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医疗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1、医疗改革的背景
说回医疗改革的背景上,人口结构变化导致了现如今医保体系这套玩法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了,年轻人在减少,而老年人在增多,换言之,也就是缴费的人在减少,医保消费的人在增多,从目前能查到的最新医保收支数据看,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436万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3334.87亿元、总支出为19945.73亿元,年末累计结存26912.11亿元。医疗方面若不改革,各位可以推演后果。
2、集采的目的
既然是要变革,集采也是变革中的一环,通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大幅压缩药品价格,大比例统筹医保付费开支,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西药1370个、中成药1339个,还列入中药饮片892个。通过集采大量的化学药、仿制药被杀价到脚踝处,集采一方面推动药企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让民众用上了廉价、普惠的药物,代理商赚差价、医药代表返回扣、联合骗取医保等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是好的一面。
变革总会牵扯到了一些人的利益,医保药品目录里,这些药品的代理商、医药代表面临的就是失业、转行问题,采集也给市场抹上了一层悲观的情绪。某瑞,国内创新药龙头,在集采的影响下,部分药品面临了尴尬困境,不参与采集就会失去市场,采集中标市场保住了,但是利润空间基本也没有,市场预期不在,股价也从高位腰斩,曾经的大白马成了人们眼中的昨日黄花。
3、医疗行业还有前景吗
医疗改革是对医疗行业的重塑,人们解决了温饱之后,下一步追求的是更加美好的生活,身体健康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消费升级也包含了医疗水平和服务的升级,医疗本质也具有科技+消费属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产及以上人群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来支付更好的医疗服务,这个需求目前也是医疗行业的痛点之一。
目前,看病的现状是三甲医院人满为患,排队候诊、缴费、各项检查、断诊等每个流程都需要等待,有钱权的人也不可能每个环节都能去享受特权,那些富人、中产阶级为了治病也只能忍受低效的看病方式;这跟许多人小病都往三甲医院跑关系巨大,而卫生所、县级的小医院门庭冷清,这种现象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可以设想,医保是不可能承担所有人所有的的医疗开支的,公非结合是大势所趋,现实情况也验证了这一趋势,民营医院数量上一直在增加;现公立医院的数量为11930家,民营医院的数量为22424家,民营医院的数量已经超过公立医院,但是,公立医院诊疗人次占比依然达85.16%,说明了民营医院在可信赖度、治疗质量、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民营医院在未来的发展上大有可为。
4、行业发展的推演
未来医疗的发展将会是两级分化,医保为大部分民众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而中产以上人群为了活的更久、更健康,医保之外,会为更高端的医疗服务买单,最近炒的火热的抗癌药120万一针,如果真有抗癌奇效,也只会是少数人的专属;怕死的人、愿意为健康买单的人,会将医疗行业推升到没有天花板。
穷人眼里生存是第一要义,其次才是健康,先有活着,才会考虑活好,由此也导致了大部分人都是最后两年花光自己80%的积蓄的,这是生而为人之悲,也是医疗之悲。不管怎么说,医疗市场都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人均寿命的增长是需要靠资金的投入和堆积的,以目前的发现趋势来看定制化高端医疗、非公、宠物、消费医疗等会迎来爆发式增长。