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古人诗词中的咏叹描绘出令人向往的乡村田园梦。海南镇刘泽村,便是一个让田园梦走进现实的地方。被列为首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以来,刘泽村因村制宜,建设依绿傍水、承载乡愁记忆的宜居乐土。现如今,一幅关于“童梦刘泽”的乡村旅游画卷又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夏日和风中,一辆汽车驶过刘泽村宽敞、平整的巷道,停在了粉墙黛瓦的农舍前,从车上走下一位年轻靓丽的女性,她叫金文秀,从小在刘泽村长大,现在在兴化和高邮两地从事瑜伽教练的工作。“以前钟情于城市的生活,总觉得老家农村缺这缺那,可就在最近两三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清、岸绿、景美,时不时还有外地游客前来观光。”金文秀说,现在的刘泽村啥都不缺,还比城市多了几分宁静和舒适,这里的田园气息是在城市所无法感受到的。“几年前,我差不多一年回家两三趟,如今,我每周都要回家住两天。”
能够让金文秀这样的年轻人“回流”,刘泽村靠的不仅仅是外在的“颜值”,更有内在的独特“气质”。作为典型的里下河村庄,刘泽村水网脉络清晰,村庄主庄台与外围的4个小庄台通过4座桥梁相连,呈“八卦”状分布。从空中俯视,村庄形似“飞鸟”,村内碧水环绕,清莹秀澈,路边水杉林立,杨柳依依,全村总面积6208亩,其中水面资源就达到3199亩。依托优良的生态肌理,刘泽村确立了“渔韵刘泽”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思路,三年来,整合各类资金5100万元,先后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垂钓中心、沿河栈道、亮化绿化等服务设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绝不是简单的乡村美化行动。只有做到‘形’‘神’兼备,才能实至名归。”刘泽村第一书记杨真龙坦言,乡村振兴关键是要解决现实发展的需求。在打造宜居家园的同时,如何找准产业突破口?这着实让镇村两级负责人动了一番脑筋。“刘泽村之前一直缺少像样的特色产业,要想实现特色田园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还得抓住‘生态’这个最大的法宝,以更新的思维、从更新的视角来破题。”在规划部门的指导下,从2018年起,刘泽村开始建设集亲子体验、农业观光与研学相结合的“一带五区”,即:沿河绿色休闲风光带,优质稻米种植区、稻田生态种养区、精品水产养殖区、林果花卉种植区、功能农业体验区。在此基础上,“童梦刘泽”项目的建设思路应运而生。
“即将建成的民宿和餐饮项目可以成功留住游客用餐、住宿,改变之前乡村旅游‘留不住人’的尴尬情况。”杨真龙告诉记者,正在装修的“泽沐云居”民宿共有20套,除了项目投资方持有的16套以外,还有4套为村民自营。此外,随之配套的多户农家乐也在筹建之中。“借助民宿、餐饮、观光农业的发展,今年预计刘泽村村民平均每人增加可支配收入3000元左右,达到28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