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晚,随着夜幕降临,在西昌市航天大道五段至七段,备受期待的火把狂欢夜活动正式开启。伴随着人们的欢呼,88个小火堆、3个大火堆同时点燃。音乐声响起,跃动的火苗、欢快的节奏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情。男女老少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达体舞,尽享火把之夜带来的欢乐。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田梦迪
7月19日晚,2024年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第一把火”在普格县日都迪萨点燃,这标志着今年凉山彝族火把节系列文旅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超30万人参与火把狂欢,呈现“满天星斗落人间”盛况
“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近500年前,明代文学家杨慎夜宿西昌泸山,在火把节当夜邂逅漫天浪漫,将火光喻作星斗,挥毫落纸,写下《夜宿泸山》的七言绝句。在泸山光福寺门前的屏壁上,这段描述火把节神奇与浪漫的文字被记录下来,诵读至今。
火把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语称为“都则”,也被称为“东方狂欢节”,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节日,吸引数十万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玩火”,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据介绍,此次火把节活动通过“1+N”方式(“1”即西昌市主会场,“N”即其余的16县(市)),以“激情火把节·最炫民族风”为主题组织开展主体活动及配套活动。主体活动包括西昌火把狂欢夜、天天火把节暨音乐美食季、“三大强州”招商引资推介会、彝族传统选美决赛、精品节目展演。
主会场里的135个商铺为游客提供不同类型的文创产品、地方美食等,让游客在用眼睛感受“火”的狂欢盛宴的同时,也能触摸、品尝到凉山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美食。
据不完全统计,7月28日、7月29日共有超过30万人次参与火把狂欢,呈现出“满天星斗落人间”的火把狂欢盛况。
赛事为媒,提供休闲娱乐新选择
火把狂欢夜激情上演的同时,7月29日晚,“抖音足球嘉年华”总决赛在凉山民族体育场正式打响。自7月初开始,来自西昌市、喜德县、越西县、冕宁县、昭觉县5个县市的35支球队参与了预选赛、淘汰赛阶段的比拼。最终四合乡久洛队、安宁镇凤凰村队成功晋级,在火把节当天迎来总决赛。
虽然天空下着雨,但浇不灭大家的热情。赛场上,两支球队有来有往,从快速传接转移到远距离长传,发起一轮又一轮精彩的进攻;看台上,观众摇旗呐喊,加油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共有941.8万人次观看了总决赛直播;而在凉山民族体育场,精彩纷呈的活动也吸引了1.6万多人现场观赛,其中不少游客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活动视频后,专程赶到西昌来观看比赛的。西昌市副市长马思林介绍,本次足球嘉年华正值火把节期间,吸引众多游客汇聚西昌,酒店、民宿的预订率较平时明显增长,带动了餐饮、住宿、娱乐等产业消费增长。
西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刘绍萍说:“把乡村足球、火壶、打铁花表演纳入火把节,这在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此次推出足球嘉年华,就是想通过“赛事+文旅”新形式,把乡村足球、民俗文化、特色市集融为一体,进一步带动西昌暑期旅游热。
非遗增色,助力当地文旅共发展
7月27日,在凉山州越西县的选美比赛总决赛中,经过20个乡镇的层层选拔,男女优胜者分别被授予“金鹰”和“金索玛”的荣誉称号,他们也同时成为越西县“文旅推荐官”。“金索玛”获得者阿迪阿支说:“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平台展示民族服饰和民族文化,我将不负重托,以身作则,在越西文化的宣传上全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火把节期间,男女老少盛装出席,身着独特的彝族服饰,佩戴华丽的彝族银饰,借助足球赛事的直播间,开启了一场“民族时装秀”,向千万网友展现民族服饰之美。
流动的黄伞、绽放的彩裙、夺目的银饰……妈妈和女儿们手持黄油伞,身着彝家百褶裙,踩着细碎而富有韵味的舞步,在碧绿的草坪上围成一圈又一圈,远看如一朵朵黄花接连绽放,这就是彝家美女的“朵洛荷”表演。
在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西昌市海南街道大石板社区,前来体验彝族特色服饰拍摄的游客络绎不绝。旅拍店老板高威说:“这几天游客越来越多,每天最多能接待上百位客人。”大石板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俊介绍,目前村里有80余家从事旅拍行业的商户,带动许多村民返乡创业。今年西昌火把狂欢夜前后村里日均客流量可达3万人次。
凉山州委副书记、州长阿石拉比表示,彝族火把节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的美誉,已经成为凉山提升对外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亮丽名片。凉山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打造“五彩凉山·夏季清凉”“冬季暖阳·凉山不凉”特色文旅品牌,加快建设四川文艺副中心、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原标题:四川凉山:借力彝族火把节解锁文旅融合“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