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海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新民晚报记者孙中钦摄
3月
上海发布《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打响推进“一网通办”的发令枪
4月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揭牌,成为“一网通办”的重要载体,通过数据共享和交换,打破“信息孤岛”
7月初
“一网通办”总门户在“中国上海”网站试运行
9月初
移动端上线,这款“随申办”APP的注册用户已超过1000万,全市可预约的政务对外办理事项,全都能“随身办”
【开办企业更便利】
以前>>>
要先去窗口填查名表,要全体股东到场确认,营业执照办出后,还得跑公安局刻章,再去税务局、银行、社保等部门,通常走完流程要一个多月。
现在>>>
股东哪怕分散在全国各地,都可以通过APP识别面部、确认身份、电子签名,材料递交后会有短信通知进度,最快3个工作日就可办妥。
【注销流程更简化】
注销企业需跑市场监管、税务、人社、银行、海关等部门,外资企业还涉及商务部门。从受理到办结,最快也要45个工作日,加上法定的45天公示期,总耗时约3个月。
以前“全手动”现在“全自动”
去年3月31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推出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是“一网通办”的新亮点之一。
“‘一窗通’上线后,开办企业方便多了,只要按网上步骤走就行。打个比方,原来像用全手动相机,现在换成了全自动。”上海申之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冯涛说,因业务需要,在杨浦区长阳创谷园区内注册了两家分公司,第二家是“一窗通”上线后注册的,对比明显。
2017年12月,他注册首家分公司时,光工商部门的流程就走了半个多月,窗口跑了五六次。“比如填公司名,光查重名就可能要3天。如果重名,退回重填,又要等3天。材料准备有误,还要反复跑窗口递交。”
去年6月申请开办另一家分公司时,“一窗通”已上线3个月,他惊喜地发现不用反复跑窗口了,在APP上就能完成注册。很多信息只要输一次就会留档,后续办理税务、社保、公安刻章、银行开户等手续时,不用再重复输入,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快速”是他的另一直观感受——24小时内收到名称查重回复,5个工作日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注册在静安区的上海逸刻新零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准备法律文书更高效也是“一窗通”给企业开办带来的好处。以往注册公司,各方对法律文件的措辞分歧较大,若涉及合资更麻烦,往往要拉锯很久。而在“一窗通”平台上,法律文书有模板参考,甚至能自动生成、直接使用,准备法律文书的确定性大大提高。
企业若要注销,也可通过“一窗通”简易办理。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企业注册部门负责人钟嘉说,从前注销企业需跑市场监管、税务、人社、银行、海关等部门,外资企业还涉及商务部门。从受理到办结,最快也要45个工作日,加上法定的45天公示期,总耗时约3个月。
“一窗通”上线一“管家”换岗
在长阳创谷企业服务中心,招商服务部经理杨峻梅要为园区内200多家企业提供各类“管家式服务”,其中注册和注销是重要环节。
她介绍,注销“一窗通”年初上线后,已有部分企业符合要求,办理了简易注销。“有些股东在外地,如按以往流程,可能要往返上海好几次,耗时很长。如今,网上公示期结束后就可直接办注销。”
在开办企业的便利化方面,杨峻梅感触更深。
“以前注册需要先去窗口填查名表,3个工作日出结果。全体股东到场确认又得跑一次窗口,再去领注册登记表并递交材料,又要花费7个工作日。”她说,营业执照办出后,还得跑公安局刻章,再去税务局、银行、社保等部门,通常走完流程要一个多月。
现在,股东哪怕分散在全国各地,都可以通过APP识别面部、确认身份、电子签名,材料递交后会有短信通知进度,最快3个工作日就可办妥。“以前我们中心有个岗位,每天都要跑工商、税务等部门,帮企业开办、变更或注销。‘一窗通’上线之后,这个岗位不再需要了,多出的人手可以安排到其它地方,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截至1月底,上海企业总数为2085138户;2018年,本市新设企业324106户,按全年251个工作日算,日均新增企业1291户;一窗通累计办理企业新设核准数为279281户。
早一天开业早点接项目
她透露,公司最近想尝试到社区开展公益早教服务,需要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也是在网上申请,非常方便,不用再去多个部门跑来跑去了。”
上海焱悦商贸公司也是一家初创企业,在5名联合创始人中,两人在外地。“原本注册企业,需要所有股东提供身份证原件核验身份,现在不用了,他们上网提交身份信息和电子签名,2天就拿到核准通知书。而且,后续刻章、办理营业执照、开户、报税等环节,都能在网上提交材料,很方便。”公司负责人毕申一深有感触地说,创业不容易,政府优化服务、简化流程,能帮助小微企业轻装上阵、搏击市场。
多抓小细节少跑几次路
陈悦是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财务人员,“一网通办”为她实实在在解决了不少工作难题。以买发票为例,公司一个月要到税务部门买3000份发票,一纸箱能装2000份,其他的还要拿袋子装。“我们公司规模大,内部事务本身就比较繁杂,以往为了申领发票,我需要专门跑一次窗口,再想办法自己拿回公司;现在网上申请,提交材料,隔天发票就能快递到公司。一次也不需要跑,还不用再搬箱子。”
又比如,发票丢失,过去要到现场办手续,现在上网申请,几个小时后就能拿到“已抄报税证明单”。“说起来都是小事,但点点滴滴加起来,繁琐事情少了,我们办事人员少跑腿、不跑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上海盛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已成立20多年,财务负责人张春燕对“一网通办”也深有感触。“建筑企业经常需要办理跨区域经营涉税事项报告,原来至少要跑两次,耗费三天;现在到网上办理,上午填好资料,下班前就能拿到证书。”
有服务诉求去“云”里淘宝
昨天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大木桥路的上海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了解到“企业服务云”运行上线以来,已处理企业诉求1500多个。企业有问题可以通过12345提问,可以上服务云在线问,也可以到线下现场沟通。“小微企业有创业补贴吗?中小企业如何在政府采购网上注册招标?小企业如何与大企业有效对接?如何开具小型企业证明……”在服务云的企业诉求每日清单上,问题五花八门,都有专人负责、限时处理。
“企业服务云”最近就为上海一家生物技术企业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公司向银行贷款70万元发生逾期,账户被法院冻结。经服务云协调,帮企业引进投资,及时解冻账户,还清贷款,恢复运营。不少势单力薄的小微企业,在“云”里求助有门,获得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