酒店负责人报告自己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迅速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并按照医疗机构的指示进行适当处理。单位负责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速向员工传达事实,通知该员工告知家人。

(四)员工务必如实告知医疗机构自己有可能接触的疑似者。

A级旅游景区新冠肺炎防控指南

一、应急预案与要求

1、景区要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总经理任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及各操作环节上的具体责任,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结合景区实际编制《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急预案》。坚持疫情防控高于一切,以企业员工安全、游客安全为主导,按照传染病疫情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强化协调联动机制、防控责任机制、信息报送机制和疫情监测、防治机制。并根据国家、市防控部门最新指导意见和工作要点适时进行动态调整,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努力保障景区全域安全。

二、员工管理

1、基本管理。工作人员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建立工作人员体温监测登记本,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不得带病上班,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及时就医。工作人员在为宾客提供服务时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工作服保持清洁卫生。

2、上班途中。正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3、进入景区工作。进入景区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进入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3℃,请勿进入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4、入室办公。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6、下班回家。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7、接触过疑似者注意事项。接触过疑似者要立即与应急处置小组联系,报告自己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迅速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并按照医疗机构的指示进行适当处理。应急处置小组负责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1)速向员工传达事实,通知该员工告知家人;

(4)员工务必如实告知医疗机构自己有可能接触的疑似者;

三、景区关停期间防控措施

2、按要求落实景区消毒和管控工作,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消毒物品,每日对办公场地和场馆进行严格消毒,严格控制值班值守人员人数,各岗位值班人员全部佩戴口罩上岗并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体温监测、出行登记报备、居家自行隔离等措施。

5、封闭式景区要在游客中心、景区入口处张贴景区暂停运营告示,并通过网络渠道予以公告,工作人员做好劝返工作;要加强管理,做好巡逻,防止出现人员私自进入景区聚集的情况。开放式景区在重要节点张贴暂停运营告示,并通过网络渠道予以公告。同时,安排专人巡查,劝返游客。

6、做好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要求,搞好消毒处理、清洁卫生并加强卫生管理,重点做好对旅游景区(点)的相对封闭区域和设施的严格通风和消毒。

7、不开展人员集中的活动。但可利用这段时期,通过网上培训等形式,做好待岗职工的培训及业务提升工作。

四、景区恢复运营初期防控举措

(一)游客服务

1、改造游客进出通道。在景区游客中心门口、购票窗口或景区入口外选择合适地点设立游客体温检测站,按照“先测体温后购票”的要求,合理设置进出通道。景区出口与入口须隔开一定距离,分道出入,尽量避免进出游客近距离接触。

2、对景区摆渡车辆和各类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定期开展消毒工作。

3、确定景区开放范围,景区所属餐饮、住宿设施和封闭性景点暂缓开放。

4、疫情解除前,景区停止举办一切聚集性活动,暂不接纳团队游客。

5、备好口罩、手套、鞋套、隔离衣和药品等物资,恢复运营开放期间,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部分重要场所的工作人员须穿隔离衣、戴透明塑料手套。

6、制定疫情解除前恢复运营开放工作方案,明确应对疫情防控措施。其中,要对疫情解除前景区最大承载量作出科学合理的核定,不得超过原核定承载量的50%。重新核定的游客最大承载量要通过景区电子显示屏或其他方式予以公告。

7、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景区恢复运营开放期间,在游客中心、景区出入口和景区内,利用各种形式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醒游客佩戴口罩。

8、景区车辆应严守“四专”原则,做到“专车”“专用”“专人”“专洗消”;司机及随车人员应随时做好卫生清理;要对司乘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二)景区内部环境卫生管理

2、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消毒。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卫生间消毒。增加巡查频次,视情况增加消毒次数。卫生间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卫生间内的表面以消毒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4、拖布和抹布等清洁工具消毒。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5、按生活垃圾分类要求设置垃圾桶,并定期消毒。

(三)通风管理

1、基础保障

(1)应保持封闭区域空气流通,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

2、通风原则

(1)空调送风口、风管每日消毒1次;

(2)空调水系统每日消毒1次;

(3)风机盘管回尘网每月消毒1次;

(4)高空气湿度、死水、充满灰尘的过滤器和被湿气损坏的建筑结构,都为病毒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应在通风装置中使用高效过滤器,从通风系统中去除空气中的微粒和微生物孢子。清除可能促进病毒生长的潜在水源,尤其是通风系统中的死水。维修和维护所有水管和排水系统。修复受渗透影响的区域。移除并更换受污染的多孔材料,如:严重沉积的通风装置过滤器、发霉的天花板和发霉的地毯。

(5)提供除湿装置,将湿度控制在最佳范围内;

(6)定期监测冷却水特定水质参数,提前检测异常情况的早期信号。

(四)市场营销及公关管理

1、利用景区线上媒体平台,对员工、游客进行积极正面的宣传和必要的疫情通报。

2、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并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新冠肺炎和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

3、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做好有关媒体联络,必要时做好危机公关。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利用线上平台,保持游客和合作伙伴的关怀与联络。

4、取消非必需的群众性活动,暂停封闭区域娱乐设施的开放。

(五)有武汉交通史、武汉来游客的应对举措

2、体温监测。发生异常及时上报应急处置小组,同时,做好隔离处置。

(六)出现疑似和疑似接触者应对措施

1、与他人隔离

(1)将疑似和疑似接触者迅速安排至其他客人不会接触到的区域等待,过程中为了减少传染,务必要佩戴口罩和手套;

(2)如有疑似和疑似接触者同行,应在确认同行者名单后,要求同行者洗手漱口并在其他人不会接触到的区域等待医疗机构的行动指示;

(3)对于可能接触过疑似者的工作人员,应采取与疑似者相同的处理措施。其他工作人员在医疗机构下达指示前,除了进行必要的工作,其他业务全部暂停,并向应急小组负责人和医疗机构明确告知信息。

3、封闭区域消毒

(1)在确保相邻建筑物不被传播的情况下,应进行通风,在通风结束前禁止其他人员进入;

(2)对疑似和疑似接触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应使用独立塑料袋密封,防止灰尘携带病毒传染;

(4)对疑似和疑似接触者溢出物污染的物品,使用塑料袋密封后用适当的方式丢弃;

(5)消毒结束前禁止其他人员进入。

4、如需景区车辆转运疑似和疑似接触者,要做好防护和消毒。

(1)司机及车内同行景区人员,需穿戴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2)“疑似”“疑似接触者”“确诊病例”人员离开后,立即由专人对车辆进行消毒,包括。车辆内壁、车窗、座椅、脚垫等。

(3)消毒时,需将车辆移至指定区域,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如车内有可见污染物,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4)原则上,车辆内不配备坐垫、靠垫等直接接触类的纺织品。如遇特殊情况需配备,应按照医疗废物收集并集中处理。

(5)转运时应做好记录,并与定点医疗机构和急救中心做好转运交接,所有信息均应及时上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第四部分农贸市场防控手册

1.1市场开办单位,须成立防控工作小组,制定应急方案,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报备制度。

1.1.1防控工作小组应由市场开办单位负责人或指定专人全面负责,制定有效的应对工作流程。

1.2做好防护物资的准备。农贸市场在开业前,准备防护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消毒水/酒精、紫外线空气消毒灯、空调系统专用消毒剂、洗手液等防护用品,配备红外线测温仪等。

1.3在疫情防控解除前,不允许聚众餐食,娱乐,游玩;未经属地有关部门允许,不得组织开展大规模促销活动、展览展示等活动。

1.5监督场内业户的内部管理,其防控标准不应低于本规范。

1.6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确诊或疑似病例的追踪调查,详细了解、提供所涉及经营区域及人员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

1.7农贸市场业态多元,人群密集,人员互动较多,容易成为病毒传播的高危场所,应更加重视做好防范工作。

2.1每日采集员工(含场内经营者)疫情控制期间的动态信息并登记汇总,发现有湖北生活史、旅行史以及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的员工应随时报告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门,按要求采取隔离观察等措施。

2.3员工上班期间应时刻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保持勤洗手,坚持在工作前、操作后、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

2.4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如发现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的,依有关流程及时报告,妥善处理,迅速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2.5应根据经营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物品的流向设计,尽量保证人员和物品相互隔离,垃圾等污染物品与商品无交叉。

2.6消杀人员在进行清洗消毒时,要穿长筒水鞋、戴口罩、防水长手套,做好个人卫生防护。要注意场所通风(必要时采用机械通风)。

2.7消杀人员清洗消毒结束后,将围裙、工作衣、用具等用按上述要求配制的消毒液浸泡半小时,用清水洗净晾干。

3.2.1农贸市场每日至少开窗自然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不能开窗通风或通风不良的,可使用电风扇、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方式。

3.2.2严控接触性感染,防止污染源进入。对市场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柜台、休息区、服务台、收银台、座椅进行清洁消毒。

3.2.3在显著位置处张贴病毒防控宣传材料,提示每位顾客佩戴口罩,对未佩戴口罩的顾客做好劝阻。

3.2.4市场开办单位应在开市前和闭市后,进行全面卫生清洁和消毒。

3.2.5农贸市场内餐饮消费场所,应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的规定执行。

3.2.6对所有卫生间地漏、便器、盥洗池排水做水封检查,并做杀菌消毒处理。

3.2.7农贸市场公共区域如购物通道、地面、电梯和休息区的桌椅、垃圾桶等做好清洁消毒,在电梯内部、卫生间等张贴宣传画,加强厕所的清洁、消毒,张贴洗手步骤示意图,提示顾客洗手消毒。

3.3农贸市场内儿童游乐活动设备设施应停止使用。

3.4有条件的市场,可请专业清洁消毒服务商配合做好市场环境卫生工作,并向顾客公示每日消毒情况。

3.5增设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安排专人看管或巡查。

3.6如遇消费者集中,人员过于密集的情况,可采取限流、疏导等措施。

四、商品管理

4.1在疫情期间,市场开办单位在防控疫情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货源,保障群众日常消费需求,尽量保障供应。商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严格防控,杜绝污染。

4.2场内经营者应严格杜绝随意涨价,应在稳定物价,保障供应方面做出贡献。

4.4要加强对直接入口散装食品的防护,避免消费者直接接触。销售人员必须佩戴手套、口罩,避免交叉污染和接触传播。

4.5疫情防控期间暂停生食类、自制冷食类食品、自制果蔬饮料类食品制售。

五、消毒消杀

5.1清洁消毒,必须做到“三清一消”。

5.1.1清除:必须把档口内鱼鳞、内脏、下脚料、其它垃圾等污物清除干净。

5.1.2清洁:用水将台面、地面、下水沟渠和店面周边地面清扫清洗干净。

5.1.3清洗:用清水把消毒后的器具、台面、砧板等冲洗干净。

5.1.4消毒:主要对清洁后的台面、屠宰工具、砧板用具、档口地面进行消毒。

5.2重点消毒场所

5.2.1出入口的门把手、门帘、公平秤等手经常触碰的位置及所有地面。

5.2.2海鲜区的档口地面、台面、屠宰工具、砧板用具和禽蛋区、畜肉区等。

5.2.3密闭的、通风不畅的农贸市场实施空间消毒。

5.3.1物体表面: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或用50mg/L微酸性次氯酸水对物表和地面进行擦拭消毒。

5.3.2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或用50mg/L微酸性次氯酸水对物表和地面进行擦拭消毒。

5.3.3空间用3%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按说明书使用。

六、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6.1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6.1.1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

6.1.2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

5.1.3调节微酸性次氯酸水发生器产生浓度为50mg/L微酸性次氯酸水直接使用。

七、病媒生物防制

7.1抓源头管好垃圾。加强农贸市场生活垃圾管理,要求生活垃圾运输车和手推式生活垃圾收集车等密闭运输,提高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水平,对垃圾收集容器、收运车辆等定期消杀,确保市场鼠、蚊、蝇、蟑螂(病媒生物)控制水平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八、措施落实

8.1日常的清洁消毒工作由市场开办单位和场内经营者实施,对大型农贸交易市场的消毒工作可委托专业消杀公司进行。市场开办单位要做到实施清洁消毒有计划、有记录。

8.2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可采用购买专业有害生物防制公司服务与市场开办单位协同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是清理卫生死角,消除鼠蝇蚊蟑等病媒生物孳生场所。

THE END
1.中天开个宾馆布草水洗厂配置的洗涤设备以及利润分析XGQ我们是酒店宾馆布草洗涤设备生产制造厂家,这里从设备的角度介绍开布草洗涤厂设备必须要采购的主要品种:全自动洗脱机、毛巾烘干机、送布机、床单烫平机、床单折叠机;然后我们需要做一个市场分析,根据您当地的具体情况,多了解当地同行的经营情况,洗涤价格,需要清洗的布草总量以及分配情况等,再结合我们能够拿到的洗涤量,再...http://www.jshtxdjx.com/prodetail-15033015.html
2.宾馆洗衣房床单洗涤设备酒店大型布草洗衣机价格洗涤介质:水电源电压:380 V额定功率:5.5 kw 外形尺寸:1650*1700*1850 mm净重:1500 kg桶材质:不锈钢 变频器:7.5KW 宾馆洗衣房床单洗涤设备 酒店大型布草洗衣机价格大型洗衣房专用洗涤设备是现代宾馆酒店、学校、医院等行业中必备的洗涤工具。其洗涤布草的原理是:利用洗涤剂、水等对布草的作用,对所要洗涤的床单被套...https://zgtzpldxdjx.cn.goepe.com/apollo/prodetail-11125376.html
3.医用洗涤设备水洗设备洗涤设备水洗机泰州申鑫专业生产工业洗衣机、脱水机、洗涤设备、水洗机等洗涤设备。各种洗涤设备品质优、性价比高、售后服务好等特点。并可根据客户需求,研制、开发新产品,更新旧设备。欢迎新老客户到我公司购买工业洗衣机、脱水机、洗涤设备、水洗机。同时还生产洗涤设备配套设备。http://www.exdjx.com/sxpro2/
4.宾馆床单洗涤污水处理设备宾馆床单洗涤污水处理设备-山东广晟环保.1000家客户使用案例,加工定制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价格实惠,质量保证,免费提供设计方案. 洗涤公司污水处理设备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主要按处理程度来划分,三级处理主要目的是去掉水洗厂洗涤废水中一些悬浮物,和一些较大固体物质,一般三级处理属于物理处理法,处理后的水洗厂洗涤...http://www.sdguangshenghb.com/news.asp?id=10998
5....洗涤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于宾馆酒店布草洗涤宾馆酒店床单洗涤...热门搜索关键词:酒店布草洗涤|酒店床单洗涤|洗衣房|酒店布草床单清洗 | 搜索 济南金鲁洗涤有限公司? 济南金鲁洗涤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业为宾馆、酒店提供布草洗涤服务的大型洗涤工厂。从成立伊始,金鲁洗涤始终秉承“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原则,用质量铸就品牌,用诚信赢得市场。 http://www.jinlu168.com.cn/
6.宾馆洗涤设备大型洗衣房设备床单折叠机工业洗衣机价格泰州市申光洗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宾馆洗涤设备、医院洗涤设备、大型洗衣房设备、床单折叠 机、提供工业洗衣机价格,销售热线:15996022182http://www.sgxyj.com/
1.医用洗衣机型号医院床单衣服大型洗衣房洗涤设备施茵美牌医用洗衣机SMXT-20公斤是泰州市施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明星产品之一。...2024-06-19 酒店宾馆布草洗涤设备优质供应商 作为一家专业的酒店洗涤设备厂家,泰州市施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为酒店宾馆提...2024-06-07 我们的其他产品 医用洗衣机医院用床单布草洗涤设备型号 ...https://product.11467.com/info/6385007.htm
2.让生活更轻松舒适的洗衣选择tcl床单洗衣机代表了洗衣机实际的洗涤效果,而T7H Pro完全打破了行业的常规,让衣物清洁彻底。每次看到衣物洗得干干净净,觉得这笔投资真是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十一刚好赶上换季清洗,我家那些厚重的大衣和床单堆满了角落。T7H Pro的540mm大筒径设计可以说是我选择它的重要原因。相比市面上常见的500mm筒径设计,T7H...https://m.163.com/dy/article/JGT3B1U10553TDTR.html
3.酒店布草洗涤设备是什么酒店布草洗涤设备的种类及特点→MAIGOO知识摘要:酒店布草洗涤设备一般是用来清洗酒店的被子、浴巾之类物品。酒店布草洗涤设备的种类有全自动洗脱机、自动烘干机等。酒店布草洗涤设备具有电脑控制,手动可选,洗涤容量大,洗净率高,能耗低,噪音低,震动小,外型美观等特点。酒店布草洗涤设备一般适用于酒店、宾馆、旅馆、招待所等。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14178.html
4.大型酒店宾馆工业洗衣机报价床单被套洗涤设备规格批发大型酒店宾馆工业洗衣机报价床单被套洗涤设备规格 宾馆酒店工业洗衣机生产行业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许多客户对此抱怨不断,几万、几十万的工业洗涤设备买回去,隔三差五的出现故障,经常停机维修,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耽误了洗涤任务,以致于影响客户的正常营业,造成客户的流失。做什么事都是有原则和规矩的,酒店宾馆工业洗...https://hedixidi.cn.china.cn/supply/4802663660.html
5.旅馆卫生管理制度原则是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环形方向,依次进行,擦尘时,要同时对各种设备进行检查,添置各种配品,对于电器设备要先关掉电源再擦尘,不可用湿布。 8)卫生间清洁 放水冲恭桶并倒入适量的清洁剂。 清除烟灰缸、垃圾桶,将脏垃圾袋扎好放入大垃圾袋,再换上新的套好,擦洗干净烟灰缸。 https://www.yjbys.com/zhidu/4527255.html
6.大型医院用洗涤设备医用布草床单洗衣机价格大型医院用洗涤设备 医用布草床单洗衣机价格平时在医院的运行中,布草的洗涤工作必不可少。选用家用设备是无法快速有效的处理换洗布草,而外包的话布草洗涤质量不容易控制,服务质量一般般,而且外包洗涤费用又高居不下,这时候必然会考虑选择购置医院洗衣房设备来进行自身布草的处理。所以医院采购医院洗衣房设备,建设自己的医...https://cn.trustexporter.com/cp-jshtxdjx/o4526135.htm
7.酒店节能降耗方案(精选10篇)酒店的节能降耗重点在硬件动力设备上,因此根据每个酒店自身不同的硬件系统配备,以及各硬件系统空间和经营的特点,还可以选择性地做一些节能技术的改造,如多采用LED光源、烟气的'二次利用、变频的多区域应用、水蓄冷技术的应用等。在实施任何一项节能改造的时候要避免盲目上马的做法,首先要进行投资与回报的分析,做到科学...http://mip.pincai.com/article/1834415.htm
8.酒店布草是什么意思和家纺用品的区别洗涤整套设备多少钱酒店布草是酒店行业常用的专业术语,其实就是泛指现代酒店里差不多一切跟“布”有关的东西,包括床单、被罩、面巾、桌布等等。而大家都知道,酒店的客房等很多,需要使用的酒店布草也非常多,因此在管理和洗涤上都是一个大问题。这时许多大型酒店都会设置酒店布草间,并使用酒店布草洗涤设备来洗涤。那么酒店布草洗涤整套设备...https://www.cnpp.cn/focus/38870.html
9.供应莆田市酒店布草洗涤设备,莆田市酒店床单洗涤设备供应莆田市酒店布草洗涤设备,莆田市酒店床单洗涤设备 价格:2元/件更多产品优惠价> 最小采购量:不限 主营产品:洗涤设备,水洗设备 供应商:句容市航星洗涤机械有限公司 更多优质供应商> 所在地:中国 江苏 镇江 联系人:张明路 您的联系方式已覆盖全网,展示在其他同类产品页面...http://china.makepolo.com/product-detail/100664298621.html
10.如何管理客房布草14篇(全文)洗衣房必须洗清完当日之脏布草,以确保布草的正常运作,同是也保持布草的使用寿命(避免因潮湿及污渍而影响布草质量),合理运用洗涤设备,严格控制干湿洗衣物的混淆。 楼层应尽快清理脏布草扔进布草槽,免致耽误洗衣房的正常运作,发现特别脏的毛巾、床单类(或发现带有传染性细菌)用塑料袋装好直接送布草房处理,切勿混在脏...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mgp6xx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