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酒吧一条街可可清吧,许多市民没事的时候都喜欢约着朋友去清吧里坐坐。
晚上七点多,华灯初上,上班族们挤上公交赶回自己温暖的小家。这时,对于城市中的另外一群人来说,工作才刚刚开始。清吧里,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聊着今天的工作和生活;热闹的酒吧里,DJ播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用节奏high翻全场……株洲的夜晚,从来不缺少色彩。
【动感篇】
跟着节拍嗨起来
“在国外的酒吧,DJ就像乐队指挥,控制着全场的节奏和情绪,在株洲的夜场大家可能会忽略DJ的存在,其实只要观众能跟我们有所互动,客人都嗨起来,这就是DJ最大的成就。”2006年,谢斌开始跟师傅学习打碟,2009年他进入位于滨江南路的一家酒吧做驻场DJ,直到这家酒吧易主。“现在可以用电脑打碟了,只要在显示器里看波纹就行,但我更愿意用耳朵,我觉得这才是DJ。”
观众听一遍的歌,自己可能要重复听到想吐
每次拿出电子打碟机,谢斌都会细心地擦拭机器上的灰尘。“现在流行MashUp技巧,就是将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重新编排混在一起,看似简单,但要做好是很复杂的过程。”谢斌说,在很多人眼中,酒吧DJ就是放歌的,只要把歌拷在碟片里播放就行,“打出时长1小时的碟,里面可能包含六七十首歌,每首歌抽取精华部分,要衔接自然,让人听着顺畅、舒服。”
排进碟片的每首歌曲,谢斌至少会听50遍以上,“对这首歌的每个音符、节奏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才知道从哪里接,有时听一首歌会重复到想吐,但观众可能只听一遍,这一遍一定要是最好的。”
渴望与观众交流,希望自己的音乐能触及人心
有外教喜欢谢斌的音乐,会走到DJ台跟他握手,或送上一杯酒,这是谢斌最高兴的时刻。“观众喜欢DJ的音乐,就是DJ价值的体现,我们渴望观众跟我们互动。”谢斌说,在株洲的酒吧,很多时候DJ要学会忍受孤寂,“本地客人在酒吧不太爱动,大多是一桌人玩自己的。”
DJ台在舞池内,是全场最高的一个区域。在漫长的夜晚,谢斌有时会观察各桌的客人,有次某桌坐了六七个人,大家都在聊天、玩游戏,但其中一个男孩独自喝酒,闷闷不乐。“我知道他不开心,40分钟的快歌,特意加快节奏放完,然后突然跟上一首慢歌。”当抒情音乐响起时,那位男孩猛一回头,跟谢斌四目相对,“他懂得这首歌是特意放给他听的。”
“酒哪里都能喝,来酒吧的意义,肯定不只是喝酒。”谢斌说,来了酒吧就应该放开玩,不要掺杂太多情绪,纯粹地在音乐下嗨起来。
[page]
【安静篇】
约三五好友,清吧里聊聊天
晚上8点过后,来店里的客人渐渐增多,吴品开始忙碌起来。巡视清吧环境,照看客人需求,指点店员工作……“我是长沙人,从事清吧行业8年了,2年前被派驻到株洲一清吧做店长,这里也成了我了解株洲的一个窗口。”
沟通是一剂良药清吧是沟通的平台
清吧里认识的朋友,更像朋友
“刚开店时,来的客人只是想感受一下这种文化,以前株洲没有真正成规模的清吧。”吴品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株洲人了解了清吧文化,在风光带上还形成了一个清吧集群。“王府井和家润多楼上也有一些小清吧,晚上可去的地方更多了。”
现在吴品甚至萌生了在株洲置业定居的想法,他曾2次将手机落在出租车上,2次司机都免费将手机送回给他,“这座城市很友好,不管白天还是夜晚,生活在这里很舒服。”深夜下班,吴品更愿意打车回家,因为司机会告诉他更多株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