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养宠物怎样教育孩子学习怎么让孩子喜欢上学习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当他看到别人家可爱的小狗或其它小动物,总会央求你说:妈妈,我们也养一只吧。不过,调查显示,70%的中国爸妈最终都拒绝了孩子养宠物的请求,因为不少爸爸妈妈们认为:宠物对孩子的健康有威胁。不过,在专家看来,养宠物利大于弊,如果条件允许,应该选择一些合适的宠物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1家长们请尊重孩子的磨蹭

别对孩子说“快点”

“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前不久,一段名为《妈妈之歌》的视频在国外网站被疯狂点播。创作并演唱《妈妈之歌》的,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48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一次灵光乍现,她将自己催促儿女的话写成了歌曲。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声:“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中国人听了忍俊不禁——原来普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妈妈之歌》描述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孩子与大人一样,每日生活在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为最基本和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快点玩”。谁的节奏被打乱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一般都会有早熟、易烦躁、耐性差的特征,或截然相反,表现为反应迟缓、自我压抑、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

第一类孩子学会了取悦他人并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

第二类孩子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失去自信。

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

停不下来的父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

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32岁的赵女士也面对同样的情况。她沮丧地说:“我不得不承认,孩子平日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快一点’。”但她觉得自己不得不这样做。她的女儿今年只有3岁。她坚信这种凡事求快的规则是有必要的——一旦生活节奏慢下来,就很有可能被别的孩子超越。她说:“尽管我也感觉到这种快节奏不合理,不仅会剥夺我们应有的正常生活,也与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驰。”

家长催归催,可孩子依然快不起来。教育专家认为,父母之所以根本不把孩子的节奏看在眼里,是因为他们渴望孩子与自己同步。父母会想,我们是一个家庭,一个整体,有着共同的生活节奏,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家长去顾及孩子的特殊感受。一个慢性子、爱做梦、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反应速度及活跃性中看到了他的将来。最终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种欠缺,从而埋下了将来引起孩子焦虑的隐患。父母可能看不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有竞争,以及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变得紧张敏感,对自己生活中的空洞与空虚充满恐慌,于是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孩子的教练,甚至是魔鬼教练。

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是,当催促过多地表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时,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将这些焦虑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专家指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总之,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

一行禅师说:“从容地让自己生活得更深刻一些。”对家长来说,让禅宗哲学在忙乱的早晨给自己带来一丝恬静的气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课。

2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养宠物

小孩玩物丧志妈妈有点纠结

小彤生日前一天,彤爸给她抱回来一只小狗。自从有了小狗,小彤一天到晚都把狗狗挂在嘴边,一不注意就把狗狗抱起来。早上醒来第一句话就问:狗狗呢白天,没事就和狗狗一起玩。

专家解读

让孩子养宠物利大于弊

在慧爱公益教育机构创始人,资深早期教育专家嘉嘉老师看来,让孩子养宠物本身有利有弊。但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因此,除非孩子本身有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否则如果孩子喜欢,且家庭条件允许,可考虑让孩子养宠物。

利1:可陪伴孩子

利2:可提高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利3:让孩子变得富有同情心,并产生共情感

利4:让孩子学会了解生命和尊重生命

在嘉嘉老师看来,让孩子养宠物,不仅给孩子提供了接触自然的机会,而且也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它可以让孩子了解到生命科学中最基本的知识,比如生命是如何成长、繁衍的;通过与小动物嬉戏玩耍,喂养、训练和护理小动物,儿童能逐渐了解小动物的各种行为和表情的意义,并体会到生命的短暂与可贵、美丽与艰辛,并因此学会如何尊重生命和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

利4:培养小孩责任感

养宠物是个长期的工作。对于孩子而言,在养宠物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可以将一部分工作让孩子来做。小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承担喂食的工作。长大之后,可以遛狗或者清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对宠物是有责任的,从而培养孩子的参与感与责任心。

弊1带来健康威胁

养宠贴士

养宠之前,要充分考虑

“尽管饲养宠物利大于弊,但在决定养宠物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清楚。自己是否有饲养宠物的心理准备和客观条件,是否真的能够承担这份责任”嘉嘉老师说,养宠物,除了要考虑家里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之外,还要考虑自己是否能够勤于打扫卫生。如果孩子的抵抗力弱或者身体不好,建议暂时不要养宠物。

养宠之前,和孩子明确养宠物的责任

嘉嘉老师建议,在养宠物之前,应该让孩子明确他或者她的责任,并让孩子参与到养宠物的过程中。推荐所有打算让孩子养宠物的家庭,和孩子一起观看一部名为《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的电影,让孩子意识到养宠物是一种快乐,同时也是一种责任。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孩子明白,宠物也有生老病死,可以给我们带来欢乐,但我们必须承担终将失去它的痛苦。

选择合适的宠物

对于孩子而言,养宠物不仅要结合孩子的喜好,还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婴儿期,可以养鱼。再大一点,可以养兔子和小狗。等到孩子更大一点的时候,可以养一些诸如拉布拉多之类的大型犬。猫,适合比较安静的小朋友。狗,则比较适合爱动的小朋友。总之,养宠物,要考虑孩子的性格和动物本身的脾性。此外,如果平时比较繁忙,可以养一些诸如巴西龟之类的比较容易照顾的宠物。

养宠过程,孩子一定要参与其中

嘉嘉老师强调,如果你决定养宠物,那么就一定要孩子参与到养宠物的全过程之中,而不应该代替孩子承担责任。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买宠物饲料和玩具,帮助宠物布置新家,和孩子一起找资料,学习宠物的习性和如何与宠物相处和交流。如果孩子对观察或者画画感兴趣,可引导孩子画宠物或者写宠物日记。

注意卫生和免疫

嘉嘉老师特别提醒,养宠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卫生。定期给宠物洗澡,并修剪动物的爪子,给动物打好预防针,降低宠物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健康风险。其次,带宠物出门,应随身携带纸张和袋子,处理宠物拉的大便。这对孩子也是很好的文明教育。采写:南都记者米春艳

3小从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有一个叫苗苗的孩子,她的父母特别注意卫生。她妈妈告诉她,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苗苗问:“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妈妈告诉她:“因为手上摸了脏东西,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进肚子里就会生病,肚子里就会长出虫子来,有虫子,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了。”等她稍大一点,妈妈还进一步告诉她,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于是,苗苗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洗脸洗手。尤其是吃饭前,从来都不用人提醒,自己主动去洗手,口里还念念有词,洗完手,要甩三下,把自己手上的水甩干。有时大人一忙,吃饭前忘记了洗手,她总是及时提醒大人。

有一次在路上,苗苗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妈妈没有像一些父母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她捡起来,带着她把香蕉皮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她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马路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马路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这时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被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相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了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她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个人卫生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却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人们常说活着就要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获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行一塌糊涂,吃得不干净,不注重个人卫生,他的精神面貌肯定很差,更谈不上什么精神升华。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的个人卫生意识非常差。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小伙子,人长得高大挺拔,但穿戴却乱七八糟,衣服裤子皱皱巴巴,油污斑斑,胡子拉碴。一些住集体宿舍的孩子,个人卫生更是惨不忍睹。桌子上杯盘狼藉,有的剩饭剩菜已经长出“霉草”,床上更是成了“杂货铺”,被子已经看不出是什么颜色,床下的世界更“精彩”,空瓶子、臭袜子、脏球鞋等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不讲个人卫生的坏习惯呢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第一,允许孩子把屋子弄乱,但得要求孩子自己把屋子整理好。

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因为孩子不会认识到这是他们做得不对。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的习惯,让他们自己动手收拾,不要让他们觉得无论如何总会有人帮忙。

如果孩子太小,你可以同他一起收拾,告诉他哪样东西该放什么地方,千万不要一下就将孩子弄乱的房间恢复得整整齐齐。最好能让孩子将收东西也变成玩耍的一部分,从小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第二,要求孩子把东西放在指定的地方。

让孩子知道各种东西都有各自存放的地点,最好能分门别类地放好,然后再做上标记。大小东西要分开,这样不易互相挤压后造成小件物品的损坏。比较零散的玩具可装在带格的小箱中,也可单独装起来,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分门别类地收拾东西。孩子的东西要方便拿取,不论是什么,都应让他自己就能放取。

第三,适当地帮助孩子是必要的。

有些孩子非常爱整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即便是这样,有些大件的物品家长还是应该帮助孩子使用。家长可以先让孩子收拾玩具,在孩子不行的情况下再帮助收拾,同时要教会孩子下次怎样使用,这样才能让孩子逐渐有所提高。最后,当孩子能独立取放时,要记得给予鼓励,让孩子有种满足感。

第四,重要的是指导和监督。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也就是说,家长必须从自己做起,做事要有规律和秩序,爱整洁。不要要求孩子一下子就变个模样,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过程。首先要让孩子知道需要做到什么样子,怎样才算干净整洁。慢慢地,孩子就会理解你的意思,做到你所希望的样子,当然,你的要求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4怎么让孩子喜欢上学习

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让孩子乐于与您交流沟通,让孩子听妈妈的话,只有亲子关系融洽了,父母才有教育孩子,和孩子沟通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对您的教育耳提面命,当做耳旁风。

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优点长处,在他/她做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将学习和教育穿插其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比如,孩子爱运动,就可以在运动游戏中陪他做算术题,教他速算方法等等。

对取得小目标的孩子采取激励+奖励的措施。比如,成功背诵乘法口诀,就可以奖励一块巧克力。大目标大奖励,小目标小奖励。

讲究创新学习方法和技巧,全面多角度给孩子创造新的学习内容,挖掘孩子学习潜力。

加强营养膳食,孩子还处在身体和智力水平飞速发展的黄金期,所以合理膳食、充足营养是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的关键之一。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计划表,有长期的目标,1年目标,2年目标,也要有短期目标,1个月,2个月等等。相互监督,共同实现学习目标。

5怎样教育孩子学习

每个人都有自己本身独特的性格,对教育方式有着不同的倾向。因此,在教育他们的时候就要采取跟一般人不一样的方式,不要用那种一成不变的方式来教育每一个人。特别是当今的社会,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看重,所以这就显得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要。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宝宝大约在出生1年后,才会开始有意义的口语沟通。在此之前,宝宝倚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与想法的。除了以哭做为直接的沟通之外,身体语言如脸部的表情、手臂与脚的摆动都是。

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在中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

智力开发的最佳期:

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前获得的。美国生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是大脑生理发展的最快时期,一个成年人脑重约为1400克,其4岁时约为1000克,8岁时约为1300克。

日本学者木树久一指出,儿童潜在能力遵循一种递减的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教育,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就只能具有60分能力的人。

幼儿教育要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才会见实效。还有很多家长喜欢替孩子包办。比如幼儿园请家长一起观看孩子比赛系鞋带,可有些家长却一面对孩子说“这很容易”,一面就替孩子把鞋带给系起来了。家长应该多放手,让孩子得到锻炼,不能让他事事依赖。

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吃一点点苦,就什么都顺着孩子,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但是管得了一时并管不了一世,只有教会他生存的技能,在以后他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当他做错的事后也要及时的纠正,否则习惯成自然,孩子的教育问题就真的成问题了。

THE END
1.想养狗可家人不同意怎么办1、说服家人,家人不同意也就是家人认为养狗弊大于利,和家人说一下养狗的各方面好处,使家人觉得养狗也没有那么糟糕,便可得到家人同意;2、自己偷偷的养,把小狗寄放在朋友或者亲戚家中;3、打消自己养狗的想法https://edu.iask.sina.com.cn/jy/ilRRDar4vn.html
2.千万不要让爸妈养宠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士奇小崽子猫奴爷爷:为了猫,膝下的黄金不要也罢 经小西仔细了解过后 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你在这个家 还想有个位置 最好识趣一点 千万别养宠物 因为 @波波的心碎耳环: 我的位子从此让给了猫 @BCRDJ: 紧接着 我的毯子也没了 @洋芋小恶魔: 我爸说猫身上有细菌 亲来亲去多不卫生 我就想问问,爸脸疼不? @土豆娘娘_GNR: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K2B1AH305530XBJ.html
3.孩子想养宠物家长不想养怎么办然而,在养养小宠物的过程中,借此机会让孩子们知道饲养动物并不那么容易,小动物是一种生活不是玩具,想要,不想放弃,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孩子想饲养宠物父母不想饲养问题可以解决。 你也可以告诉你的孩子,养宠物不仅仅是暂时的兴趣,也不仅仅是为了玩。例如,如果你养了一只猫,你不仅要和猫玩,还要为他贪婪。如果你生...https://m.zebangedu.com/article/26991.html
1.宠物狗爸妈不让了怎么办?总之,当遇到“宠物狗爸妈不让了怎么办”的问题时,我们要从理解父母的担忧入手,通过有效的沟通,努力寻找妥协的方案。养宠物不仅是对动物的责任,也是在培养我们与家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希望每一个爱狗的孩子,都能够合理地与父母进行沟通,共同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https://www.chongwugo.cn/65353.html
2.家长需知:孩子养小动物注意10个细节饲养小动物能培养孩子有爱心,更可让他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快乐。考虑到孩子抵抗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如果家长想让宝贝养宠物,或者希望宝贝能接触小动物,请务必注意以下问题: 养什么小动物好?怎么挑选小动物 比较适合宝贝养的宠物:小兔子、乌龟、小鱼、蚕宝宝、贵宾犬。 http://m.9939.com/baby/article/1693524.shtml
3.该如何教育孩子预防恶狗咬伤哪怕是家里温和的宠物狗。 5、不要拉它的尾巴,不要扯它的毛,不要想要骑在狗身上 这些举动很容易引起它们发怒。当它们在吃东西,睡觉,哺育幼儿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它们。拍抚小狗前请先经过主人同意。 如果家里养狗,怎么确保安全? 1、尽可能让孩子与狗保持距离 ...https://www.jy135.com/edu/309191.html
4.小孩咳嗽吃什么好的快小孩咳嗽有痰怎么办不仅仅是从食物上注意,还要注意环境中的一些因素。环境因素在季节交替、气温骤变时,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避免食用会引起过敏症状的食物,如海产品、冷饮等;家里不要养宠物和养花,不要铺地毯,避免接触花粉、尘螨、油烟、油漆等;不要让孩子抱着长绒毛玩具入睡;在浴室和地下室,应使用除湿机和空气过滤器,并...https://www.snsnb.com/post-3654-2.html
5.宝贝养个宠物不容易小朋友成长过程中最好有小动物陪伴,这是这些年的图书、电视甚至广告里面传达出来的理念,也被很多家长认同。但是,现实中的我们,家里没有庭院,没有花园,给孩子养个宠物的行动在实践中会因为各种“不理想”而困难重重。 拗不过闺女 暂时养两年狗期待日后父母代养 ...https://beijing.qianlong.com/2016/0104/242883.shtml
6.孩子想养狗家长怎么办?不少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遇见一只无敌乖巧懂事的狗狗或者猫咪之后,孩子们心动了,也想要这样一个玩伴,进而央求父母给自己买一只宠物,甚至,将街上的流浪动物接回家里。该如何应对孩子的要求和期待? 不要以恐吓吓退孩子 对于孩子提出的想养一只狗狗的希望,家长也无需急着给出否定的答案甚至表现出斥责、轻视的态度...http://news.huaxi100.com/show-11-271386-1.html
7.孩子养怪怪的宠物引来不少质疑想好了再养这些玩意儿一个月后,杨女士在朋友圈更新道:“儿子开学,伺候小家伙的重任交给我了,一天喂三顿,一周洗一次澡,闲着的时候还总想让人抱,感觉又多了一个‘儿子’……” 记者发现,类似这种“起初孩子想养,最后家长被迫养”的情况不在少数。多位异宠店铺老板表示,曾发生过宠物售出一段时间后家长来退货的情况,原因无非是孩子...https://news.cau.edu.cn/mtndnew/882604.htm
8.孩子不是家长圈养的宠物家长必读最近,一篇小学生作文在网上流传,作文中提到: 自己就像是爸爸妈妈的 宠物 ,每天在房子、车子、教室3个大笼子里养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被 放生 。 如今不少家长都把孩子当成宠物来养,在物质上 贵养 孩子,尽http://www.zhongkao.com/3g/e/20120201/4f28ae019b5f1.shtml
9.小孩子适不适合养宠物小孩子养宠物的好处和坏处很多家中会想要给孩子养一只宠物免陪伴孩子玩耍,但是有些家长担心小孩子养宠物不好?下面小编就来介绍小孩子适不适合养宠物以及小孩子养宠物的好处和坏处的问题,另外有些家长在乎的是做这件事能培养孩子什么。2021-09-24 18:18:48 目录 1、 小孩子适不适合养宠物 2、 小孩子养宠物的好处和坏处 3、 养宠物...https://www.qizuang.com/baike/15386.html
10.怎样说服家长让养宠物?怎样说服家长同意养宠物想咨询一下关于怎样说服家长让养宠物?,怎样说服家长同意养宠物,怎样让家长同意养宠物,如何说服家长养宠物,怎么说服家长给自己养宠物,怎样说服孩子不养宠物猫,怎样说服房东允许养宠物,怎样说服孩子不养宠物,怎样说服室友在宿舍养宠物,家长不让养宠物怎么说服,怎样才能让家长同意养宠物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https://www.lovechongbang.com/dogbaike/63839.html
11.孩子不合群怎么办可以尝试这五个方法科普文章孩子不合群可以尝试五个方法 和小小的宠爱物玩耍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可以让孩子多和一些小宠物在一起玩耍。每一个小孩子都喜欢和小小的宠爱物玩耍,让他们有责任心爱护那些小小的宠爱物。时间长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和那些宠爱物是朋友了,自己也慢慢觉得自己有朋友了,他们也会将心里话跟宠爱物去诉说。家长可以利用这样的...https://www.120top.com/wenzhang/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