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驱蛔虫和钩虫的药物?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7
我最近全身不适,皮肤上有小红点,医生说可能是丝虫病,想知道吡喹酮是否适合我?患者女性
总交流次数:9
5岁半儿童,需要驱虫治疗,询问用药方法。患者女性
总交流次数:19
我想了解丝虫病的治疗方法,特别是乙胺嗪和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的区别和用法。患者女性
我想了解驱蛔虫、钩虫和丝虫病的药物使用方法,我的体重是60公斤。患者女性
70岁男性被诊断出丝虫病,体重110-120斤,想了解如何用药?患者女性
总交流次数:22
七十岁女性患者出现小便乳白尿症状,已经在医院做过两次膀胱镜检查和尿液检查,均未发现问题,怀疑可能是乳糜尿或丝虫病引起的。患者女性
总交流次数:29
孩子食欲不振,肚子疼,疑似蛔虫感染,想咨询驱虫药使用方法。患者女性
肚子不舒服,可能有蛔虫或钩虫感染,想了解驱虫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患者女性
总交流次数:11
我想了解驱蛔虫、钩虫和丝虫病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患者女性
总交流次数:13
丝虫病是有丝从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目前已知的寄生于人体的丝虫有八种。丝虫病成世界分布,班氏丝虫病分布极广,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的一些地区,马来丝虫病仅流行亚洲。帝汶丝虫病流行于印尼东南部的一些岛屿。
生活史:在人体内感染幼虫侵入人体后,部分幼虫在组织内移行和发育过程中死亡部分有中达到淋巴管或淋巴结,发育为成虫,寄生在人体部位有所不同,班氏丝虫主要寄生在浅表淋巴系统以及下肢阴囊,精索腹股沟,腹腔等处深部的淋巴系统,马来丝虫多寄生上下肢浅表淋巴系统,从幼虫侵入人体,出现外周血液,一般班氏需要8到12个月,马来丝虫需要3到4个月,两种丝虫的寿命一般为4到10年,个别可长达40年。
(一)传染源:主要为内含威斯重要的人,马来丝虫还可以寄生于猫犬好等哺乳动物的体内,这些动物可作为其主要的储存宿主,并成为本病的可能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淡色库蚊,致乏库蚊,其次是中华按蚊,马来丝虫病,以中华按蚊为主要媒介。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20到25岁,感染率已发病率最高,病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不能阻止再次感染
(四)流行特征,在蚊虫滋生季节,5到10月份,本病的发病率较高,此时的气候最有利于微丝蚴在蚊子体内发育,但在南方一年四季气候都叫温暖,终年都有本病的流行。
主治医师唐月
丝虫病主要病变在淋巴结和淋巴管,急性期表现为渗出性病变,慢性期表现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生,内膜增厚及纤维化管腔有息肉或者纤维栓子,形成闭塞性淋巴管内膜炎,淋巴管和淋巴结的阻塞,远端淋巴管内压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张和破裂。淋巴液侵入周围,组织及器官,不断刺激局部组织,使纤维组织大量增生。皮下组织增厚变出变样,形成橡皮中,由于居住的血液循环障碍形成水肿。其表现为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好发于四肢,以下肢多见淋巴结炎,可单独发生淋巴管炎,一般都伴有淋巴结炎,临床表现为不定期,周期性发作的腹股沟炎和淋巴结肿大,疼痛。继致淋巴管肿胀疼痛,沿大腿内侧向下蔓延,形成离心性发展的红线,成逆行性淋巴管炎,每月或数月发作一次,一般持续1到3天,发作时伴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当炎症波及皮内微细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肿发亮,有灼热压痛,类似于丹毒,称丹毒样皮炎,俗成"流火",持续一周消退。
淋巴水肿与橡皮肿两者常同时存在,临床上难以鉴别淋巴水肿,可因淋巴液回流改善后自行消退,若淋巴回流持久不退,则发展为橡皮肿表现型表现为凹陷性,坚实性水肿,皮肤变厚增粗,皮皱加深,有苔藓样疣样结节容易继发感染形成慢性溃疡,像水肿常发生于下肢,少数见于阴囊,阴茎阴唇,上肢和乳房。
尿液呈乳白色样,尿乳糜实验是阳性称之为乳糜尿。
乳糜尿是指肠道吸收的脂肪皂化后的液体,不能正常的按照淋巴结管道回流进入血液中,从而逆流至泌尿系统的淋巴管中,再渗入尿液中,使得尿液颜色像乳白色,像稀牛奶一样,这种现象叫做乳糜尿。
有些病人还会有排尿困难、尿频、尿痛,或者有乳糜凝块堵塞尿道等症状,乳糜尿如果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出现肾绞痛以及蛋白质丢失引起的营养不良,或者是淋巴细胞尿引起的免疫抑制等。
乳糜尿发作期间,应该卧床休息,忌食脂肪大、油大的食物,禁止剧烈活动,平时也要多喝水。乳糜尿常见于丝虫病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淋巴管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