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30日讯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旅游住宿的需求多样化,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住宿业态,已悄然成为旅游住宿业中的一支新兴力量。近年来,平阴县充分利用特色产业、特色乡村风貌、特色民居资源,发展“民宿经济”,让过去无人问津的村落焕发出蓬勃生机,为老百姓打造出家门口的增收渠道。截至目前,我县已发展乡村民宿10家,带动1000名村民共享共富,实现年人均增收5000元。
加强顶层设计,探寻民宿经济实现路径
近日,记者走进平阴县东阿镇南坛村的乡村记忆体验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铲车奔忙、工人们各司其职,搅拌砂浆、墙体砌筑、屋顶修缮……现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建设景象。
南坛村位于浪溪河畔、背靠邿山、坐拥九汇湖,是省级文明村、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省级美丽乡村,近年来南坛村通过齐鲁样板村、省级美丽乡村资金打造,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环境优美,但产业项目少,村民就业难,村庄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南坛村抢抓发展机遇,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加入到农房改造行动中,通过整合村内闲置房屋资源,发展民宿经济。
据东阿镇南坛村党支部书记刘传法介绍:“乡村记忆体验中心项目是今年东阿镇重点打造的旅游项目之一,总投资1600多万元,今年6月份开工建设,目前部分主体已完成封顶,预计11月份完成内部装修,明年1-2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乡村记忆体验中心项目包含了12套民宿和一处综合服务中心,45个房间、55个床位,可接纳50名游客。此外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村内20余人就业,每年收益预计可达80余万元。”拔地而起的乡村民宿,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将给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近年来,我县紧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双城共建两翼齐飞”产业布局,把东阿、玫瑰、洪范片区作为民宿发展的重要区域,切实打造玫瑰、阿胶、泉水三张特色民宿名片。如今三大区域树立起悠然庄科民宿、花开百世民宿、丁泉民宿、全福民宿等一批极具特色和活力的民宿标杆。通过打造一批批看得见山、忘得见水、留的住乡愁的特色精品民宿,民宿经济已渐渐成为我县村民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加强质量提升,培树特色民宿旅游品牌
去乡野山村感受田园诗意,在农家池塘垂钓烧烤,约三五好友在草坪上“围炉煮茶”,带着一家老小体验采摘的乐趣……这些惬意场景,来一趟民宿就可以全部实现。
走进洪范池镇丁泉民宿,仿佛踏入了世外桃源。这里的民宿采用传统的建筑风格,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进行设计,既保留了原始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化的舒适设施。温馨的客房、雅致的庭院、叮咚的泉水……每一处民宿都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闲暇之余,游客还可以体验采摘的乐趣。
时下,正值苹果成熟的时节,洪范池镇电商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付清晨忙的不亦乐乎,她每天除了打包发货外,还要负责接待慕名而来的采摘游客,她告诉记者,“假期来采摘的游客比较多,虽然每天很忙,但能带领村民们致富,心里比什么都开心。”
“目前,洪范池镇有湖景民宿、山景民宿、泉景民宿112个民宿房间,在发展民宿的过程中,我们为游客打造了精品的旅游路线,游客不仅可以亲身体验樱桃、苹果、桃子等水果的采摘乐趣。还可以深入全福小江南、书院泉、洪范池等景点,了解泉水文化。此外洪范池镇还充分挖掘利用于慎行文化、秦培伦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打造属于孩子们的研学路线。实现了‘民宿+采摘+研学+观光’农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洪范池镇党委副书记孔琳琳说道。
特色民宿点亮美丽乡村,越来越多像南坛、丁泉一样发展民宿产业的乡村,正在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突出地方特色,深化文旅融合,逐渐探索“民宿+特产”“民宿+艺术”“民宿+研学”“民宿+文创”等多种融合发展方式,着力打造本地品牌,提升旅游民宿吸引力和影响力,而这条民宿与农文旅相融合的路子,也将越走越宽。
加强管理服务,不断优化民宿发展环境
此外,为了解决民宿服务标准不统一、总体体量偏小等问题,县文化和旅游局瞄准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积极探索引导民宿运营标准化、创意化的发展模式,统筹全县民宿品牌实行统一标识、统一宣传、统一推介。通过举办“畅享黄河美宿平阴”民宿推介会,组织优秀民宿业主分赴泰安、济宁、淄博、东营等沿黄六地市举办“平阴好滋润”沿黄文旅推介会,实现了一次性对外推介地市数量最多、推介区域面积最大、受众群体人数最多的三大推介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