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房子越来越高,人口越来越多,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陌生。和很多人一样,陈民雷发现原来除了生计,自己还面临着精神层面的困境。尤其夜晚到来,孤独的一面渐渐显露,如退潮后沙滩上的贝壳。
为了对抗孤独,陈民雷养起了宠物,3条狗、1只猫、1只仓鼠。而后,他又干起了流浪动物救助。除了挣钱,余下的心思都扑在了这上面。
“那有无更妥当的处理方式?”思来想去,2017年,陈民雷和两个朋友决定踏入宠物殡葬行业。他们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不断调研市场、钻研。后来以温州为原点,初期业务涉及台州,直达湖州,横跨整个浙江省。
“当时,台州没人干这行,有需要的客户都是‘顺着网线’找到我们。”陈民雷回忆道,但其实早在2013年,国内其他城市已经有“宠物殡葬”这项服务了。
或是看到了台州宠物殡葬市场的潜力,2021年,陈民雷和妻子搬到了台州,从0到1,重新开始。“‘扎根’台州之前,经我手火化的宠物就有6000多只了。”凭借丰富的经验,夫妻两人的事业很快就步入轨道了。与此同时,另外两个竞争对手也“冒尖”了。
眼下,每个月,他们大约能接三四十单,收入还过得去。而单子主要来自椒江、路桥、临海、温岭等地。
「2」一次体面的告别
何谓“宠物殡葬”?
在陈民雷口中,宠物殡葬几乎无异于人的殡葬,即将宠物遗体放入火化炉进行高温焚烧火化。而作为宠物殡葬师,他的工作日常则包括宠物遗体运送、清理污渍、举办告别仪式等。
这行干了7年,他始终怀有一颗敬畏心。“每一个生命都应该与世界体面地告别。”
开口安慰了几句,完成前期沟通后,他开着专用的焚化车出门了,直奔临海,去接这名小姐姐和“猫”。回程时,闲聊中,他了解到小姐姐单身,养了只英短,取名“百威”。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孤独夜晚,这只小猫给予了她温暖。相处越久,感情越深。
可惜的是,“百威”患上了肥厚型心肌病,换了好几个宠物医生,都没招。面对爱宠的遗体,小姐姐不知如何是好,想到接它回家,让它走好,或许是自己能为它做的最后一点小事。
陈民雷很理解她的心情,这些年,他见过许多人为爱宠哭得稀里哗啦。随后,他把小姐姐和“百威”带到了位于椒江的工作室,里间作为告别室,布置得简单素雅。
仪式伊始,他首先得为宠物遗体清洁、梳理毛发,尽可能让它们恢复到平时的模样,接着盖上一块纯棉或纯麻质地的布料。待完成告别,就开始进行遗体火化。其间,他还会拍摄视频,作为主人留念所用。
整个过程耗时、耗力,但除了火化的服务需要按照体重收费,清理和告别都是不收费的。“火化分为集体火化、单独火化,收费不同,400元起步、800元起步。”陈民雷介绍,当然,顾客还可以按需购买衍生服务,如将爱宠骨灰制成经石、做成雕塑等。
在宠物圈里,大家对待一只小动物的离世都格外认真。
「3」“宠物殡葬”仍悬在空中
采访中,陈民雷给出了一组数据,据他了解,目前我国家庭宠物渗透率达到20%,宠物数量已超1亿只。与此同时,每年约有300万只宠物去世,平均每天就有近1万只宠物离开这个世界。
“很显然,宠物行业是个万亿级市场。市场很大,而宠物殡葬目前渗透率仅达到0.5%。”陈民雷坚定地认为这行“钱”景无限。
他算过,月入一两万元不是难事,有些同行赚更多。“业界传说,有位同行把客单价做到了50多万元。”陈民雷惊叹不已。
向上、暴涨的趋势固然让人欣喜,但其实陈民雷等资深业内人士心中了然,“宠物殡葬”这个新兴行业目前仍“悬在半空”。
“在我国,殡葬由民政部门负责,动物是畜牧部门负责,宠物殡葬属‘两不管’状态。只有一些一线城市有合法机构和有关管理部门负责监管。”陈民雷说,申请执照的宠物殡葬服务机构,要和工商、环保等多部门沟通交涉,且手续复杂,“持证上岗”艰难。另外,宠物殡葬目前也没有明确监管部门和行业标准。
陈民雷透露,早年,从业者们都偷摸着干。现在好一些了,通过互联网,“宠物殡葬”逐渐被更多人“看见”。“其实这个产业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人们选择宠物火化,是尊重生命,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听闻北京已建成动物无害化处理系统,杭州、广州、上海、重庆、青岛、大连等多个城市都已建有标准的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设施,陈民雷等人挺高兴,“曙光”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